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小官生活 >

第29章

大明小官生活-第29章

小说: 大明小官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王总甲的见证下,一早赶来的十几家佃户,包括王老实一家,都签了契约,并且现场去地里丈量了土地,规定好每家多少亩荒地。胜男名下的荒地一共两百六十多亩,她把两百亩分成十份,每户佃户开垦二十亩,剩下的六十多亩留给自己耕种,她还想种上大片的玫瑰花呢。

    土地的事情很繁琐,但也有章可循,一上午的时间,胜男手里多了九分契约,她的南山也有了自己的佃户。

    王老实和其他的佃户,签了契约,纷纷来到自己划定的地里,开始盘算着种什么好。

    “东家,现在已经五月份,种小麦太早,而且这地也需要重新耕犁,俺合计可以种高粱!”

    王老实在地里转了转,这地看着荒,但土质很好,只要把里面的杂草都拔掉,细细的犁一遍,便是上好的良田。他越看越欢喜,这地好,水也足,现在如果开始垦地的话,半个月后抢种上高粱,就算是亩产没有熟地高,但是一家人的口粮足足的,他见胜男走过来,忙建议道。

    “高粱?”胜男不是很懂,前世在农村一般种得都是小麦,很少有高粱,不过,王老实是老庄稼人,他这么说应该是有道理的,想到这里便点点头:“行,你们既然决定好,我提供种粮。呵呵,你们先回去把工具拾掇好,我明天把种粮拉来!”

    “嗳,好,谢谢东家!”

    王老实高兴的搓着粗糙的大手,刚才他可没有光看地,还让儿子偷偷问工地上的雇工,人家都说这个新东家待人大方,而且从来不呵斥手下,再说了,新东家是公门里的衙门,以后官府的人应该不会来地里找麻烦。

    “不用客气,只要你们好好的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胜男见几个佃户都围着自己身边,便高声说道。

    “放心,东家,我们一定好好垦地!”

    “您放心,俺们以后就跟着您种地!”

    其他的佃户也非常满意,虽然肯荒地累了些,可他们从来不怕累,就怕累了一年,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今可好了,二十亩地呀,就算是自己种不了,还可以再转租,到时候收下面人的“小租”,照样有饭吃。(佃户有两种,一是直接从地主手里租种土地的,他们交给地主的租子叫“大租”;另一种是从大佃户手里租种土地,他们除了交给地主租子,还要给大佃户交租,交给大佃户的租子就叫“小租”。)

    那边魏良手里也签了几分契约,他名下的土地少,只有一百四十亩左右,除了留给自己的四十亩,他把一百亩租种给了六名佃户,有租二十亩的,还有租十亩的,但无论是刚刚出炉的地主还是佃户,双方都非常满意。

    “呵呵,咱们也是地主啦!”

    魏良把契约放进袖袋里,高兴的说道。

    “可不。”胜男给了王总甲二钱银子的茶水钱,目送他骑驴回去,然后转身和魏良来到南山一侧的荒地,“而且,这些地好像也是无主的哦,咱们可以一起买下来,呵呵,把南山方圆百里的土地都圈进来,建一个新农庄,如何?”

    “是不是有点多呀?”

    魏良从来没有接触过种地,看着一片一片的荒地有点眼晕,他还想着多赚点钱出海呢,要是困在一个县城里当土财主是不是有点堕落?!

    “不多,咱们可以如法炮制,多多招收佃户呀。”胜男昨天回家也想了半宿,古代的物流不发达,一旦某个地方发生天灾或者人祸,粮食便是最最重要的。她有宝葫芦,但宝葫芦不能自己种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现在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多种粮食,然后把粮食都囤积到葫芦里,这样加上她的生命水,就算是真有农民起义、黄河水灾,她也不怕。

    “也行,要不你去县衙再打听打听。”魏良无所谓,他打从心里就没有想在这个县城待太久,如果不是顾念田姨娘和小妹,他刚穿来的时候就跑了,根本不会留在这里忍受魏家的那一群人。

    “行。”胜男手里的钱也不多了,否则她会自己吃下这些荒地的,“对了,你这两天不回家,家里没事吧,要不要我过去看看?”

    魏良点点头,“家里我有安排不会有事,主要是西店铺,呵呵,生意好了,容易引人嫉恨!你要是有时间,就过去转转,也让那些小、混、混有点忌惮。”

    “没问题,我下午就去看!对了,你还要粮种吗,我下午去粮市一起买?”

    “嗯,行,帮我买点吧,我这里还有五两银子,如果不够,就拿这个去店里问小伙计要吧!”

    说着,魏良从怀里摸出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魏良两个字。

    “好!”

    胜男接过牌子,又和自己的佃户交代了几句,然后骑驴回县城。

    中午,胜男在辖区的一个小饭店吃了点午饭,便跑到粮市去买粮种。王老实算过,一亩大约需要一升种子,两百亩地也就需要两百升也就是两斛高粱籽,加上魏良的,奶奶的,也不少呀。

    胜男让小伙计帮忙把成麻袋的高粱籽堆放在门外的墙角,等没有人的时候,再把它们统统收进宝葫芦里。

    买完种子,她便来到魏良的西店铺。这时正是生意清淡的时候,不过,店里的小伙计也没有闲着,正勤快的拿着抹布擦橱窗和柜台。

    她刚要凑过去,见一辆半旧的马车停到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穿着湖绿色的长袍,头上系着方巾,只见他下了马车,来到西店铺的橱窗边:

    “咳,小三子,你们老板呢?”

    “是魏大少呀,我们东家出城了,您有什么事吗?”

    “出城了?他出城干什么呀?”

    魏大少嘴里说着,眼睛却不住的在橱窗里扫着。

    “哦,那个县衙的李捕快在南山买了荒地,让我们东家帮忙看着!”

    魏良卖地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其他人,连店里的伙计都误认为他是在帮李胜男的忙。

    “噫,自己的事情都顾不过来,还帮人家。”魏大少细长的眼里闪过蔑视,“来,小三子,把铺子里的点心,每样都给我包三斤,包装要好一些,我还等着送人呢!”

    “……哦,好的!”

    小三子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明明嘴上骂三少不务正业,却经常来白吃白拿,而且拿的都是最贵的。

    心里虽然不忿,但手上却没有停顿,小三子忙取了几个精致的盒子,把橱窗里的点心每样都装了两盒子,然后仔细包装好,双手捧给魏大少。

    “嗯,很好。”魏大少示意赶车的伙计把盒子都放到车厢里,然后指着橱窗托盘上剩的几块枣糕,“把这几块也包了,本大少要在路上吃,哦,这个包装不用太精致!”

    “……好!”

    小三子又取了一个印有“田记”字样的纸袋,把橱窗里仅剩的几块糕点盛了进去,递给他,然后又从柜台里拿出一个厚厚的账本,翻开一页:“大少,您看,您签个字?!”

    “嗯!”

    魏大少倒也干脆,看了看上面的斤数,然后签下自己的大名。

    拿了点心,他也没有多停留,“对了,告诉三弟,不要整天做一些有辱斯文的事,还是想想怎么好好读书吧!”

    “……是!”

    小三子无语的看着马车远去。

    “咦,这是魏良的哥哥?他不是被赶出家门了吗,怎么他哥哥还来赊东西?”

    胜男来到橱窗前,疑惑的问。

    “是赶出魏家了呀,可是人家魏大少说了,老爷不认三少这个儿子,他可认三少这个弟弟。哼,哪里是认弟弟呀,一分钱没有给过三少,却经常过来白吃白拿!而且,每个月都要来三四次,每次都和扫荡一样,一块点心都不留。吃了东西,还要教训东家,说他不长进……”

 第22章 县太爷有请

    极品!除了这两个字,胜男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评价这位貌似温文实则市侩的魏大少。

    事后,胜男好奇的问魏良:

    “哎,你不是被赶出家门了么,怎么还忍受这些极品呀?”

    魏良苦笑的看着田地里忙碌的佃户们,叹了口气:“呵呵,没办法呀,我只是被老爷子口头上赶出家门而已,并没有除去族谱。所以,即使老爷子一文钱也没有给我,我还是他的儿子,还是魏家名不副实的三少爷!”

    “还有这回事?”胜男无语的看着他,“那是不是你挣下的家业,老爷子说收回,也能收回?!”

    “也可以这么说吧。”魏良也很无奈,一开始他不懂明朝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以为自己和这个家庭划清了界限,便不会再和魏家人有纠葛。当时,他还赌气的把妹妹也接了出来,后来帮衙门办了几年的案子,他才知道自己这些年真是白折腾了,“明朝不是现代,在现代如果儿女不孝顺,顶多就是社会公众的职责,和微不足道的罚款。可是在明朝,如果魏家老爷子告我忤逆,呵呵,那可是重罪呀,受理案子的县太爷再严苛一些的话,忤逆之子可以立斩!”

    胜男点头,她这些年熟读大明律,自然知道忤逆的罪名,“那你就这么忍受着?!”

    听小三子说魏大少只是来搜刮魏良的魏家人之一,魏良每年过年的时候,即使不能进家门,还是要给魏老爷子送年礼。而且魏家一到仲秋、春节、端午三大节,就派伙计来取送礼用的礼盒,这些礼盒也是从来不给钱的。

    “有两个办法,第一我直接报名当仵作,然后让县太爷革掉我的功名,魏家会在第一时间把我彻底除出魏家;第二,找个稳妥的靠山,然后说一门亲事,婚后要求分家,这样魏家就不能明目张胆的来搜刮我。”

    魏良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很难。

    “呃,这两个办法似乎都不太好!”

    胜男在明朝生活了几年,已经不是刚来时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如果魏良选择第一种方法,那么即使老爷子不告他忤逆,他的名声也全毁了,如果以后再想在明朝混,恐怕有生之年都不能重回中层社会。

    最好的是第二种方法,可找靠山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魏家本身就是玫瑰镇的百年大家,在历城县还很少有人能有完全的优势压过魏家。就算是有,人家和魏良没有过命的交情,凭什么帮他出头?!

    “对呀,去年我说想当仵作,直接和魏家断掉关系,结果我姨娘就哭着要寻死,说自己的身份低贱连累了我,如何如何……”

    田姨娘是本尊的亲生母亲,自己占据了人家儿子的身体,本来就很抱歉,总不能因为自己让人家老娘寻了短见吧?!

    “……”胜男无语的点点头,田姨娘是地道的明朝女人,在她的思想里儿子认不认她这个生母不重要,关键是儿子还是不是魏家的少爷,能不能继续读书考功名。为了让魏良能重回魏家,她有机会就在魏良耳边balabala的劝解。

    “咦,那你有没有比较好的同窗或者老师?”

    胜男想起魏良不是进过学嘛,应该有什么同窗或者恩师呀。

    “同窗倒没有很密切的,我刚穿来的时候,本尊已经进过学,正准备当年的秋闱。”魏良摇摇头,这个关系他也想过,“可偏偏我穿了来,我怎么可能会去乡试?没办法,只好设计被老爷子赶出来。不过,本尊的记忆我还是保留了许多,他的启蒙恩师姓黄,是个屡考不中的落魄秀才,前年乡试的时候终于中了举,一路考过去倒也顺畅,最后升到外省做学政了,如果能联系到他,估计还能帮帮忙,可惜……”

    魏良只知道恩师去了外省,可具体哪个地方,他也不知道。如果想打听吧,又怕传到魏家再生什么事端,唉,只好先这么将就着。

    “嗳,你觉得杨知县怎么样?”

    胜男想到这些天衙门的动静,自从杨知县来了以后,衙门里的人都老实了许多,担心新知县的第一把火烧到自己,可等了十来天,杨知县却没有任何动静,太奇怪了!

    “不好说,但直觉告诉我,他绝对不简单。”

    同感,胜男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他能动起来,大家便能从一些细节中推敲出新知县的脾气,可就怕他不动呀,想找切入点,都无从下手。

    “魏公子,魏公子!”官道上跑来一匹马,马上端坐着一个小捕快,他正冲着魏良和胜男而来。

    “是谁?”

    胜男的活动区域仅限于步班和壮班,快班又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添添减减的大换血,很多人她都不认识。

    “好像是快班的赵二牛,他也是县衙里传送公文的人。”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赵二牛已经下马来到他们近前,“哟,小五也在呀,正好,县太爷叫你们一起去!”

    “杨知县叫我们?”

    胜男有点心虚的问道,她上班时间没有去巡逻,反而跑到自己的工地忙私事,典型的翘班呀。翘班就翘班吧,还被大老板抓住。

    “对呀,赶紧的吧,县太爷正等着呢!”

    说着,赵捕快又上了马,调转马头回了县衙。

    “走吧。”魏良把工头叫过来,仔细的吩咐了一遍,然后和胜男一起往县城赶。

    “嗯,你猜杨知县为什么叫咱们两个呢?”

    胜男骑着悍马,慢悠悠地和走着的魏良说话,叫自己还勉强说得过去,她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捕快,可大小也是公门中人呀。可叫魏良就有点蹊跷,即使他经常帮忙破案,严格算起来并不是衙门里的人,叫他就是为了什么呢?!

    “不知道。”魏良就是怕杨知县误会什么,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去县衙。

    猜测间,两个人回到县衙。来到县衙后,已经是下午,杨知县刚刚把县里所以的账务整理了一边,正端着茶杯喝茶,一听他们两个来了,便忙叫进来。

    “小的李胜男拜见县尊!”

    “学生魏良拜见大人!”

    魏良和胜男见杨知县没有穿官服,一副很居家的装扮,心里的疑惑更大。

    “呵呵,这里不是大堂,没有这么多的繁文缛节。”杨知县见他们行完全礼,然后才笑着说道。

    切,说得轻巧,受了我们的大礼,才说这话。

    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