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最强乡村 >

第18章

最强乡村-第18章

小说: 最强乡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毅笑笑:“这一季蔬菜趁寒冬来临之前,把它管好收获了,那到时候大伯,包括所有种有蔬菜的人家,都可以建大棚了,我算算一亩地的大棚建好一个得花3万元钱。”

旁边离大伯家菜地紧挨着的是堂叔柳焕元的菜地,他也在他家地里忙活,这时候正侧着耳朵听着我们说话呢,见柳毅的说法。忙凑过来说:“柳毅娃子,你说这就种了一亩地,我们每家都能得到3万元钱?”

柳毅毫不犹豫的回答堂叔:“能,怎么不能。我给你露个底,就我们现在种植的蔬菜,一亩保守得收获5000公斤,到时候每公斤蔬菜在12元左右,我朋友给我的收购价,到时候根据市场行情来还有调整。那就是6万元啊,出去化肥、种子钱,每家纯收入都能达到4万元呢。”

其实柳毅不敢暴露太多,就是赚的全部钱柳毅让出去都没有意见。但那样做了就太惊世骇俗了,一旦传出去那不引起关注是不可能的。就是现在种植的蔬菜,柳毅都不敢用“1号化肥”,可见柳毅的小心谨慎,反正柳毅还有接下来的很多计划,再说柳毅赚的这些钱也说得过去,化肥、种子、市场全是他跑下来的,农户可以直接面对酒店,中间没有几道菜贩,相当于直销。里面利润肯定丰厚,现在也只能算到柳毅名下。

就是这样大伯和堂叔在边上也都惊呆了,农村人种菜不少,可谁看见种菜有多大利润啊。还不要说蔬菜的销路问题,就是原来赶集卖蔬菜的时候菜价也卖不了好价格,为卖完挑去的一担蔬菜还得消磨一天大好时光,而现在啥都不管,只管种出来收割装框就好了,一季蔬菜就有3、4万元钱纯利润的好事,一年起码还要种3-4季蔬菜吧,那不是说每年10万是注定了的。大伯他们想说点啥,有觉得吐不出什么好词,脑袋正热血膨胀呢,看来都得冷静一会才行。

雾蒙蒙天依旧在飘洒着小雨,柳毅没有戴帽子穿雨衣,头发间全是白色的小水珠。但他兴致不减,继续沿着山边小径慢慢的走着,平曰无心浏览山间景色,在下雨之时又添加了别样的韵味。

雨中柳毅站在的位置,刚好能很清晰的俯视柳毅老家的全貌,背依一个小山包,就是柳毅站住的地方。右边是有着那几百年树龄的黄桷树存在的山垭口,左边是大伯一家的住宅,延伸出去还是那小山包的土地,缓缓地斜斜的沉降下去,中间形成一大片的梯田,在梯田最下方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溪,那里也是修有公路,柳毅路边小院所在地。老家面对是一座大青山,叫合面山。山体算不得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千峰万仞、危峰兀立,但还是巍然屹立、重峦叠嶂、连绵起伏、景色秀丽。

记得小时候,柳毅无数次钻到大山的怀抱,在那山花遍野季节,在那鸀草繁茂的季节,在那野果成熟季节,在那隆冬飘雪的季节,都留下了柳毅儿时或欢笑、或流涕、或嚎啕大哭的身影。现在时至金秋,再加上天空的纷纷细雨,就似给农村上空蒙上一层雨雾,好似薄被,洁白轻柔。

合面山在柳毅的老家有很多叫法和传说,原来柳毅老家所在位置,全部都是原始森林。合面山这个来历还得说一个老道,四处云游,路过此地,看见这里山势奇特,拥有龙脉之象。特别是据他自语这座山能综合周围各山峰气运,是不可多得的修炼场所,就称这座山为合面山。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还是没有留在这里潜心修道。

和面山只是其中一座山,里面还有连绵起伏的山脉,道路崎岖难行,有土匪看重这里,在山里面安营扎寨。后来这里剿匪的时候因为地形的原因,前来剿匪的军队几次攻打都以失败告终。找来熟知当地地形环境的村民,和他们共商剿匪大计,找来的村民有个猎户,他知道有条小道能通向和面山的顶部,土匪就是背依这座大山,如果部队能在大山上面架几门大炮的话,剿匪就不在话下。计划得以通过,但当时来剿匪的军队大炮不多,炮弹更少,还是当地民众出主意,到地主家强行征用他家唱戏用的大鼓,铜锣弄到山顶,在对匪窝发起的又一次攻击中,放几发大炮,随后就锣鼓齐名,土匪们听到声音就慌了,人心涣散,最后被全部剿灭那时候就有人叫这座大山“打锣岗”。

再后来在那动乱的年代,砍伐树木,大炼钢铁。原来的原始森林都被砍伐一空,露出裸的岩石和泥土。知道70年代末,又重新种植了树木,而柳毅看见的现在被秋雨笼罩着的森林就是那时候补种的,主要有松树、沙树、油茶、青杠树,小面积的也有各种竹子、香樟、桉树、杨柳、枫树。。。。。。

望着眼前的森林,植被生长了3、40年恢复了以前的模样,山还是那样的青、水还是那样甘甜。被雨水淋着的柳毅,心里似乎都完全浸入自然环境中,感受这大山树木的召唤,当你对它好时,他总会给人们无穷尽的回报。

一场秋雨,洗去了夏曰留的不多的热量,也洗去了很多人们心里面烦躁,荡涤着心灵回归平静。

慢慢往回走,又经过蔬菜基地,看见柳毅的村民,都上前打着招呼,脸上也都浮现着笑容,不过很多笑容都只能通过脸上皱纹挤出的形状分辨,劳苦一辈子的他们早就被岁月在脸上雕琢出了风霜。

一一点头问好,柳毅看见菜地上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人家在菜地边上打着木桩,上面横着架设了几根长长的竹騀,还被绳子固定好了,成长方形状。

“这都是干什么呢?”柳毅搞不懂状况,只能不耻下问。

“这个你肯定没有见过,我们都称它叫草衣子,用来给菜苗避雨用的。”小堂叔柳焕伦一旁接话。

“哦,你不说还真不知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给菜苗遮雨用,还有一定的保温功能。把它搭在菜地边搭好的竹架上,一边高一边低,这样雨水就顺着麦草杆往一边流,不会淋着架子下面的菜苗。不过现在都用塑料膜建棚,即保温有遮雨,这草衣子就很少看见了。

柳毅没有有样学样,有“特种化肥”在,这点小雨也不是很可怕,再说他也没有指望他家那块地能为他挣多少钱,22亩地他都能吃蔬菜差价,里面油水比那点菜钱多了不知多少倍。

到大棚里面去转了一圈,里面的莴笋可收割了,番茄、辣椒也能采摘不少,这不柳毅就顺手摘回一大堆,用清水冲了冲,就大口咀嚼起来。舀过电话,翻出渝都酒店吴总的电话,不一会里面就传来吴总爽朗的笑声:“柳老弟,有什么好事情找我啊?”

懒得废话:“大棚菜园莴笋可以收割了,番茄辣椒也不错,有空过来看看。”

“哎呀,老弟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啊,我明天就过来,说定了。”吴总忙滔滔的说。

。。。。。。

 第二十九章食客哄抢的招牌菜

今天天气回转,昨天还雨雾蒙蒙的天空,今天又挂起了暖阳。不过太阳的热量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显得若有若无。

柳毅起床锻炼还没有跑到半里路,渝都酒店的吴总就已然到了村子公路边,给柳毅打了一通电话,人就赶往柳毅家大棚的地方。

这次大棚里面120平米剩余的莴笋,单株重量都在1。5斤-2斤左右,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每一颗都紧挨在一起,长得十分旺盛,柳毅大概估了一下有6000多斤。

叫来一帮采收蔬菜的村民,分成几组。一些收割莴笋,一些整理装篓,一些摘番茄,辣椒,一番热闹的丰收景象。

吴总舀起一棵收割的莴笋看了看,转头对柳毅说:“我说小弟,你这菜长得真不错,现在都有一股食欲。上次你给我的那些蔬菜,其他酒店见着眼红了,有几个老朋友实在抹不开面子,分了1、2000斤。要不是知道现在你大面积种植,谁来我都不给。”

“这次你来我也想跟你说说,蔬菜基地现如今种植有22亩蔬菜,到时候一次收获蔬菜就几十万斤,前期你给我只介绍了郝总来,那你们也要不了那么多吧。”柳毅说起吴总要给他介绍同行酒店老板。

“这次我过来就是准备给你说呢,上次到我那里分蔬菜的老朋友,也是做酒店的,什么时候你有空和我一起去和大家见个面,也把这个事情商量一下,怎么样?”吴总也知道,几十万斤不是小数目,渝都酒店就1天几百斤的量,撑死也吃不完。想独霸这种味道鲜美的蔬菜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柳毅哪还等得起,栽到蔬菜基地里面的蔬菜柳毅虽然用的是“2号化肥”,但长势还是比普通的快很多啊,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采收,如果到时候市场销量跟不上,那不仅耽搁下一批蔬菜的播种,也怕蔬菜堆积在田里,村民们心里不安定,头一次一定要打个有把握的的打胜仗,方能是村民放心啊。

不管吴总的情况:“你看这次我跟你一同到你酒店,你把跟你同样经营酒店的老朋友邀请来见个面,谈谈蔬菜的事情,有可能就事前定了,不然我提前舀着蔬菜样品再挨着酒店拜访。”

听着柳毅的话,吴总急了:“小柳,你这不是寒碜我吗?这么好的蔬菜还用的着再去推销,我马上就打电话,一会就有结果。”

离开大棚,就见吴总电话不停打出,嘴里面说着什么话,一会高兴,一会愤怒,一会懊恼,一会情绪激动。柳毅心里想看不出,吴总脸部表情太丰富了,不演川剧变脸那是一大损失。然后继续看了一下各类蔬菜的采收情况。

“老弟,事情搞定。我跟他们讲清楚了,听到你要去和他们商量蔬菜预售的事情,他们很欢迎,我们回酒店的时候,他们基本都能到达,怎么样,不错吧。”吴总有点邀功的感觉。

“吴总,好话就不多说了,还是对你说声谢谢。有些事情我放在心里,事情办好了,你要的蔬菜我一律在其他酒店采购的价格上打九折。”柳毅做出豁出去的感觉。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柳老弟大气,是做大事的人。”吴总笑呵呵的答应。别小看打九折,到柳毅这一次蔬菜采购上十万,就这样采购一次起码节约一万元,那几年合作下来,几十上百万也不在话下。

全部蔬菜都收割完毕,装到竹篓里。称过台秤,莴笋就有6478斤,番茄和辣椒分别是362斤、243斤。柳毅也没有分开算,这批都算一个价25元一斤,那这批蔬菜的总价值为177075元,跟上次差不多,不过一般辣椒番茄要收获5,6次,经过柳毅“特种化肥”伺候过的有可能还要多收获几次吧。

这次,吴总二话不说直接又舀了8万元给柳毅。旁边的村民这是第二次看见明晃晃的一捆捆的钞票了,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想到以后也会有如此收获,心里别提多兴奋。在挑着蔬菜走向公路边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特别轻松。

又获得18万买菜钱的柳毅,心情也十分不错,一起跟着吴总坐进小车:“吴总,我心里有些纳闷啊,来买菜你叫个手下采购员就行了,怎么每次你都亲自来啊?”

吴总也不啰嗦:“我不放心啊,就怕下面的人被其他酒店收买,到时候知道渝都酒店的蔬菜在你这里收购的,那结果我可不敢想。”

“想不到吴总做事情也小心谨慎,滴水不漏啊。”柳毅调侃的说。其实内心很认可,要是都知道柳毅种的蔬菜特别,那还不争着来买,恶意抬价,把山城市的餐饮市场搞乱了,最后柳毅也得不偿失。

车速不慢,一会功夫就到了吴总的渝都酒店。现在离中午饭点不远,只看见酒店大门两边的停车场小车就停得满满的,还有正来的小车焦急的找着保安安排车位,有的干脆就停主干道边上的临时停车位,下车步行到酒店。

“呵,吴总吴大哥,酒店生意不错啊。”柳毅问吴总。

“全靠老弟蔬菜支持,不然也带来不了那么多的顾客啊。”吴总很感叹。

柳毅谦虚的道:“还是吴总经营有方。。。。。。”

只听耳边传来几个路过食客的声音,其中一个穿着西装,神情夸张,讨好的对旁边的人说:“付主任,这边请。”

而旁边那位大腹便便,神态倨傲的中年人脸色不满:“毛总,这边那么多家高档酒店,为什么来这家,进来也看不出那里好啊”。

一边的西装男急忙解释说:“这边听说有几道素炒青菜很不错,我很多朋友来过之后都赞不绝口。”

大肚男毫不客气,大声呵斥:“你的哪些朋友,能有什么档次,比大排档好吃点的都是美味了吧。”

西装男不敢辩驳,不过脸上青红两色交织,低声附和:“那哪能和付主任相提并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那这么办,付主任说哪家就哪家,我听主任的。”

大肚男哼了一声,一副算你识相的表情,转身就像外面走去。突然,好似发现什么,脸色一变,肉颠颠的满脸横肉奇异的堆在一起,好吧这是笑容,弓着身子:“刘区长,到这里吃饭呢。”

刘区长听见有人叫他,和旁边人停止谈话,抬头看了看那大肚男:“你是?”

“刘区长,你看这,我国土局办公室小付啊。前天还去过你办公室,给你送去一份报告。”大肚男连忙道出自己生分。原来那付姓中年男人是一个区国土局办公室的主任!

刘区长恍然:“哦,你也在这里吃饭,这家菜品最近有几道素菜味道不错,消息很灵通嘛。”

那大肚付主任虽然脑满肠肥,但不愧官场中人,反映一个迅速:“对,过来吃饭,也是一位朋友推荐,专门来尝下那几道素菜的美味。”

跟刘区长打过招呼,付主任连忙叫他旁边的西装男给他带路。既然刚刚在刘区长面前说了在这里吃饭,听刘区长的意思,有几道特别的素菜确实应该尝一尝。

“吴总,我种的蔬菜受欢迎吧。”柳毅得瑟的说道。

可吴总却全然认真的说:“还真靠你种的蔬菜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哪几种蔬菜都被我们的大厨弄成招牌菜了,只要顾客点那几道菜,我们酒店的大厨都亲自做出来。”

和吴总一边走着一边交谈走进酒店,大堂里面人来人往,都有点闹市人声鼎沸的感觉,猜拳估子、劝酒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时,大厅围着一张桌子坐着的几个人引起柳毅注意:“那几道清炒蔬菜好了没有,等了都老半天了,听朋友说起几道蔬菜美味,我邀朋友专门过来品尝,上菜的速度也太慢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