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品典当师 >

第56章

金品典当师-第56章

小说: 金品典当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山炉?”程汉章拿起放在柜台上地炉体仔细地审视着上面精美的花纹叹惜道:“东西还行,出自汉代地物件,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只有半截。”
    “师父,另一半的炉焰已经在我手里了”季凡说着对满脸期待的赵老转说道,“老谢你就放心吧,我这个人说到哪做到哪,价格就按原来定的价格,这里是一万块钱,你仔细查一下。”
    赵老转笑嘻嘻地接过钱,当着季凡的面令人无比恶心地沾着唾沫查了一遍,“一张不多,一张不少,正好是一万块。谢谢你季先生,那我走喽!”
    季凡用手轻抚着博山炉精美绝伦的流云纹随口问道:“师父,你知道哪里有卖用作香薰博山炉的香料吗?”
    “这你小子可问对人了,我由于家中经常香薰的关系,有幸结识了一位出售香料的雅士,他就住在城南,这是他家的详细地址。”
    下班以后,季凡拉着苏晚亭兴致勃勃地按照程汉章提供的地址来到一个外表陈旧的老宅院前。
    “季凡,咱们不会是找错地方了吧?”苏晚亭望着铁将军把门大门紧闭的老宅院说道。
    “我看不象,这门牌的号码与师父提供的地址丝毫不差,应该就是这里了。”季凡重新核对了一下地址回答道,“咱们还是找个人打听一下,不就清楚了吗?”季凡说完走向与之相邻的一户人家,指着那间紧锁的宅院问道:“大哥,麻烦打听一下,请问这里住的是董树礼老先生吗?”
    一个大汉抬头瞧了他一眼,“对,你找他有什么事啊?”
    “听说他是做香料生意的,我想买点香料。”季凡据实说道。
    “他这个文化人平日里倒是喜欢吟诗作画弹琴闻香的,不过你来得很不凑巧,他出门有些日子了。”大汉说道。
    “那你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吗?”
    “这我可说不准。”
    “谢谢你,我改日再来拜访。”季凡怅然若失地说道,“看来我们这次是寻隐者不遇啊!香料这种东西多的是,我看咱们不如到别的商店去买香料吧!”苏晚亭说道。
    “我倒是对这个董树礼非常感兴趣,很想见识一下这个人。”季凡听说此人喜欢吟诗作画不由心生好奇之心。
    “闻君之音而知其雅意,看来这次你是遇到知音了。”苏晚亭说道。
    “我听着怎么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你不过是吃醋了吧!”季凡带着坏笑说道,“要不晚上你到房间来帮我找找灵感好了。”
    “讨厌,你又想占人家便宜。”苏晚亭自然明白他话语中的含义,她低着头脸色菲红地说道。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零九章 装灯油的黑釉刻花大罐
     更新时间:2008…11…24 0:53:11 本章字数:3546
    是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的星期天,前几天许传尧就事先和他约好了今天到上营子镇去淘宝。3g华夏因此,季凡特地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简单吃了些早点,穿戴整齐静静地坐在客厅里等候许传尧的到来。
    门外响起了清脆的汽车喇叭声,季凡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时间刚好七点正,这个许传尧还挺守时的。“晚亭,我走了。”他随手拎起放在沙发上密码箱说道。
    “季凡,注意点安全。”苏晚亭望着里面装着昨天刚从银行提出的十万块现金的密码箱提醒道。
    “晚亭,既然这么不放心,那你陪我一起去好了。”季凡微笑着说道。
    “我还要在家里收拾屋子洗洗衣服,就不陪你去了,自己当心点。”苏晚亭向他挥手叮嘱道。
    “许少,这辆长城皮卡都快成了你的专车了。”季凡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说道。
    “我给了朋友点钱,这车现在已经正式归我了,车虽然破了点,但是正合适跑农村的山道。”许传望着坐在身旁的季凡,上身穿着选用新西兰上等胎牛皮面料,采用立体裁剪技术精心裁制而成的黑色皮夹克,配上乳白色高领的澳大利亚羊绒衫,下身同样为黑色系的休闲裤,棱角分明的脸上一副淡定从容的神情。
    “老弟,你今天这身打扮显得真帅气。”许传尧忍不住赞叹道。
    “就是你这辆车品相差了点。”季凡开玩笑道,“许少,我什么时候能坐上沙漠王4700之类的越野车呀
    “那这得全靠老弟你鼎力相助了。”许传尧恭维着说道。
    “这居然跟我能扯到关系?”季凡反问道。
    “淘宝是最快的发财致富捷径,我这次能不能淘到好东西全凭老弟你给掌眼了。3g华夏”许传笑嘻嘻地说道。
    “许少,你没听说收藏界有一条金玉良言:要想使一个人疯狂。就让他来玩古玩收藏。当心我也让你变得疯狂。”
    “那好啊,只要能让我发财致富,即使疯狂我也愿意。”
    “我看你现在就有点执迷不悟不可救药了。”季凡哈哈大笑说道。
    上营子镇位于与龙江市相邻的东光县境内,这是个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古镇,一条青石板铺成地道路两旁稀稀拉拉地分布着几家古玩店铺。
    古玩店内陈列着竹木牙角各式古玩,其中倒也不乏瓷器,季凡仔细审视却发现这里卖的瓷器不是火气冲天,贼光四溢的现代仿品,就是带有微冲、爆、脱彩等瑕疵的民窑出产的粗品,不禁让他大为失望。
    一件色浓艳画工还算精美的产自民国的白地粉彩象耳尊。随口问了下价格,只值两三千块的东西,店主一张口居然要了四万块,季凡略显无奈地摇了摇头。另外一件描金寿字碗,碗上面的描金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变形“寿”字,底足为红定烧人名款,花边碗口,品相还算不错,仔细审视确是清光绪年间地物件,可是价格高得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季凡郁闷地走出店铺。“许少,看来今天咱哥俩恐怕要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了。”
    “别急嘛,前面不是还有一间古玩店吗?兴许在那里能有所斩获呢!”许传尧自我安慰道。
    两人迈步走进这间古玩店内,季凡在店里环视一圈,也没有见到令人精神振奋眼前为之一亮的物件,他冲着许传尧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老弟先坐下来歇一会儿,我抽支烟提提神,咱们马上往回赶。”许传闻听此言立即泄了气,掏出香烟先甩给了店主一根,然后自己叼上一根。3g华夏
    “苏烟?老板的档次不低呀!”店主接过烟看了下牌子满脸堆笑地搭话道,“看两位老板的样子。象是从城里来的吧!”
    “你果然好眼力,我们是从龙江市特地赶过来的。”许传尧轻轻吐出一个烟圈悠然自得地说道。
    “我一瞧你们二位就是有身份的大老板,难道没有见到入眼的东西?”店主面带恭维地问道。
    “本来以为你们这能有几件好货色,可是实在是令我失望啊!”许传回答道。
    “两位在我们这儿转了半天。我还没有请教你们到底玩什么?”店主眼里露出狡黠之色话里有话地说道。
    季凡闻听此言心里不由一动,“我们要的是那种品相上好地瓷器,莫非老板你手里有货?”
    “现货我倒是没有。不过我可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样
    。”店主神秘兮兮地说道。
    “那你快说说看,哪里有这样地瓷器?”许传尧急不可耐地说道。
    —
    “告诉你们也无妨,不过二位是不是应该拿着点诚意来吧?”店主吞吞吐吐地说道。
    许传尧一听这话,立刻明白敢情人家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眼前这位老兄的意图十分明显,这是想索要咨询费啊!这种被人家赤裸裸敲绣杠的感觉令他心里感到十分的不爽很不情愿地从钱包里掏出二百块塞给店主,“这下你该说了吧!”
    “我这个消息绝对是物有所值,你再来三张。”店主盯着许传尧鼓鼓囊囊的钱包说道。
    “一个消息就要五百块,我说你小子可真够贪心的。”许传尧有些气愤地说道。
    店主接过钱轻轻弹了弹,确定不是假币后动作迅速地塞进包里,这才得意地用手指着大道说道:往南走,到了黑龙山脚下有个团山子村,到了团山子你们打听一个叫于明光的人,他家里有件从祖上传下来的黑刻花大罐,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黑刻花大罐?老板,你这个消息来源准确吗?”季凡持怀疑地态度问道,心想如果真有什么好东西你自己为什么不买呀?
    “我收了你的好处怎么会骗你呢?实不相瞒,老于头手里的那件瓷器我也曾经想过买下它,可是那老头要价太高,我根本承受不起呀!我想他那件黑刻花大罐也只有你们这种财大气粗的城里来地大老板才有实力买下它。”店主辩解道,“天色已经不早,到团山子还有段路程,两位今天如果想去的话,我看还是趁早动身才好。”
    “那就信你一回儿,许少我们走。”季凡说着和许传尧离开了古玩店。许传开着车边走边打听,一路停停走走,下午一点钟左右终于来到了团山子村。
    于明光家座落在屯中间,汽车刚停在他家门口,早就有腿脚麻利的小孩子跑进院子里大声喊道:
    “你就是于大爷吧!我们冒昧来访如有打扰之处,还请你给予原谅”季凡说道。
    于明光年近六旬,可能是经常从事农活地缘故,身子骨十分硬朗,见到二人非常客气地说道:“两位屋里请。”
    来到屋内,于明光指着桌上摆放的碗筷说道:“我们家正要吃饭,你们正好赶上了,一起吃点吧!”
    “这不太好吧!”许传尧望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吞了下口水说道。
    “我们有句土话叫做过门槛吃一碗,只是怕我们农村粗茶淡饭不合两位的胃口。”于明光说道。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季凡说道。
    吃过饭,于明光领着二人来到里屋,他盘坐在火炕上一边低头往烟袋锅里装旱烟,一边随口问道:“不知你两位到我家来有什么事啊?”
    “听说你家有件黑刻花大罐,我们想见识一下。”季凡平静地说道。
    “原来你们是为了这件黑刻花大罐而来的啊?”于明光脸上带着笑容说道,“你们等一下,我就拿给你们。”
    说着,他出去片刻小心翼翼地捧回一只黑漆漆的瓷罐轻轻地放到火炕上,“这就是那只黑刻花大罐。”
    这件黑刻花卷草纹大罐,形制硕大,浑圆厚重,敞口,短颈,圆腹,深底圈足露米白胎,里外通施黑,外表三分之二的部分分成两层刻花卷草纹,胎质细腻、坚硬、色厚重沉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罐后颈部有一横条青白,上书“天龙寺敬奉”五个楷体字,青花发色呈青中泛灰,楷书字体规整精工,清秀健俊,典型的清代盛行的馆阁体特征。
    这只大罐色不失厚重,造型古朴,气韵灵动,分明是一只开门到代出自清三代高手的瓷器,只是这种仁庙款倒是非常罕见,令人心生疑虑。
    “于大爷,你说这东西是你家祖上传下来的,可据我观察它分明是寺庙所用之物啊!”季凡疑惑不解地问道。
    “小伙子,你说得一点也没错,这件东西的的确确是出自寺庙。”于明光说道,“它原来本是庙里用来盛放灯油的器具。”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一十章 历尽磨难的瓷器
     更新时间:2008…11…24 0:53:13 本章字数:3347
    黑瓷器也称乌金,东汉时即有黑瓷,元、明黑多。3g华夏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曾出土明永乐黑瓷片,说明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又恢复了黑生产。”闻着辛辣刺鼻的土烟味道,季凡禁不住邹了下眉头,向身旁的许传尧介绍道。
    “听你这么说,莫非它是大明年间的东西?”许传尧满脸兴奋地说道。
    “许少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清康熙时开始盛行黑瓷,其胎质洁白,色乌黑明亮,多以金彩装饰,这种瓷器外销比例很大。光绪、民国及现代景德镇均有大量仿品传世。这件大罐从胎质、色、形制等方面来分析,应该是清早期的物件,尤其是罐身的书款,具有典型的清代风格。
    收藏大家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中曾提到:“瓷皿有款,肇始于宋。这种唐楷书体规范整律,明晰易识,只讲实用性而不讲审美性,讲究‘方、光、乌’的四平八稳,助长柔媚之风,很有清朝时代特征。”季凡冲着许传点头示意可以将它买下来。
    经过季凡仔细鉴定,确实是出自清早期的东西,许传尧底气十足地对于明光问道:“于大爷,东西我们已经瞧过了,看上去感觉还行,你老给开价吧!”
    “这罐子是我家祖上传下来,放在我家也有些年头了,当然错不了。”于明光说道,“你两位要是想买的话,最低这个数。”他冲着许传伸出四个手指。
    “四万?”
    “不是四万,是四十万。”于明光在炕沿边敲了敲烟锅里的烟灰摇了摇头说道。
    四十万?这次出来淘宝,许传尧带了十多万的现金,可以说是有备而来。3g华夏饶是他早有准备。听到于明光这个报价也不由吓了一跳,“大爷,你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太高了,你看五万块怎么样?”他试探性地问道。
    “五万块?差的太多了。”于明光不为所动地说道,“头几天,有人找到门来给我十万块我都没卖。”
    许传尧听他这口气,连忙把季凡叫到一旁,“老弟,这老头挺难缠啊!我就带了十万块,恐怕不够啊!”
    “钱不成问题。我这儿还有十万块可以借给你。这东西不错,即使是二十万也值。”季凡给他打气道。
    “有你这句话,我心里踏实多了。”许传尧高兴地拍着季凡肩膀说道:“那我再去试试看。”
    许传尧使出水磨功夫,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总算以二十万元成交,他爱不释手地把玩着。
    “于大爷,你说这大罐原来是庙里用来盛放灯油地器具,它又是怎么到你家里来的?”大罐倒是开门到代的不假,可是这罐上非常罕见的仁庙款不明来历却让季凡感到十分困惑。
    于明光一脸兴奋地说道:“你问起这罐子的来历,那可有些年头了。这事还得从我爷爷说起。当年我爷爷是个祖居此地的农民,在这黑龙山脚下守着一块菜地。勉强维持生计。
    这黑龙山山上有座天龙寺,当时香火鼎盛,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