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翠峰双星 >

第3章

翠峰双星-第3章

小说: 翠峰双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这老者立在大雄宝殿后张望了一下,又返身走出,沈谦深恐被他起疑,步向人丛中,待他走出寺外,又紧接而出。
  老者身形如行云流水般向下天竺驰去,越走越快,疾逾飘风般,转瞬,身形顿杳。
  沈谦自知轻功不如人家太多,废然止步,内凝着西子环翠,长虹卧晚,衣光柳影,不由生起怅触之感,意兴索然走回花城而去……
  杭州,武林门一楼宽敞笔直的招板大石,市廛繁盛,行人熙攘不绝。
  靠近武林门城厢不远,有家四达镖局。
  似乎这四达镖局在江湖上没有多大的名号,门前显得异常冷落,屋宇匾牌在艳阳映照下,仍是那么灰淡剥落,不见光彩。
  镖局三进院后,有座小楼,楼上只是一间六尺见方的卧室,室内仅有一榻,一张小桌另外尚有两把木椅。
  桌上堆放数十本线装书籍,除此一点装饰均无,未免简陋。
  但此间小楼光线充沛,凭窗外望,万家烟树,尽收眼底,远眺西子湖,波光泛翠,水底画桥,雷峰夕照,西冷烟月,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榻上倒卧着沈谦,两眼仰神着承尘上,似有无限愁绪。
  他脑中泛出生平的经历,及昨晚所见所闻,他只觉有生之年一直在郁郁寡欢之中,平淡无奇,生此环境中一切都感觉索然无味,而且提不起一丝兴趣,无异行尸走肉。
  但自昨晚目睹惊心骇魄的见闻,不禁使其沉坠的心境浮起微微波澜。
  他愁绪翻涌,陷入无边困扰中……
  在他五岁时,随他母亲投奔这四达镖局总镖头方士达,迄今为止,只知方士达是其亡母远房堂兄弟。
  自此安居四达镖局中,亡母课读甚严,便他性喜使刀弄棒,亡母立即疾言厉色制止,斥责说是沈门之后绝不能习武。
  并说后世子子孙孙相率为戒,亡母数责之后,每背人流泪,在他幼稚心灵中,大感茫然不解,初则不以为怪,日久则疑云满腹,可又不敢当面明问。
  八岁时,有次在门外偶听方士达与亡母谈及自己之事。
  只听方士达道:“小弟看谦侄秉赋根骨无一不好,显然读书不求闻达,谦侄又性好喜武,不如让小弟为谦侄觅一名师,庶不辜负一身好根骨,说不定报得姐夫之仇。”
  沈谦不禁心中一震,又听亡母幽幽一叹道:“达弟好意,我岂有不知之理,但你姐夫临终遗言说他武功绝伦,到头来尚不免死在他人暗算之中,善泳者死于水,古有名诫,望我抚育谦儿成人,严禁不准习武,读书亦不求闻达,只习锱铢之术,方可明哲保身。”
  方士达叹息一声道:“武林之内,怨怨相报,无时或已,溅血三尺,荒山暴尸,本司空见惯之事,小弟也为之厌恶不已。
  但姐夫弥留之言,不足为训,有道是父仇不报枉为人子,固然姐夫心念已灰,姐姐的心情恐怕是时时难安,愧疚耿耿了。”
  半晌,才听其亡母道:“达弟子言极是有理,无奈仇人武功卓绝,盖古凌今,听你姐夫说,当今之世,尚难找出有几人可与他抗衡的,仇人只惧三人,你姐夫又说十数年后武林之内将掀起一场无边浩劫,谦儿纵然习武,也难有成,妄逞意气,反绝了沈门后嗣,不准谦儿习武,意乃在此。”
  方士达接道:“但不知姐夫之仇人是谁?”
  其亡母答道:“我也不知,一晚你姐夫浴血奔回,到达室内已是气息奄奄,面色青紫,我逼问他遇上了什么事,什么人加害于他,但他坚不吐露。
  只说身中黑煞星钉,无药可救,只说下临终遗言,并命我率谦儿投奔你处,说完已喘不成声,两眼翻白,他挣扎说出一句,因他体中剧毒,不可碰沾他尸体,死后之时用火焚化……
  只见你姐夫说完最后一字,面急转向壁里,张嘴喷出一口黑血,大叫一声气绝而死。
  死状之惨,七窍溢出黑血,不忍卒睹,幸好谦儿睡得甚为沉熟,我用一床棉絮包好你姐夫尸体,运出屋后荒山上,用火焚化。
  在捡骨入棺时,突然在骨灰中有着廿三颗黑色晶芒棱吐的星形暗器,此物现收存于箱内,睹物怀人,肝肠寸断,达弟你说,就是无你姐夫不准谦儿习武的遗命,我怎能忍心让谦儿又步上其父的后尘!”
  方士达默然无语,良久只听他口中喃喃自语道:“黑煞星钉……黑煞星钉……”
  自此以后,就没有听过其母与方士达谈及此事。
  沈谦也是聪慧,绝口不问,问也是白问,但心境上平添了一层阴影,这阴影是无法抹除的,除非他能够手刃仇人。
  但仇人是谁,无法得知,于是他陷于极端矛盾中。
  十岁时,他母亲撒手尘寰时,谆谆遗嘱不得习武,这种矛盾逐渐加深他的苦恼,不遵母命,即谓不孝,不报父仇,枉为人子,无时无刻在煎熬着身心。
  方士达送他去隔邻一家大利钱庄充当学徒,三年出师,因为他的笔墨颇好,十五岁时方士达就命他充任四达镖局账房的助手,倒也清淡无事。
  沈谦匆匆已十七岁,人长得面如冠玉,气质清秀,潇洒不群,在这条街上素有美男子之称。
  这些年来,沈谦在后院练武场不时看那些镖师们勤练武功,他耳濡目染之余,也背人依样葫芦一番。
  不知不觉中为他扎好练武根基,然而这种无师自通之学,究竟是难登大雅之堂,他也有自知之明,隐藏不露。
  昨晚,因心情忧郁,是以泛舟赏月西子湖。
  无意间在小瀛洲上目睹惊心动魄的凶搏,又耳闻鹰神徐拜庭说出黑煞星钉之事,不禁心中一动。
  但转念母命难违,自身武功又不济事,不论如何不能以身犯险,王雷方走后,他亦闪身外出,徘徊了一阵,迳自登舟荡向湖心荷丛中……
  忽瞥见鹰神徐拜庭亦自荡起小舟划向城郊而去。
  他只料王雷现身之前,鹰神已将了无大师与戴龙豪两人由另方逸去,却哪知仍然藏匿在小瀛洲上。
  他不禁想探出此事隐秘,又转向驶往小瀛洲上,隐于一株大树之后。
  只见了无大师及戴龙豪两人躺在原处,张着双眼,一动不动,淡水光辉下,映着两人脸色,像死人一要惨白。
  沈谦暗自狐疑道:“难道鹰神徐拜庭就自弃他们而去吗?”
  武林之事,最是诡谲难解,变幻莫测,临危卖友之事,屡见不鲜,沈谦虽未涉足武林,但在镖局十数年间,听镖师们闲聊,知得甚深。
  正在不耐烦之际,忽见鹰神徐拜庭带着杭城有名混混丁氏兄弟前来,将了无大师及戴龙豪两人搬去。
  在他们离去不久,沈谦亦自荡舟驶离小瀛洲,有心去灵隐寺看看究竟。
  在苏小小墓畔弃舟登岸,一劲赶奔灵隐寺,但到得灵隐寺不远,又趋趄不前,不禁废然而返。
  朝曦正上,薄雾染林,沈谦独自在苏小小墓前徘徊凭吊,口中微吟苏小小墓师咏:
  “战士久无家,赤壁清风苏子赋;佳人犹有坟,黄陵荒草杜鹃啼。”
  忽然瞥见薄雾霏霏中有两条身形疾逾飘风而来,认出那是昨晚所见一双怪人,不禁心中一凛,身不由主地奔向林中而去。
  之后,巴姓老者出现。
  须臾,一双怪人转向扑奔杭州而去。
  他又不禁想出徐拜庭所中黑煞星钉,是否与其父死前所中一样,这一动念使他又去小瀛洲上……
  现在事已明确,他曾从其母遗衣箱中取出黑煞星钉,两相对照之下,并无轩轾。
  他断然肯定这黑煞星钉如非鹰神徐拜庭口中所说的那无人得知的盗魁,即是冷相杰酆豹之师。
  此人就是杀害其父仇人,但探出一丝端倪,于事有何所补,沈谦不由心烦意乱,泪珠潸然。
  黄昏薄暮之际,四达镖局忽来了杭城久著盛名的宣威镖局总镖师金鞭罗耀华。
  罗耀华与方士达交谊甚笃,席间谈起小瀛洲湖畔浮出一具尸体,两臂全折,貌相狞恶,谅系黑道中人,为武林高手击毙,弃置湖中。
  沈谦亦在席间陪饮,知为酆豹尸体。
  只见罗耀华朗笑一声道:“武林平静已久,天下之事,乱久必定,平久必乱,恐将是一场杀劫之原因咧!”
  方士达愕然不解道:“罗兄恐怕另有见地,请道其详。”
  罗耀华抚髯微笑道:“微风起于苹末,死者既是黑道人物,同党闻讯必不干休,自必来杭城,探访死者是死于何人之手。
  据闻小瀛洲尚遗下多处血迹,谅昨晚必有多人在场激烈凶搏,事无有人不知者,罗某臆测,三两日内事实将获明朗……”
  沈谦暗道:“只怕此事一辈子也休想查出。”
  但听罗耀华又道:“风闻昨晚灵隐寺了无方丈陪同一黄姓施主亦去小瀛洲上,今晨由杭城有名地头蛇丁氏兄弟发现罹犯中风不语瘫痪重疾,护送回灵隐寺中。
  试想天下哪有这种奇事,两人同时患斯疾,必是黑道高手不欲他们泄露此事,使用阴毒手法所致。
  罗某闻讯之余,赶往灵隐寺中,不料寺僧已护了无两人前往燕京求医,最今人惊讶的是,丁氏兄弟被人发现他们尸体弃掷在岳王墓后柏林中。
  这三件事衔接起来,分明有关,最可惜是丁氏兄弟之死,不能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言下面上犹露出怅惘神色。
  方士达大笑道:“小弟近年因心情已老,武林之事,已不愿多闻问,罗兄豪迈英风一如昔年,无愧为浙省镖局盟主。”
  罗耀华亦扬声大笑不止,就此撇过话题。
  罗耀华忽目注在沈谦面上,微笑道:“沈贤侄近来为何不去宣威镖局,可是小女刁顽得紧,无意之中得罪了你吗?”
  沈谦不由涨红了脸,忙道:“小侄这两日身体略感不适,所以未去,明日当去拜见罗伯母。”
  罗耀华呵呵大笑道:“这样就好。”
  又与方士达谈了一阵,告辞别去。
  第二日薄暮时分,夕阳衔山不久,流霞掠天,归鸟投林,万户炊烟袅袅升起,随风摇曳消散无迹。
  华灯初上,杭城大街上游人如过江之鲫,仕女如云,沈谦亦自插在人群中,慢步潇洒向宣威镖局走去。
  宣威镖局气派甚大,屋宇不亚于王侯宅第,檐牙椽角,髹朱流丹。
  后园中榆枫参天,繁花似锦,一轮冰魄,遥悬天中,淡银光辉映照之下,益显得清新如洗。
  一池绿水,盛放红荷,散出馥郁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翠阁之上传出曼妙铮铮的琴声,幽扬有致,随风飘浮,直疑韵从天生。
  由栏隔望去,隐隐可瞧出一云发斜髻,穿着一袭白色罗衣的风华绝代,美若天人的少女端坐拨弄琴弦,几上香炉中正插着三支线香。
  忽地,弦音一阵散乱,只见少女忽抬起螓首,星眸中陡露寒芒,妖叱道:“什么人?”
  阁廊转角处忽起了一阵朗笑声道:“碧姐姐耳目这等聪灵,弟虽然蹑手蹑脚,也难瞒得了碧姐。”
  少女闻声陡露妩媚笑容道:“是谦弟吗?怎么这久未来?”
  沈谦身形已飘然入内,闻言俊面一红道:“是小弟略感不适,又防别妄加非议,故而……”
  少女白了沈谦一眼,哼了一声道:“可是说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易于引起流言蜚语吗?哼!我都不怕,你还怕。”
  沈谦又是俊面一红,不也答腔。
  这少女是罗耀华独生爱女罗凝碧,不啻爱若掌上明珠,一身武技得处南雁荡山七如神尼真传。
  因二老不愿爱女远离膝下,七如神尼每年十月初来此传授武技,岁尾即返归南雁荡山。
  罗凝碧诗词歌赋均佳,罗耀华每每欲将爱女嫁与权贵子弟,为罗母阻止,独钟意沈谦。
  罗凝碧亦深深爱上了这沈谦俊秀气质,敦谨和蔼。
  然而罗耀华独嫌沈谦不求长进,只觉门第身份不配,沈谦哪有不知之理,常常托故不去宣威镖局。
  这时,罗凝碧见沈谦默不作声,知言语说得过重,忽展齿娇笑道:“你不是说我耳目聪灵吗?这是习武之功。
  此刻,十丈方圆之内,飞花落叶也难逃过我耳目之下,平时我看你,一听得武功二字,就眉飞色舞,可见你深爱习武。
  便奇怪得很,就未闻得你起心投拜名师门下……”
  沈谦神色黯然,摇摇头接口道:“母命维违,加之小弟资质鲁钝,即使学武,也难有成,是以断却了习武之心。”
  罗凝碧突地格格娇笑道:“据我所知,沈伯母在生时必有难言之隐,故而不准你习武,但你说资质鲁钝不宜习武,未免是欺人之谈。”
  沈谦张着双目瞪着罗凝碧,神色之间似是茫然不解,但心中暗感罗凝碧灵慧无比。
  罗凝碧微笑道:“去年腊暮,恩师七如神尼曾无意看见你,对我说你根骨心地无一不好,若是习武定是绝乘之选,无奈她老人家不收男徒,不然,今日你也是武林后起之秀了。”
  沈谦不由心中一动,长叹一声道:“碧姐委实灵慧聪颖,料事如神,一则母命言犹在耳,再是名师难求,故长怀郁郁。”
  罗凝碧眸子一转,道:“我知道你长住四达镖局内,必然见得镖师们习掌练剑,难免意领神会,知道了一点,如我所料不差,你现时武功,普通泛泛之辈三两人近不了你的身是吗?”
  沈谦不禁大惊,心想:“她怎么会知道的?”
  只听罗凝碧又道:“武功之道,首在明白诀窍,还须名师谆谆善诱,才可造就杰出人才,剽袭各门各派绝学,重在各人聪慧,意领神会之余,再妙澈玄奥,撷精去芜,发扬光大,即获称之武林高人,自创一派。
  这些镖师们武功都是中下之选,学它则甚,如谦弟不弃,我愿从旁指点,俾扎好根基,将来遇上名师,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沈谦大喜道:“碧姐愿教我吗?”
  罗凝碧微笑颔首,一双秋水无尘眸中,蕴含绵绵无尽的爱意。
  自此以后,每晚宣威镖局后园中,花前月下,俪影成双,有时絮絮情话,有时两条人影在园中兔飞鹘落,掌风呼呼。
  转眼,已是仲秋。
  沈谦天赋绝佳,从罗凝碧传授得来之武学,进境飞快,但无日脑中不在萦漩小瀛洲之事。
  然而杭城平静如昔,灵隐寺了无方丈又一去杳如黄鹤,日久渐将此事淡忘,成为一桩悬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