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葬元 >

第612章

葬元-第612章

小说: 葬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糖等大宗货物滞销,南海市舶司的关税也大减。”

    “最后就是,就是…”财部尚书期期艾艾,似乎有难言之隐。

    李洛道:“大司赋但说无妨,最后什么?”

    财部尚书苦笑道:“这也是免不得的。因为太上皇驾崩,民间禁制嫁娶一月,禁止屠宰一月,禁止歌舞酒宴三月。这多少影响到民间的商事,商税又少了一些。不过,这是国礼,万万省不得。”

    李洛明白了,点头称是,“原来减少的主要还是商税。农税倒是没怎么少,那朕就放心了。嗯,等到下月底,就知道到底少多少。可不能少的太多,不然朝廷的支出就难了。”

    财部尚书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国库还欠着内库的钱,怎么也要三年内还清才是。”

    “哈哈。”唐主乐了,“国库内库,本为一家。不急,国库慢慢还,大内暂时还不穷。横竖朕和皇后不要国库的利息就是。”

    群臣听了,都是不由莞尔。

    李洛端起龙案上的茶喝了一口,“再说第二件事,西域。大司马,西域战事,你给诸卿说说。”

    “遵旨!”

    都烈出列说道:“最新战报,嗯,那也是两三个月之前的事了,这里海太过遥远,消息传回的也慢。”

    “大唐占了里海东岸和半个波斯。江太尉和陈太尉,以及武岩所部,在河中会师之后,再次兵分三路,扼守边界,消化新土。”

    “几个月打下来,波斯元军损失惨重,元廷云南王再次被擒获。北边嘛,元军一心保存实力,不与我军决战,倒是让乃颜率主力逃到西边去了。”

    “主要战果是,俘虏了三十来万西域团练乡勇。他们都是西域蒙汉领主动员起来和大唐打仗的,盔甲军器都很少的乌合之众,却在元军蛊惑下攻打王师。如今做了俘虏,刚好补充朝廷的官奴。”

    听到这么多俘虏,很多人眼睛都亮了。

    三十万啊!

    都烈继续道:“北方以乌拉尔山和蒙元为界,中部以里海和蒙元为界,南部以厄尔山和盐漠为界。这些地名,皇后陛下亲制的图上都有标示。”

    “这海上么,郑太尉的水师占了波斯海湾,隔着海峡,西望大食。水师缴获了元军三百多艘新造的战船,又牵制了云南王的兵马,战果很大。”

    “这些消息,你们大概也都知晓,陛下让俺说的分明,主要是说给相公们(文臣)听,起码相公们也应该知道,我大唐的边疆界域,如今到了何处,该如何治理。”

    “陛下。”都烈又对李洛举起玉笏,“我大唐和蒙元以里海为界。可里海很大,这海中的水域…”

    李洛淡淡说道:“那还用说?里海水域,当然是大唐的。所以,不是以里海为界,是以里海西岸为界。文太尉以为如何?”

    文天祥笑道:“陛下圣明,正该如此。臣看地图,这里海当真不小,要是占了水域,放一支水师,就能东西南北照应,可抵十万陆师啊。”

    “趁着元军新败,水师尽墨,大唐应该抢先在东岸造船,组建里海水师。”

    “文先生之言,总是深合朕意。”李洛颔首,“大司空,即刻组织船匠,去西域里海之东,抢先建造战船。里海事关重大,没有水师势必不成。”

    “遵旨!”工部尚书领命。

    李洛说完了水师,又提起行政规划。

    “之前朕曾有言,打下西域之后,设立四州。故北庭都护府(天山之北)设置为庭州;故安西都护府,设为安州;盐漠之东的波斯,设为西州;河中之地(哈萨克等地),设为河州。如此,我大唐再得四州,增民千万。”

    “朕也曾说,一定要再打一次怛罗斯之战,还要打赢。可惜啊,怛罗斯已经成了大唐之土,这第二次怛罗斯之战,却是没机会再打了。”

    林必举道:“陛下,新设四州,增民千万。可西域地域广大,也多是色目人。这治理起来,颇为不易。其他不说,光是地方官吏,就是一大难题。”

    李洛深以为然,这也是他最在意的,“西域之治,首在人心教化。兵威慑其胆,教化收其心,西域方能长治久安,永为华夏西疆。”

    “翰林院拟旨,令穆州(吐蕃)牧金岱和金轮法王八思巴,调集密宗僧人两万,去西域传法,普渡众生。令这西方世界,再沐佛光。”

    翰林院司院使牟巘忍着笑意领命道:“遵旨!臣这就拟诏!”

    大家都知道,所谓西方世界再沐佛光是什么意思。

    “再拟旨,凡县学秀才出身者,只要愿意去西域,便入吏部官籍,以正九品起步录用!”

    “凡各地官员,五品以下十品以上,愿去西域为官者,立加三级任用!”

    “凡去西域为官者,最多五年,便可申请东归,优先擢用!”

    ps:今天就到这了,好累,蟹蟹支持,大家晚安!

 第1005、1006节 “校尉太小司马太老都尉正好”

    “户部鼓励移民五十万,迁移西域四州。凡是愿意西迁之百姓,俱授田百亩,免税五年,每户赏赐官奴一口。西迁百姓,可在当地娶妾,但不许超过三妾。西迁女子和汉家女子,不可嫁当地男子…”

    “西域四州,波斯人、吐火罗人、高昌人、秃厥回鹘等百族混杂,宜各为族号,以示分别。按其部落、地域、风俗、语言,各归所部,分为五十部族。盖因汉时,西域便有五十国也,只因相互兼并,方剩三十六国。”

    李洛以汉朝早期西域有五十个小国为名,在西域设置五十个部族,当然是偷换概念。

    而且,汉朝时的西域,不包括广大的河中地区和半个波斯高原,也没有阿夫汗。

    西域部族本就很多。但将西域四州百姓分为五十个部族,各立族号,却有李洛的考量。

    一千多万人口,归属五十个部族,名称不一,可见唐主之心。

    而且很明显,唐主暂时没有将色目人纳入华夏族的意思。

    华夏族的主体是汉人族属,除了汉人族属,华夏族中最大的族属就属苗人,僮人,彝人,都是上百万人口的大族属。至于契丹,女真,党项,羌人,越人,已经都纳入汉人族属。

    因为理论上,这些人主要是炎黄后裔。就算不是,也是蚩尤后裔。只有他们才算是华夏族。

    而南洋和恒北的土著,不好意思,不属于华夏族。

    西域四州的色目人,当然也不是。

    他们将来有机会成为唐民,但永远也不能属于华夏族,因为外貌长相和文化的差异太大。只有后世东亚范围内的人,才被划分为华夏族。华夏族中,又以汉人族属为主体。

    李洛继续下令:“工部立项,在西域四州植树造林,推行绿治。还要修建城池关隘…”

    “传旨江钧和陈淑桢,三十万色目战俘,二十万留在西域四州为官奴,归工部调用。再令驻军清剿马贼胡匪,充作奴隶为劳力…”

    “西域各州赋税,暂定为三成。农户可纳粮,牧民可纳牲口。大商人只能纳金银。”

    “军师府和兵部,定下西域驻军的章程。这西域驻军,暂时以二十万为限。不但要防备元军东侵,还要警备地方。”

    “警部,调集警士万人,在西域各郡县设置警堂,维护治安。”

    “没收的宅院,可充作学堂,招募教师,教授西域孩童…”

    “鉴于西域连年战乱,西域四州百姓免税一年。从洪武八年开始征收赋税。”

    ……

    李洛一口气下了一连串的命令,定下了治理西域的大政方略。具体执行,就由政事堂和各部来办了。

    说完了西域,李洛终于聊起了军事。

    “大唐陆军,海军,江河水师,眼下服役者九十五万余人。如今天下已定,是时候定下这兵马编制了。”

    “大唐现役兵马员额,就定为九十八万。这其中,骑兵编为三十万,一人双马;火器兵编为三十万;弓弩和长枪兵刀盾兵三十万;海军六万;江河水师两万。”

    “九十八万人,便是大唐常备兵额。只要不打仗,一年军费开支绝不会超过三千万银圆。”

    拿下西域四州后,唐廷治下各等人口,总有一亿四千多万。这多么人口,养着九十八万常备军,负担并不大。

    “新兵十七岁方可入伍,在军中服役满八年方可安置差事。非伤残而服役不满八年者,自主择业,朝廷不给差事。”

    都烈道:“遵旨!明日兵部就下部令,照陛下之命办理。陛下对三军将士如此恩遇,将士们必定更加感恩戴德啊。”

    李洛对将士待遇优厚,不但军饷给的足,荣誉给的高,而且还采用了后世的转业分配制度。

    李洛现在将这“转业包分配”的年限做了规定。后世是十年才能转业,他搞的是八年。这是因为古代人均寿命短。

    不过,是年满八年才可转业,而不是只能服役八年就必须退役。按照唐军制度,队正以下,可服役到三十岁。队正以上团总以下,可服役到四十岁。到了旅帅一级,身体好就能服役到致仕。

    退役将士转业,按照军衔、军职、军功、武道这四个方面,来定转业后的品级待遇,从十品起步。

    差不多一半的退役将士,会安排到警部为警士和警官,拥有武士功名的,几乎都安置为警官。还有小部分安排到乡村担任基层官吏,以及武庙的道官。

    当然也能安排到矿务、渔牧、驿站、国营等体系当差。

    等到五十五岁,就可退休致仕,拿半俸养老了。

    这种待遇,可谓千古未有。

    好处也很明显。

    首先是保证了唐军的战力稳定。使得唐廷能够一直贯彻精兵路线。也让唐军被朝廷牢牢掌控。

    而且唐军体系严密,训练严格,还重视军中教育。从军八年下来,几乎都是可用之材,算是一个人才储备库。

    退役将士都信奉武道,对民间尚武之风很有好处。朝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荣耀,也使他们成为拥护朝廷和皇室的中坚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踊跃参军者比比皆是,做军吃饷从宋朝时的“贱业”变得炙手可热。

    虽说入伍前三年的军饷不多,可入伍三年之后,一个人的军饷就能养活几口人了,要是得到武士功名,就更加体面尊荣。退役之后,朝廷还给差事继续吃皇粮。这么好的路子,良家子弟当然抢破头。

    然而,唐军招募新兵的条件比较苛刻。对年龄、体质、身材、长相都有一定要求。

    兵部的数据,洪武五年,各地报名参军的青年超过两百万,可洪武五年招募了多少新兵呢?

    不到十万人。

    二三十个报名者中,每次才选拔一人。由此可见,竞争有多激烈。有的新兵,连续报名两三年才被招募上。

    没办法,对占大唐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家百姓来说,子弟的出路,无非是读书科举和从军。

    读书科举更难,录取比例更低。相对而言,拿到兵额还是要容易的多。虽然从军风险大,可真是一条好出路了。

    要是这两条出路都没了,那除非运气好,不然就要种一辈子地,务一辈子农,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

    大唐民间,已经有了一些风气。据说待嫁女子,最喜欢的是年轻的新科进士和学宫学士,其次就是武士。

    武士当中,最受媒婆和待嫁女子青睐的,就是队正或都尉军衔的下武士。

    为什么呢?

    因为队正或都尉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武官了,而且年纪往往只有二十多岁。既年轻,又有前途。

    而队正以上,大多年过三十,有点老了。大唐待嫁女子也就十六七岁,年龄差距比较大,未免不美。

    而军职更高的,年纪不但更大,而且也多半看不上小门小户的农家女,她们当然也有自知之明。

    如此一来,统带一百多兵马的小小队正,反而是最受民女欢迎的武士。

    所以民间有话说:“校尉太小,司马太老,都尉正好。”

    议完了军务,终于又提及农事。

    李洛说了半天,端起茶盏,对崔秀宁道:“梓童,这农事你来安排。”

    崔秀宁道:“棉花种植,如今已经推广天下。各地百姓,都用上了棉布。明年,朝廷就要全力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番茄、辣椒、南瓜等殷洲作物。”

    “大司徒,这些作物育种了几年,种子够推广了么?”

    户部尚书出列道:“回娘娘话,这些殷洲作物,要说全国大量推广,那还差的远。可本土每个乡各种十几亩,却是够了。臣的意思,种子只分到乡一级。等到两三年后,再分到每家农户。”

    崔秀宁点头,“那也算是全国推广了。户部就拿出分配章程,按照各地人口田亩数量,酌情安排便是。朝廷的种子分到各州,再由各州自己来分。户部的部令,要严令各地官员妥善保管种子。哪里出了事,就问责哪里的官吏。”

    “这些作物,对耕地要求低,产量却比稻谷麦子高。本宫称之为副粮。要是副粮全国推广,很多不宜种植主粮的耕地就都能用上,起码能多养活几千万人。喂养牲口和家禽的食料也有了。”

    “陛下娘娘放心。户部已经拟定好了大概的章程。等完善了章程细案,臣就呈奏预览。”

    崔秀宁道:“章程细案不必进呈了,就直接交给政事堂。妥当不妥当,政事堂看着办。通过后直接下朝令就是。”

    各部各寺的政务,不能事无巨细都让皇帝亲自研究决断。不然,政事堂的意义何在?皇帝皇后只指出方向和大概,抓住纲就成。相对细化的执行方案,当然要宰相们决断。

    否则的话,皇帝会有多忙?

    再英明的君主,一忙起来就会出纰漏。

    林必举出列道:“陛下,娘娘,全国推广种植殷洲作物,娘娘称之为副粮。那么,这副粮多达数种,征起赋税来颇为麻烦。请旨,副粮是征税还是不征税?”

    崔秀宁和李洛都是一愣。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个。

    是啊,这红薯等庄稼,是征税还是不征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