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封神第一帝 >

第16章

封神第一帝-第16章

小说: 封神第一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子启、微子衍不可封王!”费仲大呼一声,他真担心闻太师发怒,一鞭抽死他俩。

    哗啦……

    群臣震动,骇然的看着费仲和尤浑,又齐刷刷的转向刚刚退回班中的微子启和微子衍。

    微子启、微子衍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道死灰,知道该来的总是要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混账!微子启、微子衍乃孤之兄长,封王有何不可?来人,拖出去斩了!”

    殷辛暴怒,指着殿下的费仲、尤浑怒斥。

    “大王饶命,请听罪臣把话道尽!”费仲和尤浑吓得浑身打颤,但匍匐在地苦苦哀求。

    “大王,费、尤二位大人或有隐情亦未尝不可知!”北伯候崇侯虎此刻出班奏道。

    昨日,殷辛曾单独召见北伯候崇侯虎,询问土方国事宜。

    崇侯虎离开龙德殿,恰遇张奎。

    张奎请崇侯虎相助,言登基大典上,需助费仲、尤浑一臂之力。

    崇侯虎虽不知何事,却应之。

    殷辛紧攥着拳头,怒气冲天,盯着伏在殿中的费仲尤浑。

    “言!”

    殷辛憋了半天,方才松口。

    “大王前段时日在土方城,以及土方城回朝歌途中,接连遭到暗杀,罪臣偶然得知,这一切竟是微子启、微子衍幕后主使,还望大王明察!”费仲、尤浑大声高呼。

    “什么?!”

    群臣大惊,满殿文武百官、八百诸侯、四夷诸国使臣都被此消息镇住。

    “费大人你可知诬陷皇室宗亲乃罪加一等,受车裂之刑,株连三族。你可有真凭实据?”亚相比干出班,冷冰冰的看着费仲、尤浑,质问道。

    “若无真凭实据,罪臣岂敢禀之。”费仲底气十足的回应道。

    亚相比干哑然失声。

    “请陛下准罪臣带证人上殿!”费仲伏于金殿之上,朝殷辛叩首请令。

    “太师,你意下如何?”殷辛并未做抉择,而是将问题抛向闻太师。

    此事由闻太师出面,群臣自当听之。

    “今日乃大王登基大典,闲杂人等岂容随意进殿,老臣斗胆提议,前往代大王一探,再来回报!”

    闻太师出班提议道。

    “准卿奏章!”殷辛允之。

    “不必劳烦太师!”

    微子启和微子衍知道今日在劫难逃,费仲和尤浑若无真凭实据,定然不敢在殿堂闹事,两人眼神交流一番,不由出班。

    “大王土方遇刺,在归朝歌途中遇险,正如费仲、尤浑所言,吾二人都有参与。”

    微子启此刻语气,心情倒也平静,事到如今,已成定数,他亦无力反抗。

    “什么?!”

    微子启话音刚落,群臣骚动,众臣失色。

    “此是为何?”殷辛脸色煞白,其实是他用力憋的,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问道。

    “哈哈……”微子启放声大笑。

    “吾兄弟三人一母同胞,只因母妃生吾与子衍时为妾,生你时为妻,吾就失去了王位继承权,苍天在上,吾微子启自认文韬武略不比你差,可凭何你继承王位,吾等就只能为王,为臣……苍天不公啊!”

    微子启彻底疯魔,反正倒头来必死无疑,他已无惧,彻底豁出去了。

    “大胆!”

    “尔敢不敬!”

    “可恶至极!”

    ……

    群臣骚动,纷纷指责微子启的狂妄、嚣张。

    “太师,按大商律例该当何处置?”殷辛看着疯癫的微子启以及站在一侧的微子衍,并未动怒,向闻太师寻之。

    殷辛此刻尽量装出一副惋惜之情。

    费仲、尤浑这一幕乃是殷辛暗中指使,两人仅仅是奉命行事而已。他俩现下已被殷辛完全掌控,彻底收复,明面上谄媚奸诈,暗地里却在为殷辛做事。

    “斩!”

    闻太师冷哼一声,对疯癫的微子启没有半点可怜,更多的是愤怒。

    他没想到微子启和微子衍竟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着实可恶可恨。

 第34章 换日城

    “这……”殷辛表现出一副犹豫的神情,拿不定主意的样子,左右为难。

    “请大王下令斩之!”

    大殿里,多数臣子跪倒在地,请命斩杀微子启和微子衍。

    首相商容和亚相比干虽不忍,却又无可奈何,微子启、微子衍做着实太过了,于理不合。

    关键受刺对象乃当今大王,大商之主。

    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寻常人当灭九族!

    “微子启、微子衍乃孤一母同胞,血脉相连,虽有错,但尚不致死,且孤曾答应先王,好生照拂二位兄长,今兄长之过,亦是孤之过……”

    “不若遣入帝陵山,为吾成汤一脉先祖守陵,不知诸大人意下如何?”

    殷辛演戏要全套,一脸悲痛之情。

    微子启与微子衍不成气候,与其杀之,不若借此事成就殷辛贤德美名,岂不妙哉。

    “大王大贤!”

    群臣高呼。

    大殿群臣不曾想殷辛竟能放他们一条生路,着实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闻太师亦微微颔首。

    微子启和微子衍不由愣住,他们没想到尚能活命。

    虽然被遣入帝陵山守陵,但至少命还在。

    或能东山再起,一切都乃未知数。

    “下大夫费仲、尤浑敢于直言,有功于社稷,特加封为中大夫。”

    对有功之人赏,对有过之人罚,赏罚分明,群臣虽对费仲、尤浑不满,但现下却唯有叹息。

    此事费仲、尤浑虽有投机倒把之嫌,却证据确凿,群臣亦无可奈何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从下大夫提为中大夫。

    “下臣叩谢大王圣恩。”

    费仲、尤浑高呼,伏于大殿三叩九拜。

    但费仲、尤浑本人却没有多大欢喜,唯有庆幸和恐惧。

    此事乃殷辛秘密交代他二人办的,实非他二人本意,事成获此赏赐,到让他俩有些不自在。

    二人偷偷看向大殿高高在上的帝辛,骨子里都生出一丝惧意,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土方国都城自即日起改名‘换日城’,封张奎为第一任城主,高兰英为副城主,镇守换日城,震慑宵小。”

    张奎、高兰英闻听忙出班,叩谢谢恩。

    殷辛已跟张奎、高兰英夫妇事先谈过,并告知此事。

    北地乃混乱之始源,事实证明单靠北伯候崇侯虎无论是武力,还是威信,都无法震慑北地二百诸侯,曹州侯崇黑虎、冀州侯苏护都有不臣之心,不服崇侯虎牵制。

    且最让殷辛担忧的,乃是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竟能牵制太师闻仲十数载不能回朝,恰逢太师闻仲奉敕征北,才牵出一系列变故,最终导致殷商走向毁灭。

    闻太师乃截教三代精英弟子,境界和修为丝毫不弱于阐教十二金仙,且所统率大军骁勇善战,却迟迟无法镇压北地名不见经不转的七十二诸侯,若说其中无隐情,殷辛绝不信。

    且那北海七十二诸侯为何会突然反商?事先却毫无征兆。

    殷辛猜测,那幕后推手或许就是封神幕后的推动者阐教,否则闻太师岂会被牵制在北地,迟迟无法归朝。

    殷辛将张奎、高兰英派驻‘换日城’,看似寻常,实则关乎重大。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封神一战前,务必要摸清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的底牌。

    张奎土遁之术无双,行事方便,可秘密探访,且不易被发现,此乃殷辛将张奎、高兰英派往换日城驻守的真正缘由。

    北地乱象丛生,单靠崇侯虎难以招架,殷辛尚在盘算该如何对北地进一步把脉。

    尤其是封神演义中一直提到的一个地方,此乃殷辛最大的心病,正是‘北海’之地。

    殷辛直觉北海之地不简单,定然潜藏着不少秘密。

    九间大殿下群臣莫不艳羡。

    张奎、高兰英原本仅为殷辛护卫,却因殷辛登基,他夫妇俩一朝成就封疆大吏。

    內侍宣诏官继续。

    “余众臣官居原位,各司其职,钦此!谢恩……”

    “大王万岁!”

    殿下群臣以首相商容、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为首,跪倒一片,齐声高呼。

    新皇登基大典礼毕,群臣退朝。

    皇室宗亲以亚相比干为首,前往帝陵山帝庙祭拜成汤历代先祖。

    宫女內侍退出九间大殿,殿门戛然合上。

    大殿内,只余商王殷辛和太师闻仲。

    殷辛坐于大殿台阶之上,席地而坐。

    “太师,坐。”

    太师闻仲看傻了眼,他不曾想殷辛竟这般洒脱随意,不拘小节。

    “大王这……不妥吧!”

    太师闻仲懦懦的道。

    “有何不妥,此地唯孤与太师,不足与外人知也。孤常闻如太师等修仙问道之人,洒脱随意,率性而为,今为何太师反倒不如孤也。”殷辛畅然而笑道。

    “呃……”

    闻太师有些懵圈,他发现竟有些看不透殷辛。

    “老臣领旨便是。”

    闻太师未再托辞,忙稽首欠身,于下阶侧身而坐。

    “太师,吾大商传承六百余载,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孤可坐享太平否?”殷辛抽来一张兽皮,边擦拭着他那凡品随身武器斩将刀,边问道。

    “大王不可!”闻太师闻言大惊,就欲要起身,却被殷辛一把拽住。

    “有何不可?”殷辛似笑非笑的道。

    “请恕老臣斗胆!如今的大商看似国泰民安,实则内忧外患!四镇诸侯各领二百镇小诸侯,兵强马壮,国富民安,已不安于现状,蠢蠢欲动。”

    太师闻仲忧心忡忡。

    殷辛未接话茬,继续擦拭斩将刀。

    “其次,四方诸夷国虎视眈眈,连土方小国亦敢扰吾朝边境,其余诸国潜伏暗处,伺机而动也。”

    殷辛内心一动,闻太师所言恰是他想。

    “照太师此言,孤想做太平王岂非无望矣?”

    殷辛轻轻敲打着斩将刀,响起一道道脆声,极为悦耳动听。

    “呃……”

    闻太师愕然,不知该如何接口。

    “四镇诸侯蠢蠢欲动,四方诸夷频频试探,太师可有妙计除之?”殷辛将斩将刀入鞘,虎目生威。

    “大王,请恕老臣无能!唯有兵伐之……”闻太师亦无好对策,唯有率军讨伐。

    “如何兵伐?以力镇压之?”

 第35章 又是一颗星

    “唯有如此!”闻太师并无他法。

    殷辛起身,登阶而上。

    “兵者,诡道也!”

    闻太师一惊,慌忙起身,稽首道。“老臣愿闻其详。”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必击其惰归。”殷辛目光如炬,气势夺人。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实实虚虚,方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啊……”闻太师骇然。

    他统兵数十载,向来正面对抗,以力压制。且闻太师对手大多凡人武将,如何是其对手。

    即便偶遇懂法术之人,如何是金仙境界的闻太师对手。

    若换作其他凡人商将,与敌军正面碰撞,商军或可败之。

    “老臣受教!”

    闻太师看向殷辛的眼神变了,甚至多出一丝佩服。

    不过这还不行,尚未达到殷辛的目的,他要的就是彻彻底底的从闻太师那赖以自豪的领域击垮他。

    唯有如此,闻太师才能尽归其用。

    虽闻太师忠于大商,但与忠于殷辛,完全是两回事,殷辛要的是后者。

    “吾朝如今局势,正如太师所言,内忧外患。”殷辛表演的时刻到了,侃侃而谈。

    “如何破局?在孤看来,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闻太师细细品味,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安内必借外力。”

    “外力?”闻太师现下被殷辛牵着鼻子走。

    “吾朝东南西北四镇诸侯,北伯候崇侯虎近商,且所辖北地二百镇小诸侯各自为政,遂不足为虑;南境连遭水灾,哀鸿遍野,亦不足为惧。唯西岐、东鲁兵强马壮,且姜桓楚、姬昌素有贤名,东西两镇民风淳朴,二侯不得不防!”

    殷辛将心底的腹稿一股脑呈现给闻太师,大商需要闻太师坐镇,殷辛故不予相瞒。

    “大王英明!”

    闻太师骇然,殷辛一席话,让其刮目相看,几乎完全颠覆了他对殷辛的认知。

    “四方诸夷虽虎视眈眈,则唯有东夷最甚,其余诸夷多处观望中,且东夷祖民乃上古巫族遗脉,不受约束,战力惊人,邪法畅行,更曾对孤行刺暗杀,日后定为吾朝之隐患,必速除之!”殷辛目露凶光,杀气在这一刻释放,就连闻太师都能感受之。

    “大王欲要对东夷用兵?”殷辛之言够明了,闻太师意会其意,心神领会。

    殷辛郑重点头。

    “东夷必灭之!东夷之地定要归吾大商版图!”殷辛意气风发,话语掷地有声。

    “以东夷为据点,东可牵制姜桓楚,南可牵制鄂崇禹,自此东南稳矣!”

    “老臣愿亲率大军横扫东夷!”闻太师受殷辛气势所染,不由请命。

    “太师好似忘了孤先前所言,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殷辛嘴角浮起一丝邪笑。

    闻太师看去,竟有一丝诡异,冷冽之意。

    “大王的意思是……”闻太师尚有些不明其意。

    “既然内忧乃东鲁和西岐,外患以东夷最甚,何不让双方亲近一下?”殷辛笑的极其灿烂。

    “大王之意……老臣明白了。”闻太师骇然,瞬间明白殷辛之意。

    “大王圣明!”闻太师稽首欠身,看向殷辛的眼神透着浓浓的崇拜之情。

    殷辛转身登阶而上,摊开掌心,落宝金钱就横躺在其间,八颗星亮起,耀眼夺目。

    殷辛笑了。

    一番交谈,闻太师对他的忠诚度竟跳跃式的提升两颗星,由六颗星升至八颗星。

    殷辛虽事先早有预料,但此刻瞧着八颗星亮起,心中却不由顺畅了许多。

    由八星忠诚度的闻太师坐镇朝歌,他当无忧矣。

    “大王,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都乃老谋深算,如何肯轻易对东夷动兵?尚需好生谋划一番。”

    闻太师冷静下来,不由开始思忖,却一时想不到什么好的方法。

    “太师无需纠结,孤自会让东、西两侯甘心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