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宫策 作者:李好 >

第38章

后宫策 作者:李好-第38章

小说: 后宫策 作者:李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对静妃,皇上是心里更厌恶了。尤其是从二皇子出身,静妃每每喜欢用二皇子生病当借口,把他给叫过去。
  “皇上,臣妾的肚子疼起来了,好像好像,是要生了!”李伽罗疼的皱起了眉头。
  皇上立刻喊道:“来人,稳婆和太医都伺候着!”
  “阿弥陀佛,淑嫔终于发动了?”接到消息的王太后,正在礼佛,她对着观音像说道:“菩萨保佑,保佑淑嫔能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给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皇上的血脉,是我大楚朝的功臣。”
  上面的观音慈眉顺眼,放佛世上的一切难题都不在她的眼里。
  “派人去长春宫看着,等淑嫔生下来了,给哀家带个信过来!
  皇上如果在长春宫,就劝他赶紧回去歇息去,他每天日理万机,歇息不够,怎么能行?”第一胎生产的时间一般都很长,王太后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着想。
  免得被冲撞了,一国之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作者有话要说:俺也晚点了,不过不会少更的!主要是最近思想有些开小差啊。


☆、第69章

  皇上对淑嫔这一胎看得逼任何时候都要重;这一胎说不定能稳定朝局,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歇了心思,所以太后的人传了太后的话;皇上也没有离开。
  就这样;从白天等到晚上,长春宫里的灯都点了起来,跟白昼一样明亮。
  “皇上,您先吃点东西吧。”赵皇后也在这边等着;刚才还进产房去看了的;只是淑嫔还是没有生出来,这第一胎确实是难熬。
  至于赵皇后盼望不盼望武淑嫔生皇子;她如今生不了;自己也没有嫡亲的儿子;所以谁生都一样,嫔妃们生的皇子越多,对她越有利。
  皇上听了赵皇后的劝,正要坐下吃饭,里面产房突然就冲出来一个人,噗通就跪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笑的嘴都合不拢,“给皇上和皇后贺喜!淑嫔娘娘生了!”
  皇上立刻站起来问道:“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身体怎么样?淑嫔呢?”
  那人是个稳婆,忙说道:“回皇上的话,淑嫔娘娘生的是个小皇子,如今母子平安!”
  “好!有赏!统统有赏!”皇上送了一口气,更多的是喜悦。
  还让太医把小皇子好好的看一看,太医诊完确定小皇子身体康健,只要好好养着,以后绝对不会有身体虚弱的问题,皇上把太医也给重赏了,长春宫上上下下的人都有赏!
  整个长春宫都喜气洋洋。
  赵皇后笑着也恭喜了皇上,皇上笑着说道:“是朕的皇子,也是皇后你的孩子,朕高兴,皇后同样也多了一个儿子。”
  赵皇后点头,“皇上说的是,臣妾也想着给大家都赏一赏呢,不过皇上,最该赏的人是淑嫔,她怀胎这么久,也够辛苦的了,还给皇上生了给健康的皇子,是咱们大楚的功臣!”
  皇上说道:“淑嫔确实该赏!”而且要重重的赏赐!连那静妃都能得个妃位,淑嫔这样的没有什么坏心思的,还给他生了个健康的皇子的,确实该好好的赏。
  “那就封淑嫔为淑妃吧。”皇上说道。
  赵皇后道:“皇上,臣妾倒是不反对淑嫔封为淑妃,咱们宫里的女人,伺候好皇上,给皇上开枝散叶才是第一要紧的,只是淑妃到底是四妃之一,母后那边是不是要说上一说?”
  赵皇后心道,这太后娘娘还指望着四妃之一有她的侄女儿呢,所以现在让淑嫔占了一个,她绝对心里不怎么乐意的。
  而这次不乐意,皇上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再多几次不乐意,皇上和太后之间,恐怕这母子情就会渐渐的淡了。
  皇上听了点头,说道:“也是,朕进去看一看,然后去母后那边说一说这个事儿。”在皇上心里,他是皇上,封妃不过是很正常的事儿,尤其是还是生育皇子有功的,所以进去看了淑嫔一会儿,见淑嫔已经睡着了,他又去看了看自己的三皇子,三皇子的眼睛还没有睁开,不过刚刚吃了奶,如今也睡的香甜。
  皇上吩咐人好好照顾淑嫔和三皇子,又把刘永全留下来,帮着照应长春宫。
  他自己则出去去了慈宁宫,如今他有了个健康的皇子,跟太后说一说是很重要的,虽然太后那边已经早就知道了,不过亲口说,比别人说要好的多。
  何况,他还要跟太后说说封妃的事儿。
  太后这边知道消息,见皇上来了,宫嬷嬷也忙给皇上道贺。
  “皇帝来了!小皇子怎么样?”太后笑着问道,“本来哀家是想过去看看的,只是哀家一过去,那边长春宫就要顾忌着哀家,还是等过几天再说吧。”
  “老三的身体特别好,也特别能吃。”皇上笑着说道:“母后想看,儿子让人把老三给抱过来。”
  “可不能这样,小孩子刚出生,身体弱着你,哀家可不能因为要急着看孙子,就这样,那不是罪过?还是等过几天,哀家亲自过去看看。”
  皇上笑着说道:“母后体谅孙儿,这是老三的福气。”
  “母后,儿子过来,是想跟您说一声,淑嫔给朕生了个皇子,儿子想册封她为淑妃。”
  “淑妃?”王太后道:“皇帝,淑妃是不是高了些?静妃也生了二皇子,直接封了妃,要是越过静妃,封了淑嫔为四妃之一,到时候说不得要给淑嫔和三皇子带来麻烦。哀家看,不如也直接封妃,以后等三皇子长大点,再朝上封,这样别人也无话可说了。”
  皇上听了点头,说道:“那就依母后的,封淑嫔为惠妃吧。”
  皇上没有了来之前的高兴。不过面上不显。因为皇子出生,很多事儿要办,包括给皇子起名字。
  大皇子的名字,叫萧沐,二皇子的名字叫萧清,三皇子的名字,他倒是起了好几个,这次回御书房,再好好的选一选。到时候和惠妃的份位一起赏赐下去。
  皇上的心里,确实是想封淑嫔为淑妃的,当时封了淑嫔,就是为了以后打算的。
  可是刚才被太后那么一说,他就只封了惠妃。
  太后说起了静妃,让皇上心里很是不高兴,那静妃那种歹毒的性子,能和淑嫔比吗?
  要不是看在二皇子的面子上,他能立刻就把这静妃给降了。
  皇上心里对太后还有些隐隐的不满意,当初贤妃连个公主都没有生过,却最后被封了贤妃,那时候太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现在他不过是给生了皇子的淑嫔封个淑妃,太后就不乐意了。
  说是给淑嫔和老三带来麻烦,难道不是应该份位越高,别人越不敢招惹吗?
  一个美人和一个淑妃,谁的权利大一些?这不用问就知道。
  皇上想起了前不久进宫的王家的那位姑娘,王家可真是好心思。只是他也不是那么好摆布的。
  有时候,皇上会在私心里问自己,或者问太后,到底是他这个当儿子的重要,还是她的娘家重要?
  难道有他这个当皇帝的儿子,她还觉得不安全吗?非要扶持王家的人,甚至有时候都越过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
  想到了王家,皇上又想到了静妃,静妃也是这样,把自己的儿子只当成是向上爬哦工具,娘家和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皇上如今越来越厌恶静妃,静妃那边还不自知。
  还是淑嫔这边好,起码她有个慈母心肠,或许是从小跟着生母的原因,她的生母真的把她教的很好。
  皇上想了想,既然不能给淑嫔封为四妃之一,那么他何不把这恩典换成给淑嫔生母的恩典呢?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说不得他的儿子又是成了自己母亲上位的工具了。
  所以皇上大笔一挥,让小六子去给武家宣旨去了。
  武家的人听说宫里来人了,还是宣圣旨的,都以为是武正道要被封为郡公了。
  不过淑嫔娘娘不是还没有生下皇子吗?难道是已经生了?
  那肯定是生了皇子,不然怎么这么快圣旨就到了?
  他们武家发达了!以后的前程是繁花似锦!
  武正道穿着正装出来,连云氏也是按品妆了,武老太太也被人扶着快步的出来,到了正厅,摆了香案,武家众人跪下接旨。
  宫里来传旨的人把圣旨一念完,看这武家众人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不是好事儿吗?怎么一个二个都呆住了?难道真的是欢喜的傻了?
  “武大人,接旨吧。”
  看在淑嫔娘娘的面子上,这传旨的太监提醒了一句。
  武正道忙笑着起来,和这位公公寒暄了起来,然后送上了红封,问道:“这位公公,怎么突然给我们家传了这样一个旨意?我们娘娘在宫里现在怎么样了?”
  “呵呵,那就要恭喜武大人了,淑嫔娘娘,哦,不对,应该叫惠妃娘娘了,她与昨天晚上生下了一位小皇子,皇上龙颜大悦,立刻就给娘娘封了妃,然后皇上顺带就给娘娘的母亲也封了个诰命,武大人那,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宫里的娘娘们,除了赵家和王家,也就是武大人家是头一份了!好了,咱家今天说的够多了,咱家还有事儿,还得回去复旨呢,武大人,您就等着进宫谢恩吧。”
  武正道忙回过神来,说道:“公公不如在寒舍吃顿饭再走?”
  那内侍说道:“不了,估计皇上和惠妃娘娘还等着消息呢,咱家得赶紧回去。”
  “怎么会这样?怎么是封了那个女人诰命?要封也是该封我这个当祖母的,哪里能封那个贱、人?”武老太太不干了,自己的孙女生了皇子,怎么能给那个女人弄了一个夫人的诰命呢?这太不应该了,她还是长辈呢!
  武正道忙说道:“娘,别乱说话!那是娘娘的生母!”什么贱、人,被别人听到了,传到娘娘的耳朵里,那就更遭了,如今的娘娘,早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武老太太开始发飙了,怎么不先封赏俺呢?


☆、第70章

  “呀;大嫂,你是怎么了?”武二太太阮氏看着云氏软软的倒下去了,忙大惊小怪起来。
  这下子一阵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把云氏送回房间去了。武老太太还不敢相信;为什么这圣旨上;提都没有提她,反而是钱氏那个女人!
  对钱氏这个曾经的儿媳妇,在她儿子没有读书读出来的时候,武老太太的态度也是寻常;钱氏的脾气也好;但是很久就没有怀孕,让武老太太很是看不过眼;明面上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然后她儿子中了进士了;发达了;她就更看不上这个连个蛋也不下的钱氏了。
  所以儿子想要娶大家闺秀的事儿,武老太太是赞成的很,反正一个乡下女人,甩了就甩了,还能怎么着?没有让她被休就是不错的了!谁知道她那时候竟然有了身孕,让武老太太觉得她是故意的,就是想仗着身孕,阻了她儿子的前程。
  所以武正道随后做了什么事儿,武老太太都不反对,反而还帮忙。
  说钱氏死了就死了。反正她也不敢告状。
  后来生的还是个丫头片子,武老太太就更不待见了,把人朝乡下一扔,她跟着儿子去享福去了。
  武婉贞虽然是她的亲孙女,但是因为这是钱氏生的,还想借着武婉贞阻了她儿子的好前程,她对武婉贞也不待见。十几年,愣是一点儿也没有见过。
  也就是后来武婉贞有点用处,能给她们武家带来好前程,她才‘疼’这个孙女的。
  事实上,这个孙女确实争气,长得也好,现在还给皇上生了儿子了。她本来以为以后她们武家更是前途光明,没想到竟然直接打了她一巴掌,这个孙女还给她那生母求了一个诰命。
  在武老太太的心里,觉得这个诰命就是她那好孙女给求的,不然皇上也不可能下旨。
  可是事实上,确实是皇上自己想的。
  武老太太觉得,就是按照辈分,也该是她先被封了,而不是那个死鬼钱氏。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亲孙女都不待见我,不把我当成一回事儿!我这冤屈往哪里搁去?老大啊,你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一心只想着她那个死鬼亲娘,连你这个当爹的都不放在眼里,她也不想一想,如果没有你,她哪里能来到这个世上,要我说,当时就应该把她给掐死了,也好过现在被人记恨。”
  武老太太为什么跟泼妇一样胡搅蛮缠,她是心里害怕啊,她也知道当时自己对这母女二人做的有多过分,现在这武婉贞一发达起来,别人都不说,先是册封了那个死鬼钱氏。
  这表明什么?表明人家心里只有那个生母,以后是要给她生母报仇的!
  武老太太心里的惶恐可想而知。如今这武婉贞已经成了气候了,连皇上的儿子都给生了,那么以后还有她们的好果子吃?
  尽管她是她的祖母,可是现在人家是娘娘,不是说啥,还有君臣之分吗?
  那啥要对付自己,真是一个小指头的事儿,这种被人控制在手里的感觉,真是太吓人了!
  武老太太想到了钱氏,当初的钱氏可不就跟今天的自己一样,那时候那钱氏还不是被他们控制在手掌心里的?所以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种无形的恐惧,让武老太太快要发疯了。
  “老大,咱们去衙门里告去吧,让她当不成娘娘!对,就这样办!”
  “娘,稍安勿躁!事情哪里就到了那个程度了?不过是给钱氏封了诰命,又不是多大的事儿。说明娘娘念亲情,我好歹是娘娘的生父,她绝对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您也是娘娘的亲祖母,她怎么会对付你?您就放心好了!咱们不能自乱了阵脚,还有以后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千万别说了,不然到时候是要砍头的!”
  “那就让钱氏那个女人骑到我的头上?”如今钱氏的品级比武老太太要高的多了,这也是她不忿的原因之一。
  “钱氏不是不在了吗?这就是个虚名,咱们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您担心个什么?”武正道说道:“我先去看看云氏,娘,什么事儿都没有!”
  说到云氏,武老太太就有了发火的对象,“都怪这个云氏,要不是她当年死活不要脸的要嫁给你,我们也不会让钱氏在乡下呆着,婉贞也是跟着我们一起过日子的,这感情自然和我们亲一些,她到时候成了娘娘,也不会只想着她一个亲娘了!”武老太太把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