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男宠 >

第85章

男宠-第85章

小说: 男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俊实在拿这小女孩没办法,只好好声好气地哄道:“小蝶乖,你还小,出去会很危险的。大哥哥答应你,等你长大了之后,大哥哥一定回来带小蝶出去,好么?”
  听了张俊的话,小蝶这才稍稍止住了哭泣,哽咽道:“大哥哥,你可不许骗我,等我长大了,你一定要回来。”
  张俊轻轻摸了摸她那稚嫩的脸蛋,道:“大哥哥绝不骗你。”
  “那你跟我拉钩。”
  张俊无奈,只得跟她拉钩,口中还朗朗地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说完连张俊自己都脸红,他竟然把自己在现代时小孩子家玩的把戏在这用上了。
  小蝶高兴地道:“大哥哥说得好极了!”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三十九章 伐蜀
     更新时间:2008…5…27 13:02:54 本章字数:3718
                告别了简燕飞和小蝶后,张俊沿着山麓一路走出。他连续走了数日,但四周依然都是山麓,又走了一段路程,却看到前方不远处飘着面白旗,旗帜是写着“茶”字,张俊兴奋地走了过去,长时间的赶路也让他口干舌燥,正好可以在那歇歇脚,顺便问问去四川的方向。
  张俊来到茶馆,这茶馆甚是特别,可能是因为这周围都是山麓,来往人烟稀少,店主为了节约成本,茶馆竟是用帐篷搭建起来的。不过在着漫热的天气中,帐篷到也是一处绝佳的避暑场所。
  茶馆里坐着不少客人,他们有些是路经此地的商人,有些手带兵刃,明显是押镖途经此地的镖师。张俊来到其中一张桌子坐下,叫了壶凉茶,大口大口地喝着。
  却听其中一镖师道:“这是他妈什么鬼天气,想热死人吗,这里是火焰山啊,是齐天大圣打翻的火炉掉到这里了啊。”
  另一名镖师道:“你就别在这发牢骚了,赶紧喝完好上路,这兵荒马乱的,要是镖有什么差错,我们可担当不起。”
  原先那名镖师埋怨道:“怕什么,有我在这镖能有什么差池,别这么胆小,这里哪有什么兵荒马乱,我们大宋的军队都北上去了,这仗肯定打不成。”
  张俊听了心中一凛:“我在离开京城时皇上不是说不日便攻打蜀国么?怎么都过了将近半个月了还没见宋军进攻蜀国的消息。”
  张俊叫来店小二道:“小二,这连日来可见有士兵经过?我大宋国不是要攻打蜀国吗?怎么还不见动静?”
  店小二笑道:“这仗恐怕打不成了,前些时日是有大批宋军路过此处,朝湖北的方向去,我还以为要开战了,准备收拾店铺走人,没想到过没多久宋军又撤离了。”
  张俊暗想:“怎么会这样,难道北方情况有变,可按照历史书上讲的,大宋应该是在今年对蜀宣战啊。”
  店中的商人道:“希望不要开战,这一打起仗来,我的生意可就做不成了。”
  店主附和道:“是啊!我还有家店开在湖北西部的城镇,要是真打起仗来,我那儿的店也开不下去了。”
  张俊虽然不知道皇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但他坚信宋军一定会在不久便向蜀国开战,他决定先潜入蜀境,等待宋军的到来。
  张俊合喝完茶后,向店小二问明了去蜀国边境的方向,店小二惊讶道:“客官你要进蜀境?”
  张俊笑道:“正是。”
  “听说现在宋、蜀两国在边境都设了许多关卡,恐怕客官你很难入蜀。”
  张俊微笑着走出了茶馆,向蜀境方向走去……
  ……到处都是皇家园林的大宋皇宫中,夏天也是一个凉爽怡人的季节。
  在那么一个凉爽怡人的午后,赵匡胤带着微微的酒意走进了皇后的房间。皇后的容貌虽然不够十全十美,但皇后伺候男人的手段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么一个凉爽怡人的天气里,去尽情地享受一番皇后那炉火纯青的伺候,赵匡胤又何乐而不为?
  赵匡胤正舒舒服服地躺在皇后的床上享受着,可脑海中却出现了花蕊夫人那绝美的姿容。这下让赵匡胤没有了任何心思再和皇后玩乐。赵匡胤温柔地对皇后道:“朕去处理国事,稍后再来陪你。”
  正因为脑海中全是花蕊夫人的身影,所以赵匡胤在吃晚饭的时候,就很是没滋味,勉强地喝了两杯酒,也着实苦不堪言。草草地吃了晚饭后,他便迅速地回到寝殿,并立即倒在了床上。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的,陪着他的是那个花蕊夫人。他把花蕊夫人紧紧地搂在怀里。他听见了花蕊夫人的呼吸,他听见了花蕊夫人的心跳。
  相信吗?赵匡胤一整夜都把花蕊夫人的画像紧紧地贴在胸前、贴在自己的心窝处。
  早上起来,赵匡胤的精神好极了。他立刻传旨:着宰相赵普入宫见驾。
  见了赵普,赵匡胤的第一句话便是:“蜀国一定要灭!”
  赵普看出了赵匡胤的表情有些异常,于是就笑着言道:“皇上好像遇见了什么大喜之事啊!”
  “是啊、是啊,”赵匡胤连连点头,他将上次拿给张俊看的那些图纸——不包括花蕊夫人的画像——一股脑儿全堆在赵普面前。“你看看,有了这些东西,朕焉能不大喜?”
  赵普看了几张后问道:“皇上,这可是凤州团练使张晖所为?”
  “正是!”赵匡胤言道,“张晖秘密潜入蜀境勘察地形,可着实辛苦他了!”
  赵普将那些图纸大致浏览了一遍之后,赵普抬头对赵匡胤言道:“皇上,那个张晖可以说是率先立了一大功啊!”
  “朕准备好好地奖赏他呢!”
  赵普问道:“皇上准备什么时候对蜀开战?”
  赵匡胤回道:“有了这些图纸,朕现在就可以发兵攻蜀!只是,北边的情况,朕又不敢大意,朕现在很为难。”
  赵普言道:“臣昨日接到兵部禀报,说辽兵已大部撤回。臣估计,再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北边就相安无事了!”
  “是吗?”赵匡胤眼睛一亮:“既然如此,赵普,朕还等什么?”
  听起来,赵匡胤好像马上就要发兵攻蜀。赵普则不紧不慢地言道:“皇上,看了这些图纸之后,臣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快说,”赵匡胤催道,“你有什么新想法?”
  赵普言道:“北方局势紧张之前,我们在凤州和归州一带集结了十多万兵马,而且还准备继续向那儿增兵。可现在看来,此番攻打蜀国我大宋没有必要派十几万大军入蜀!”
  “你说得对!”赵匡胤点头道,“蜀地多山川河流,地形比较复杂,如果十几万大军入蜀,不仅行动不便,且粮草供应着实困难。朕有一个考虑,朕想派禁军中的精锐入蜀,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拿下成都!赵普,你以为如何?”
  赵普回道:“臣完全同意皇上的看法!我大宋精兵入蜀,必能连战连捷,只要打了胜仗,就不愁没有粮草!皇上,这恐怕就叫做以战养战吧?”
  “说得对!”赵匡胤一时神采飞扬,“在朕看来,即使蜀地一马平川,朕也没有必要派十几万大军入蜀!”
  “皇上所言甚是!”赵普言道,“据张晖图纸上所写,蜀兵虽然较多,但领兵之人多庸庸碌碌之辈。这样的军队,怎堪我大宋禁军一击?”
  “还有呢,”赵匡胤言道,“张晖对朕说,那昏庸的孟昶把蜀国的政权和军权交由王昭远、韩宝正和赵崇韬几个人掌握。赵普,这几个人你听说过吗?”
  赵普回道:“臣听说过那个王昭远,那是一个狂妄而又无能的家伙!”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韩宝正和赵崇韬等人也比王昭远好不了哪里去!孟昶重用这些庸才,岂不是自取灭亡?”
  赵普也笑道:“皇上,在臣看来,这不是孟昶昏庸,而是天意令皇上灭蜀!”
  “不错!”赵匡胤双眉一竖,“天意如此,朕岂敢违背?”
  赵普又道:“如果只调树万禁军入蜀,那京城一带就依然可以陈有重兵,我大宋在北方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对!”赵匡胤言道:“辽人见我京城重兵陈列,定然不敢贸然南下!不过,要想对蜀速战速决,那就必须多派一些能征惯战、舍生忘死的将领才行!”
  赵普同意:“没有这样一批将领,宋军断不能速胜!”
  赵匡胤忽然陷入了沉默,一双浓眉也变得似蹙非蹙了。赵普低声问道:“皇上是否又想起了石守信、王审琦和高怀德他们?”
  “是呀,”赵匡胤开口道:“又要打仗了,朕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他们。如果石守信他们还在朕的身边,朕此番攻蜀,就会毫不犹豫地派他们统兵征战!”
  “皇上是个重情之人,事隔多年,仍然不忘与石守信等人之间的兄弟感情。”赵普道。
  “石守信他们曾与朕同生死共患难,朕又如何会轻易地忘怀他们?”赵匡胤抬起头来,似乎在遥望着石守信等人:“真是可惜啊!英雄再也无用武之地了,岂不悲哉?”
  赵普生怕赵匡胤后悔当年“借酒释兵权”的行为一时心软又重新召回石守信等人,于是急忙言道:“皇上,我大宋军中,猛将如云,不愁挑不出攻蜀的良将!”
  赵匡胤收回目光,看着赵普言道:“赵普,你以为会重新起用石守信他们?不,不会的,朕只是非常想念他们而已!正如你刚才所言,大宋不乏良将,朕又何必起用他们?”
  赵普不觉松了一口气,道:“皇上英明,我大宋良将多得是。”
  “朕知道,”赵匡胤言道:“就说为朕夺取荆南、湖南的慕容延钊和李处耕吧,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决胜千里,他们一点也不比石守信他们逊色。若论谋略和沉稳,恐石守信他们还不及慕容延钊!”
  很明显,赵匡胤能够这么说,就表明他对石守信等人的那种思念已经大为减轻了。过去,在他眼里,石守信等人也许是世上最善于打仗的人,而现在,他并不这样看了。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四十章 克宋
     更新时间:2008…5…27 13:02:54 本章字数:3417
                “皇上说的是,”赵普言道,“慕容延钊和李处耕仅率五万厢军便连夺荆南和湖南,的确功不可没!但依臣之见,此番攻蜀,当不宜再派二人前往!”
  “朕明白你的意思。”赵匡胤淡淡地一笑:“若此番攻蜀再派慕容延钊和李处耕前往,那攻城拔寨之功岂不都让他们二人占了?”
  俗话说:功高震主。赵匡胤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自己就是因为“功高”才得以“震”掉后周之“主”的。
  “还有啊,”赵普也淡淡一笑,“那李处耕也着实有些残忍,在夺荆南时竟发生食降兵之肉的事,如果让他攻蜀,他再做出食降兵之肉之事,皇上岂不是又要恼怒?”
  原来,当年李处耕攻打荆南的郎州城时,由于城墙比较牢固,守城将士又奋不顾身、英勇抵抗,这让宋军想很快地攻破城池也着实不易。宋军统帅李处耕心急如焚,这一急,还真的让他急出一条计策来。这是一条十分残忍的计策,也许只有李处耕这样的人才能够想得出。
  什么残忍的计策?李处耕从俘虏的荆南兵当中,挑选出数十个身体肥胖的人,当着众俘虏的面把他们杀掉,然后,他带着一批宋军,同样当着俘虏的面,将那数十个被杀的荆南兵的尸肉给吃了。再然后,他在一些年轻的俘虏脸上刺字,把他们放回了郎州城。
  李处耕这一残忍的计策收到了成效。那些被放回郎州城的俘虏,胆战心惊地向荆南军诉说,说宋军太残忍了,专门吃俘虏的肉。这样一来,郎州城内的荆南军就再也不敢战下去了,因为他们知道,城池迟早是要破的,而若是被宋军抓住就要被活活吃掉。与其被宋军吃掉,还不如想办法逃生。所以,郎州城内的荆南军就开始行动了:先纵火烧城,然后打开城门一窝蜂地朝外跑。李处耕指挥宋军趁机占领了郎州城。
  故而,当慕容延钊和李处耕班师回汴京的时候,赵匡胤立即就摆下丰盛的酒宴为他们洗尘庆功。席间,赵匡胤频频举杯,热情洋溢地夸赞慕容延钊和李处耕为大宋一统天下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夸赞之后,赵匡胤却又沉着脸言道:“尔等虽然功劳卓著,可是,尔等将荆南降兵杀而食之,这等残忍之举,朕也断不能容忍!”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赵匡胤的确是位仁义之君,所以,这次伐蜀,他断然不会再委任李处耕前去,因为赵匡胤不止是要平定天下,更重要的是,他要收服天下人的心。
  “这样吧,”赵匡胤对赵普言道,“你负责调动兵马,朕负责挑选战将。待诸事完毕,朕立刻对蜀宣战!”
  赵普笑问道:“皇上此番不想再找一个什么理由?”
  那花蕊夫人岂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赵匡胤差点就提到了她。赵匡胤最终说的是:“有理由淡然是最好了,不过,没有理由,朕也还是要发兵攻蜀!”
  赵普补充道:“臣以为,发兵攻蜀本身便是最好的理由!”
  看来,赵匡胤也好,赵普也罢,都似乎懒得再找什么借口挑起战争了。个中原因是:借口找得再好,终究是个借口,没有人会相信,只要军事力量强大,能达到目标就行。
  然而,夏至刚过,也就是七月份的时候,大宋攻蜀的借口自动地出现了。而此时,赵普已经调动好了兵马,赵匡胤也挑选好了战将。大宋攻蜀的借口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主动出现,这是不是真的有点天意?
  后蜀国是由前蜀国而来。唐朝末期,委派了几个军人去治理四川。几个军人互相吞并,到了公元891年,王建在吞并中获胜。公元907年,朱全忠代唐建立后梁,王建也在成都称帝,是为前蜀。王建死后,其子王衍继位。王衍统治下的蜀国,政治上一片黑暗。曾有一个科举考试的举人在其对策中这样描绘当时的蜀国:“衣朱紫者皆盗贼之辈,在郡县者皆虎狼之人。奸谀满朝,贪婪如市。”可见当时蜀国的社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正因为如此,在公元925年,中原的后唐王朝发兵四川,一举便把前蜀灭了。
  后唐灭了前蜀后不久,自己的内部开始动荡。后唐派往四川的孟知祥,趁机在四川发展势力,于公元934年在成都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