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品典当师 >

第25章

金品典当师-第25章

小说: 金品典当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上次聆听了老弟的发财圣经,我对此事是非常上心。”
  “什么发财圣经?”季凡有些奇怪地问道。
  “老弟真是贵人多忘事,前几天我们在一起不是谈论起收藏古玩的心得嘛,不瞒你说我对此事非常关注,一直放在心上。最近我听说西郊有个满汉子弟,据说祖上还是什么大清朝的贝勒爷,他家里有件金漆木雕的衣柜准备出售,我准备买下它,可又吃不准它是不是真的,我知道老弟对于古玩方面的鉴定比较在行,因此想请你跟你一同去帮我辨别下真伪,看看是否有购买的价值。”
  “是这样啊,这两天还要上班,实在走不开呀!”季凡对这个许传尧没有什么好感,于是婉言拒绝道。
  “那星期日如何,老弟不会是连周日都不休息吧!”许传尧死打烂缠盯住季凡不放。
  “那就定在周日吧,不过我上午有事,下午咱们再去好了。”周日上午自己还要到文帝庙街淘宝,于是他想了想说道。
  “那咱们定准了周日下午,到时候我开车接你。”见季凡答应了自己,许传尧兴奋地说道,
  金漆木雕衣柜,还有什么大清朝的贝勒爷的后代,这里面不会有什么猫腻吧!这几天回家上网去仔细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到时再相机行事作决定吧!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五十二章 死当里淘金
     更新时间:2008…11…24 0:52:26 本章字数:2467
  每周一次的文帝庙街淘宝对于季凡来说是件乐此不疲的事情,不但偶有收获捡个漏得个宝,而且还能锻炼眼力,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根本得不到的经验。星期日的这点时间对于他来说,简直太宝贵了,因此在周六晚上和黄欣怡分手时,他谢绝了小丫头提出的周日白天练车的提议。
  季凡周日起了个大早,盘膝运气开始练功,练完每天例行的早课后,起身洗濑完毕到楼下吃了口早点,最近也不知为什么饭量剧增,而且浑身上下精力充沛,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师傅到文帝庙街。”季凡伸手叫了辆出租,车开出不远方才想起上次答应陈子奇给他买块劳力士手表,直到现在还没落实呢,一会儿老陈要是问起,自己还真不好回答,于是他喊道:“师傅到典当行。”
  “你到底去哪儿?”司机有些不满地说道。
  “我忽然想到要当件东西,你就近找个大点的典当行。”季凡回答道。
  “前面有个圣达典当师,到那儿行吗?”
  “咱们不去那家,换一家吧。”季凡心想行里那几件死当的物品都在我心里装着呢,根本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这人可真怪,这不是舍近求远吗?”司机小声嘀咕道,心想这样更好还可以多赚点车费。
  季凡一连走了几家典当行,也没找到一块理想的死当金表,直到来到一家名叫佳玉典当行时,看到柜台里摆放着的一只劳金士镶钻金表时,他不由会心地笑了。在经过仔细地验证辩认这确是一只如假包换毫无暇疵的劳力士时,他这才如释重任地花了九千块买下这块表。季凡抬腿刚要走,忽然被柜台里的一尊象牙佛雕吸引住了。刚才他光顾着寻找劳力士金表没注意到这件牙雕,如今静心观察却发现它雕工还算精美。
  “这牙雕也是死当吧?”季凡试探性地问道,“可以拿给我看看吗?”
  “嗯,不错这是才过三天的死当。”典当师看了眼旁边的标签说道。
  象牙雕与竹雕、木雕及犀角雕虽然都是属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不同门类,但由于它们在工艺上存有共性,因此被合称为“竹木牙角雕”。而象牙由于产量太少,取材极其珍罕,并且本身形态局限很大,因此可资排比的资料也不多,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们都没有形成稳定的工艺传统。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牙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法,留下了大量美轮美奂的作品。
  眼前这尊象牙佛雕具有浓郁的明代牙雕风格及工艺,它的外形是一尊骑象的普贤菩萨,菩萨袒胸赤足,手捧宝塔,仰面朝天,仿佛在为人间祈福,生动的肢体动作与丰富的面部表情充分显示出普贤菩萨的高贵与安详。菩萨座下的白象也被刻画得温顺又安详,只见它长鼻卷曲,一对扇风耳外撇,头部低垂,好像时刻准备接受主人的指示,整个牙雕颜色光润可爱,线条流畅生动,充满清净纯洁的美感。
  “这牙雕多少钱?”季凡见猎心喜开口问道,脸上却不敢显出半分得色,这牙雕如此精美极有可能是它原来的主人过了当期却忘了来赎当。
  “四千块!”典当师说道。
  季凡麻利地付了当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典当行,这死当的物品就是便宜,才不足本身实际价值的二分之一,看来以后淘宝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没事要经常到典当行里来逛逛,在死当里淘金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陈哥这是特地给你买的劳力士。”季凡进屋咕咚咕咚吹开了一瓶矿泉水说道。
  “老弟你真够意思,我也只是说说没想到你真当回事了。”陈子奇迫不及待地戴在手上,得意地炫耀道:“这劳力士金光闪闪,上面的钻石直晃眼睛真神气。一会儿我就找隔壁的老八比试一下,上次他戴了块劳力士在我面前好顿显摆,我也要去刺激刺激他,我这块镶钻的比他的劳力士强多了,这回咱也让他开开眼,长长见识。”陈子奇眉飞色舞地说道。
  “得你去显摆吧!当心别让人家瞧着眼红给你砸碎了就成。”季凡见到他这幅暴发户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我在沈老那装裱了副画,也不知装好了没有,我先闪了。”
  “忙着呢沈大公子!”季凡走进听雨轩见到沈光伟正忙着接待客人和他打了声招呼,独自欣赏起店里出售的名人字画,这是一幅《惜春》花鸟画,画面的青石上立一小鸟,绝有八大韵味;石旁的梅是一杆虬枝,枝上仅仅是三朵花两个蕾。但见横笔成枝,点画成花,笔锋圆润遒劲,点画意态饱满,笔法老到,墨分五色,枝也遒劲花也鲜艳。就是这么简单的几笔几点构成的物象实体,使季凡油然想起了清人李方膺的诗句:“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到了此画的作者笔下,“两三枝”化成了“独一枝”,“千万朵”化成了“三朵”;待到“三朵”谢了时,枝头只有“两朵”了。。。。。其意境之妙,出于斯,高于斯。这幅画分明是在以画写意,托物言志,寄情于画,笔下生境,境由心生,果然是幅佳作,一看落款是位名气不大刚刚崭露头角的画家,标价却是高得吓人居然是一万块,想到自己正好有画要卖给沈光伟对比这个价格季凡已然心中有数。
  “你是来取那副画的吧!已经给你装好的,你看看这可是按你的要求,由老爷子亲自动手完成的,怎么样你还满意嘛!”沈光伟将装裱一新的画递给季凡。
  “沈老的手艺果然精湛老到!”季凡夸奖道,“多少钱?”
  “什么钱不钱的,你这么说不是见外了吧!”沈光伟笑嘻嘻地说道。
  “不要钱,还有这么好的事。”季凡惊呀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你上次来的匆忙,有些话也没来得及说清楚,要不我提议你再考虑一下。”沈光伟说道。
  “沈公子我再次重申一下,这画是非卖品,你就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吧!想买画这还不简单,你要是想要的话,我手头上倒是有几幅画,也不知你是否感兴趣。”
  PS:晚上那章提前发出来,另祝大家国庆愉快!!!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柜
     更新时间:2008…11…24 0:52:26 本章字数:2517
  “好几幅,都是这样的画作吗?”沈光伟急切问道。
  “差不太多,你确定都要吗?”季凡问道。
  “那当然了,多多益善嘛!”沈光伟说道,“你最好是现在就拿过来。”
  “时间来不及了,我约了朋友一会儿到西郊去办点事,等我回来再说吧,这幅画也先放你这,我办完事再过来取。”季凡玩了个欲擒故纵有意吊了下沈光伟的胃口。
  西郊棚户区,许传尧开车拉着季凡在迷宫般的小胡同里一顿神转,最后停在一户平房前。这家人姓那,兄弟三人,自称是八旗子弟,还是大清朝什么贝勒爷的后代,家里有件一人多高的衣柜,金漆木雕的那种,据说这衣柜在文革期间曾被抄走,后来又把它还了回来。听说最近西郊这片要进行规划重新开发,马上面临搬迁,哥几个一商量干脆不如把这东西卖掉大家分现钱。
  这件衣柜上为博古图案,周围以葡萄藤装饰,下为梅、兰、株、菊代表四季花卉图案,整体线条简练,造型优美。
  金漆木雕最初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流传到南方后又受到某些地方特色的影响,形成一种木雕流派,历史上分为潮州和广州两大类。
  广东潮汕地区历来有精工细作的手工艺传统,潮州的金漆木雕多以樟木雕制,可避虫蛀,再以生漆贴上金箔,雕镂精细,独具富丽。潮州金漆木雕的始制可溯源至唐,明以后经济的逐步发展使潮汕地区建筑装饰与家居日用品都较前讲究,从而促进手工艺尤其是木艺的发展,清代是潮州金漆木雕鼎盛时期,清乾隆年间,不但潮州望族祠堂大量使用金漆木雕作建筑局部,连平时日用的门窗隔断、挂屏匾额、屏风几案、床柜桌椅等都以金漆木雕装饰。
  而广州地区的金漆木雕以雕工雄浑、粗犷、生动流畅见长,它与传统建筑结合十分密切,喜欢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虫鱼和各种图案选入画面。既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有渔樵耕读,还有古典诗词或朱子家训之类的格言警句。画面构图善于吸取传统绘画的长处,并以之形与S形的径路来区分不同的情节和场面,在狭小的画面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广派金漆木雕选择优质樟木或银杏、冬青等木材,经过凿坏、细刻、磨光、揉漆、贴金等工序后,作品庄重优美、金碧辉煌,而且不易腐朽。
  季凡确认这是清初真品,于是冲着许传尧点了点头,意思是东西是真的。许传尧脸上不由一喜忙打听多少钱?那家兄弟三人中的老大伸出大手,张口要了五十万。吓得许传尧直伸舌头,连忙把季凡叫到一边询问东西是否值这个价格。
  望着许传尧满脸的期待季凡不由暗自苦笑,古家具这东西首先注重的是材质,俗话说,“人才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紫檀由于具有外形沉穆雍容、成材稀罕、不易变形、纤维细密适合雕刻等诸多优点,而稳居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在清代,紫檀就成了家具中的“领军人物”,清朝宫廷用了100年的时间,把清宫里的家具几乎都换成了紫檀,紫檀当时的价格是同样贵重的楠木的20倍,紫檀宫有时称为“乾隆宫”,这是因为大量的紫檀家具都是乾隆年间制作的。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看到一个钟表的小样非常喜欢,结果工匠误认为要用紫檀做钟,于是就用紫檀做了一座两层楼高的大钟。做成以后,乾隆皇帝看到耗费如此多的紫檀,大发雷霆,可见皇上使用紫檀的时候也非常心疼。
  黄梨指的就是黄花梨,中国人把紫檀和黄花梨这两种作为木材的最高境界。黄花梨颜色温润,非常受明代文人的喜爱,但清宫并不喜欢。清朝时期黄花梨家具流向民间,所间民间拥有大量品质优良的黄花梨家具。黄花梨家具在当时大都由文人参与设计,所以非常精致。黄花梨的特性也是应力非常小,不易变形,而且纹理如行云流水般通畅,适合雕刻。与紫檀不同,黄花梨有大料,它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树疖,俗称“鬼脸”。
  红木是紫檀和黄花梨的替代物,它的颜色介于二者之间,但雕刻性能不如紫檀,所以它雕刻出来的家具比较粗糙,价格上也就低廉。
  还有一种贵重木材为鸡翅木,与紫檀、黄花梨、红木等贵重木材命名都取自漂亮的颜色所不同,它的命名则比较特别,是以纹理来命名的。在宫廷中,大量使用鸡翅木并不多,都是作为局部的镶嵌或小件器物出现,所以在明代,鸡翅木的地位反而非常高。其它的名贵木材还有楠木、核桃木、榆木、银杏和榉木等。
  这件广派风格的金漆木雕衣柜做工还算考究,但材质只是极为普通的樟木,其市场价格也就在二十万以下。季凡低声地告诉许传尧十万元以里考虑把它买下,跟许传尧交了实底,剩下讨价还价的事就与自己无关了,季凡懒得理会闲着没事,索性对屋子里的摆设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靠墙的几案上放着一对青花花觚,青花花觚这种器物最早见于元代,为仿古代青铜器中花觚的的制品。此觚外壁绘青花缠枝莲纹,从其青花呈色及纹饰特点分析,为清代晚期民窑出品,这东西也就值四千元,真正让季凡感兴趣的却是在这对青花花觚前面摆放着的一只铜炉。
  铜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根据用途、形制的不同,可分为熏炉、宣德炉和手炉等。
  宣德炉是指明宣德年间铸造的一批宫廷专用的香炉。器型为圆身,敛口。胎料为南洋进口,加入多种金属反复烧炼4-12次之后制成。炉身以褐色为基调,发出青、绿、红、蓝、黄、褐、白、金等数十种颜色,异常美观。底有“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款识。宣德炉铸成后多在宗庙、宫中使用,也有被皇帝赐给大臣、诸王的,当时已属珍贵之物。
  宣德炉自制成起,即有仿制者,对宣德炉的仿制,在宣德当朝即已开始。如吴拜仁是宣德鼎彝铸造的监工,他如召集工匠,私铸铜炉,但终不敢用宣德款。除吴拜仁外,同时还有高氏亦仿制。万历、天启年间年间的施念峰、金陵的甘文堂、苏州的蔡家以及徐守素、周文甫都是盛名一时的铸炉高手。甘文堂精于鼓铸,惟乳炉一种称佳,敷色喜效枣红而稍淡,俗称“猪肝色”。
  其它的名贵木材还有楠木、核桃木、榆木、银杏和榉木等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五十四章 仿制的宣德炉
     更新时间:2008…1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