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奉打更人 >

第299章

大奉打更人-第299章

小说: 大奉打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哲学角度出发,神殊的话很对,众生平等,生命自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一条命。

    从个人角度来讲,许七安是人,所以立场毫无保留的站在人类一方,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对于其他生命,他心怀尊重,不滥杀不虐杀,但必要的情况下,也觉不心慈手软。比如妖族残杀人类。

    可神殊是佛门中人,他的思想与常人不太一样。许七安不认为自己的理念能影响到一位修为通天彻地的大佬。

    他重新取回身体的掌控权,沉吟道:“我需要你们公主的联络方式。”

    “这”

    巨蟒露出为难之色。

    “不可以?”

    许七安眸光如刀。

    “公主神出鬼没,只有她主动联络我们,不然,我们是无法找到公主的。”

    这时,那只四尾白狐主动开口,解释缘由。

    听起来就像是九州版的特务头子许七安见神殊和尚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冷眼环顾众妖,脸色严肃,声音威严,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会杀你们。但尔等需谨记,潜伏楚州期间,不得蚕食人族生灵,否则,定叫尔等烟消云散。”

    也不知道这样的威胁有没有用,真是的

    巨蟒冰冷的竖瞳迸发出喜悦的光,卑躬屈膝,连连点头:“大师放心,我等不会在楚州逗留太久,期间只狩猎野兽,绝不残杀人族。”

    众妖一副低眉顺眼的臣服姿态。

    身边的王妃,眼波流转,凝视许七安的侧脸,有些崇拜。

    得到神秘大法师首肯后,妖族大军重新上路,绕开了许七安和王妃,于沉默中快速行军,宛如刚吃了败仗的乌合之众。

    大奉百姓喜欢用北蛮子来称呼北方蛮族,南蛮子形容南疆蛮族。反倒是北方妖族,出现在大奉百姓口中的频率,远不及北蛮子。

    这是因为与楚州边境接壤的土地,大部分属于北方蛮族。北方妖族的领域与东北巫神教大面积接壤。

    正因如此,东北巫神教和北方妖族是死敌,隔三差五就会打一场。

    这样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下,北方妖族和北蛮子成为了最亲密的盟友,双方时有联姻。

    北方蛮族有九个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至少三名四品高手。相比起大奉数以亿计的人口,北蛮子的人口稀少的可怜。

    不过,身为魔神血裔的他们,在个人战力上,拥有压到普通人族的绝对优势。

    一支百人规模的蛮族游骑,和一支千人规模的大奉游骑如果在野外遭遇,那么全军覆没的必然是没有火炮和床弩助阵的大奉游骑。

    过了楚州边境,北方的景色一下子粗犷起来,灰白色或深黑色的连绵山脉,缺乏绿色植被的贫瘠土地。

    荒凉是北方唯一的主基调。

    当然,这里也有湖泊和草原,有欣欣向荣的绿洲和青山。这些地方,大部分都被蛮族部落、分支占据,繁衍生息。

    青颜部位于西北位置,一座名叫驮天的山脉脚下,传说驮天山是青颜部先祖陨落后所化。

    山中物产丰富,瓜果草药,飞禽走兽,数不胜数,是青颜部的圣山。

    青颜部的建筑风格,糅合了北方与大奉的特色,连绵成片的帐篷里,混杂着同样连绵成片的黄土屋、木屋、甚至殿宇。

    后者是青颜部从大奉劫掠来的奴隶们建造。

    黄昏。

    “呼,呼”

    闷雷般的呼噜声传遍整个青颜部,浑身青色的族人们习以为常,或驱赶牛羊,或进山狩猎,或饮酒作乐,各自忙碌。

    仅是呼噜声,便能传出数十里,这是什么样的怪物?

    呼噜声来自青颜部落的首领——吉利知古。

    三品巅峰的高手,北方蛮族第一强者,此人曾与镇北王有过一场鏖战,结局不为人知,但事后双方斥候寻找战斗地点,发现战场连绵数百里,数百里内,一片狼藉,生灵绝迹。

    一位背着双刀的青颜部蛮子,骑乘马匹,快速掠过帐篷和房舍,沿着那条直达山脚的大路行去。

    路的尽头,是具备浓浓大奉风格的宫殿。

    背着双刀的蛮子取出令牌,通过关卡,进入建筑群,直奔那座最高耸华丽的宫殿。

    “首领,首领”

    蛮子没有进入宫殿,站在外边的院子里,用蛮语大声呼喊。

    “呼噜,呼”

    呼噜声夏然而止,两丈高的宫殿大门自动敞开。

    背双刀的蛮子抬脚进入,殿内的装饰风格堪称粗犷,十六根粗壮的石柱撑起十丈高的巨大穹顶。

    一条猩红的地毯从大殿深处延伸到殿门口,地毯两边立着等人高的火把,熊熊燃烧。

    大殿的尽头,伫立着一张巨大的石椅,石椅上端坐着一位两丈高的青色巨人。

    他庞大的身躯没有任何毛发,体表覆盖着一层层厚重的青色角质甲胄,额头生出一只弯曲朝天的尖角。

    他没有收敛自己的气息,也没有可以外放,但即便如此,背双刀的蛮子已是战战兢兢,双腿不停颤抖。

    蛮族高手从来不会刻意的收敛气息,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强大,因此殿内只有吉利知古一人,不存在侍卫和侍女。

    石椅边靠着一柄比门板还宽的巨剑,巨剑色泽黯淡,呈斑驳的深红色,那是吉利知古斩杀的强者留在上面的鲜血。

    石椅上的巨人眸子半阖,声音如同雷鸣,回荡在殿内:“为何打扰我沉睡。”

    背双刀的蛮子趴伏在低,额头抵住地面,用蛮语恭声道:“首领,我们抓住一个俘虏,他说知道镇北王屠戮生灵,炼化精血的地点。”

    青色巨人半阖的双眼,骤然睁开,威严可怕的气息扩散,笼罩殿内每一个角落。

    距离边关不远的北山郡,城外的官道上,一列车队缓缓而来。

    为首的是一位身穿轻甲,扎着高马尾,提着一杆银枪的女子。

    她眉目如画,却没有普通女子的温婉,双眼清亮,五官俊美,与其用漂亮来形容她,不如说是帅气。

    这个时代,极少有这么帅气的女子,英姿勃勃。

    白马银枪李妙真重操旧业,飞燕女侠再现江湖。

    ps:感谢“夜隐重霾”的盟主。

    哈哈哈,码着码着,往床上一趟,睡着了。好了,更新完上班。我可以借机在路上再睡一个小时。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综复杂

    车队里全是佩刀带枪的江湖人士,他们是听说了飞燕女侠的大名后,自发组织、跟随。

    这是他们第三次外出狩猎蛮族游骑,得益于飞燕女侠神功盖世,他们这次依旧满载而归,杀死蛮族游骑一百二十人,俘虏五十匹战马,六十八把弯刀,以及夺回被蛮族骑兵劫掠走的女人和粮食。

    战马、弯刀以及女人和粮食,在双方交战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死亡。

    守城的士卒眯着眼眺望,瞧见白马之上,英姿勃勃,五官精致的飞燕女侠,顿时露出敬仰之色,呼唤着城头的守卫,手持长矛迎了上来。

    “飞燕女侠您回来了?哎呦,这次又杀了这么多蛮子。”

    “快,护送飞燕女侠去衙门领赏。”

    守城士卒们惊喜不已,只觉得飞燕女侠是江湖豪杰的标榜,是值得追随的大人物。

    两列士卒在前头领路,护送李妙真一行人进城,城中百姓见到白马之上的飞燕女侠,见到运送回来的蛮子尸体,热情的夹道欢迎。

    高喊“飞燕女侠”之名。

    李妙真身后的江湖人士们挺直胸膛,与有荣焉。

    大概一旬前,飞燕女侠突然来到北山郡,打着替天行道之名,严惩了一群哄抬粮价的奸商,把劫走数百石粮草,分发给揭不开锅的贫民、乞丐。

    奸商背后有官场大佬撑腰,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于是派兵擒拿。但被飞燕女侠一一打退。

    再后来的事情,市井百姓就不知道了,只是那次事件后,飞燕女侠在北山郡拉拢起一批江湖人士,专门狩猎蛮族游骑。

    然后找官府领赏,赏金换成粮食,在城外建起粥棚,施舍给吃不起饭的流民和乞丐。

    一时间,飞燕女侠的善举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津津乐道。

    甚至有其他郡县的流民,徒步走数十里,翻山越岭来北山郡等待施粥。

    施舍结束后,李妙真返回落脚的客栈,在苏苏的服侍下沐浴,洗掉身上的血腥味。

    她坐在桌边,沉吟不语。

    那天传书结束,李妙真按照许七安的意见,高调出场,到处行侠仗义,如今在北境算是小有名声。

    由于“出道”时间有限,想如当初那样名声传遍整个云州,肯定达不到。

    整整一旬过去,投奔她的江湖人士数不胜数。有的是为名声,有的是为利益,有的纯粹是想抗击蛮族。

    李妙真用天宗心法做了简单的排除,把心术不正的剔除。留下来的,多是些为名为利为百姓的江湖豪侠。

    在她看来,只要愿意做好事,为名为利都可以。

    然而,李妙真真正想等的人没有到来。

    “主人,那小子没有新的进展了么?他不是断案如神么,怕不是也没辙了。”苏苏捧着茶,放在桌上。

    见主人眉头紧锁,劳心费神的,苏苏就有些心疼。

    “这件事没这么简单。”李妙真通过地书传讯,已经从许七安那里得知了“血屠三千里”案件的真相。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楚州真的发生过血屠三千里的大事,即使官府要隐瞒,江湖人士和市井百姓的嘴是堵不住的。”

    李妙真愁眉不展:“可不管我怎么打听,都没有人知道。”

    苏苏歪着头,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露出很少见的沉思,忽然美眸一亮,喜滋滋道:“我想到啦,我想到啦。”

    李妙真保持怀疑态度:“你又知道什么了。”

    苏苏青葱般的玉指捻住一缕青丝,俏皮的眨眨眼,笑嘻嘻道:

    “你想啊,如果真的发生血屠三千里的大事,却没人知道,那会不会是当事人被消除了记忆?就像我记不起当初父亲是因何获罪,被判斩首。”

    李妙真闻言,嗤之以鼻:“如此规模的大型杀戮,即使消除记忆,也会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蛮族探子会查不到?你真是”

    她忽然愣住,眼神一点点放空,整个人呆了呆。

    苏苏忙问:“主人,你想到什么了。”

    李妙真恍然回神,沉思道:“但你的想法未必不是一条线索,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却能瞒住所有人哪个体系,第几品的强者能做到?”

    首先,她把武夫排除出去,这是不需要思考的事。

    接着,她脑海里浮现两个字:术士!

    许七安曾经说过,高品术士能屏蔽天机,屏蔽某人或某些事,把自己变成小透明李妙真只觉得大脑通电了。

    思路豁然贯通。

    当今九州,有这份能耐的术士,她能想到的只有一个人:监正。

    李妙真因为这个猜测而浑身战栗。

    冷静冷静,许七安说过,先大胆假设,再小心求证在没有证据证实之前,一切都是我的臆测,而不是真实李妙真深吸一口气,正打算取出地书碎片,告诉许七安自己的大胆想法。

    这时,房间的门被扣响。

    李妙真淡淡道:“进来。”

    说话的同时,侯立在门后的小鬼,殷勤的打开了房门,请客人进来。

    来访者是一个中年男人,投奔李妙真的江湖匹夫之一,楚州本地人,叫赵晋,此人修为还可以,每次杀蛮子都身先士卒。

    不为名利,只因为是楚州人,想驱逐蛮子,造福楚州乡亲。

    穿着常服的李妙真不苟言笑,有着军人的严肃和沉稳,道:“赵兄,找我何事?”

    赵晋豪爽的大笑:“咱们这次又是满载而归,换的米粮够城外的流民喝三天粥,兄弟们都很高兴,想找家酒楼庆祝一下。”

    他一边说着,一边开到桌边,手指探入李妙真的茶杯,蘸了蘸水,在桌面写下:我家大人想见您,事关镇北王屠戮百姓一事。

    “我就是过来问问,您今晚要赴宴吗。”赵晋声音洪亮,笑容豪爽。

    李妙真凝视着桌上的字迹,沉默了许久,道:“替我谢谢兄弟们的好意,不去。”

    赵晋点头,没有继续逗留,转身离开房间。

    他顺着楼梯返回大堂,一众围着桌子,喝酒吃肉的江湖人士立刻追问:“怎么样,飞燕女侠同意了么?”

    赵晋无奈摇头。

    众人一阵失望,嘘声一片。

    如李妙真这样的女侠,最符合江湖人士的胃口,这群人里,内心仰慕她,想娶她做媳妇的比比皆是。

    这种暗恋,十有八九都会无疾而终,成为多年后的回忆。

    赵晋喝了几杯酒,借口不胜酒力,回房间睡觉。

    关上门,他从怀里摸出李妙真刚才给的一张符箓,以气机引燃,嗤,符箓燃烧中,他只觉困意如海潮般涌来,眼皮一沉,陷入沉睡。

    朦胧之中,他再次睁开眼,房间里多了一位穿道袍的俏佳人,正是李妙真。

    “这是一场梦境,你见到的是我的元婴,呵,你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知道有部分人已经知道我的身份。”

    天人之争发酵了一个多月,天宗圣女是李妙真,也是飞燕女侠的真相,知道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不过这不是重点,李妙真盯着赵晋,沉声道:“你是谁?”

    “我真名就叫赵晋,是楚州游侠。”赵晋道。

    李妙真微微颔首,似乎有能力在梦境中分辨他有没有说谎,接着问道:

    “你家大人是谁,你怎么会知道镇北王屠戮百姓这件事,据我所知,除了蛮子,楚州似乎无人知晓此事。”

    她的言外之意,你一个江湖游侠,不可能知晓内幕。

    “我家大人,他”

    暗中调查、走访数日后,陈捕头无奈返回驿站,表示自己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刘御史沉吟道:“我觉得可以从楚州布政使郑兴怀这里寻找突破口,此人风评向来极好,在楚州深受百姓爱戴,是少有的良臣。

    “他如果知道这件事,绝对不会隐瞒不报。也许,是受了镇北王和都指挥使的威胁。不如我们去找他探探口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