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魔临 >

第917章

魔临-第917章

小说: 魔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看看。”

    随后,阿铭将板凳放下,在樊力身侧坐了下来。

    樊力挠挠头,

    感慨道:

    “娃儿嘞。”

    阿铭拿出酒嚢,喝了一口酒,道:

    “真是不真实。”

    此时,放在桌子上上的那块红色石头,立了起来,原地转了半圈。

    四娘白了他们一眼,继续忙活手头的事情。

    阿铭开口道:“四娘,你孩子会继承你的血统么?”

    樊力开口道:

    “主上拖后腿的。”

    而后,

    樊力抬起头,

    对着船舱的梁板,叹了口气。

    阿铭分析道;“应该也不会拖得太严重吧?”

    樊力不说话,但肉眼可见的失望。

    如果孩子里没有主上的成分,那该多好。

    但是问题的结症在于,没有主上的话,四娘也就生不出孩子,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

    魔王们没有类似楚国贵族的那种血统身份概念,因为他们有血统,却没有身份。

    普通人自恃身份,或许会觉得自己家财万贯亦或者是权力在手,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了,但剖开血肉,还不就是一模一样的臭皮囊。

    但魔王们不一样,他们的血统是清晰可见的。

    当得知四娘有身孕的消息后,樊力就罢了,连一向不喜欢凑热闹的阿铭,都忍不住时不时地来看看,来想想。

    他们是孤独的;

    而现在,

    他们可以拥有一个打破孤独的方法。

    就很有趣,

    就很有意思。

    瞎子说得没错,四娘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属于所有魔王们的一种传承。

    “得亏三儿这次没来,否则最激动的应该就是他了。”阿铭说道。

    “行了行了,你们看也看了,别影响我做事儿,既然没收你们的门票,那你们就自觉安静点儿。”

    阿铭不说话了,继续喝酒;

    樊力则掏出一块馕,自己慢慢地啃着。

    “报!”

    一名传信兵前来通报:

    “东侧岸边有楚军阻击!”

    四娘抬起头,对坐在那边的俩货道:

    “还不去看看。”

    “怎么了?”

    郑侯爷先前在睡午觉,条件反射地被“报”给惊醒了。

    四娘回答道:“主上,说是东岸上有楚军阻截。”

    “呵,给喜钱了么?”郑侯爷问道。

    “回侯爷的话,那边领头者说不要喜钱,还抬着棺材。”

    “棺材?”

    郑侯爷这阵子正沉浸于吉祥话的氛围中,听到这个不禁眉头一皱,

    “多少人马?”

    “就百来个。”

    “百来个?”

    “走,去瞅瞅。”

    ……

    因为郑侯爷这边是水陆并进,其实,本可以不必理会,但船还是停了下来。

    拦路的人确实不多,手里拿着的,也不是什么刀枪,更没弓弩,基本都持的是锄头这类的农具。

    任何一个国家,体量足够大的话,就必然会分正规的野战军以及地方卫戍兵马,前者和后者的差距,有时候能如鸿沟。

    先前一路上,碰到了不少楚国地方卫戍兵,装备和素质上确实差正规军很多,但眼前这批拦路的人,可不是什么“兵”,连乡勇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众民夫。

    民夫身后,还有一口棺材放置着。

    郑侯爷骑着貔貅,位于阵前,在其身侧,站着阿铭、樊力以及屈培骆和范正文。

    这时,

    对面人群之中走出来一个身穿白色长袍拄着拐的老者。

    老者靠近时,郑侯爷身边的锦衣亲卫自然而然地张弓搭箭;

    郑侯爷抬起头,示意暂缓。

    老者走到众人前方,

    停下,

    道:

    “老夫姓元,名山柳,见过燕国平西侯爷。”

    “有事?”

    郑侯爷这阵子,倒是难得的好脾气。

    “侯爷犯我大楚,取胜而归,我大楚,又败了一场。”

    “是。”郑侯爷点点头。

    “侯爷归途之中,各地驻军没少来向侯爷您讨喜钱吧,听闻,是公主有孕了,侯爷大气。”

    “是。”

    “侯爷是否会觉得,我楚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

    “不会。”

    “让侯爷见笑了。”

    元山柳微微一鞠,

    “侯爷心底,应该是这般觉得的。”

    “本侯觉得是这般如何,本侯不觉得是这般,又如何?而你,来此,又所为何?”

    “侯爷是否认为老夫也是来讨赏钱的?”

    郑侯爷有些没耐心了,摆摆手,

    道:

    “有事就说吧,别耽搁时间。”

    “老夫特意携乡民赶赴于此,只为了向侯爷您证明一件事。”

    “什么事?”

    “证明,我大楚,并非皆为蝇营狗苟之辈,我大楚,有正气,侯爷和当初的靖南王,一次一次地败我大楚兵马,掠我大楚国土;

    但楚人,仍是有不怕死的。

    老夫知道,燕国先皇有鲸吞诸夏之志;

    老夫也知道,燕国新君有子承父业之志;

    燕人欲像灭晋那般灭我大楚,

    绝非那般容易。

    侯爷可以在战场上击败我大楚之军队,可侯爷您休想仅凭刀枪战马就压垮我大楚上下民众之心!”

    元山柳说得慷慨激昂,

    随即,

    袒露开自己的衣衫,

    张开自己的双臂,

    喊道;

    “棺材,我已经带来了,元山柳携乡民,来此地特来求死,以我以及乡民之死,以我等之鲜血,唤醒大楚万民火凤之意!”

    老头儿,是来求死的,棺材,也带着了。

    其身后,远处站着的那群民夫们,也都挥舞着锄头,士气很高昂。

    “行行行。”

    郑侯爷点点头,

    举起手,

    “本侯,可以满足你,也是不错,到底是让我见识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多谢侯爷成全,还请侯爷明白,大楚像老朽这般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侯爷的马刀,得磨锋利一点,怕是以后,都得砍出错口来。”

    “行,本侯知道了,本侯,成全你。”

    郑侯爷的手,

    将要落下,

    等手落下时,

    其身后的骑士,将尽数而出,碾碎面前的老者,顺带,碾碎后方的那群乡民。

    元山柳已经闭上了眼,在等待着自己的结局。

    然而,

    郑侯爷的目光却忽然注意到,

    元山柳的手上,带着珠子,腰间,挂着配饰,头发凌乱不假,却也依旧戴着楚人喜欢的那种发夹。

    楚人喜欢将两鬓留长以求飘逸之感,而不需要飘逸时,则以发夹固定发式;

    诸夏之礼,在楚国,发展得更为繁复;

    而燕国,则因为数百年来和蛮族的厮杀争斗,彼此之间,其实都互通影响了许多,官僚等上层人士自然还遵循着夏礼,但民间的话,其实早就演变成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郑侯爷落下去的手,

    忽然停住了。

    身后,一众骑士,刚准备策马向前,又不得不强行按捺住。

    郑侯爷忽然觉得,有点意思了。

    然后,

    他扭头看向身侧,看向了一同过来看热闹的范正文,范正文眼珠子转着,在看见郑侯爷的目光时,欲言又止。

    “说。”

    范正文马上行礼禀报道;

    “侯爷,下官若是没记错的话,楚国摄政王亲自提拔起来的一名寒门子弟官员,这几年,颇受重用,也姓元,叫元河鲤。

    其人有一则逸事,据说,其名和父名,相对成联。”

    山柳,河鲤,

    倒是对的上。

    前方,站着等死的元山柳有些疑惑地睁开眼。

    郑侯爷伸手向前一挥,

    对陈仙霸道;

    “去问问那些乡民们,是来作甚的。”

    “喏!”

    陈仙霸打马绕过了元山柳,去往了后方乡民那里。

    元山柳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没多久,陈仙霸策马归来,禀报道:

    “侯爷,乡民们说是听闻侯爷您在这里赐喜钱,固然由这位元老先生组织起来,过来讨要喜钱的。

    那口棺材,也是乡民们被这位老先生建议,拿来承载侯爷赏赐之铜钱财货的。”

    元山柳抿住嘴唇,眼角开始颤抖。

    郑侯爷笑道:

    “您要警醒楚人,自己死就好了啊,为何还要骗一群乡民来跟着你一起送死?

    哦,

    本侯晓得了;

    是自己一个人死,阵仗不够大,拉着一群村民一起,还能体现你元家在当地的教化百姓之功。

    唉,

    我说,

    你不是拿自己的命,去向本侯证明什么,你本意,是想拿自己和这群乡民的命,来为你在朝中的儿子,造声望为其仕途铺路是吧?

    倒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本侯,很是感动。

    来人。”

    “在!”

    “将元老先生请上船,再去与那群乡民们说,元老先生对本侯说,要将本侯赐予他们的财货全部私吞,不想与他们分享;

    然后,将这群乡民驱逐离开。

    老先生不是要扬名么,行,本侯给你扬。”

    “侯……你!”

    元山柳气得身子直哆嗦,但自己已经被几个士卒架起来带着走了。

    屈培骆见到这一幕后,看向郑侯爷,道:

    “侯爷慧眼如炬,末将佩服。”

    “这还真不算什么慧眼如炬。”

    郑侯爷扭了扭自己的脖子,

    继续道:

    “抬棺上阵,呵,本侯玩儿剩下的。”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太子

    69,最快更新魔临 !

    打仗的时间没去的路上花费得多,

    自镇南关发兵,出上谷郡一路向西,将骑兵的机动能力和遮掩战场的能力给发挥到了极致,长途奔袭,人困马乏;

    折腾了这么久,筹备了这么久,冲刺了这么久,

    最终,

    也就是在范城南面完成了那一哆嗦。

    随即,

    就剩下索然无味了。

    而回去所花费的时间,比来时,更是多得多;

    哆嗦完后,还得收拾起这一片狼藉,不能就这般拍拍屁股走人。

    所以,

    当郑侯爷乘船到毗邻颖都的码头登岸时,已经是春雨绵绵了。

    冬日的料峭远去,春日的和煦,已极为清晰。

    刚登岸,

    郑侯爷就收到了两则消息。

    一则是封王所需的钦差大臣以及种种的仪式,其所组成的庞大队伍,还在路上行进着呢。

    是的,在回程途中虽说接收消息不太方便,

    小六子对自己很够意思,虽然没有将自己召唤回京,但还是希望给自己在晋东办一场盛大的封王大典。

    另一则消息则是,太子的行驾,已经在颖都等着了。

    其实,自打封侯后,郑侯爷真的在尽量避免没事儿做自己进颖都,因为伴随着身份地位的提升,在晋东待着还好,他亮明身份地在外头,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想,尤其颖都这座昔日的都城,和他的身份搭配起来,会变得极为敏感。

    但奈何是自己去信的,告知颖都方面等太子到了那儿后,停下来歇歇,由他来迎接太子过江入晋东。

    侄儿来了,

    这当伯伯的,自然得表现得热情一些。

    ……

    颖都也已经一连下了好多天的小雨,但颖都权贵阶层在近些日子里,可谓是内心火热。

    许文祖其实早就完成了对颖都原有官僚权贵体系的改革,但剔除了别人,空出来的位置必然还是会有人顶上来的,许文祖能保证的是自己在施政时不会被人掣肘,同时那些“心怀故国”的权贵被排除出了这个圈子,却无法根除掉这个群体……不,是那种是人就有的趋炎附势的本能。

    燕国先皇自登基后,基本就没出过燕京,最远也无非是去到燕京城郊的后园;

    新君登基后,也没丝毫风声传出将要巡视大燕天下,很大可能将会沿袭先皇的风格,只待在京城。

    所以,这次大燕太子驾临颖都,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颖都归燕有几个年头了,来过侯爷,来过王爷,但第一次来帝系一脉的正统。

    在如今燕人对晋地的统治越来越稳固晋人也越来越习惯燕人的统治,再加上平西侯爷又打了一场胜仗,使得颖都上下,其实都开始逐渐默认燕国朝廷将继续且持续地统治这里。

    故而,为自己为家族未来计,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来参见太子爷。

    但因太子住在太守府,且太守府大门一直紧闭不见外客,故而很多人只能在外头急切得抓耳挠腮,却完全不晓得到底该怎么去接触。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成亲王府对太子驾临颖都,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平淡。

    王府管事的送上了礼物,替自家王爷传递了问候,随后,成亲王府似乎就直接和这位太子爷没什么干系了。

    反倒是中途,太子行驾那边还主动派人来询问,说太子要遵从陛下的旨意,要代替陛下去石山祭拜成国太祖皇帝,也就是司徒雷,意思是邀请成亲王同去。

    王府很心动,然后,王府拒绝了。

    理由是成亲王这几年要发奋读书,不得外出,且已许下宏愿云云。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成亲王府说的是真的,同时,还会纳罕这当儿子的,竟然连陪同去祭拜自个儿的亲爹都不愿意;

    但颖都也有久经波澜的明眼人知道缘由,那就是当年平西侯爷在颖都下了一道禁足令,禁的就是成亲王司徒宇。

    平日里,倒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些,成亲王爷微服出巡,在颖都街头喝碗羊杂汤甚至去红帐篷里打打野味,就算行踪流露出来,也没什么大碍,相信平西侯爷并不会拿这个去做什么发落;

    但如果想打出成亲王的旗号出来做什么事儿,就是违反了平西侯爷的禁令。

    要是平西侯府日薄西山了,

    那也没事儿,自然而然就解禁了呗;

    可问题是,平西侯爷刚刚又打了个大胜仗,活捉楚国大将军再斩一柱国,燕京城里已经传来即将封王的消息了,可谓红得发烫。

    在这个前提下,平西侯爷戴在成亲王府脑袋上的紧箍,威慑力自然就更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