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奉打更人 >

第315章

大奉打更人-第315章

小说: 大奉打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途中,他故意要求金莲道长屏蔽天地会成员,与李妙真开启私聊,问她身在何处。

    毫不意外的被天宗圣女臭骂一顿,而后被告之镇北王殒落的消息。

    许七安“大吃一惊”,直呼不可能。充分表现出一个“震惊党”该有的素养。

    这让李妙真心里微微得意,便不再那么生气他放鸽子。

    随后,许七安让她以找“正在赶来的路上的许银锣”为由,离开楚州城,来山谷会合。

    中午时分,许七安终于带着王妃抵达山谷,当日拜别郑兴怀,他在附近的县城找一家客栈安置王妃,两地离的不远。

    山洞里,篝火熊熊,李瀚和赵晋哥们俩,分别烤着山鸡、野兔、鲜鱼等猎物。

    高瘦的申屠百里闭着眼睛,盘膝吐纳。

    膘肥体壮的魏游龙擦拭着大砍刀,沉声道:

    “不知道许银锣和飞燕女侠怎么样了,阙永修和镇北王残暴凶狠,如果被他们发现端倪,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而他们如果出了意外,那我们极可能被顺藤摸瓜。”

    军伍出身的枪兵唐友慎,目光锐利的扫向洞口,而后又收回目光,抱着长枪,闭目养神。

    郑兴怀摆摆手,声音轻,但语气透着笃定:“不会的,他们两人即使一无所获,也不会被镇北王和阙永修盯上。”

    容貌姣好的少妇问道:“郑大人为何如此肯定?”

    郑兴怀道:“飞燕女侠闯荡江湖,好管闲事,能博下这么大名声,又安然无恙。绝非鲁莽之辈。至于许银锣,破一次大案,也许是运气。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众人缓缓点头。

    无论是飞燕女侠还是许银锣,都是让人有踏实感的人中龙凤,是那种把事情交给他们,就会无比安心,不用整日担心受怕的人物。

    这时,申屠百里猛的睁开眼,声音低沉且急促:“有人来了。”

    李瀚和赵晋下意识的丢掉猎物,抓起各自的兵器,与众人冲出山洞。

    一男一女结伴而来。

    男子阳刚俊朗,气度不凡,正是银锣许七安。至于女子,他们只是看一眼便忽略,脚步行走没有章法,颠颠的跟在许银锣身边。

    姿色平庸,疾走间带着微微的气喘,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

    后头的郑布政使迎上来,拱手道:“许银锣。”

    他身后的武夫们带着诧异,许银锣前天夜里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去楚州城查案,岂料今日便返回。

    此地距离楚州城有数百里,这点时间,不够一个来回。

    许七安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收到消息,镇北王已经殒落在楚州城。我是来接你们过去的。”

    晴天霹雳!

    郑布政使脸色倏然僵硬,眼睛缓缓瞪出,嘴巴慢慢张大,让许七安明白,原来这才是震惊党的真正素养。

    众侠士无声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不信”二字。

    “是,是不是收到的消息有误”

    郑布政使跨前几步,脸上表情复杂,一边奢望消息属实,一边又认定许七安收到的是错误消息。

    申屠百里等人没有说话,但也认为布政使大人说的有理。

    千真万确,镇北王就是我亲手宰的许七安笑着点头:“没有错,是真的。”

    砰砰,砰砰郑布政使听见了自己狂乱而激烈的心跳声。

    “飞燕女侠很快就来,她知道事情的经过。”许七安把锅甩了出去。

    众人随后返回山洞,在忐忑的情绪里等待着。

    王妃乖巧的坐在许七安身边,小口小口的啃着鸡腿,大奉第一美人在努力扮演一个微不足道的路人甲。

    来时的路上,她从许七安口中得知郑兴怀的身份,明白他的家人死于屠城。

    尽管自己和镇北王并没有感情,可毕竟是有名分的夫妻,王妃对郑大人心怀愧疚。

    半个时辰后,李妙真来到山谷,降下飞剑,轻飘飘落入山谷。

    她环顾着早已等在洞口的众人,微微颔首,又在姿色平庸的王妃身上顿了顿。

    “飞燕女侠,许银锣说,说镇北王殒落在楚州城?”

    郑布政使疾走几步,直勾勾的盯着她。

    李妙真给予肯定答复:“是的,他的尸体还在楚州城。”

    当即把楚州城的战斗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

    郑布政使听完,缓缓点头,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众人,低声道:“本官,本官想一个人独处片刻。”

    拱了拱手,转身,慢慢走回洞窟。

    几秒后,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许七安叹息一声,旋即耳边响起李妙真的传音:“她是谁?”

    “一个命苦的人,正好我有事要拜托你,血屠三千里案已经尘埃落定,善后的事不必你操心。你能帮我带她回京吗?切记不要招摇,最好先找个客栈歇下来,等我回京。”

    许七安传音回复。

    李妙真不作答,审视王妃片刻,撇撇嘴,传音道:

    “命苦之人,所以要带回京安置?这妇人倒是一副好生养的模样,只是你何时变的这般饥不择食?”

    妙真啊,不是我贬低你,摘了手镯的她,可以很自信的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许七安察觉到李妙真有些不高兴,便没有回应,只是拱了拱手。

    然后转身,对王妃小声说道:“她是我小妾的娘家人,可以信任,你先随她回京,听她安排。”

    王妃闻言,柳眉轻蹙,她是第一次听说许七安有小妾,不过想到他的身份和地位,想到他这样的教坊司常客,有小妾难道不是很正常吗。至于李妙真她是认识的。

    “嗯!”她冷淡的点点头。

    三日之后,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的郑布政使,在时隔月余,终于重回楚州城。

    头发花白的郑兴怀,一步步登上城头,他看见昔日繁华的楚州城已经化作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大地满目疮痍。

    北面的城墙坍塌了一半,西边的城门也被撞塌。

    两万多名士兵分散在城中,各自忙碌着,有的搜寻粮食、米面等食物,虽然城市破坏严重,但藏在地窖里的物质保存完好,且坍塌的废墟里也能找出很多物资。

    有的士兵在修建房屋,充当临时军营,为两万多名士兵提供暂时的住所。

    有的士兵在修补城墙。

    有的士兵在埋葬尸体,有同袍的,有城中百姓的,也有蛮子和妖族的。

    这些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三天。

    “史书必定会记下这件事,警醒后世之人,同时,也会把镇北王的罪过记下来,让他遗臭万年。”

    刘御史出现在他身边,使团这边已经从李妙真口中得知郑兴怀死里逃生的事,明白他们在城中见到的郑兴怀是假的。

    多半是那个三品巫师的手笔,否则不可能瞒过四品的杨砚。

    “朝廷,真的会定镇北王的罪吗?”郑布政使低声说。

    “胜利是靠争取的。”刘御史一字一句道。

    这时,许七安和杨砚、陈捕头等人登上城墙,主办官许银锣沉声道:“接下来,我们就要回京了,回京定镇北王的罪,为此案盖棺定论。

    “但在那之前,郑布政使应该会想先敬几杯薄酒给城中的亡魂。”

    百夫长陈骁手里拎着酒壶,迈步向前。

    郑布政使接过酒壶,再次眺望下方的城池,在祭拜之前,他想留点时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

    郑兴怀出生在被誉为大奉两大粮仓之一的漳州,但他幼时家里很穷,靠着母亲给殷实人家洗衣服,做绣工,艰难度日。

    年少的郑兴怀最期待的是秋收的日子,他可以去别人的田里捡麦穗。

    捡一篮子麦穗,他和寡母可以喝三天的粥。不能捡太多,不然会被毒打。

    秋收过后,最难捱的是冬天,每个冬天他的手脚都是冻裂的。而她的母亲,即使在冬天,为了几个铜板,也要在结冰的河边给人浆洗衣衫。

    寡母就这样一点一点,给他攒够了先生的束脩,攒够了进国子监的银子。

    郑兴怀16岁进国子监,苦读十年,元景19年,他金榜题名,二甲进士。

    他马不停蹄的赶回老家,想把喜悦给母亲,想接母亲去京城定居,想光耀门楣,让所有曾经说过冷言冷语的人刮目相看。

    可他看见的是母亲矮矮的坟茔。

    寡母去世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告诉他,家书是族人帮忙代写,因为那个辛苦操劳了一生的普通妇人,不希望影响儿子的学业。

    郑兴怀在母亲的坟前跪了一天一夜。

    郑兴怀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为过于刻板,不愿同流合污,他得罪了当时的首辅,被贬到塞北的楚州,当了八品的县令。

    起初他并不喜欢楚州,因为塞北苦寒,民风彪悍。刻板的他,也终于开窍了,耗尽积蓄找熟人打点关系,希冀能重新调回京城。

    直到有一年,蛮族骑兵过来打草谷,劫掠数十里。

    事后,郑兴怀被打发去慰问百姓,视察情况,他走在田埂上,看着被铁骑践踏的青苗;他走在官道上,看着被蛮族吞吃只剩残躯的尸首;他走进山里,看见侥幸逃过一劫的百姓,看着他们贫苦和沧桑的脸庞。

    郑兴怀想起了去世多年的母亲。

    后来那位首辅致仕,同窗和好友们在朝中运作,打算把他调回京城。

    但那时候郑兴怀已经不想离开楚州,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心血都倾注在这片土地。

    他是那么的拼命,时常彻夜不眠的处理政务,似乎这样,就能弥补他对母亲的亏欠。

    时光荏苒,十八年弹指而过,他的大半个人生都交给了楚州,如今却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

    “功名利禄一纸书,不过扬灰于尘土”郑布政使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酒水倾倒而下,溅起尘埃。

    很长时间没人说话,直到郑兴怀情绪稳定,大理寺丞清了清嗓子,道:

    “阙永修已经畏罪潜逃,镇北王伏诛,但他们的罪行还没昭告天下,郑布政使是主要人证,必须随我们回京。但楚州城这般景象,如今的北境,需要人留下来主持大局”

    刘御史皱了皱眉,分析道:“楚州城三十八万百姓惨死,善后之事倒是简单,只需安置好这两万多名将士便成。

    “至于其他州郡县,保持原样就可以,不需要特别关照。而蛮族和妖族,刚经历这场大战,早已吓破了胆。他们害怕那位神秘高手,短期内不会再侵略边境。甚至许多年都不会了。”

    郑兴怀沉吟片刻,看向杨砚:“秀才不掌兵,本官处理政务在行,管理军队是门外汉。杨金锣,在场你修为最高,更有掌兵经验。既能管理也能震慑士卒。”

    杨砚颔首,淡淡道:“行。”

    头儿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朱广孝啊,沉默寡言,但踏实肯干,非常可靠许七安从头到尾都没有插嘴。

    因为他想说的,都被这些文官说完了。

    “对了,”他忽然想起一事:“镇北王的尸体带回京去,他是此案主角,死,也要带回京。”

    “这是自然。”郑布政使点头。

    镇北王的尸体,无论如何都要带回京城的。

    这件案子,杀了镇北王只是初步结束,为案子定性,才是一个完美的收官。

    见事情已经谈完,杨砚看向许七安,沉声道:“随我过来。”

    头儿,你严肃的样子,嚣张的口吻,就像我中学时的班主任许七安还是乖乖的跟他走了。

    两人沿着城墙,走出一段距离后,杨砚停下来,转身说道:

    “镇北王献祭城中百姓时,我曾看到城中百姓的魂魄汇入地底,地底似乎还有一座阵法。可当我事后去挖掘,掘地三尺,什么都没找到。”

    魂魄汇入地底?这是什么操作,镇北王屠城不是为了炼制血丹吗许七安听完,第一反应就是:

    妙真,我需要你!

    有关于魂魄方面的知识盲点,找李妙真就对了,如果李妙真学艺不精,那没关系,还有金莲道长这个老银币。

    杨砚凝视着他,问道:“你有什么线索吗。”

    人脉广的好处非常明显,我以后要继续把鱼塘发扬光大,对了,黄油玉雕刻的小剑还没送给军娘许七安心里不着边际的想着,沉声道:

    “头儿,你稍等片刻,我去趟茅厕。”

    杨砚是知道他持有地书碎片的,当初那位紫莲道长,就是杨砚单枪匹马干掉的。

    许七安走下城头,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取出地书碎片,用三号的身份传书:【金莲道长,我有事要与你单独商量。】

    大晚上的,看到这则传书的天地会成员,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近不知是怎么了,李妙真那个女冠,三天两头要求屏蔽大伙,现在三号也有样学样。

    几秒后,金莲道长传书道:【什么事?】

    【三:妙真呢,妙真可以参与话题。】

    金莲道长叹息一声,传书道:【妙真,你可以传书了。】

    【二:你找我什么事,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这是怎么了,火气那么大?许七安传书道:【你似乎不太高兴,怎么了。】

    李妙真:【呵,你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她快把我当丫鬟使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王妃呢。那种心安理得的架势,就很气人。】

    您和钟璃一样,也是大预言师?许七安传书安慰圣女:【别和她一般计较,她习惯了。】

    王妃那个蠢女人,未必是故意的。她当了半辈子的王妃,锦衣玉食,丫鬟伺候,生活中的很多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

    除非李妙真像他一样,不停敲打王妃。

    李妙真:【有事说事,别打扰我打坐。】

    明显是余怒未消,带着火气啊,我还是哄哄她许七安传书道:

    【我觉得你不必这么刻苦,以我们飞燕女侠的天资,只需要把部分精力放在修行,就能傲视同辈。】

    李妙真传书:【哼,我觉得你在骗我。】

    她心情稍稍好转。

    许七安:【金莲道长觉得呢?】

    金莲道长:【我觉得你们根本不尊重我。】

    就像闹哄哄的教室迎来了班主任,许七安和李妙真没敢继续闲聊,前者把话题扯了回来,传书说明情况: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