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宫策 作者:李好 >

第140章

后宫策 作者:李好-第140章

小说: 后宫策 作者:李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琥珀问道:“主子,您说那王贤妃和现在的王顺妃,为什么没有生孩子?是不是真的是老天开眼了?”
  李伽罗说道:“老天爷开眼?恐怕如果真的指望老天爷开眼,王太后也不会这样做了。以前的王贤妃,我猜是因为心火太旺,所以不容易怀上孩子,或者这里面也有皇上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皇后也插手了,毕竟当时的王贤妃,风头正盛,把皇后都逼得不得不退了一步,她要是生个皇子,说不定就要让皇后下台。”
  王贤妃是个张扬的人,但是也是个喜欢嫉妒的人,嫉妒过甚,就会心火旺,心火旺,就是不容易怀上孩子,而且整天看着皇上,不想让皇上宠幸别的女人,这操心过多,哪里能够怀上?
  肝火就从来没有下来过,可惜她还从来不自知。
  “那现在的王顺妃呢?”琥珀问道。
  “要说以前不知道五皇子的事情,我还猜不着,现在我猜,这王顺妃是还没有进宫,就已经不能生了!只是估计王太后当时还不知道这件事,等知道了,才想着用这个方法了。”
  毕竟,这王明雅是王太后最看重的一个王家姑娘,而且年龄上也合适,如果她进宫,能生个皇子,那么和自己的孩子都差的不远。到时候要立太子,年龄上就不是小了,有王太后和王家的人支持,胜算还是很大的。
  可是谁知道王明雅竟然是在进宫前竟然就已经不能生了。
  王明雅大概知道,王家的姑娘只分有用和没有用两种人,如果她当时对王太后说了自己的实情,王明雅绝对会被王太后给放弃的。
  被王太后放弃的下场是什么?王娴雅王贤妃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主子,您是说,王贤妃是被王太后给害死的?”琥珀更是觉得这王太后心狠手辣了。
  “王贤妃当初要算计我,后来皇上要处置她的时候,王太后就过来了,之后王贤妃就生病了,没有过多久王贤妃就过世了,一个人,哪里能那么容易就生病而亡?这里面王太后绝对动手了的。”
  琥珀说道:“如果说是别人,还是和王太后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这王贤妃是王太后的亲侄儿,她没有儿女,王贤妃是她最亲近的亲人了,她竟然也下的去狠手。“
  这王太后简直不是人,还有什么事儿,是她不敢干的呢?
  “如果亲近的人挡了她的道儿,她照样会给除掉的,如果王贤妃不死,这宫里就有个王家的姑娘,太后就再是太后,如果再往宫里送王家的姑娘,就会被人说道了,她不想被人说道,所以就只能是让王贤妃过世了,王贤妃一过世,太后思念自己娘家的人,想要一个娘家的侄女儿在宫里陪着她,这不是水到渠成?”
  这样一想,如果王太后真的一开始培养的人是王明雅,那么最先进宫的王娴雅,岂不是就只是个马前卒,早晚就要被牺牲掉?
  肯定是这样,那匣子药只有那么些,王太后这样的人,绝对是留给有本事的人的,王明雅和王娴雅一看就知道,绝对是王明雅更有本事,更聪明一些,王太后只会选择聪明的王明雅,生个健康的皇子,那样才是对她们王家更有利的。
  所以,当初,王娴雅生不出孩子,太后也不怪罪,王娴雅想要抱养大皇子,王太后也是冷眼旁观,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在王太后的算计中。有了一个跋扈的王娴雅,聪明懂事的王明雅的优点就更突出了。
  一个男人,面对着王娴雅和王明雅,会更喜欢谁?这绝对很容易选。
  琥珀想了想,说道:“主子,如果这样说,那王家内部也不太平了,不然一个好好的姑娘,怎么就不能生孩子了呢?不是被人下药了是什么?”
  “王明雅是承恩公的女儿,而王娴雅是承恩公二弟的女儿,王娴雅死后,在王明雅进宫前,就说王家的二太太得了病,被移到庄子上去了,我猜,王二太太定然是做了什么大事儿,所以才‘被病’的,最后王二太太最终是病逝了。”
  “那王明雅不能生,是那个王二太太弄的?”这可真是狗咬狗,一嘴毛了,这王家自己人斗得不亦乐乎的,不过他们这样一斗也好,王明雅就不能生了,还做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王家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第155章 摊牌

  “这个很有可能;我是见过以前那个王二太太的,她如果知道自己的女儿之所以会死,就是为了给王明雅让路;且她就只有王贤妃这一个女儿;绝对会有所作为的。”
  这是不是所谓的报应,大家都不知道,不过王家人自己算计自己,也省的让别人再动手了。
  欧阳首辅要致仕了;不过在致仕之前;他上了折子,请求皇上立太子。
  毕竟几个皇子都已经长住了;所谓国有储君;社稷才稳。
  这个折子一出来;全朝哗然,因为还没有人敢提立太子的事儿,毕竟皇上还正值盛年呢,以后还能有别的皇子生出来,现在就立了太子,是不是对以后的皇子不公平?
  尤其是皇后娘娘没有生嫡子的情况下,别的嫔妃生的皇子,可都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
  立嫡立贤立长,嫡出的没有,贤?现在皇子们都没有办差事,还在读书,谁知道谁贤谁不贤?
  那么所谓的立长?只有大皇子的岁数上了十岁了,是应该立大皇子吗?
  可是大皇子的身体,绝对不适合当国君。
  于是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毕竟立谁为太子,可是关系到自己以后的前途,更严重的是身家性命。
  有提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因为除了大皇子,三皇子的年岁最大,且母妃是皇贵妃,子凭母贵,也该是三皇子。
  但是也有提立五皇子的,五皇子的生母是林庄妃,林庄妃还有皇室血统,更不用说,养母是王家的人,王家可是太后的娘家,凭着这个,五皇子也够资格。
  皇上听了这些话,但是没有生气,不过只说了一句,立太子还为时过早,且等几年再说。
  但是有朝臣们却觉得早点立了太子,然后万一发生个什么事儿,也没有后顾之忧,这里的后顾之忧,大家都明白,不就是说,皇上万一不小心有个什么事儿呢?
  毕竟,人吃五谷杂粮,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如果不未雨绸缪,等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动乱了。
  早早的立了太子,大家也好安心,不然总觉得没有储君,以后会动乱一样。
  既然是给朝廷服务的,自然要为朝廷的未来着想。早早立太子,大家都安心。
  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想办法觐见皇上,说这个立太子的事儿。
  欧阳首辅投入了一个石子,搅乱了一池春水,他自己倒是功成身退了,成功的致仕,而且很快的从京城搬回自己的老家,去过田园生活了。
  承恩公这边,被欧阳首辅的这个折子,也打的所以一个措手不及,按照原来商量的,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才上折子,反而是等皇上的身体虚弱了,再说这个事儿,然后就一切水到渠成,拿出立太子的圣旨,别人也无话可说,可是现在被这个欧阳首辅给提前说了,皇上也没有同意立太子,那么这以后是不是就会出现不顺的情况呢?
  尤其是欧阳首辅致仕了,然后投靠王家这边的官员就少了许多了,接任的张大人,明显是和王家不是一路上的,眼看着这形势对王家越来越不利,如果朝臣们真的说动了皇上,真的要立太子了,那么说不定皇上就会立了三皇子为太子,这对他们简直是太不利了。
  承恩公想了半响,然后写了一封信,让人悄悄的带到慈宁宫去了。
  王太后接到了信,也是沉默了半响,问高长兴,“承恩公已经说了,人都已经快要到了?”
  高长兴说道:“回禀太后娘娘,人已经出发了,等过几天就该到了。”
  “好!这次哀家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哀家厉害,还是皇上厉害了。”
  眼看着皇上更倾向于立三皇子为太子,王太后决定不能再等了,真的等皇上下了立太子的诏书,她们更要费力气去挽回一些事情了,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
  “让如云把那药的量下大一些,哀家也是太仁慈了,为什么非要等着皇上自己写下诏书,等皇上在哀家的手里了,想要什么样的诏书没有呢?”
  过了几天,皇上因为身体不适,竟然罢朝了。
  朝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不同了,因为从皇上亲政开始,他从来都没有辍朝过,现在竟然没有上朝了,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想着是不是因为大家提出了立太子的事儿,所以皇上才会故意生病的?也许就是烟雾弹呢?
  只是第一天还好,第二天皇上还是没有出现,大家都有些慌了神了,好在皇上让张大人主持了事物,倒是没有太过忙乱。
  太医院那边也开始人来人往了,都在打听皇上的病情,不过太医院对外的说法就是皇上是偶感风寒,所以需要静养,只需要十天,皇上的病就会好了。
  太医院的太医的口径都是一致的,没有人说皇上病的很严重,大家暂时放了心,反正十天后,就可以看到皇上了。
  这十天,可不能随便做什么,不然到时候也许是皇上的烟雾弹,他们这心里有鬼的,被皇上事后清算就不好了,这可不是只罚俸禄的事儿,绝对是能让人杀头的。
  十天就十天吧,也不算太长的时间。
  王太后看着太医院的院判,已经按照自己指示的说了皇上的病情,觉得很满意,有些事儿,如果是朝臣们掺合进来了,那就不妙了,尤其是文人们。
  等她在这十天里,把皇上给控制住,然后王家那边从别处调来的兵也够让这些文人们闭嘴了。
  这些文人,也只剩了嘴巴能说话了,等真的把刀驾到脖子上的时候,什么骨气都没有了。
  王太后来到养心殿,看望了皇上,对皇上的状态也很担心,对皇上说道:“皇上我儿,既然这个地方对你养病不好,不如皇上去哀家的慈宁宫去吧。好歹哀家也是皇帝的娘,就让娘照顾你,不然哀家这心里难受的不得了。”
  皇上虚弱的看着王太后,说不出话来,王太后对如云使了个眼色,如云立刻来到皇上面前,温柔的说道:“皇上,太后娘娘一片苦心,咱们就过去吧,太后娘娘是皇上的生母,绝对会照顾好皇上的,而且到了太后娘娘那里,能让皇上更舒服呢。”
  皇上的脸上出现了挣扎的表情,即不想去,可是又挡不住诱惑。
  刘永全立刻阻止说道:“皇上在养心殿,一切都准备的好好的,去了慈宁宫,还要让皇上挪动,要是让皇上的病情加重了,怎么办?”
  “放肆!”王太后说道:“哀家是皇上的母亲,一个当母亲的,自然是盼着皇上好,哪里会让皇上不好?哀家在慈宁宫才能更好的照顾皇上呢,难道哀家连这样的事儿,也不能做了吗?皇上你自己说,你能不能去慈宁宫?”
  皇上咬着牙说道:“既然母后说了,朕就过去慈宁宫吧,刘永全,把朕的东西收拾收拾,朕也好去慈宁宫好好休息休息,在这养心殿,天天都要批折子,朕也休息不好。如云跟着朕一起去吧。”
  王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皇上直接叫了如云,看来是深重毒瘾不能自拔了,不然也不会这么听话。
  只要皇上到了自己的手里,想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王太后说道:“刘永全就不用去了,免得哀家看着生气!”
  刘永全只能低下头,眼看着王太后的人把皇上给抬了过去。刘永全不好看的脸色,直到看不见王太后一行人后,才笑了起来。事情已经按照预定进行下去了,剩下的就等着了。
  威远侯夫人杨夫人和长宁郡主正在家里看着孩子呢,就有宫里的使者来了,说是传太后口谕,请她们婆媳两人进宫一趟。
  长宁郡主笑着问道:“请问这位公公,太后娘娘请我们进宫,是为了何事?还有,是就我和母亲两个人,还是大家都去?”
  那内监不耐烦的说道:“太后娘娘哦懿旨,你们问这么多干什么?难道没有事儿,就不能叫你们进宫了?你们胆敢违抗旨意?”
  长宁郡主一听,就说道:“臣妾等不敢,只是怕进宫了,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事儿,惹了太后的不喜欢,那就不好了。”长宁郡主让人给了这内侍一个荷包,里面装的是银子。
  那内侍接过了荷包,对长宁郡主说道:“太后的事情,咱家也不清楚,你进宫就知道了。”
  不清楚你还接了银子。长宁郡主对这个内侍一点儿都无感,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不过太后的旨意,不去还不成。
  长宁郡主对这内侍说道:“臣妾的母亲最近有些感冒了,怕进宫了,过病气给宫里的贵人,您看,臣妾一个人去怎么样?”
  那内侍想了想,就不耐烦的说道:“看在你态度好的份上,那就你自己单独进宫去吧。”
  “谢谢公公,请公公稍等,臣妾先去更衣,然后再跟公公进宫。”
  那内侍想着,反正这人也跑不了,就答应了,不过给的时间不长。
  长宁郡主小声对杨夫人说道:“母亲,儿媳觉得今天的事儿很不对劲儿,恐怕宫里有大事儿要发生,说不得就和夫君有关系,要是儿媳出了什么事儿,臣妾的孩子,就托付给母亲了。”
  杨夫人紧握着长宁郡主的手,说道:“能不能也想个办法,你不去了?”这个儿媳妇没得说的,绝对是个好儿媳妇。
  进宫的事儿,怎么这个时候让人进宫呢?
  长宁郡主说道:“母亲放心,如果真的有事儿,她也只是要用我来要挟夫君,只要夫君不被要挟,那些人就拿我没有办法。真的要杀了臣子的家眷,他们也不好交代。”
  杨夫人依依不舍的送走了长宁郡主,然后长宁郡主就被带到了宫里面,一到宫里,竟然发现不止她一个人,还有许多臣子的家眷。
  长宁心道,果然是出事儿了,致仕不知道皇贵妃娘娘那边怎么样了。
  还有皇上,说是病了,是不是王太后等人搞的鬼?
  就在这些人惴惴不安的时候,王太后已经把皇上带到了慈宁宫,然后放进了小佛堂,王太后让如云出去了,皇上更虚弱了。
  “母后是想改朝换代吗?”皇上虚弱的问道,他说一句话,就觉得很费劲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