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葬元 >

第211章

葬元-第211章

小说: 葬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元用八分银,两分铜。每个重一两,当一两用。图纸我已经给过你们,就照那样子铸造。银元的字样,就用唐兴海东四字。背面,用君侯的刻相。像,我会画了给你们。”

    “除了银元,还要铸造铜钱,分为当百大钱,当十中钱,当一小钱三种。哼,元廷在发纸钞掠夺民财,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银元先只铸造一万枚,物以稀为贵,等到百姓稀罕银元,再大量铸造。铜钱么,先铸造十万贯,品相一定要好,不要怕耗铜。”

    “当百的大铜钱,要用十分铜。当十的中铜钱,七分铜三分铅。当一的小铜钱,六分铜四分铅。”

    “要确保,十个当百的大铜钱所用的铜,真能抵得上一个银元用的银,最好略微大过一个银元的价值。因为铸造还需要人工费。”

    崔秀宁这个方案,已经是最适合海东目前的情况了。

    林必举和崔牧等人一起领命,众人都是有点激动,终于要铸钱了啊。

    “还有,铸造的新钱,只能海东用,严禁流通出去。”崔秀宁叮嘱道。“好了,铸造新钱的事就说到这里。诸位还有什么条陈?”

    “夫人。”林必举再次出列,“如今我唐国有军民三十万六千,含日国工匠。日国男女有八万一千,合计近三十九万。微臣以为,该再设两个县了,否则民政很难管理。”

    如今海东行政上只有一个洛宁县。可人口已经将近四十万,抵得上中原一个州府了。

    崔秀宁笑道:“此事君侯已有分教。君侯的意思,洛宁县升格为洛宁郡,郡下分设九县,今年会有源源不断的移民进来,这九个县的班子,先搭建起来。”

    林必举道:“君侯英明。只是,一下子设立九个县,这官吏的数量就远远跟不上了。”

    崔秀宁道:“这不是什么难事。君侯已经决定,先开一次科举考试。能取得唐国秀才功名的,全部可以担任县令县丞!”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又惊又喜,开科举了!

    这是唐国自己的科举啊。

    ps:一个小小的侯国,几十万人口,还开什么科举,螺蛳壳里做道场,真的好好笑哦。作为作者,我也要吐槽一下。月底了,火线求支持!蟹蟹哦。

 第361、362节 百官群谏…小两口的愤怒

    关于唐国科举,在泉州时李洛就和崔秀宁商议过。为了选拔培养自己的人才,科举肯定是要举办的,但考试内容,一定要有所变化。

    首先,传统部分的诗词和经史子集,是一定要考的,绝对不能删除。不然,华夏何以为华夏?

    第二,必须加上君子六艺。六艺中的“御”,改成骑。考虑如今极少有人会君子六艺,暂时降低要求,能过三艺就成,但是六艺中的“数”属于必考。算术不达标,一切枉然。

    第三,必须加上农学,要懂农事,农时,稼穑之道。毕竟现在是农业文明,官员不懂稼穑,没有资格做官。

    第四,就是策论。

    第五,就是典律,主要是律法。

    这就是李洛和崔秀宁制定的简化版科举考试内容。等到将来,还要加上其他科目。

    两人细化了甲乙丙丁分级制度,结合分值制度来评判优劣。考试总分是百分。

    其中诗词十分,考试内容是命题诗词一首。为何要考诗词呢?因为在古代诗词差的人,审美、情怀、格局、修养、知识面不可能高到哪里去(古代)。

    经史子集是三十分,考两场。一场是命题文章一篇,二十分。还有一场是十道常识题,十分,以对错计分,不分等级。

    经史子集的考试内容,除了四书五经,还再加《史记》、《汉书》、《唐书》、《左传》、《战国策》、《墨子》等十几种。

    六艺是二十分,暂时只考三门,必考算术,选考两门。其中算术十分。虽然分值不大,却极其重要,因为这门科目是一票否决。算术达不到乙等的,其他科目再好,不予录用。

    策论二十分,命题文章一篇,考的是时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事十分,考农时,作物,稼穑之法,灌溉等,全是常识题,以对错计分。

    典律十分,主要考《唐国简律》。

    两人搞得考试内容,虽然诗词,经史子集,策略这几个传统考试科目仍然占了六十分,但加考了君子六艺,强化了算术的地位,又加考了农事和典律。

    考试成绩优异的,可为县令,县丞等县官。成绩良好的,可为县衙各房主官。成绩合格的,可为乡正,书办,吏员等官。

    没错,借着科举考试,参考后世公务员制度,改吏为官。以前不算官员的皂隶,乡正,书吏等,全部算成官员,都要经过国家考试上岗,让君权下乡!彻底掌控基层。

    相对宋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和官吏制度,这已经是个很大的突破了。

    至于理科方面的考试科目,对不起,现在根本没有实施的条件。

    科举制度本身是好的,从隋唐开科举,到后世现代,除了中间废除了不到百年,仍然换了个名义在继续使用。

    关键在于调整考试内容。

    等到崔秀宁把开科举的内容在朝堂上抛出来,其中考过宋朝秀才的官员,如林必举等人,都有点懵了。

    算术科目不行,其他成绩再好也不录取?还要考农事和六艺?这……

    几个秀才官员很想反对,但是看到崔秀宁不容置疑的语气,他们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考就考吧,反正诗词策略,经史子集加起来也有六十分了。

    崔秀宁道:“今日是四月三日,一个月后的五月二日开考。无论什么人,只要有唐国户籍,都可以考试。”

    林必举听得心里一跳,赶紧问道:“夫人,那女子……”

    崔秀宁笑道:“女子自然也可以考,一成的录取名额,可以留给女子。”

    女子做官有什么好处?有,而且很大。首先,能够促使女子接受教育,打破无才便是德的枷锁,极大的优化人力资源。

    女子的知识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层次也就高了。社会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释放。

    第二,能够打破男子统治的官场,让过于理性冷漠的官府,变得感性一些。

    第三,就是性别监督,阴阳互补。有不少职务,女子比男子更加适合一些。

    事实证明,少数女子参政的政府,比全是男子的政府,更加廉洁高效,也更稳定。

    可是林必举等人听了,却眼皮子直跳。自古哪有女子考试做官的道理?那成何体统?女子无才便是德啊。她们只能相夫教子,焉能抛头露面,甚至充任官吏?

    倘若女子做了官吏,那置丈夫于何地?置父亲于何地?置兄弟于何地?

    如此以来,夫纲何存?父纲何存?于男女大防,儒家礼教大有干碍也!

    哪怕只有一成的录取名额,那也大大不妥。

    林必举他深吸一口气,跪下说道:“微臣,恳请夫人收回成命,女子参加科举,自古未见成例,夫人万万不可啊。”

    好几个文官也跪下来,接着虎古等几个武官也跪下来,恳求道:“夫人,女子参考,万万不妥啊。”

    最后,几乎所有人全部跪下来,恳请崔秀宁收回成命。之所以说几乎,是只有一个人没有恳求。

    这个人是杨青雀,唐军左军师中郎将,也是唯一的女将。

    虎古和杨序等武官为何要凑热闹呢?因为他们也是男人。他们不希望,女人能和男人平起平坐。

    看到一百多位文武全部跪下,只有杨青雀一个女子很刺眼的站在那里,崔秀宁第一次在朝堂上感到愤怒。

    这是……传说中的逼宫么?

    事实上,女子参考也是李洛赞同的。历史上凡是强盛的王朝,女子的地位都不低。

    崔秀宁当然更巴不得女子参考。可是无论是李洛,还是崔秀宁,都低估了男人对此事的反弹。

    杨青雀暗叹一声,喝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也是女将,打的仗也不少了。江钧,你说,我哪里比不得男子!为何女子做官就不行!”

    跪在地上的右军师江钧,也是杨青雀的老朋友了,可是此时,他的话却不像是一个老朋友说的。

    “青雀,你是女将不假,很多男子都不如你,这个我承认。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女将?倘若不是你长的美貌,你麾下能有几人听命与你?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以色相带兵么?”

    杨青雀气的花容失色,她万万想不到,一向视同兄长,平肩作战多年的江钧,竟然说自己是靠色相带兵!

    “江钧!你……”杨青雀气的浑身发抖。

    崔秀宁沉声道:“好了,右军师,你这话就差了,左军师靠的是本事带兵,怎么在你这就成了色相带兵?散朝后,你自己给左军师道歉吧!”

    “诺!”江钧顿首道,“是臣糊涂了,口不择言,请夫人责罚。”

    崔秀宁冷笑道:“你们莫忘了,我也是女子,难道我眼下摄政,靠的也是色相么?”

    一百多大男人顿时惴惴不安,连说不敢。

    崔秀宁忍住怒火,微笑道:“让女人参考科举,虽然是君侯定下的,但所谓忠言逆耳,诸卿的谏言,我和君侯当然不会不听。好吧,那女子暂时不得参考。你们的请求,我准了。”

    “谢夫人,夫人明见!”

    “夫人英明!”

    “夫人真是从谏如流,女中尧舜!”

    一百多个男人跪在地上送上一顶顶高帽子,显得很是激动。

    “诸位起来吧,站着说话。接下来,就说说誊写古书竹简的事……”崔秀宁一句话就轻轻换了话题。

    林必举道:“启禀夫人,这批古书孤本,事关华夏之本,重要之极。主公能得到,乃是天眷唐国,天意所归啊!臣已经命人修好存放简书的石格,用炒熟的沙子密封,确保万无一失。”

    “再则,誊写副本之事,微臣会亲自遴选十个善书之人,一笔一划的临摹下来。等到从中原请来古文大家,再誊写出楷书。”

    崔秀宁笑道:“很好,林卿考虑的很是周到。此时就这么办了。切记,誊写副本时,要严密看护,有损坏简书者,从重惩治!”

    “诺!”

    又勉强议了几件事,崔秀宁就宣布退朝。

    等到众官离开,崔秀宁才发现出了一身冷汗。她的笑容此时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回到内宅时,甚至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崔秀宁回到卧房,关上门,满满灌了一杯凉茶,呆坐半天,兀自心中恼怒。

    朝堂上的一幕,到现在还清晰的在眼前浮现。

    “妈蛋…混账!”崔秀宁再也忍不住的骂了一句。

    她早料到有反对意见,可是万万想不到除了本身是女子的杨青雀,众人竟然全部下跪恳求。

    传统保守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强大到崔秀宁不得不答应所谓的“恳求”。

    说是逼宫或许过了,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唐国刚刚开创,李洛和她都拥有很大的权威,可众官竟然采用“群体跪谏”的方式逼迫她改变主意,那以后呢?

    崔秀宁现在才知道,搞政治真的没那么简单啊。

    她现在最芥蒂的,已经不是女子不能参考的事了。而是,这种群谏的苗头。

    看来,只要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文官和武将会联合起来,不分再分彼此。这才是最可怕的。

    为公群谏,她很乐意看到。可是为了群体私利群谏,不行!

    这种苗头,一定要打压下去!

    崔秀宁想了半天,露出一丝冷笑。她给李洛写完信,就叫来特察局的李织和李绸等人。

    李织等人是特察局总部的处长,也都是女子。事实上,特察局的很多骨干特务,包括眼线,都是女子。

    “老师!”李织等人行礼道。

    崔秀宁道:“可知道为何叫你们来?”

    李织道:“是为了百官反对女子参考的事么?”朝会刚结束,她们就知道了。

    “不错。说说你们的看法。”崔秀宁考验的说道。

    李织首先道:“他们是为了维护男子私利,这才一起反对。弟子认为,不可姑息,此风断不可长。”

    李绸道:“今日他们能为此群谏,明日就能为其他事群谏。长此以往,那就只有对他们有利的才能通过,不利的就无法通过了。”

    崔秀宁笑道:‘’不错,你们这两年进步很大,不枉费我辛苦教你们一场。主意么,我也有了。但我要听听你们怎么说。‘’

    李绵笑道:“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让海东的女子都知道这件事?弟子以为,可以利用特察局的手段,在女子中大肆宣扬,首先在女子最多的织造处宣扬,让女工们都知道。”

    李织道:“对,就是如此。织造处上千个女工一宣扬,很快整个海东的女子都会知道,本来女子也是有机会考试的,但被她们的男人反对,就坏了她们的好事。她们哪里会高兴?”

    崔秀宁点头,“正是如此,你们策划一个周密的方案,就去办吧。”这也是她的想法。

    哼,我就不信邪,你们以为来个群体跪谏,就能得逞么?不把你们压住,你们以后不要上天?

    …………

    李洛接到崔秀宁的信后,也很是恼怒。

    他也想不到,反弹竟然这么大。

    反了你们了!

    李洛气的在平章官邸摔了一个茶杯。一成的录取名额,你们都反对。可见,其私不可问矣!

    李洛决定女子参加科考,出发点和崔秀宁并不完全相同。他无心改变男尊女卑的现状,他也没有这么伟大。

    他纯粹是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文明高度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一个连女子都要通过制度设计刻意压制的民族,会有最优秀的文明?扯淡。

    刻意压制女子,蒙蔽她们,让她们“无才”,那压制的其实是国家的力量。让一半的人力资源,无法发挥聪明才智。

    唯一的“好处”,无非是满足了男子的虚荣心。

    这不是傻吗?一群没有受过教育,见识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