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小官生活 >

第71章

大明小官生活-第71章

小说: 大明小官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那。”胜男之前把事情想得有模有样,结果当她面对魏良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话她想得到,却说不出。

    “那什么呀?”魏良感觉到胜男的不安,他提示道:“胜男,咱们现在已经是未婚夫妻了,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告诉我,没关系的!”

    “好吧。”胜男咬咬嘴唇,她认真的看向魏良:“咱们都是来自一个地方,有些话我就直说了哈。我,那个我信奉一夫一妻,如果哪天你想找小三儿,那咱们就一拍两散!”

    “小三儿?”魏良听到这个称谓,收住脸上的笑意,他停下来,同样认真的看着胜男:“胜男,你放心,我不是一个滥情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彼此,别的男人或者女人,他们无法了解咱们的想法和观念,所以,我和你才是最佳的伴侣。五百年一回眸,咱们能在数百年前的大明相遇,相识,那是怎样的猿粪呀。”

    说着,他的手握住她的,然后郑重的说:“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第34章 神奇的日记

    “切,难道你就不想种马后宫?!”

    胜男轻轻挣开他的手,不想承认自己刚刚被感动了,她低着头小小声的嘟囔。

    “胜男,咱们可不是万能的穿越人。”魏良见胜男小元宝一样的耳朵,羞得红通通的,便呵呵笑道:“你我都是小人物,不求大富大贵,小富即安!”

    “可你家老爷子看不上我,要是逼着你纳妾怎么办?”

    魏良的话,虽然很甜蜜,但现实中存在太多的问题,在没有法律的保证和道德的约束下,胜男还是很担忧。

    “呵呵,放心吧。”魏良把目光转向远处,颇有信心的说道:“我中了举,咱们才能成亲。到那时,咱们就有了谈判的资本,我不会让老爷子控制一辈子的。”

    “好吧,最快明年秋闱,怎么说还有半年的时间。”胜男点点头,她和魏良继续朝牛马市走去,“再说了,万一你要是考不中,还要再等三年,或许,你家老爷子等不到那天呢。”

    “乌鸦嘴!”魏良见胜男眉间的阴郁消褪了,便大方的送给她一个白眼,“难道你就不想早点嫁给我,然后生个宝宝,一起快乐的生活?”

    “切,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先想到宝宝了。”胜男被他说的再次羞红了脸,连忙推开他,跑到集市上雇马车。

    上了马车,两个人出了城。

    “嗳,魏老大,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嗳!”

    胜男看到官道附近的建筑,想起他们的工地,便有些犹豫的说:“咱们如果要成亲的话,那房子?!”

    “房子?”魏良楞了下,马上想到胜男操心的事:“是哦,南山的房子咱们是各自建各自的。等成亲以后,就不太方便了哈。要不,趁着现在有人手,咱们重新规划一下?”

    “哎呀,不是。”胜男摇摇头,现在离成亲还远着呢,谁要和他一起住呀,“刚刚在县衙,玫瑰镇暴民抢粮的折子,你看到没有?”

    “看了呀,不就是一伙来自黄河北的难民,和玫瑰镇当地的地痞混在一起,假借难民的名义,抢砸玫瑰镇的富户和粮店吗,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魏家见胜男这么郑重其事的样子,很是不解的问道。

    “那个,你不是说。”胜男凑在魏良的耳边,悄悄的说:“咱们会遇到那场农民起义吗,如果那天真的来了,就南山的房子,根本挡不住来犯的强人呀。”

    魏良听了胜男的话,眉头轻皱,“嗯,南山的位置虽然险要,但没有什么机关。即使我们提前囤积了粮食和物资,也可能被暴民抢劫。要不,还是按我最初的想法,咱们这十几年先努力挣钱,争取出海开辟新大陆?”

    胜男摇摇头,“恐怕很难。你别忘了,未来二三十年正是倭寇猖獗的时候,沿海也不安全。别刚出了海,就被倭寇和海盗劫了去。”

    魏良沉默了片刻,胜男说得没错,他的想法的确不太高明。长长的叹口气,他摊开手无奈的说道:“唉,早知道有这天,就好好学学五行八卦、机关暗道。或者,干脆咱们直接挖个地道吧,学习地道战的革命前辈?!”

    胜男连白眼都不想给他了,直接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然后托着下巴皱眉思考着。玫瑰镇上报的折子上写的很简练,但她从来贺喜的小姑妈嘴里听说了,那些富户们的真实遭遇——并不是单纯损失了些粮食财物,妇孺老弱、留守的家人,被打死打伤甚至侮辱的,大有人在。

    现在可是弘治盛世呀,胜男无法想象盛世都如此,真要是到了乱世,爆发了农民战争,那又是何等的惨境。

    唉,起初她还想在南山建一个堡垒,可那些被抢砸的富户,哪家没有暗室、没有地道,等灾难真正降临的时候,还不一样不顶事?!

    “要是,要是像那个鬼林的房子就好了。”胜男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在十六里河误入的那个竹屋。

    “鬼林?什么鬼林?”

    静谧的车厢里,魏良听到胜男的低语,连忙追问道。

    “哦,就是上次我被李大头骗进鬼林。”胜男抬起头,把在鬼林里看到的情景详细的对魏良说了一遍:“那个房子设计的非常巧妙。首先,它的入口是个机关,如果不是我偶然间发现,根本就进不去。然后,它里面还有一个通往外面的通道,也设计得很隐秘,就像前世的电梯一样,从卧室直达官道。”

    胜男两只手不停的比划着,把当时的在竹屋的遭遇演示了一遍。

    “喔,有这事?”

    魏良也很好奇,这些暗道、机关,大多都是电视和小说里出现的片段。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前世也有人探讨过,古代是否有巧妙的机关。答案是肯定的,证据便是古代皇陵里的那些设置。但往往出于保密的目的,参与设计和建造的工匠,大多在工程完工后,就被当权者灭口,所以,这些机关什么的,并没有流传开来。

    “对了,我还在竹屋里发现了一本奇怪的书。”胜男连连点头,表示确有此事,她接着想起顺手从卧室里带出来的那本书,举着食指和拇指比划着:“大约有这么厚吧,里面用一种我不认识的文字记录了很多东西,还有简单的插图和阿拉伯数字,不过我不是学理工的,看不懂那些插图和公式。”

    “书?”魏良心里一动,他好奇的问道:“你放家里了?”

    “对呀,这么厚的东西,我怎么可能随时带着呀。”胜男撒了个小谎,其实这本书就在她身上,只不过是在紫葫芦里。

    “嗯,等哪天回家我拿出来给你瞧瞧,没准儿你能看懂呢。”

    “好!”

    魏良也点点头,他有种预感,那本书里一定有竹屋的秘密。

    来到南山,魏良和胜男在众人热切的议论中,前后下了马车。

    他们先来到工棚,听周福和几个工匠,分头汇报了各自负责的工程。正当胜男和魏良亲去察看的时候,杨知县突然带着大队捕快来到南山。

    “咦?他怎么来啦?”

    胜男不解的看向官道,杨知县穿着一身簇新的鸂鶒补服,在众多衙役的保护下,来到田地边。

    “不知道,今天一早见到他的时候,他也什么都没有说!”

    魏良也纳闷呢,他连忙拍拍身上的浮土,然后和胜男一起过去迎接。

    “嗯嗯,好呀。”杨知县依然满脸温文的笑,他摆手让魏良和胜男免礼,然后放眼远望,指着前方的一处临时木器作坊问道:“这里就是安置难民的手工作坊?!”

    “回大人,是的。”胜男虽然不解杨知县的来意,仍是恭敬的抱拳回答。

    “很好。”杨知县微微颔首,然后撩起官服率先走了过去,边走他边低声对魏良说:“刚刚收到府衙的公文,黄河北岸的决口已经堵上了,刘大人正带着军民加筑提防,朝廷也下了明令,让离家的难民尽快返乡。”

    “卑职明白了。”魏良闻言,忙答应一声,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

    杨知县满意的微微一笑,然后端着父母官的架子来到工地。

    魏良跟在后面,等众人赶上来之后,便让周福召集所有的难民过来,听知县大人的训示。

    所有的难民聚集起来后,杨知县清了清嗓门,便开始白话起来。

    内容很明确,第一,他是本地的知县,收留难民的魏良和李胜男分别是他手下的官吏;第二,黄河水患已经得到抑制,朝廷希望难民们尽快返乡,重建家园;第三,他身为一县父母,很是同情这些被迫离家的难民,所以,每位返乡的难民,梅水的县衙发放路费。

    一通半文半白的话说完,难民们先是楞了下,他们还没有完全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旁的魏良和胜男见状,连忙大声解释,并且鼓动难民们纷纷向杨知县叩谢。

    数百名难民及妇孺,听到他们的恩人这么说,连忙照做,呼啦黑压压的一大片人跪倒在地,七嘴八舌的高喊“谢谢杨知县大恩”“多谢青天大老爷”之类的话。

    杨知县见状,也高兴不已,站在跪倒的人群面前,他越来越相信,这些难民就是自己救下来的。于是,他又开始激情洋溢的子曰诗云起来,无非就是帮自己表功。

    魏良也只好再次带头叩谢,极力配合这场谢恩大戏。

    有了朝廷的明令,难民们也开始纷纷返乡。胜男和魏良按照约定,逐一给难民们发放工钱和路费。

    虽然杨知县很不要脸的演了一出戏,但这戏是给暗访的锦衣卫和府衙的官差看得,只有难民们和南山的人们心里才明白事实的真相。哼!父母官?他们一开始求的便是这些父母官,可换来的是什么?关闭城门,不准难民进城。

    要不是南山的东家,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早就饿死、病死在梅水的城门外。

    如今要返乡了,难民们双手捧着沉甸甸的钱袋,个个热泪盈眶,纷纷对着胜男和魏良叩头不止。

    “唉,这一难总算是过去了。”

    胜男不忍看大家叩头的样子,便拉着魏良躲进工棚里,她看着开始整理行李的人们,欣慰的舒口气。

    “嗯,对呀,真是不容易。”魏良也感慨的点点头,昨天他还亲手帮杨知县写了份安置难民的报告,详细记录了梅水如何以工代赈,妥善收留难民,当然,这些功劳都是杨知县的,他和胜男出的工钱和粮食,也都归到了县衙公帐上。

    看似挺吃亏的,其实,他和胜男也不是一无所获。这不,经过难民们的开发,南山已经大变了模样,宛若一个繁茂的庄园。

    “对了,那本书我带来了。”胜男想起上次谈到的书,便从衣襟里掏出来递给魏良:“喏,你看看,你认识吗?”

    魏良接过书本,翻开封面看了看,“咦?这是,这是——”

    “怎么,你认识?”

    胜男期待的看着他。

    “呵呵,认识认识。”魏良匆匆的翻了翻后面,目光停留在几页插图上,他非常高兴的说道:“哎呀,太棒了,这简直就是一本奇书呀!”

 第35章 注定在一起

    “奇书?这究竟是什么文字呀?”

    胜男见魏良欣喜若狂,好奇的问道。

    “藏文。”魏良拉胜男坐在椅子上,指着书页对她激动的说:“呵呵,这是一位穿越前辈的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自己的生平、前世,还有他利用前世的知识做得发明、创造。”

    “藏文?前辈的日记?”

    胜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拿过日记,快速的翻了几页,“那位前辈都写了些什么,有关于暗道机关的记录吗?”

    “有。”魏良见胜男满脸的问号,笑意不减的拿着她的手,把书翻回第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断文字说:“这是前辈的自述,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西藏,不过不是藏族人,但精通藏文。因为担心这本日记被家人发现,泄漏了自己的秘密,他就用藏文记录。”

    胜男点点头,书上的字她依然不认识,但魏良的话说得很明白。

    比起李胜男和魏良,这位穿越前辈就命苦了些,他来到明朝的时候,恰是洪武末年。但这还不是最悲惨的,最悲惨的是他的新身份,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皇族贵戚,而是成为铁铉的次子。

    “铁铉?咦,这名字好耳熟呀!”

    胜男似乎在哪里听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切,真有你的,居然还敢号称地道的济南人,我问你,铁公祠是为谁而建的呀?”

    魏良很无语,轻声反问道。

    “呃,铁公祠?”胜男挠挠头,想了N久,“不是吧,是那个把朱元璋的灵牌放在城门楼上,还诱杀过朱棣的铁铉?!”

    魏良点头,“不错,这位前辈正是铁铉的次子。”

    胜男张着嘴楞了下,然后很是同情的说:“真命苦,我记得建文旧臣的家眷下场都非常惨,这位前辈好像也没有挥动小翅膀呀。”

    铁铉依然是被永乐大帝残虐而杀,他的父母被流放海南,长子戍河池,次子充奴后被虐待而死。

    魏良缓缓的摇头,他仔细的看着前辈的生平,“也不全是这样。事实上,在前辈的努力下,铁家除了铁铉,其他的亲属族人悉数转移到了关外,也就是沈阳。你那天偶然闯入的鬼林,正是这位前辈为了最后劝说、营救铁铉修建的。可惜,铁公耿直,他怎么可能听儿子的话,放弃自己的君主和信仰呀。”

    “我说呢,那个竹屋修建的如此隐蔽,可暗道的出口设计得有些不合理。按理说,如果想避世,它的通道应该修到荒山野岭,而不是直通官道。”胜男有些明白的点点头,她回想那天的路线,颇为感慨的说道:“咱们这条官道是济南府通往外省的必经之路,而他又把通道和房子建在这里,足见这位前辈为了救铁公,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呀。”

    “没错,人家足足准备了十多年,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魏良翻到竹屋的设计图,他指着几个分解图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竹屋的机关。”

    胜男伸着脖子看了看,依然无奈的摇头,文字她看不懂,这种专业的简图她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