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奉打更人 >

第660章

大奉打更人-第660章

小说: 大奉打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用的。”

    临安心里窃喜,矜持的“嗯”一声。

    这时,她听王思慕叹口气:

    “你贵为公主,本来不管嫁給谁,都是风风光光,耀武扬威的。唯独嫁到许家,这公主的身份,恐怕不管用。”

    以许七安今时今日的地位、修为,区区公主之尊,肯定束缚不了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许家那个愚蠢的幼妹在皇宫里可以横着走,而皇子皇女都不敢招惹。

    既然如此,临安殿下嫁到许府,只要许银锣不曾与叔婶分家,那她就要受许家主母的压制。

    临安并不笨,听出王思慕的弦外之音:

    “思慕不妨直说。”

    王思慕小声道:“许家主母手段极为了得,进了许家,莫要与她冲突,乖顺的做个小媳妇便好。要是被立规矩,被刁难,能忍则忍。”

    闻言,临安微微蹙眉,心里莫名的沉重,诧异道:

    “竟让你都如此忌惮?”

    王思慕叹息一声:

    “我这点道行,比她还差远了。你可见过许玲月?”

    临安回忆起当日在观星楼,有过一面之缘的许玲月,点点头:

    “乖巧懂事,娇滴滴的,看起来甚是柔弱。”

    王思慕冷笑道:

    “那都是装出来唬人的,那个妮子,是个手段阴险,心思歹毒的。对了,她对许银锣这个兄长极为迷恋,你将来嫁入许府,第一件事就是与我联手,把她给嫁出去,不然少不得你苦头吃。”

    临安若有所思。

    王思慕继续道:

    “我与她暗地里交锋多次,没讨到好处。能教出这样的女儿,许家主母能是省油的灯?二郎才华横溢,据说也是许家主母自幼鞭挞他读书识字。

    “你要知道,许二叔只是一介武夫,可教不出二郎这样的读书种子。还有啊,我听说许银锣年少时,与婶婶关系不睦,被她逼的只能住邻宅的小院,日子甚是清贫。”

    临安大惊失色,没想到许七安还有如此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她是了解许七安的,桀骜不羁,谁都不服,从一个小小的长乐县快手,成为如今顶天立地的英雄,谁都压不住他。

    这样的人物,年少时竟被许家主母赶到小院。

    王思慕沉声道:

    “当然,那会儿许银锣尚为起事,寄人篱下。可是殿下,许银锣飞黄腾达之后,竟没有秋后算账,反而对他婶婶以及一家子掏心掏肺。

    “你现在知道许家主母驭人手腕有多厉害了吧。”

    临安当场怂了半边,一脸忌惮,结结巴巴道:

    “我,我没事干嘛要招惹她,我又不会招惹她的”

    王思慕张了张嘴,其实她后续想说,欲对付许家主母,倒也不难,只要我们联手,你听我吩咐

    但见临安殿下如此不济,她这些话顿时说不出口了。

    散步结束,得到满意答案,但对许家主母心生忌惮的临安,满怀心事的坐上豪华马车,在辚辚的车轮声里,返回皇宫。

    此时接近午膳,她没有回韶音宫,而是去了母妃的住所。

    陈太妃摆了满满一桌珍馐美味,等着一双儿女共进午膳,见临安进来,微微颔首。

    母女俩关系有些冷淡,陈太妃喝了一口茶,淡淡道:

    “陛下登基后,愈发的听不进母妃的话。我这个当娘的,连自己女儿的婚事都左右不了。”

    按照规矩,您本来就左右不了我的婚事临安心里嘀咕一声,皱起眉头:

    “母妃不满意我的婚事,找皇帝哥哥言明便是,与我说甚。”

    陈太妃冷哼一声:

    “倒也不必,你这丫头心仪他,母妃是知道的。”

    陈太妃只是对当初福妃案耿耿于怀,那小子丝毫不顾临安颜面,揭穿她的谋划。害她被先帝降了位份。

    “我可是听陛下说了,他并不在青州,亦不在京城。如今中原大乱,青州战事胶着,他不为朝廷出力,东奔西跑些什么。”

    陈太妃抱怨道。

    也不知道陛下把你嫁给他,能否笼络到那天杀的小子陈太妃心里嘀咕,并未当着女儿的面说出来。

    她还是疼爱临安的。

    碎碎念着,桌上菜肴齐了,母女俩等了一阵,没等来永兴帝。

    陈太妃蹙眉吩咐道:

    “陛下还未来用膳,派人去安神殿知会一声。”

    宫中服侍的宦官应声退去,一刻钟后,匆匆返回,道:

    “陛下在与诸公议事,奴婢未能见到陛下。”

    陈太妃心里一沉:“知道是何事吗?”

    如今正是风雨飘摇的敏感时期,她对政事极为关注。

    宦官道:

    “听安神殿的公公说,方才监正派遣司天监术士传话宫中,说南方气冲斗牛,气运翻覆,南妖夺回十万大山,重建万妖国。”

    万妖国陈太妃恍然间想起万妖国的存在,风韵犹存的脸庞喜色浮动:

    “就是那个与朝廷结盟的妖族?”

    宦官点头。

    “好,好啊”

    陈太妃笑容满面,看向临安,道:“前阵子陛下还说,如果那个南妖不能成事,那牵制佛门的计划便难以实现。中原局势堪忧。”

    临安笑着附和:“现在看来,皇帝哥哥的担忧不会实现了。”

    陈太妃欣喜若狂:

    “天佑大奉,天佑陛下。”

    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可以领红包和点币,先到先得!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永兴帝姗姗来迟,面带微笑,心情极为不错。

    已经吃了半饱的陈太妃笑吟吟起身:

    “正给陛下热着酒菜呢。”

    当即吩咐宫女把酒菜端上来。

    永兴帝笑道:

    “今日值得畅饮几杯,临安啊,你也陪朕喝几杯。”

    他拍了拍妹妹的肩膀,他表现的一副很重视临安的姿态。

    见状,陈太妃微微皱眉,试探道:

    “陛下,听说南疆出事了?”

    永兴帝笑道:“说起来,南妖能夺回十万大山,牵制佛门,许银锣居功至伟啊。若非他身先士卒,南妖想夺回十万大山,可没那么容易。”

    临安眼睛一亮。

    是他啊陈太妃心情复杂,看了眼容光焕发的女儿,顿时有些尴尬。

    天宗。

    仙山耸立,祥云笼罩,猿啼鹤鸣之声悠扬响起。

    宫殿重重,掩映在云雾和山林间,时而有空旷悠扬的钟声,从这片世外桃源般的仙宫中响起。

    云海之上,一只高大神骏的异兽,探下脑袋。

    它俯瞰仙山片刻,从云海中走了出来。

    其身似鹿,覆满雪白鳞片,头生一对犄角,马蹄,蛇尾。

    一双竖瞳蔚蓝如海。

    ps:字数多,更新晚了,错字先更后改。

 第七十三章 天地会群聊

    雪白神骏的异兽从云海中现身,缓步朝着仙山走去。

    它宛如九天之上的神兽,正一步步走入凡尘。

    白色的云雾从蹄下升起,托着它步履虚空。

    嗡!

    空气陡然一震,就像水面荡起涟漪,涟漪往下扩散,勾勒出一个碗状的屏障,将连绵层叠的仙山笼罩在内。

    “守山大阵……”白帝知道自己位格太高,触发了天宗的守山阵法。

    这时,阵法敞开一道缺口,淡漠的声音同步传来:

    “远来是客,道友请。”

    长着犄角的头颅轻轻点了一下,白帝一蹄迈出,消失在空中。

    再出现时,它已置身于仙山之巅,那座巍峨高大的仙宫。

    粗壮的立柱支撑起百丈高的穹顶,柱身雕刻云纹、火焰、疾风等纹路,整体风格是宏大巍峨中,交织着冷清和寂寥。

    因为仙宫空旷,没有任何摆设。。

    立柱的尽头,高大的基座上是闪烁着九色光芒的莲台,莲瓣缓缓旋转,其上盘坐一位白发白须的老道。

    他闭着眼,微垂脑袋,像是在打瞌睡。

    老道士外表和气质平凡且普通,但在白帝眼中,老道士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仿佛只是历史中的一道投影。

    “你可以称我为白帝,云州的百姓是这样称呼我的。”

    白帝口吐人言,声音低沉。

    “来我天宗何事。”

    天尊并没有客套,说话风格直言了当,也没有因为来者是神魔血裔,而产生情绪波动。

    白帝伫立在大殿中,平视天尊,道:

    “当年道尊把所有神魔血裔驱逐出九州大陆,你可知晓此事。”

    “并不关心。”天尊如此回答。

    白帝对天尊的态度毫不意外,淡淡道:

    “你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当年的祂。”

    它继续说道:

    “我去南疆见过蛊神,蛊神告诉我,道尊或许已经殒落。能让蛊神做出这样的判断,道尊殒落的可能性极高。可我想不明白,当年的九州,能威胁到他的存在,只有沉睡的蛊神。

    “但道尊的殒落,显然与蛊神没有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超品殒落?

    “能回答我的,放眼九州,大概只有蛊神、巫神、佛陀,如果儒圣没有死,他也算一个。但这些超品,要么死去,要么封印着。

    “或许,你能回答我。”

    一阵风吹入大殿,白帝脖颈的鬃毛轻盈抚动,它蔚蓝的竖瞳凝望天尊:

    “我听云州的那个二品术士说,道门的天尊,会无缘无故的消失。”

    它怀疑道尊的陨落,和天尊们的消失是一个性质。

    天尊垂首盘坐,闭着眼,不曾开口,但有声音传来:

    “与我何干!”

    白帝没有生气,似乎认为天宗就应该是这副德行,开口问道:

    “当年我离开九州大陆时,道门流派众多,但并没有人宗和地宗。听说这是他后来创立的?天宗可有这两宗的心法。我想看看“天地人”三宗的修行之法。”

    天尊不语,但白帝身前,浮现三本典籍,蓝色封皮,其中一本写着《太上忘情》。

    另外两本相较《太上忘情》,厚度远远不如,甚至没到一半。

    人地两宗的心法,天宗只有开篇,高深的自然不会有。

    白帝凝眸,望向“人宗”和“地宗”的典籍。

    “哗啦啦”

    纸页快速翻动,不多时便见底,白帝沉默了,眼里闪烁着困惑:

    “此二宗心法,与天宗迥异,且瑕疵极大。道尊当年将我等驱赶出九州大陆时,已是超品位格,何必在开创人宗与地宗?”

    带着疑惑,他的目光落在《太上忘情》典籍,书页“哗啦啦”翻动,很快见底。

    然后又一次翻动,白帝反复看了数遍,闭上眼睛。

    许久后,它睁开蔚蓝兽睛,巨大的叹息在殿内回荡:

    “我明白怎么回事了。”

    “你也认为祂已殒落?”天尊罕见的开口问询。

    白帝沉默片刻,缓缓道:

    “此中之事,过于复杂,我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就目前的线索而言,道尊确实殒落了。儒圣不是守门人,道尊也不是,那守门人到底是谁”

    它收束思绪,道:“此间事,我不会透露出去。”

    天尊寂然盘坐,不予回应。

    白帝转身,化作白光消失在大殿中。

    一叶扁舟,随波逐流。

    海上阳光酷烈,慕南栀戴着垂下细纱的帷帽,穿着单薄的衣裙,坐在小舟上垂钓。

    白姬在荡漾的碧波中狗刨,围绕着扁舟打圈,欢快的像一只哈士奇。

    短小的四肢在清澈的海水里使劲的刨动。

    许七安赤着上身,躺在扁舟上,手里拿着地书碎片,就像前世躺在床上玩手机一样,看着天地会成员传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兵,天地会成员们麾下的人马,都拥有了一定的战力,弱于正规军,强于杂牌军。

    其中以李妙真的军队实力最强,楚元缜次之,李灵素最弱。

    至于恒远,因为无法说服自己劫掠商贾富户,他并没有聚拢流民,组建军队,只是在力所能及的帮助饥寒交迫的百姓。

    “有时候过于坚守原则,也是一种迂腐啊,恒远大师。”

    许七安心里默默评价。

    人不可能永远坚守固定的原则,懂得变通之人,应该根据所处的环境、局势,来考虑适当的更改原则。

    当然,这得在一定的、合理的范围内。

    【七:前日,我被官兵围剿了,而且来的都是精锐。我不愿与官兵死斗,率兵冲出包围圈,没想到那群官兵紧追不舍。】

    李灵素说起最近遇到的麻烦,他的大本营被当地官府派兵剿了。

    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都是一些散兵游勇,战力不强,或者干脆就是当地乡绅组建的民兵。

    这次不同,这次来的是精锐,并且配备了军弩和火铳。

    【二:大概半旬前,我也遇到了朝廷的精锐。小皇帝脑子有问题?我们帮他稳定局势,安抚流民,他不感激便罢了,竟派兵围剿我们?】

    飞燕女侠在天地会内部重拳出击:

    【有这么多兵力,投入青州不行?我看这小皇帝不比他老子好多少,都是尸位素餐之人,看老娘早机会刺死他。】

    【四:不应该啊,虽说永兴没有应允二郎的计策,但他是心动过的,知晓此计的妙处。眼下有人替他冒天下大不韪,劫掠乡绅望族,安抚流民,他该高兴才是。】

    楚元缜没有遭遇围剿,主要是他的领地并非固定。隔一段时间,便会出兵讨伐附近的流寇团伙,或剿灭或吸纳。

    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待一段时间,把路线慢慢往青州推进。

    【一:正因为不是他的应允的,所以才不放心。】

    这个时候,天地会的智囊怀庆传书:

    【既然他没答应,那么是谁在背后聚拢流民,积蓄力量?永兴帝怕是怀疑幕后主使是某位亲王。比如本宫的胞兄炎亲王。

    【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觊觎皇位的兄弟和叛军是一样的。】

    天地会成员恍然大悟。

    楚元缜传书道:【原来如此,久不在朝堂,我的嗅觉变的迟钝了。永兴魄力还是不够,换成是我,干脆将计就计,先让觊觎皇位的兄弟帮忙稳定流民,等打赢了青州战事,再过河拆桥,或软禁,或暗杀,或将兄弟的谋划公之于众。

    【反正身为帝王,要对付一个亲王,难度不大。至于在外头聚拢流民的高手,呵,既然原本是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