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诸天苟仙 >

第279章

诸天苟仙-第279章

小说: 诸天苟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紫交汇,人道与天道合奏出一曲大道之音,冥冥中大道之钟敲响,宏大浩然,余音渺渺,不绝如缕;亿万盏人间金灯升起,垂珠璎珞,金光火焰,光明如日。

    天人合一,继而玄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元道人的真灵于无生无死,不生不死之间,感悟天人,顿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视野无边广阔,看见了人间渺渺炊烟升起,看见了混沌之气的律动,看见人心光明的璀璨,看见传道讲道的玄妙……

    天地何其之美,万物何其之妙也!

    这是马一元所未难窥见的大道之美,独属于一元的风景。

    一元道人伴随天地与众生而动。

    人间有气,分作二十四: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如此循环,方为一年

    二十四节气演化十二地支与十天干,天干地支象征光阴。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元会叠加量劫,量劫叠加无量量劫,皆有二十四气演化而来

    生死枯荣,造化岁月,尽在此中。

    以二十四气仰望苍穹,分作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立春艮,雨水寅,惊蛰甲,春分震,清明乙,谷雨辰,立夏巽,小满巳,芒种丙,夏至离,小暑丁,大暑未,立秋坤,处暑申,白露庚,秋分兑,寒露辛,霜降戌,立冬乾,小雪亥,大雪壬,冬至坎,小寒癸,大寒丑。

    四立二分二至,正应八卦,是为八节。奇门九局皆起于此。

    一元道人观人间二十四节气,而得天象,九宫,八卦,七星皆在此中。

    真灵渺渺,继而上升,窥见八卦合作四象,下者,四象微分五行,五行乃成六合;上者,四象合作阴阳,阴阳孕育三宝,合三宝运两仪,而成太一。

    二十四气,十二地支,十大天干,九宫八卦,七星六合,五行四象,三宝两仪,皆在于此。

    万般诸气,森罗万象,皆由太一而生。

    太一即道,道演混沌。

    不知不觉中,一元道人踏进了混沌之中,心中已有万气。

    失去了众生与天地的加持,眼瞳微微睁开,一丝清明闪过,一元道人愕然大惊:“这是混沌深处,非大罗不可进,我怎么进来了!”

    “糟了,这次死定了!”

    “不对,我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有再死一次?”

    一元道人心中慌乱,迷茫望着四周,急忙寻找出路,唯恐被混沌吞噬。

    顾不得许多,刚刚领悟的胸中万气,齐齐使出,搅成了一团,化作了一炁,炸开了混沌,散落各地,各有所持,又化作了宇宙能量汤。

    观看玄妙变化,一元道人若有所悟,喃喃一声:“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周天之中,寰宇之内,万事万物,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万气一转,化作太一道炁。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来如此!”

    一元道人朗笑一声,破太一,而成太乙,踏入现在时空节点,朗声道:“混沌初分吾出世,万气森罗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清妙里游。”

    集众生万气,而衍生太一道炁,这便是一元道人的大道

    亦名一元大道!

    尊号万气森罗一元道君。

    “是谁窥探太一之道!”

    一声暴喝,让新生的一元道君心惊胆战,放眼望去,竟然是三尊光辉洒满时空的神人,自洪荒而来。

    一尊神人脚踏云雾,一男一女两尊神人司掌命运而来。

    窥见一元道君,脚踏云雾的神人紧缩的眉头舒展:“新证的太乙?”

    女神人抿笑一声:“云中君,我就说是你多疑了吧。”

    “东皇陛下虽离洪荒,威名积压万古,谁敢窥探太一尊位。”

    另一尊男神轻笑一声:“少司命你就别怪云中君了,如今洪荒已定,道路清晰,不见迷雾。一连数个盘古纪众生都是先证大罗,后证太乙。”

    “像这个小家伙,先证太乙,足足有五个盘古纪元没见到了。”

    听着三位神人的交谈,一元道君心头一动,想起了一桩神话,拱手问道:“可是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三位大神当面。”

 第一章太一与太乙

    一元道君素来是个胆小怕事的,不敢与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作对,面对三人好生好气的招待着。

    迈入太乙门槛,于众生心头念念不忘,于自己心头念念不忘,也就有了万劫不灭的基础,有了永恒不朽的资格,成了民主中的民。

    虽然一元道君是萌新,但终究是有了人权,不同于虚幻泡沫之物,眨眼即逝,是道友,是同道,无量盘古纪过去,唯有太乙与大罗并存。

    先天古神冷漠是对待后天生灵的,对于同道,还是十分友好。

    再加上云中君唐突过来,冒犯了一元道君,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有歉意。

    三尊太一氏的属神同一元道君坐了下来,开起了茶话会,给萌新一元道君启蒙,减少洪荒的情况,太乙与大罗的关系。

    云中君侃侃而谈道:“小一元,你莫要看现在仙道大昌盛,最初的时候,并非如此。”

    “在仙道未出,三清不全的时代,主宰一个又一个盘古纪元的是先天古神。”

    一元道君疑惑问道:“仙道未出,古神时代的生灵是如何修行?”

    “自然是修行神道了。”少司命轻笑一声,温婉柔和,如同清泉流水。

    “最初,有古神性格如道,平等冷漠,不偏不倚;有古神暴躁如火,视众生为虚幻;但也有古神心存仁爱,愿意接纳众生。最开始接纳众生的两位古神是昊天与太一。”

    “昊天之时,方有天人,太一之时,才有大道。世间万法源自太一氏,即便是仙道教主太上天尊,最早修行亦是太一之法,神道之门,故而太一氏被尊称为大道之源。”

    一元道君愕然道:“太上天尊居然持修过神道?他不是仙道之祖吗?”

    “创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他是太上。”云中君缥缈如雾的声音传来:“最开始的太上天尊距离先天古神,太乙道君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太上不喜神道,因为太乙道君偏于神性,缺乏人性,太上是人族出身,感情最为复杂,想要全部保留。”

    “因为不认同太乙之道,太上决定自开一道。那时诸多古神都来劝说他,没有一尊神看好太上天尊,然而,事实打了所有古神的颜面。”

    “太上天尊过于妖孽,于不可能之间开辟新路,转神为仙。感悟的不再是太一,而是先天五太,证得的不是太乙,而是大罗。自此洪荒多出一条大道,多出一尊与太乙比肩的业位,大罗道果。”

    “自此太乙是一,大罗是万,何日抵达一即是万,万即是一的境界,拥有双道果,便是大神通者,准圣祖师。”

    …………

    或许是太久没有见到太乙道君,或者是心生愧疚,云中君三神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通交流下来,一元道君若有所思,心有所悟。

    大罗源自仙道,历经先天五太,铸就先天不灭灵光,而成万劫不灭之躯。

    太乙起源于神道,道返无极,化作太一道炁,化身古神,而成念念不忘之尊。

    太乙的奥秘在于模仿太一氏,而成就先天神躯,太一即是道,模仿太一就是成为道的一部分,道不可磨灭,故而太一不可磨灭,故而太乙不可磨灭。

    道无相,太乙亦无相,以后天认知为相,故而众生念念不忘,太乙必有回响。

    世间有一尊众生记得太乙,太乙道君便能存世;如果众生皆遗忘,唯有太乙道君自己记住自己,才能保持后天认知,维持存世之身。

    并且太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晋升的空间不弱于大罗。走众生路,偏向神道可证得类似烛龙的太易,将一纪元众生记心头,自成一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走自我路,可证得类似荒天帝的境界,一心信仰自己,道心无敌,任凭千重劫,百世难,亘古匆匆,弹指间。唯我不死躯,不灭魂,震古烁今。

    历千劫万险,纵使魂飞魄散,我灵识依在,战百世轮回,纵使六道无常,我依然永生,可谓太乙。

    初步搞清楚状况的一元道君,似乎明白了三神出现的原因,轻笑一声:“三位急匆匆赶来,是担心我窃取太一氏的尊位?”

    “然而。”大司命颔首悠悠道:“太乙模仿太一而出,可以看做一尊小太一,如今太一缺位,任何一尊太乙道君都有可能窃取太一的尊位。”

    “我等不得不防。”

    少司命微微一笑:“说起来也是一元你天赋异禀,居然先证太乙,这五个盘古纪以来,诸多道友都是先证大罗,后证太乙。”

    “由于先证道大罗,大家都认识了,有了备案,他们证道太乙是合法,是手续的。”

    一元道君哑然失笑道:“原来我还属于非法证道啊。”

    一元道君本是开玩笑,不料云中君慎重点点头:“却是如此,待会儿一元,你要跟我们去紫霄宫报备一下。”

    看着一元道君惊讶的神色,云中君疑惑问道:“这些事情,你师长没有跟你说嘛?”

    “老师?”一元道君想了想,无奈摊手道:“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无人传我道法。”

    “怎么可能?”少司命惊讶抬头

    地仙,天仙时期,跟大罗者扯不上关系,可以理解。

    到了得道金仙这一境界,必定跟大罗者太乙者,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最次也是继承道统,后辈子孙。

    因为不跟大罗太乙扯上关系,想要成就得道金仙,拥有证道大罗的资格,太难了。

    一元道君苦笑一声:“说实话,从出世至我证道,一天不到。”

    三神仔仔细细打量一元道君,充沛造化于身,面容俊美,俨然是一尊年轻的道君,岁月积累的痕迹极少。

    如他所言,一天不到。

    他竟然没有说谎?!

    “你确定自己不是大罗转劫重修?”云中君不可思议喃喃道

    “没有传道老师?”少司命眉头紧紧锁起,追问道:“那你的长辈呢?”

    大司命打量一元道君许久,似乎看出了什么,想起了某一个同样证道速度变态的家伙,于是缓缓问道:“你跟云汉大天尊那货,是什么关系。”

    新生的一元道君铸造神庙,回馈众生,建立一个正循环,俨然有走众生路的架势,道路偏向神道。

 第二章洞阴天太安境云汉大天尊

    一元道君顿时一惊,追问道:“三位认识云汉大天尊。”

    少司命轻笑一声:“洞阴天太安境云汉大天尊,在大罗者算得上一流的人物,无论何种意义上都可谓是名声赫赫,水官洞阴,这个盘古纪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一元居然是出自他的门下,这却是让我没有想到。”

    一元道君起身一拱手,略带歉意道:“并非有意隐瞒,在下确实无大罗级数老师,一身修行来自一位名曰马一元的金仙。”

    “云汉大天尊却是与我有些瓜葛,于我有恩,助我成道,只是那时身份卑微,只怕是大天尊认识我,我不认识大天尊。”

    成道之恩,三神若有所思。

    眼瞳闪烁云雾,不知心中所想,云中君劝说道:“云汉大天尊既然助你成道,必定是看好你,不烦去洞阴天太安境走一遭,攀上几分关系。”

    “日后行走洪荒,游历诸天,也算有一个靠山。”

    “不可,不可。”一元道君连忙挥手摇头,婉拒道:“云汉大天尊于我有恩,尚未报答,怎么去仪仗人家的权势呢。”

    三神对视一眼,不禁一笑,齐声道:“一元道君却是诸多天尊道君中,难得的老实人啊。”

    “却是不知隐藏根脚算不得什么,大开马甲才是我洪荒特色,不得不尝啊。”

    一瞬间,一元道君不知如何回答,顿时卡壳,满脸通红。

    三神见状,又是一阵大笑,这就是调戏萌新的有趣之处。

    若是跟紫霄宫那群老油条相处,还有什么乐趣。

    自从太一失位,远离洪荒,自家游戏诸天去了,太一部众,一应属神日渐衰落。

    湘君湘夫人如胶似漆,双宿双飞,学着太一神游荡诸天,一路撒下不知多少狗粮。

    东君原是先天古神,因为庇护修道者,开辟纯阳境界,受到众生礼拜,后天认识逐渐浓郁,舍弃了神道,入了仙道为东王公,位列玄门祖师之一。

    同开辟纯阴境界的西王母并列,凡成仙者皆要先拜东公金母,方可朝拜三清。

    河伯失我已久,化作了先天灵宝,山鬼素来悠闲,不喜争斗,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弹,跟失我没有区别,河伯山鬼宛若两条咸鱼。

    好斗的国殇因为太一神的离去,直接陷入长眠。

    偌大的太一神系,九歌神话全靠云中君以及两位司命支撑。

    一元道君先证太乙,铸就太一道炁,又是走众生道,同先天古神无异,是难得的神道新生血液。

    云中君有心拉拢,特意指点道:“一元此话却是错了,据我所知云汉大天尊成道前素来谨慎,不喜沾染因果,门下就水德星君一位记名大弟子。”

    “成道之后,眼界高了,散闲神圣都看不上。故而门人稀少。”

    “一元若想报恩,应去洞阴天太安境帮衬几分,为云汉大天尊分忧。”

    一元道君思索着,我自诞生以来,未出此界,现在证道太乙,已然是此界第一人,留下来称王称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