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奉打更人 >

第687章

大奉打更人-第687章

小说: 大奉打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坐在金銮殿里,向云州叛军摇尾乞怜那位,而是我的兄弟。”

    赵锦和其他三位金锣对视一眼,沉吟一下,道:

    “许银锣为什么不自己来?”

    宋廷风不答,而是取出一张纸条:

    “看完你们自然知道。”

    赵锦接过,展开纸条看了一眼,先是松口气,评价道:

    “是他的字迹。”

    接着,眸光一凝,盯着纸面看了许久。

    赵锦深吸一口,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情绪,不动声色的把纸条交给另外三名金锣,传阅完毕后,他说道:

    “你回复许银锣,只要他没骗我,我赵锦可以把这条命交给他,但我们要和他见一面。”

    驿站。

    姬远握着传音法螺,道:

    “无趣!

    “大奉的小皇帝无趣,朝堂诸公也无趣,国子监学子更无趣。

    “我听说当初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时,元景闭宫不见百官,有个叫许新年的庶吉士,堵在午门从早骂到晚,骂的元景妥协开门。

    “可惜朝堂上没有见到此子,谈判中亦没见着,许是位卑言轻,没资格与我同案辩论。”

    关于许新年的事,他是从这几天的谈判中,偶尔听到有人私底下嘀咕说:

    那云州来的小子牙尖嘴利,如果翰林院许大人能来,定骂的他当场痛哭流涕,乖乖滚回云州。

    传音法螺里传来葛文宣的笑声:

    “那你怕是没机会见到了,许新年此人,是许七安的堂弟,元霜和元槐的堂哥。

    “他并不在京城,而是随大奉军在青州打仗,嗯,青州失守后,他被卓浩然砍了一刀,生死不知了。”

    姬远啧啧摇摇头:

    “一介书生,硬挨卓将军一刀,怕是凶多吉少。不提他了,葛将军,那姓许的至今没有现身。”

    葛文宣沉吟一下,道:

    “看来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差不多,姓许的黔驴技穷了,默认了和谈,想着争取时间熬过寒冬,然后向南疆求援。”

    这是很容易就能推理出的事情,大奉超凡战力紧缺,尽是些三品之流,根本不可能与一品、二品强者争锋。

    而到了超凡境,从三品开始,再想晋升,那可就难了。

    资质差的,就像武林盟寇阳州,五百年才勉强晋升,成为二品武夫。

    资质拔尖的,比如国师、洛玉衡之流,年纪轻轻就是二品,但也在二品境卡了足足二十年。

    既然短期内无法靠自身晋升来追平战力,那么求援是许七安唯一的选择。

    姬远嗤笑一声:

    “南疆蛊族受限于蛊神之力,难以诞生一品,七部中只有天蛊婆婆是二品,却不擅长战斗。南妖的超凡强者更是稀少的可怜。

    “那具可怕的残尸不可能离开南疆,九尾天狐倒是有可能会插手中原之争,可是,她如果来了中原,那西域便没了牵制,亦可分一部分兵力进攻中原。

    “其实唯一的变数在巫神教,纳兰天禄脱困后,巫神教便有了一位大巫师,一位雨师。

    “他们如果和大奉结盟,倒是有些头疼。”

    “九公子聪明。”葛文宣笑着说:

    “我亦是如此认为,但老师说,暂时不用理会巫神教,至于缘由,我便不知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

    “许七安既然甘愿做缩头乌龟,便由他去吧,一个三品武夫,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明日离京?”

    姬远“嗯”了一声:

    “明日早朝交换文书,而后便可离京返回云州了。”

    这是必要的流程,谈判结束后,双方交换文书,然后在朝会这种公开场合“告别”。

    传音结束,姬远把传音法螺交还许元霜,笑眯眯的问一旁的许元槐:

    “元槐,京城教坊司里的花魁,个个都是拔尖的美人,今日离京,趁着还有时间,九哥带你去享受享受?”

    许元槐并不搭理他。

    姬远毫不在意,把玩着折扇出门,他也就随口一说,可不敢真去教坊司,万一遇刺怎么办。

    次日,朝会。

    卯时,天色漆黑,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穿过东西两座侧门,过金水桥,京官候在丹陛、台阶和广场,诸公迈入金銮殿。

    今日早朝专为云州使团举行,主角是姬远和一众随行者。

    二十多名身穿云州官袍的“谈判团”,迈入金銮殿,趾高气昂,带着胜利者的强势和傲然。

    永兴帝高居御座,不痛不痒的聊了几句后,便让人交换文书。

    “承蒙陛下和诸位大人款待,本官此行甚是开心。”

    姬远笑容满面的朝永兴帝作揖,朝诸公作揖。

    金銮殿内,众臣脸色难看,只当看不见他一脸的嘲弄和肆意张扬的气焰。

    “对了,京城近来民怨沸腾,公然辱骂朝廷,辱骂陛下。在下建议,该杀就杀,以儆效尤。”姬远笑道。

    身侧的许元霜则想起,九哥这几天时常打探民间消息,日日听着京中百姓、国子监学子怒骂云州使团和潜龙城一脉,当时他手摇折扇,看似毫不在意。

    原来是暗暗记在心里了。

    永兴帝现在只想赶紧送走云州使团,道:

    “不劳姬使节操心,朕自会处理。另,银两和绢已经筹备妥当,可由姬使节带走。”

    至于割地,后续还有一堆工作,比如通知当地官府,撤走乡绅贵族以及当地军队等等。

    不可能立刻完成。

    “如此,便谢过陛下”

    姬远话音方落,忽听“轰隆”一声,火炮声从遥远处传来,紧接着,密集的鼓声也同步传来,是宫门方向。

    殿内众人大惊失色,其中包括姬远为代表的云州使团。

    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

    永兴帝眼里慌张一闪而逝,强作镇定,望向赵玄振:

    “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赵玄振领命退去,他跨出金銮殿,俯瞰殿外广场,下方官员一片大乱,脸色惶急,宫中禁卫一部分涌向宫门,一部分奔向金銮殿,保护陛下和诸公。

    金銮殿内,姬远眉头紧皱,握紧银骨这扇,沉吟不语。

    许元霜和许元槐,前者蹙眉,后者频频朝外张望。

    殿内文武官员,皇室宗亲,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赵玄振狂奔着返回,他拎着衣袍下摆,跑的像是一条丧家之犬,尖叫道:

    “大事不妙,大事不妙

    “陛下,叛军打进来了,打进来了。”

    殿内众人脸色大变,下意识的看向姬远,自云州起事开始,“叛军”这个词就和云州挂钩,听了两个多月,骤闻叛军二字,本能的反应是,云州叛军杀进京城了。

    姬远等人也愣了一下。

    旋即便听赵玄振喘了一口气,续上话来:

    “高喊着清君侧”

    喧哗声再次于殿内掀起,永兴帝猛的看向皇室宗亲所在之处,接着一愣,因为他看见了炎亲王。

    按理说,此刻炎亲王应该不在此地才对,莫非不是他?

    一众亲王、郡王同样用怪异的眼神看着炎亲王。勋贵中,有几个修为在身,不动声色的向炎亲王靠拢。

    如果说,朝廷里有谁能造反、敢造反,大概只有这位太后所出的亲王了。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没人不懂。

    炎亲王懵了。

    “什么叫打进来了?可有攻破宫门?”

    勋贵里,一名国公大步出列,恶狠狠的瞪着赵玄振:

    “把话说清楚。”

    脸色苍白的赵玄振正要说话,殿外忽然传来喊杀声,兵刃碰撞声,以及惨叫声。

    这下不用说了。

    叛军有内应,而且规模不小殿内众人立刻做出判断。

    把守宫门的是禁军,守皇城的是十二卫,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攻下皇城和宫城,除非叛军就是十二卫和禁军。

    什么人竟然能策反禁军和京城十二卫?

    众人念头闪烁间,喊杀声越来越近,直到有大内侍卫惨叫着摔入金銮殿。

    殿门外,人影闪动,一马当先杀进来的,是穿着打更人差服的两名金锣,以及穿轻甲拎长枪的杨砚,再往后则有银锣铜锣、羽林卫、御刀卫等。

    成员非常复杂,但他们手臂上都缠着一条红绸。

    他们提着带血的刀,将殿内诸公、宗室、勋贵,团团围住。

    “杨砚?

    一位郡王认出了他,又惊又怒:

    “乱臣贼子,你敢行谋逆之事,不怕诛你九族吗!”

    永兴帝压下所有情绪,维持着君王的镇定,撑案而起,看一眼炎亲王,转而望向杨砚和几位金锣,强作冷静,道:

    “你们的主子是谁。”

    与此同时,两位勋贵一左一右,钳制住了炎亲王。

    看到杨砚和几位金锣现身,明眼人就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这些魏渊的党羽,当初可是支持六皇子的。

    若非魏渊死的早,许七安杀了贞德后,登基的绝对不会是太子,而是当初的六皇子。

    姬远很懂得在关键时刻低调,握着折扇冷眼旁观。

    “九公子,大奉朝廷内乱了。”

    一位绯袍官员半喜半忧的说道。

    这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和谈能让朝廷内部乱起来,那么成与不成,都无所谓了,甚至比谈成议和效果更好。

    一旦中枢乱了,大奉朝廷会以让人惊喜的速度崩溃、瓦解。

    当然,使团的生命安危就有些不受保障,所有是一半喜一半忧。

    “静观其变。”另一位绯袍官员低声说:

    “不管谁胜谁负,如果不想国破家亡,必定要与我们客客气气。”

    依目前大奉的局势,与云州撕破脸皮,那是死路一条。造反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个事实。

    “这,这和我没关系”

    炎亲王只是练气境修为,被两位修为高深的勋贵制住,毫无反抗能力。

    这时,殿外的厮杀声停了下来,似是分出胜负。

    当然,远处依旧有火炮声和鼓声,其他处的战斗还在继续。

    “不必为难六皇兄,此事与他无关。”

    清冷悦耳的声音传来,殿内众人或回头,或侧目,看见金銮殿外,一袭素白长裙的倩影,跨过高高的门槛,裙摆拖曳于地,走了进来。

    长公主?

    不明真相的人一脸愕然。

    永兴帝愣住了,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人会是她。

    “怀庆?”

    永兴帝指着她,怒道:

    “你想干什么,回答朕,你想干什么?!”

    他用力一拍大案,气势猛的高涨了几分。

    怀庆一步步走到御座之下,望着永兴帝,语气平淡,声音却不低:

    “请皇兄退位!”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姬远瞠目结舌,端详着怀庆的背影,眼里有着难以掩饰的惊艳。

    “你?怀庆”

    永兴帝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他双手撑在案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大逆不道的皇妹,突然咆哮道: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永兴帝重拳出击。

    换成任何一个兄弟,他会既小心又警惕,但现在要求他退位的、造反的,是一个女流之辈。

    笑话!

    他没再去看怀庆,而是望向杨砚和金锣们,以及围住殿内群臣的叛军们,怒斥道:

    “尔等疯了不成,陪一个女人造反?你们有几个头可以砍。

    “凭她也能成事?问问这满殿诸公,谁会支持她。问问天下人,谁会支持她一个女流之辈。”

    这时,刘洪默默出列,作揖,高声道:

    “请陛下退位!”

    然后是钱首辅,他与刘洪并肩而立,作揖,大声道:

    “请陛下退位!”

    接着,右都御史张行英、刑部孙尚书、兵部尚书一起出列,齐声道:

    “请陛下退位!”

    仿佛引发了群体效应,顿时,一大片的官员作揖出声:

    “请陛下退位!”

    人数占了殿内人数近一半。

    王党和魏党,第一次如此齐心。

    永兴帝脸色陡然僵住,继而缓缓苍白,他怔怔的望着殿内躬身作揖的官员,好半天,嘴唇颤抖着喃喃道:

    “疯了,你们都疯了”

    皇室宗亲这边,亲王和郡王们茫然无措,唯独炎亲王,欣喜若狂,激动的浑身颤抖。

    大理寺卿难以置信,挨个儿的去扶作揖的官员,训斥道:

    “你们都疯了吗,陪一个女流之辈发疯,谁给你们的胆子,莫要逞一时之快,成不了事的。”

    现在只是打了个突袭,后续呢?

    皇室宗亲数量庞大,只需登高一呼,就能平了叛乱。

    因为没有人会支持一个女流之辈。

    跟着一个公主造反,不是疯子是什么?

    怀庆双手交叠于小腹,淡淡道:

    “带下去,让他写退位诏书。”

    杨砚领着几名银锣大步上前,朝着御座上的永兴帝走去。

    “不得放肆!”

    掌印太监赵玄振张开双臂,挡在杨砚几人面前,他脸色微微发白,疾言厉色道:

    “临安殿下与许银锣有婚约,尔等造反,许银锣不会放过你们!”

    这句话,宛如暮鼓晨钟,惊醒了犹豫不定的皇室宗亲、勋贵、以及王党魏党除非的官员。

    永兴帝灰败的眼神里,陡然迸发出亮光,就像绝望之人,看到了一缕曙光。

    没错,他还有许七安。

    只要许七安支持他,任凭怀庆和炎亲王再怎么嚣狂,也成不了大事。

    那些徘徊犹豫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永兴帝定了定神,环顾杨砚等人,朗声道: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悬崖勒马,朕可既往不咎。拿下逆贼怀庆,朕还要赏你们。

    “否则,尔等应该知道谋逆是何下场。”

    赵玄振胆儿一壮,朝着喝道:“还不退下!”

    “乱臣贼子,还不悔改。”

    “跟着一介女流造反,嫌命长吗。”

    “速速拿下怀庆,不然,等禁军杀来,等许银锣杀来,你们都要死。”

    那些拥趸永兴帝的官员、勋贵,大声呵斥。

    “唉!”

    巨大得叹息声回荡在殿内,怀庆身后的影子里,一道人影膨胀、伸展,正是刚刚镇压了禁军五营的许七安。

    刚才还把许七安挂在嘴边,正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