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锦衣玉令 >

第542章

锦衣玉令-第542章

小说: 锦衣玉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就可以。我未带侍从,未带武器,王爷轻而易举就可以将我拿下法办。”      赵胤眯了眯眼,“厂督在要挟我?以为我不敢在长公主的地盘上拿你?”      “王爷当然敢。”白马扶舟笑得云淡风轻,“扶舟在长公主面前虽有几分脸面,也万万及不上王爷与长公主骨肉情深。”      一句骨肉情深他说得淡然自在,分明是早已洞悉一切。      “哼!说得好。”甲一接过话,从赵胤面前的几上拿过那份名册,随意地翻阅两下,冷声道:“如今国朝一心,厂督大人能肃清内政,不把东厂卷入其间,当真是明智之举。壁虎断尾,求存自保,厂督这一招,老夫佩服得很。我看你,就是邪君本人。”      白马扶舟挑高眉头:“这话可不能乱说。敢问甲老板,可有证据?”      啪一声。      册子又被丢了回去。      甲一冷声道:“那敢问厂督,你又有何证据自证,你不是邪君?”      他指着那一本册子,“如果你不是,你是如何弄到这份详尽名单的?又是如何精准地抢在前头,阻挠邪君的一切,破坏邪君的计划的?依老夫看,你和他,本就是同一人。”      白马扶舟敛住表情,一眨不眨地盯住甲一。      室内安静下来。      暗流在彼此间徐徐涌动。      好半晌,才见白马扶舟笑着望向赵胤,徐徐开口。      “甲老板好眼力。没错,我与邪君本是一人。此事,我早已告知锦城王,怎么?王爷没有告诉你吗?”稍停,他又是笑盈盈地望着赵胤,目露笑意,“看来王爷还是护着我的嘛。”      甲一被他问得哑口,瞪了赵胤一眼。      “知不知情又如何?你红口白牙,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白马扶舟半分不畏地回应,“甲老哥也是空口无凭。”      甲一拿起册子,盯住他:“这就是证据。”      “本督,也有证据。”白马扶舟不慌不忙地说着,突然站起身来,面向赵胤和甲一的方向,宽袍解带,一双勾魂眼似笑非笑。      “我的伤,可为我作证。我为了杀死他,不惜与他同归于尽。为了将他彻底驱离,我连命都不要了,还要我怎样?那日在东厂,若不是王妃及时赶到,破门而入,扶舟早已不在人世。”

 第876章 大事小事

    说到这里,白马扶舟突然沉下声音,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      “这条命,是王妃给的。这些伤,却是为了大晏江山,为了长公主而受的。二位,看清楚了吗?可还满意?”      触目惊心的伤疤就在眼前。      当初能让时雍惊憾,落入甲一和赵胤眼里,也难免会有触动。      赵胤黑眸微闭,一言不发。      甲一默默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茶凉了,涩涩的味道,他突然觉得口苦,有点喝不下去。      对白马扶舟的童年遭遇,甲一是清楚的,他也曾亲眼看到过那个小小的,瘦瘦的孩儿,弱弱跪在宝音面前求救的模样。      唏嘘一叹,甲一道:“长公主对你视如己出,陛下又对你委以重任。老夫以为,厂督大人定然不会辜负这一番苦心。既然邪君组织已然覆灭,那此事还是不要让长公主知晓为好,免得她伤心。不过……”      他说着又扬了扬眉梢,“无乩虽去了锦城府,我甲一还在。只要老夫活着一日,便不允许有人在老夫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厂督大人,你定要好好管住……那个人,否则,别怪老夫不顾长公主脸面。”      白马扶舟轻笑,“那是自然。我白马扶舟可负天下人,唯不会负长公主。”      稍顿,他侧头看向赵胤。      “也不舍得辜负王妃的救命之恩。”      哼!      赵胤冷冷眯起眼,打量他那张被火炉烤得泛红的俊脸,没有情绪变化,一双幽暗的眼却更冷了见分。      “但愿如此。”      白马扶舟察觉到他的审视,抬起头。      二人的目光短暂交接。      赵胤挑了一下眉,白马扶舟地淡淡笑开。      屋中三人再无言语,只有一炉炭火在静静地燃烧,记录下这个雪夜里的秘谈。      ……      光启二十四年二月十四,刚出新年,鼓楼街宋家就又办了一场喜事。      朱九的家,在京师明照坊双碾街的下角头。      这个地方商铺林立,很是繁华。朱家是一个大宗族,人口众多。朱九在锦衣卫当差,又是赵胤身边的人,在族中是得脸的家族子弟,为他娶媳妇儿,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      婚礼其实从年前王氏收下娴衣为义女那会儿,就已经开始筹备了。      三书六礼,样样不缺。王氏也践行了当初的承诺,虽然娴衣把她这些年在无乩馆当差攒的银子全交了上去,给王氏打点,朱九也私底下拿了不少银子,托付她把娴衣的嫁妆办得丰厚一些,莫要教她委屈,但王氏在这个基础上,仍然花了不少自家的钱,是当真把娴衣当成自家姑娘那么来操办了。      宋家亲戚里有些嘴碎的,早早就背着王氏就给宋香上眼药,说她这个亲生闺女,不如养女也就罢了,连义女都不如。王氏现在抠的都是她宋香的肚腹,都是从她的嫁妆里省出来的。娴衣多拿一个,她宋香就少拿一个。      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好在这次宋香倒是耳聪目明,被王氏骂得多了,脑子也渐渐活泛了。      宋香很清楚她往后的日子得靠着谁才能立足,不仅没听这些人嚼舌概,反把那些人给教训了一通。      “我们姐妹一向要好,母亲早有教导,不可计较这些长短。我们家现在有的,都是姐姐给的,往后我要短了什么,缺了什么,姐姐们都会给我。就不劳姑婆、婶娘操心了。你们家的姑娘许人了么?许的哪一家的儿郎呀?你家儿子娶媳妇儿了吗?说的哪一家的千金?”      “……”      一句话怼得人哑口无言。      后来,就再没有人找她说三道四了。      宋香是王氏养大的姑娘,性子其实也像王氏,只是前两年受了些夹磨,她对时雍有些艳羡,全家人都把时雍当宝,她自己脑子一时没转过来,人变得有些低落,后来想通了,也不好意思开口求活。      年前,王氏准了她和刘清池的婚事,她又亲自看到那天大姐回来,塞给了娘许多首饰金银,还有两张地契,说是等她离京,这些留给阿香做嫁妆。      宋香年岁稍小,婚礼定在了今年冬至,时雍那时人在锦城,无法回来看她出嫁,便早早给她安排好了。      得知此事,宋香惭愧莫名,听不得半点人家说姐姐的不好,何人还挑唆得了?      宋家的喜宴是从正月十三的晚上就开始的,家门亲戚都来了,独缺宋老太。      宋老太的案子是顺天府尹马兴旺亲自审办的,人下了大狱,也不曾大堂公开审理,说是宋老太一案涉及略卖妇儿,不方便将案件示众。      故而,猜测的多,究竟是为何事,普通人却是知之不详。      一开始,宋长贵这个大孝子,还多方奔走,想以老母亲年事已高为由,把人弄出来,多次提了好酒去找马兴旺通融。后来,马兴旺实在被他缠得没法了,将人请进去,谈了约摸半个时辰,宋长贵就灰头土脸的出来了。      马兴旺没有要他的酒,只说了三句话。      “知道你前头那媳妇儿是如何丢的?”      “不知道?要不你去大牢里,问问你那老娘?”      “哼!她都招了,你还能翻天不成?上头没有追究你老娘全家,已是仁慈。回去吧啊!”      从此,宋长贵再没有插手过这个案子。      宋家胡同却有不少说他不孝的闲言碎言,他不申辩,也不辩解。      王氏是他的枕边人,宋长贵什么都不肯说,她也大抵猜到了一些,私底下只和自己娘家嫂子闲话,说两句宋老太“活该”,也就过去了。      当然,王氏心里头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      此事略过不表,只说这娴衣大婚当日,花轿从鼓楼宋家出发,一路吹吹打打,抬到双碾街的朱家,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那数十台丰厚的陪奁,当真是喜煞了京师的大闺女小媳妇。      谁不想当宋家的女儿?这才叫出嫁呀。      “新娘子来了。”      “来了来了,新娘子来了。”      今儿是个好日子,天上放晴。朱家的酒席都摆到了院子外面,延绵不绝。朱家宗族上上下下据说有几百口人,大孩子小孩子满场乱跑,嬉笑打闹。      鞭炮声震天,看着喜娇落地,朱九喜逐颜开地撩了帘门,望向那一抹娇艳的红。      “娘子,下轿!”      一对新人跨火盆、拜喜堂,送洞房,惹来欢笑阵阵——      时雍和赵胤吃的是宋家的喜宴。      本来赵胤是不愿意去的,他最不耐烦这些应酬,以前魏州大婚他都是叫谢放前去代为送礼。不过,为了给娴衣撑场面,时雍硬是把他拉了来,除非他不认自己是娴衣的姐夫。      姐夫这层关系,让新任的锦城王不得不去吃这顿喜酒。      如此一来,便是他们不在京师了,娴衣在朱家也不会受人欺负。      赵胤看时雍忙前忙后,精神头十分得好,不由叹息,“阿拾事事为人想得周到,可有心累之时?”      “心累?怎么会?”时雍扭头看着他,笑得娇憨松快,比平常少了几分飒意,“我可开心着呢。亲友若能得欢颜,便是人间好时节。”她想了想又说道:“女儿家在这个世道生存,可不比男子。娴衣没有亲人,我不帮她筹划,谁人来帮她?”      赵胤哼笑,“王妃可知,男子也不容易?”      时雍斜斜地睨着他,一脸嫌弃的皱眉,“王爷又是哪里不容易了?”      赵胤沉思片刻,幽幽一叹:“家有母狮,夫权旁落。”      哼!时雍抿了抿嘴,玩味地笑道:“都没有叫你抄男训男诫呢,偷着乐吧。”      赵胤无奈地叹息,“阿拾可是借了大黑的狗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岂是能随意出口的?嗯?”      时雍盯着他看了片刻,老实地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王爷无须生气,更不必失落。为了保证你的夫权。咱们家里,大事全由你做主,鸡毛蒜皮的小事嘛,就不劳王爷费心了。”      赵胤道:“何谓大?”      时雍想了想道:“例如兀良汗攻打大晏?”      赵胤冷眼睨她,“何谓小?”      时雍眼睛都笑得弯了起来,“除去大事,其余都是小事,那都得听我的。”      赵胤:“……”      ……          ------题外话------      姐妹们,这本书要开始走向结局部分了……      (当然,是结局部分,不是一天两天,不会突然收尾,更不会烂尾。)      一说到结局,就开始惆怅。追了这么久,不知道你可会有不舍?

 第877章 不自知的外客

    朱九和娴衣的婚礼后,距离去锦城府就藩的日子更近了。      自从接下圣旨,这些日子,赵胤都在忙着安排京中的公务,以便顺利交接。      赵胤身任五军都督和锦衣卫指挥使要职,他要离开,接任的人选便是朝廷内外的关注点,王侯公卿,无不拭目以待。为此,朝廷里好一番明争暗斗,暗自较劲。      不过,此事的结果与时雍的设想完全不同。      北镇抚使盛章没能像赵胤一样,擢升为指挥使,而是由光启帝指派了身边的侍卫官晏靳新,代为执掌锦衣卫。这个职务,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官担任,直接对皇帝负责,如今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相比锦衣卫指挥使,统领军权的大都督一职,争议最大。大都督一职是从前朝枢密院改制而来,是为本朝最高的军事机关,掌握大晏全境军队,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其位其权极大,因此,这也是引来众人相争的一块肥肉。谁也没有想到,争到最后,光启帝一道圣旨,以“避免兵权过于集中,引为兵害”为由。将前、后,左,右,中五军分设而立,独于六部,有统兵权,再无调兵权,与兵部相互节制,却又互不统属。五军都督佩印出征,还朝回印,兵回卫所。      如此一来,两权分离、大都督一职从此名存实亡,相当于废黜。      另外,光启帝又另旨提拔了陈萧、元驰等军中将领,陈萧封左将军,元驰为陈萧的副职。      这样的安排,不尽如人意,却也是皆大欢喜。      可也不知道为什么,时雍心里却有一股淡淡的怅然。      “大都督这个称呼,是不是就此消失了?”      听到她的话时,赵胤正坐在棋盘边,研究他昨日未下完的半局残棋。      昨天这里,坐在对面和他下棋的人是光启帝。      外间有人传言,说光启帝封赵胤为锦城王,原来是明升暗降,用一个封号,将人赶到西南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其实是暗戳戳拿回了锦衣卫治兵之权,锦衣卫和五军,哪一个不比一个西南藩地的藩王有实权?这分明就是有意为之。      可没有人知道,这个结果是昨天在无乩馆里,光启帝和赵胤的一局棋定下的。      也是赵胤临行前的谏言。      大都督有调统全国兵马的权力,兼掌锦衣卫的特务系统,那这个人在朝中地位无异于一手遮天。      不是赵胤,何人堪任?又有谁人是真正能让光启帝睡得安枕,能让赵胤走得放心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得有能力、有才干,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放眼朝野,兄弟二人也没能想出合适的人选。      这一刻,他们才真正地体会了永禄帝当年的为难。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如何用人,大伤脑筋。永禄爷亲自培训了赵胤,给予了赵胤绝对的信任,便是为了让他做赵炔的左膀右臂。忠于光启,忠于大晏,一生尽职。可如今,他们却再难找出第二人。      “这也是不得已为之,阿拾何故长吁短叹?”赵胤手指轻轻拈起一粒黑子,放在棋盘,皱眉思忖片刻,又抬头望了一眼。      时雍抱着个暖手炉,坐在一边的椅子上,身子摇摇晃晃。      “我就是可惜嘛。叫了那么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