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封神第一帝 >

第569章

封神第一帝-第569章

小说: 封神第一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太师不能搞得自己很清楚这些,省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毕竟他身在北地,总不能知晓的太多。

    当然闻太师隐约知晓一些帝辛的谋算,他也清楚封神量劫,很明白帝辛在暗中谋划,所以他此刻就配合帝辛在演戏。

    闻太师随即转向执殿官开口问道。“这黄邓邓的大柱子,为何放在殿上?”

    执殿官当即跪倒在地,朝闻太师禀报道。“此大柱子,所置新刑,名曰炮烙。”

    那些执殿官向来高傲的很,毕竟他们隶属帝辛,听从帝辛的命令,但是他们对闻太师天生就忌惮的很。

    闻太师如何不知炮烙,他很清楚炮烙,也知道帝辛用炮烙杀过谁,但是他还故意装作不知的问道。“何为炮烙?”

    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随即上前朝闻太师拜道。“太师,此刑乃铜造成的,有三层火门。凡有谏官阻事,尽忠无私,赤心为国的,言大王之过,说大王不仁,正大王不义,便将此物将炭烧红,用铁索将人两手抱住铜柱,左右裹将过去,四肢烙为灰烬,殿前臭不可闻。为造此刑:忠良隐遁,贤者退位,能者去国,忠者死节。”

    闻太师听得此言,心中大怒,三目交辉,只急得当中那一只神目睁开,白光现尺余远近。

    “这……竟会有这物,竟如此的恐怖血腥!”

    闻太师此刻暴怒的情绪影响到了周围众人,让大殿里的众人都生出一丝忌惮,但更多的是欣喜,很显然闻太师对此炮烙柱子还是深恶痛绝的。

    闻太师深吸口气,将内心的情绪波动压制下去,随即命执殿官。“鸣钟鼓请驾!”

    百官见此都为之大悦。

    由闻太师出面,他们相信帝辛还是会给些颜面的,或许还能够扭转一丝乾坤的。

    “何人竟敢这般胆大鸣钟鼓?”鹿台之上,姜瑶镜变化成帝辛的模样,正与石苏娇在那里假装消遣,此刻闻听有钟鼓声传来,随即朝挡驾官问道。

 第1292章 闻太师谏言

    当驾官匆匆前来启奏道。“启禀大王,九间殿鸣钟鼓,乃闻太师还朝,请驾登殿。”

    姜瑶镜闻听内心不由一笑,但表面上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默然不语,随即随传旨。

    “排銮舆临轩。”

    车御、保驾等官,扈拥姜瑶镜变化成的帝辛登九间大殿。

    百官见帝辛进九间大殿,当即大喜,不愧是闻太师亲自出面,随即齐齐排开朝贺。

    闻太师进礼,跪地叩首呼毕。

    姜瑶镜版帝辛秉圭谕,大声夸赞其闻太师。

    “太师远征北海,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

    闻太师拜伏于地道。“仰仗天威,感大王洪福,灭怪除妖,斩逆剿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臣在外闻得内廷浊乱,各路诸侯反叛,使臣心悬两地,恨不得插翅面君。今睹天颜,其情可实?”

    姜瑶镜深吸口气,目光锁定闻太师,她就在刚刚与闻太师眼神有过短暂的交流。

    “姜桓楚、鄂崇禹纵恶为叛,不遵国法,乱离各地,使关隘扰攘,甚是不法,良可痛恨!”

    闻太师当即启奏道。“姜桓楚、鄂崇禹纵恶,但缘由为何,大王应该心知肚明!”

    姜瑶镜故作无词以对。

    太师近前复奏道。“臣征在外,苦战多年;大王仁政不修,荒淫酒色,诛谏杀忠,致使诸侯反乱。臣且启大王:殿东放着黄邓邓的是甚东西?”

    姜瑶镜深吸口气,目光透着一丝凝重,同时开口道。“谏臣恶口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

    闻太师此刻深吸口气,再次开口道。“臣进都城,见高耸青霄是甚所在?”

    姜瑶镜看着闻太师那神情,内心一笑,闻太师不愧是闻太师,演戏都是这般的逼真,她还真担心闻太师太过耿直,无法做到不露馅。“孤至暑天,苦无憩地,造此行乐,亦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耳。名曰鹿台。”

    闻太师听罢,故意装作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情绪,乃大言道。“今四海荒荒,诸侯齐叛,皆大王有负于诸侯,故有离叛之患。今大王仁政不施,恩泽不降,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歌饮而不分昼夜,广施土木,民连累而反,军粮而绝散。文武军民,乃君王四肢。四支顺,其身康健;四肢不顺,其身缺残。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想先王在日,四夷拱手,八方宾服,享太平乐业之丰,受巩固皇基之福。今陛下登临大宝,残虐万姓,诸侯离叛,民乱军怨。北海刀兵,使臣一片苦心,殄灭妖党。今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数年以来,不知朝纲大变,国体全无,使臣日劳边疆,正如辛勤立燕巢于朽木耳。惟大王思之!”

    姜瑶镜闻听闻太师所言,不禁动了动嘴,却什么话都没有道出。

    姜瑶镜故意装出一副争辩不过闻太师,或者是给朝臣制造出一副假象,那就是他帝辛对闻太师有些忌惮和顾忌。

    闻太师顿了顿,当即再次开口,他将刚刚众臣跟他提到的那些事情一一道出。

    “臣闻大王自从纳了苏护之女,朝中日渐荒乱。将元配姜娘娘剜目烙手,杀子绝伦。诓诸侯入朝歌,戮醢大臣,妄斩司天监太史杜元铣。听妲己之狐媚,造炮烙之刑。坏上大夫梅伯。囚姬昌于羑里七年。摘星楼内设虿盆,宫娥惨死。造酒池、肉林,内侍遭殃。造鹿台广兴土木之工,致上大夫赵启坠楼而死。昨日那妲己又强行于九间大殿将比干剖心,死于非命。国家将兴,祯祥自现,国家将亡,妖孽频出。谗佞信如胶漆,忠良视如寇雠;惨虐异常,荒淫无忌。即不才等屡具谏章,视如故纸,甚至上下阻隔。”闻太师侃侃而谈,那语气透着浓浓的悲愤和痛苦。

    “这……此乃他们胡言乱语,孤才将其诛杀之。”姜瑶镜站在大殿上,闻听闻太师的话语,不禁深吸口气,就那般强词夺理的辩驳。

    此刻姜瑶镜将帝辛明知有错,但却又强行狡辩的神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老臣承先王遗诏,辅政大王,今日不得不奏,为国政大变,有伤风化,宠淫近佞,逆治惨刑,大干天变,隐忧莫测事: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己忧,而未常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契及咎繇,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义,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乃‘王者必世而后仁’之谓也。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位以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舜知不可避,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所作韶乐,尽美尽善。今陛下继承大位,当行仁义,普施恩泽,惜爱军民,礼文敬武,顺天和地,则社稷奠安,生民乐业。岂意陛下近淫酒,亲奸佞,亡恩爱,将皇后炮手剜睛,杀子嗣,自剪其后。此皆无道之君所行,自取灭亡之祸。臣愿大王能痛改前非,行仁兴义,远小人,近君子;庶几社稷奠安,万民钦服,天心效顺,国祚灵长,风和雨顺,天下享承平之福矣。”

    闻太师言罢,姜瑶镜脸色变得极其难看,有着一丝凝重和不堪。

    姜瑶镜此刻的神情看在众臣眼里,都不禁露出一丝喜悦,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追随费仲和尤诨的那一群。

    费仲和尤诨此刻脸色变得也有些难看,但是他们却没敢多言,毕竟面前的是闻太师。

    “老臣陈列十条谏言,望大王准之!”

    笫一件:拆鹿台,安民不乱;

    第二件:废炮烙,使谏官尽忠;

    第三件:填虿盆,宫患自安;

    第四件:去酒池、肉林,掩诸侯谤议;

    第五件:贬妲己,别立正宫,使内庭无蛊惑之虞;

    第六件:勘佞臣,速斩费仲、尤浑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远;

    第七件:开仓廪,赈民饥馑;

    第八件:遣使命招安于东南;

    第九件:访遗贤于山泽,释天下疑似者之心;

    第十件:纳忠谏,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

    闻太师当即将十条谏言一一道出。

    大殿群臣闻听,都面带喜色。

    不过众臣各怀心思,仅仅是面带喜色,实则诸人都心有其他心思。

    黄飞虎有些忌惮的看着闻太师。

    费仲和尤诨却面露难看之色。

    ……

 第1293章 石苏娇闹大殿

    姜瑶镜闻听闻太师所谏言,当即就哭笑不得,果真是如同帝辛所言一般无二。

    他随即就将帝辛事先跟她敲定的话语道出。

    “鹿台之工,费无限钱粮,成功不毁。今一旦拆去,实是可惜。此等再议。二件,‘炮烙’,准行。三件,‘虿盆’准行。五件,‘贬苏后’,今妲己德性幽闲,并无失德,如何便加谪眨?也再议。六件,费、尤二卿,素有功而无过,何为谗佞,岂得便加诛戮!除此三件,以下准行。”

    闻太师闻听姜瑶镜话语,随即就开口继续说下去,他很清楚群臣的目的还是在于铲除苏妲己和费仲尤诨二人,可帝辛却在这里无限庇护。

    当然闻太师也得到帝辛的事先准许,才会这般肆无忌惮的去声讨苏妲己和费仲、尤诨。

    别人不知帝辛的真正底气,但是他闻太师却一清二楚。

    他相信帝辛这般去做,表现的这般的不堪,其中定有缘由的,就是为了遮人耳目。

    闻太师很清楚这些。

    “太师所奏,孤准七件;此三件候议妥再行。”

    闻太师不依不饶。“大王莫谓三事小节而不足为,此三事关系治乱之源,大王不可不察,毋得草草放过。”

    在殿中众臣看来,帝辛不准的三件才是最为关键的,一切的起因也都是全因这三件而起,此正是其中的源头。

    “太师,孤觉得此三件可另议。”姜瑶镜此刻盯着闻太师,见闻太师这般咄咄逼人,随即就开口言。

    闻太师深吸口气,当即跪倒在地。

    “既然大王言及此,老臣不再多言,那此三件还请大王将第五件,废苏妲己妃位,以矫视听。其余二件,老臣不再多言,单凭大王乾坤独断。”

    闻太师话语刚落,朝堂众臣也都齐齐跪倒在地,就连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都随大流跪倒在地请命。

    当然这其中除了费仲、尤诨一党,不过他们此刻也都开始动摇起来,毕竟闻太师的地位摆在那里。

    而费仲、尤诨此刻也一副怒意,同时更像是敢怒而不敢言,就那般瑟瑟的站在大殿上,不时还朝帝辛投去求助的眼神。

    他们这般去做其实就是为了配合闻太师,他们明知道帝辛和闻太师不会对他们如何,但还是要表现出来这般,生怕一不小心被黄飞虎之流的识破他们的底细。

    “这……”姜瑶镜一副错愕,她就那般看着大殿下齐刷刷跪倒一片的群臣,以及领头的闻太师,一时居然慌了神一般。

    “你们……好大的胆子,你们作为朝臣居然这般逼迫大王,你们该当何罪!”而就在这时候,九间大殿后门被推开,石苏娇一身正装华服走了出来,来到姜瑶镜跟前,就那般肆无忌惮的指着大殿里跪倒一片的众臣。

    石苏娇目光透着阴狠,咬牙切齿的模样,让大殿里的众臣都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当然石苏娇确实是使用了点手段,那就是他们九尾狐一脉的神通力量。

    这一刻,大殿里寂静无声。

    “爱妃……爱妃你怎么来了?”

    姜瑶镜见石苏娇出现,忙转身石苏娇,将她的纤纤细手拉住,一副关切的说道。

    “大王可要替臣妾做主啊……他们……他们居然这般对臣妾凌辱,臣妾都不想活了……”

    石苏娇此刻来的是她的次身,她的本尊一直待在摘星楼中与帝辛的次身一起为帝辛的本尊护法。

    石苏娇的次身乃是九尾狐的肉身,一举一动都是透着无限的魅惑之力。

    “爱妃……爱妃……”姜瑶镜忙不迭的为石苏娇的次身擦拭泪花,就那般一脸的担忧。

    “大王……大王你可一定要替臣妾做主啊……”石苏娇次身不依不饶的继续在大殿上抽泣,那副模样就好似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还有那闻太师这十几年一直在北海,哪知道朝中事务,此定是有人在挑拨太师,还请太师明察才是。”石苏娇抽泣了一会儿,这才转向大殿里已经起身的闻太师,一副委屈巴巴的说道。

    “哼!妖妇,你害死亚相,祸害忠良,如此定还狡辩,实属可恶。”闻太师手持定国双鞭,第三只眼睛或许因为愤怒而睁开,咄咄逼人,就那般怒目盯着大殿上的石苏娇。

    “你……太师,妾身尊你为太师,则是看在你为国征讨,镇压北海之功,但若太师这般不分青红皂白,臣妾自不会再让。”石苏娇怒目而视,她娇躯颤抖,完全就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你……无搅蛮缠!大王,请恕老臣无礼了……”

    闻太师气呼呼的攥紧了定国双鞭,当即就欲要冲上大殿,那架势欲要对石苏娇动手,甚至是要当殿就要取了石苏娇的性命。

    群臣都闭住呼吸,他们都被闻太师那举动给吓到,就连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都一脸的骇然。

    闻太师虽然持定国双鞭,可以上打大王,下打诸臣,可真到了那时候,也不见得就可以去这般肆无忌惮,而此刻闻太师居然真的欲要去行驶这般权威。

    “太师请住手。”

    姜瑶镜当即一个跨步上前,将闻太师拦住,同时招呼吓得娇躯颤抖,脸色煞白的石苏娇速速离开。

    石苏娇眼见闻太师动真格的,当即转身就毫无形象的跌跌撞撞的自后门跑了出去。

    “太师止步!”姜瑶镜将闻太师的身形拦住,阻止他继续上前。

    而闻太师则持双鞭欲要继续前冲,闻太师怒目而视,他那架势就欲要将石苏娇给抽死。

    “还请大王以大局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闻太师欲要将姜瑶镜推开,但是他又不能那般肆无忌惮的推开姜瑶镜,毕竟姜瑶镜现在的身份是帝辛,乃是成汤江山的大王,他不能僭越。

    “请太师息怒,太师请给孤点时间,孤来解决此事,只要是让她活着,孤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