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殿下骑着竹马来 (完结+番外) >

第21章

殿下骑着竹马来 (完结+番外)-第21章

小说: 殿下骑着竹马来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心瓴默默的点了头,心里又开始担心京里的情况,怕生出什么变故来,斟酌良久,又道:“殿下,这些日子里调兵的事情,恐怕瞒不了许久。”
  季涟笑道:“本来也没有准备瞒许久,先前我总怕五叔等不得,现在……弟子已经有些等不得了。”
  柳心瓴皱眉道:“殿下真有必胜的把握么?”
  季涟笑笑,找了几张纸出来,微笑着递给柳心瓴看,俱是皖苏交界一带的险要地形图,旁边还写着扼要的一些攻防要点,季涟指着这几张纸道:“这是四叔的人加的批注,我私下找人去寻访过,并无错漏。”
  柳心瓴这才放了心,他对作战方面并不在行,是以一直担心季涟,想到襄王送来的几个人中,竟有一两个将才,安心许多,再加上季涟这些日子在金陵寻访的永昌年间退归金陵的武将弟子,总算把握多了几分。
  六月末,赣皖巡抚王日升因酒后在皖王府闹事被囚,马上传来王日升畏罪自杀的消息。
  
  过了两日,传来的消息是,赣皖苏边界的流寇和官府冲突,流寇掘了边界处的堤坝,正值夏天皖苏浙一带暴雨期,洪峰直冲江苏二来。
  七月初四,皖王栎出兵采石矶剿匪。
  季涟拿着皖苏边界官员的信函,对柳心瓴冷笑道:“原来我的好五叔,就是这样剿匪的。你去通知金陵那边,公告苏浙,说寡人自巡幸江南以来,凡事皆以社稷苍生为念,修筑河道、赈济灾民,皆为改善江南民生。如今……流寇竟然掘毁堤坝,置金陵百姓于水火之中,寡人……决不姑息,五叔治理赣皖,劳苦功高,寡人不能将五叔置于流寇环伺的危险境地,寡人要亲征赣皖流寇……大意如此了……”
  柳心瓴听了,开门准备出去,却见小王公公一路小跑过来,说是温大人送来的人到了,正在前厅候着。
  季涟问道:“是什么人?温大人可有书信随来?”
  小王公公诡异笑道:“温大人并无书信来,人在前厅呢,殿下过去看了就知道了。”
  
  季涟又叮嘱了柳心瓴几句,便朝前厅过去。
  季涟走到前厅,见一个少年装束的人,着一件蓝青色雁纹外袍,负手立在椅旁,正看着墙上的字画。
  季涟呆在了门口,那少年听到脚步声,回头看着季涟。小王公公在后面忙赶走了在附近伺候的小厮和婢女们,脸上闪着诡异的笑容,轻轻的把门带上了。
  “你……怎么来了?”
  “我等了几个月,都不见你来接我,怕你在金陵被什么秦淮八艳迷住了,所以就过来了。”
  
  季涟抬步向前,两手紧紧箍住玦儿双臂,喉骨耸动,却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玦儿试着推开他却不能够,低声道:“你要勒死我么?”
  季涟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用力过大,不好意思的笑笑,抱了玦儿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头埋在她胸前喃喃低语,却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玦儿只是搂着他的脖颈,两个人这样呆坐了半晌,季涟才抬头问:“从长安过来的路上……不很安稳,你怎么一个人跑过来了?”
  玦儿嗔道:“那还不是都怨你,当初跟我说两三个月就接我过来,我等到五月都没有一点消息,只好赖着师傅,她才答应我过来。我也不是一个人,师傅怕我出事,从我家绸缎庄找了两个平时护送绸缎的镖师送我过来的。”
  季涟点点头,看着人现在好端端的在自己面前,才算放心,又问:“那你怎么跑到温文中那里去了,不来直接找我,还神神鬼鬼的说什么这个那个的,又说要等我有空,弄得我一头雾水……你到底在干什么?”
  玦儿缩到他怀里,小手轻捶着他的前胸:“还说呢,我要是跑来找你,怎么进得来?师傅说她有朋友和温大人是故交,拖了门路让我去找温大人,说让他再来找你方便点。再说……你老换地方,我哪里知道你在哪里,我又怕你有什么事情在忙,不敢耽搁你的事情,可温大人看了师太给他的信,就以为我是什么关键人物一般,非要给你送信。”
  季涟一想也在理,见到她虽然欢喜万分,口上却责怪她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的赶来,要是出了事怎么好,又想起他五叔那里所谓的流寇,不由得庆幸玦儿没出什么事,玦儿却摇摇头:“我不是沿江过来的,我是从汾阳到太原,再到沧州,经曲阜、淮安、江都,最后到的金陵,然后找温大人送我过来的。”
  季涟听她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过来,有些讶异,马上醒悟过来:“又是你师傅要你绕这个圈子过来的?”  玦儿奇道:“你怎么知道是我师傅要我绕路过来的?我师傅叮嘱我千万要照着她定的路线走,不能走长江的水路呢。”
  季涟一边刮着她的耳垂,一边轻吻她的颈项,低声答道:“五叔起兵了呢,赣皖一带现在最是危险了,不是我不愿意去接你,而是计划不如变化,我现在自身难保,怎么敢去接你来和我一起担惊受怕呢。”
  玦儿一听自身难保几个字,忙捧起季涟还在她身上流连的头,着急问道:“你五叔起兵了?那怎么路上都没见听说,京里不派人过来的么?”
  季涟笑道:“情势复杂,一时也和你说不清,这次……恐怕是我要在这里和五叔打仗了。”
  
  玦儿一下子急了:“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来之前,师傅说话也怪怪的,到了金陵,温大人那边说话也是吞吞吐吐的,现在你又这样,你五叔……真的造反了么?”
  季涟见她心急的样子,安慰道:“也没什么大事,五叔迟早是要反的,皇爷爷当年只是盼着他迷途知返,若是不成,这事迟早是要我来解决的,你……”本来想说把她送回家住着,心里毕竟有些不舍,又想着现在四处不安稳,留在自己身边或许还安全些,玦儿见他这样踯躅:“我来这里,是不是耽搁了你的事情?”
  季涟忙道:“哪有的事,我欢喜还来不及呢,最近出去也不安稳,你就在我这里住下吧,只是我每天的事情多,恐怕没什么时间来陪你,你不会怪我吧?”心里热流涌动,想着此时能有她伴在身边,又多了几分信心一般。
  玦儿这一个多月来辛苦赶路,只为着能陪在他身边,路上虽有家仆陪着,毕竟不如以前在京里的日子过的安稳,好不容易到了季涟身边,一心指望着能和往常那样日日厮磨在一起。可见了面才知原来季涟也有不少政事要忙,心里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季涟自是要大局为重,抿着嘴想了一阵:“当然不会了,我还生怕会耽搁你的事情呢,来之前师傅就劝过我好多次,只是,只是我……”说到这里又咬了唇没往下说,季涟知她一心只是想来伴着自己,在她面上低吻一边轻声道:“你的心意我还能不知道么,有你过来陪着我,我不知多欢喜呢。”
  季涟又细问了玦儿一路上的行程,虽然现在人好好的站在面前,心里仍恐她路上太过辛苦,怎么看都觉得她好像瘦削憔悴了似的,一一问了半天,突然问道:“刚才你说秦淮八艳,是个什么东西?”
  玦儿听得这话,俏脸一板,撅嘴道:“还问我呢,你心里难道不清楚么?”
  
  季涟被她说的莫名其妙,缠着她要问个究竟,玦儿被他闹不过,答道:“我师傅说的,秦淮八艳就是秦淮河上最有名的八个妓女,长得漂亮不单止,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是色艺双绝了,你到了这么久,没有去见识过么?”
  季涟听了这解释,哭笑不得,道:“我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管秦淮河上的这些事情,再说了,我在你心里就是这样急色的人?真是该打”,说着就去捏她的面颊,只是手伸了出去力度就卸了九分,玦儿低着头偷笑,季涟想起前些日子聂川跟他大力鼓吹的钱塘潮,又问道:“你以前在家的时候,有没有去看过钱塘潮?”
  玦儿摇摇头道:“每年看钱塘潮的时候我都在京里呢,你难道不记得么?”
 
  季涟想想也是,便道:“我听钱塘县丞说每年八月是观潮的好时节,那时候要是事情不忙,咱们又还在这里,就一起去看好不好?顺便还可以回你家看看岳父岳母呢。”
  玦儿咬唇道:“也不害臊,就叫上岳父岳母了。”
  季涟顽笑道:“你不嫁给我,难道还有第二个人敢娶你么?前些日子我从杭州过,在你家门口看见一个小孩,长得跟你小时候有几分相像,估摸就是你弟弟了。不过我怕贸然上门被岳父岳母打出来,没敢进去。”
  玦儿被他说的脸红,便不理他,季涟拿自己这半年的一些见闻来逗她,又陪她一起用了晚膳,这样的久别重逢,份外情浓,柳心瓴见了,便拦下那些不是太紧要的事情,只挑和皖王有关的事情来禀报,让他们二人亲近了几日。
  这日柳心瓴来找季涟,发现玦儿不在,心中有些疑惑,季涟笑道:“我也歇了几日了,该收心做正事了,孙小姐自己在房里歇了。”
  柳心瓴笑笑道:“殿下和孙小姐大半年不见,多亲近几日也是正常的。”季涟笑道:“来日方长呢,倒不急着现在一两日”,说着从案上抽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几个名字,柳心瓴一看,第一个正是那个传言畏罪自杀的王日升,便问:“殿下……是准备日后追谥这几位大人么?”
  
  季涟点点头,叹道:“这几位都是社稷忠臣啊,等事情了了,可得去寻访一下他们的家人,好好安置才好。”
  柳心瓴这日带来的消息,却是溧阳失守,皖王的军队已向宜兴进发;另一支队伍已逼近金陵。季涟一面查看地图,一面问:“芜湖那边形势如何了?”
  柳心瓴答道:“和殿下之前的计划差不多,皖王殿下对芜湖的守备并不是十分严密,出兵奇袭应该可以拿下。”


 
第二十三章 细雨蒙蒙落江面

作者有话要说:
俺也陷入了穿越必唱歌的怪圈了
sigh

神啊……


  溧阳失守后,季涟公告江南各省,言赣皖流寇作乱,已挟持皖王,望江南各省协同剿匪。
 
  七月十八,在江苏疏通河道的囚徒在一个叫沈一贞的人的带领下袭击芜湖,切断了皖王的两路兵马的粮草运送。
  皖王的部众在宜兴和金陵城外进退两难时,季涟正带着玦儿在玄武湖上风花雪月。
  
  湖上除了季涟和玦儿坐的一小叶扁舟,还有几个大舫,玦儿四处瞧了半天,问道:“我听说这玄武湖是金陵最有名的去处,怎么游人这么少?”
  季涟躺在船尾,轻笑道:“因为今日戒严,不准闲人进出。”玦儿看着他含笑的眼神,知道是如今时局不同,不想多生事端,可又有些无聊,周围的船上,不用想也知道是随行的亲兵,顿时觉得周围的湖光山色的吸引力也少了几分。
  “怎么玄武湖的风光入不了玦儿的眼么?”说着,一滴雨点打到季涟额上。
  
  “也没有啊,只是,好像显得无聊了一点,弄得这么大一个地方,就咱们在这里玩。师傅跟我说以前她春天来的时候,游人如织,还有好多人在洲上放风筝呢。”
  “我怎么觉着你做什么事都是为了你师傅呢?喜欢什么都是你师傅喜欢的,到哪里玩也是要去你师傅去过的……”说着说着就觉得一丝酸味在湖面上飘逸。
  “因为我师傅见闻广博嘛,况且事实证明我师傅说好的东西确实都不错。”玦儿听出他的醋味,忙安慰他。湖面上滴滴答答的开始下雨了,玦儿忙把季涟拉进船舱,季涟却不肯,硬说要享受一下细雨扑面的畅快:“我从小到大都没淋过雨呢,况且只是一点小雨,怕什么?”
  
  玦儿只得依了他,从船舱拿出一把纸伞给季涟遮住——今日出门时就有人说可能要下雨,所以先备下了雨伞。远处的画舫上,渐渐也撑起了一把又一把的伞,错错落落的,玦儿忽然想起小时候和师太一起出去玩时,有几次游湖时也下了雨,师太教她唱的一首小曲,便小声哼唱起来。
  
  一旁的季涟正在想入夏后大雨不断,不知道五叔的属地是不是这样——皖地年年水患他是知道的,加上这次金陵上游的堤坝被损,不知道他这次疏离河道能起到几分疏洪的作用。想着这些事情不禁心烦起来,侧头看见玦儿正看着远处的绿洲,似乎还哼着什么歌,便低下身来问:“你在唱什么呢?”
  玦儿脸上露出顽皮的笑容,答道:“是小时候唱的儿歌呢,和现在的景倒是很相配。”说完就唱出词来:
  细雨蒙蒙落江面,船头撑开花纸伞
  好似彩云从天降,美似荷花静似睡莲
  唱完这几句问道:“是不是很应这个景呢?现在正好下着雨,又是在船上呢。”
  
  却见季涟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低声笑道:“你说的应景是说你自己吧?美似荷花静似睡莲……”,才说到一半,就见玦儿柳眉倒竖,伸手来捶他,忙拉住她笑道:“这船小,小心闹翻了。”想了一下又道:“这儿歌很好听呢,还有后面么?”
  玦儿清清嗓子,继续唱道:
  妈妈生我那一天,秋风阵阵雨绵绵
  一只空船无遮处,只有那把花纸伞
  花纸伞啊,花纸伞,你是母亲你是摇篮
  漂流中你为我遮风挡雨,苦难中你和我共度饥寒
  花纸伞,花纸伞,纵然我走到海角天边
  你总使我想起故乡的细雨,把我带到母亲的身边
  季涟斜倚船舱,听着这歌,眼神渐渐落寞起来,玦儿估摸着是他母亲早逝的缘故,只是又不曾听他说过自己的生母,也不好开口问,只好默默的坐在一旁,季涟却自己开了口:“我小的时候,母后对我——也是极好的。”
  玦儿一愣,没想到他说的竟然是张皇后。自己进宫后和他一起住,渐渐的也知道他们母子是面和心不和——比如那次出疹子的事,如果不是师傅恰好跟她讲过那种离奇的配毒法子,只怕季涟迟早就躲不过那一劫,季涟也时时防着张皇后——没想到,他听到这歌的时候,想起的竟然是张皇后。
  
  季涟继续道:“那时父皇不得皇爷爷的宠爱,什么赏赐都是先给五叔,父皇在东宫里终日都是郁郁寡欢,母后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