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葬元 >

第96章

葬元-第96章

小说: 葬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绕过巨大的草地和大明殿,高丽王后直趋后面的延春阁。

    延春阁是元朝皇后的寝宫,平时皇帝在大明殿处理完政事,往往就会来延春阁。

    延春阁可不是一个阁,也是一个建筑群,有七间寝殿,一百七十二间。此外,后廷还分布着许多小型的殿阁。

    偌大延春阁的主人,就是高丽王后的生母、大元皇后:察必。

    延春阁和大明殿之间当然有宫墙相隔。这一次,李洛等四人再也进不去了。只有高丽王后一人能进去见她的父皇母后。

    李洛就知道,要见到忽必烈没那么容易,果然进不去了吧。

    这么容易就能见到“大元天子”的话,那就不是天子了。

 第175章 贫道张三丰…见过檀越

    足足一个多时辰之后,才有一个宫娥出来说道:“公主让你们自先去公主府歇息,她今日不出宫了。”

    李洛等人这才松懈下来,暂时算是自由了。

    李洛给公主讲了几天吐蕃故事,那女人对他已经有了三分信重,一分尊敬。毕竟,他也算是这鞑子公主的半个老师了。

    这女子作为蒙古大贵族,的确是一只满身戾气、漠视众生的食肉动物。但这只是她的阶层属性。作为一个自然人而言,她起码还有热情直爽的优点。

    情报分析,她有害,有毒……但没有什么心机城府,容易轻信别人。对李洛来说,这样的人反而没有什么威胁。

    李洛虽然不是她的家臣,却已经算是“她的人”,也就是“高丽后党”。

    这段时间在路上,“伯父”李签告诉他,已经有使团官员,暗中说李洛是“后党”了。

    但李签并不反对“侄子”成为“后党”。因为,李氏需要有子弟成为“后党”。如今的高丽,没有后党的门阀,都希望能得到王后的青睐,以保全富贵。

    后党听起来不美,但是…它不香吗?即便“后党”等同于奸佞,打上后党的标签就离奸臣不远,李洛也不在意。

    但是,李洛不能和三大家臣一样,住进公主府。一方面是他不想天天应付高丽公主,二是…不方便他和崔秀宁搞事情。

    还是住在宾驿馆最好。凭他五品奉节司译的职位,一个小院子应该能分到。带着崔秀宁和随从住进去,不要太潇洒。

    四人出了大内,再带着一百骑兵出皇城,很快找到“东驿馆”。

    元大都共建有东、南、西、北四大驿馆。其中,高丽使团住东驿馆;南洋各国使团、南道宗王以及使臣住南驿馆;西道宗王、使臣住在西驿馆;东道和漠北的宗王、使臣住在北驿馆。

    东驿馆最小,但也占地二十余亩,房屋百余。高丽使团官员以及家眷随从,完全能住得下。至于使团中的贡女、阉童,则已经献给元廷礼部;使团护军,则住进城外兵营。

    高丽王当然住进了东驿馆最宽敞最豪华的庭院,占地足有三亩。金方庆和李签两位副使,也是两亩套院。

    而奉节司译李洛,只分到不到半亩的小院子,三个房间。

    李洛已经知足了。因为,五品以下,都是共住一个小院。

    李洛和崔秀宁住在正房,右厢房由都烈等四个带刀护卫住,左厢房由四个不带刀的护卫住。

    等到高丽使团全部安顿下来,天已经黑了。

    忽必烈的生日“万寿节”虽然在九月二十三日,但举办万寿庆典的日子,却被“回回司天台”的天象官,掐算在了九月二十八。

    高丽使团为了表达恭敬,提前五天到了。

    “我这几天,坐车坐的骨头快散了。”崔秀宁一进房间就倒在大炕上。“不行了,我晕车。”

    李洛坐在炕边,“一个连船都不晕的人,竟然给我说她晕马车。你坐车不比我骑马舒服?”

    崔秀宁一边爬起来点灯,一边唠叨:“进城后我看了,这元大都的确很大,热闹,人多,满城还是皇帝过大寿的喜庆味。可是,就是感觉不舒服。”

    李洛道:“是不是你看到的都是髡头辫发的胡人,操着你听不懂的胡话,所以感觉不舒服?”

    崔秀宁摇头:“胡人和胡话,带来的不舒服,是看的见听的到。不是我说的那种不舒服。我的不舒服,那种感觉……我现在明白了!”

    李洛皱眉:“什么?”

    崔秀宁道:“这是一座犯罪之城!你知道犯罪之城吗?就是整个城市的犯罪气息。我进城后看到的很多蒙古人,色目人,都是我认为的罪犯。”

    “你认为的罪犯?”李洛明白了。

    崔秀宁神色淡漠的解释:“很多人都曾经杀人放火,抢劫强歼。那是很多恶贯满盈的杀人犯聚集在一起,给我的感觉。”

    李洛点头,“我懂,就是一群吃过人肉的狼,看到人的感觉。大都城里吃过人的狼,太多了。哪怕一个不起眼的鞑子老头,可能当年也屠杀过几十个上百个汉人百姓,强歼过很多汉人女子。”

    崔秀宁道:“对,所以大都虽然很繁华,但我真的很讨厌。我今天看见的一些汉人,明显是被掳来的,他们被强迫为奴。”

    李洛道:“大都城有六种人。皇室,贵族,官吏,僧道,军队,奴隶。唯独没有平民。”

    崔秀宁很不屑,“一个连平民百姓都没有的都城,再大再繁华,也不应该存在。但我不明白,难道普通的蒙古人,都不算平民百姓吗?”

    李洛解释:“如今是元初,蒙古人多金贵你知道吗?我告诉你,如今所有蒙古人最多百万口,却统治一亿多汉人,五百万高丽人,三百万藏人,五百万南方少数民族,三千万中亚西亚人…这点蒙古人,直接或间接统治两亿人。”

    崔秀宁叹气,“所以,几乎每个蒙古男人,只要有正常民事能力,就都有职务在身。”

    李洛笑道:“没错。起码元初就是这样的。他们人口太稀少,所以混的最差的,也是最高级的战兵和保长。”

    崔秀宁换了个话题:“你今天进宫,见到忽必烈这个坏大叔了?”

    “没有。”李洛笑了,“坏大叔哪里这么容易见?就算在贺寿大殿上,我也只能远见,不能近观也。至于你,连远观都没机会。”

    崔秀宁冷笑:“那你要努力啊,哪天你把他捉到,我不就能好好看看了?”

    李洛站起来,“行。我尽量努力。”

    崔秀宁问:“你要去哪?”

    李洛往门外走去,“我晚上出去逛逛街。你不要出去,乖乖呆在这。”

    “你带都烈和乌图一起去!”

    “夫人,我省的,放心!”

    …………

    元大都有五十多个坊,高丽使团所下榻的东驿馆,就在寅宾坊附近。

    元大都没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三声钟响前(三更),都可以自由来往。原因很简单,因为居民大多是蒙古人,当然不会让自己不方便。

    街上的坊市,挂起了一串串的灯笼,虽然到了晚上,车马行人还是很多。

    李洛刚出驿馆,就看见一个道人借着驿馆大门口的灯笼,在看书。

    这道人羽衣道袍,逍遥葛巾,双脸芒鞋,年约三十余岁,眉目清逸,应该有几分道家高人的气息才对。

    然后,并不。

    因为,他坐在台阶上一边看书,一边抠脚。

    妥妥一枚抠脚大叔的风骚感,简直……不要太撩人。

    这道士看见李洛一身高丽官服的出来,抬抬眼皮,露出一个敷衍的笑容,懒洋洋的作个揖,就继续看书…抠脚。

    我尼玛……这道长有意思啊。

    这可是驿馆门口,你这样操作……合适么?

    李洛语带嘲讽笑道:“这位道长,不知在此有何贵干?”

    看到李洛正式发问,那道士才发出一声似有似无的叹息,有点无奈的站起来,行礼道:“无量天尊,贫道张三丰,见过檀越官人。”

    张三丰…?

    李洛忍不住有点愕然。怎么,刚回中原第一天,这就遇见名人了?

 第176章 怪哉啊怪哉…

    “在下李洛,见过张道长。”李洛稍一惊讶,随即还礼。

    民间有言:李氏天子,张家道主。

    这话是说,李氏出君王,张家出道士。东亚,李氏共有十一个政权,出了近百个君主。而张家,却出了上百个大道士。

    还有个玄秘吊诡的说法,据说是“张冠李戴”的本源意义。说本来应该是张氏多君主,李氏多道士。老子李耳不就是道祖么?

    汉末,张角起事,当时的确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按照天机,张氏应该建立王朝,成为君主最多的姓氏。

    可是,因为张道陵得到李耳的道统传承,可能两人有什么交易吧,反正原本属于张氏的皇冠,戴在李氏头上。原本属于李氏的道统,成了张氏的。这就是“张冠李戴”的真正意思。

    李洛突然就想到这些,不禁有点想笑。因为这说法…实在太狗血。

    自称张三丰的道士,看到李洛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不禁有点莫名其妙。

    李洛收回思绪,这才认真打量这个张三丰。史料记载,张三丰是宋元之际的辽东汉人,俗名张君宝,张天师后裔,乃是武当祖师。

    张三丰光大道教炼丹制药、心身双修的传统,是元明之后第一道主。传说张三丰善于望气,预言很准。

    此人十几岁就考武双料状元,当了县令,后来弃官,又出家为道。属于那种少年神童开外挂的奇才,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毫无疑问,这未来的张真人既不是什么武学宗师,更不是什么陆地神仙。但他一定是个天分极高的人。

    李洛突然想,自己十几岁就混黑涩会,成为跨国文物大盗,二十岁就身家过亿。这经历和张三丰有得一拼啊。

    “不知张道长可认识张君宝?”李洛还是要试探一下,免得搞错人了。

    那道士目中的惊异之色一闪即逝,目光澄净湛然的看着李洛,“张君宝正是贫道俗名字号,不知东国贵人缘何知晓?”

    他并不是什么天下闻名的大人物,只不过是一个山野散道而已。这个东国使臣,怎么会知道自己呢?

    李洛心中了然,张三丰实锤了。

    “张道长应是辽东人。在下在中原长大,曾到博陵,听闻博陵知县的事迹。几年前再到博陵,又听闻张县令早就挂冠而去,出家为道,道号三丰。”李洛编了个理由。

    张三丰笑道:“无量天尊!原来檀越还是博陵故人。不错,贫道确曾为博陵县令。”

    李洛再次试探:“道长未及弱冠就主政一县,颇有政绩。可年纪轻轻就弃官出家,以致沧海遗珠,朝野余贤,此举岂非有伤圣天子之明?”

    “圣天子……呵呵,贫道不胜案牍劳形。本是闲云野鹤身,奈何落入宦海中。贫道原非做官人,愿听松风看白云。”张三丰淡然说道,眸子莹莹生辉。

    李洛眼睛一扫,发现张三丰手中的书,竟然是…《连山》!

    虽然封面的字是极其古老的大篆,但李洛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李洛的心不争气的猛的跳了一下。当初,一个华人富豪,开价三千万美元,让他把《连山》搞到手。

    李洛偷偷成立了这个“项目”,花了很大力气,终于发掘到一点《连山》的线索。线索在韩国,和商朝时的萁子有关。因为,箕子本就是占卜宗师,又是商朝宗室,他极可能有《连山》。

    周武王封商朝贵族,箕子被封在朝鲜。那么,很可能朝鲜半岛也有《连山》。所以,李洛就来到了韩国,想顺着线索找下去……谁知遇到崔秀宁,就来到元朝,终究没能找到《连山》。

    说起来,他算是因为《连山》,才来到元朝。这事,越想越觉得吊诡。

    《连山》不但是三易之首,也是华夏三大秘宝之一。是排在《诸世纪》之上的世界第一奇书。《连山》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可提到《奇门遁甲》,就大名鼎鼎了。

    没错,《连山》是《奇门遁甲》的源头。

    《连山》在秦朝失传,据说被始皇帝销毁,因为此书隐藏的天机太多,祖龙忌惮它有碍后世人主。

    李洛这种文物雅盗,用的是“辟邪剑法”,比起学院里的专家学者,路子要野的多。所以,他们知道很多专家学者不知道的野史。

    比如有个野史说,《连山》本来秘藏在商都朝歌。有一次被来朝歌觐见的姬昌看到,姬昌天分极高,竟然记下了《连山》部分内容。

    姬昌回到封地西岐后,日思夜想,反复研究推演在朝歌记下的部分《连山》,竟然被他搞出来一部《周易》。

    然后……本身就是占卜大师的姬昌,根据新鲜出炉的《周易》,推算出殷商将亡。于是,姬昌就秘密练兵,积蓄实力,死前给儿子姬发留下遗命:兵出西岐,取而代之!

    这野史是不是够狗血?你信不?反正李洛是信了。

    按照这野史,《连山》和《周易》的关系,就像《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的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只有《辟邪剑谱》的周武王,能打败拥有《葵花宝典》的商纣王?这没道理啊,因为练《辟邪》的岳先生,不可能打败练《葵花》的东方教主。

    野史给出了答案。其实很简单。虽然《连山》在商朝宫中,但以它的深奥,智商平平无奇的人不可能看得懂。而能看懂的箕子,又被纣王关在监狱。

    也就是,虽然家里藏着《葵花宝典》,但纣王……硬是没练过。

    还有个解释,是纣王知道,但商朝气数已尽,人力难以挽回,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及时享乐,酒池肉林,过足瘾再死,不枉为王一场。

    这种解释,也解释了为何原本英明的纣王,突然就昏庸起来,差不多将江山拱手送给姬发。因为通过《连山》,知道大势难改,认命了。

    这野史还没完。又说入周以后,周室终于得到《连山》。后来,《连山》又落到秦王手里。再后来,就说被始皇帝毁了。

    野史的最后,说《连山》也可能落入刘邦手里。

    但总之,《连山》至此是失传了。甚至,后世连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