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

第116章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116章

小说: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是一个死结。

    此话一出,原本有了几分缓和的气氛,顿时又凝重了起来。

    耳听众人的商议,沉吟片刻后,高铭却不由笑了,只听他冷笑道:

    “既然难以从城外打到城内,那我们就从城内给他打到城外,送孙策一个惊喜”

    时光飞转,眼下时节已近初冬。

    长江沿岸的土地,都在清晨时分,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水露。

    换言之,就是丰收时节一过,土地就开始变得僵硬难松,要待来年开春回暖,才能再次播种。

    秣陵城,吴候府。

    “你们看看吧,你们看看吧!”

    孙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最新的情报,直接甩在了案台上,然后一脸愤懑的靠在座椅上。

    陆逊经过赤壁一战的经历,在急火攻心之下,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此时只能跪坐在台下。

    见状,姚广孝缓缓执起那封情报,一双狼眼在上面飞速游弋起来,情报上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最新的战况。

    曹操兵败华容道,三万曹军尽数被白起所戮。

    江南之地,高铭和赵昊,一人一边,各立于东西两界。

    在此之后,高铭尽起二十万大军,形成包围之势,朝秣陵城进发,一副想要速战速决的模样。

    而眼下秣陵城中虽有八万兵力,却都是衰兵。

    不单单是赤壁战败的缘故,更是在赤壁之战时,那盘旋在高铭上方的赤龙异象,给吴军带来太大的舆论压力。

    甚至在秣陵城中有传言,说高铭是真龙天子,江东若是能早日投降,还能得到上苍庇佑。

    因此投降论在军民舆论中,开始有了泛滥的势头,直接动摇上下将士的军心。

    八万衰兵,如何能敌二十万大军,而且还是处于士气顶峰的二十万齐军。

    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而越想到这些,孙策就越是烦恼,他现在是想打也打不过,不打的话心里又憋得慌。

    姚广孝看完之后,将那封情报传呈给其余人等观看,旋即沉声道:“主公不必烦扰,我军虽然士气衰微,但秣陵城池固若金汤,岂是齐军想攻就能攻进来的。”

    “待齐军攻城失利,先消磨他们一波耐心和士气。到时候主公再带兵出击,届时必能挽回我军颓势。”

    听到姚广孝的话,孙策不禁鹰眉一凝,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道曙光,赶忙起身追问道:“请先生明说,我该如何去做?”

    “倒也不难。”

    姚广孝淡淡一笑,一捋须髯后,随即伸手一指,指向侧壁地图上的一处城池所在。

    那座城池正是江东的大粮仓——太平城。

    因为江东大部分的粮草,在各地丰收后,都是统一汇集到这座城池,

    然后再根据各地情况,由当地管粮仓的官员,进行调拨运转。

    如此可保证在各地百姓在遇上天灾人祸时,不至于因为无米造饭而饿死。

    姚广孝眼眸微眯,沉声道:“这第一步兵贵神速,主公当派兵前往太平城,将那里的粮草全部运到秣陵城来,如此秣陵城在没有外界物资的情况下,守上一年也不成问题。”

    “报!太平城急报!”

    姚广孝话音未落,急促的脚步声就在外堂响起。

    片刻,一个亲兵匆匆入内,拱手道:“主公,大事不好了!齐军上将李世民于昨夜,已经带兵攻破太平,将城中粮草尽数抢掠,然后分发给各地难民百姓了。”

    “你说什么!?”

    这道消息,宛如一道惊雷,直接落在姚广孝的头顶。

    他刚联想到用持久战来消磨齐军的斗志,齐军就已经提前出兵,并且瞬间拿下了太平粮仓,断了他的后路。

    这还不止,李世民在夺了粮草之后,没有将之占为己有,而是将粮草分发给了各地难民。

    正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李世民这是走了一步好棋,借分粮一事,来烘托齐军在江东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如此一对比,反而就衬托出了吴军的自私。

    不仅是姚广孝感到震惊,台上的孙策更是焉了下去,就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棒。

    刚燃起来的几分希望,就此又迅速湮灭。

    “兄长与诸位叔伯,不必多虑,在下不才,却有一策,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正当氛围陷入一片寂然肃杀之时,一个款款大方的身影,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那人正是孙策之弟——孙权孙仲谋。

    “哦?”

    孙策鹰眉一凝,追问道:“吾弟有何计策,但说无妨。”

    “是。”孙权点了点头,旋即站到众人中间,不紧不慢道:“眼下虽然太平粮草已失,但我秣陵城内,尚有数万石存粮,足够我城中军民三十日之所需。”

    “所言不错。”

    沉默良久的陆逊,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守秣陵三十日是不难,但公子可曾想过,三十日后,城中粮草殆尽,我军又能如何?”

    “都督勿虑,我们可不止八万兵马。”说到此处,孙权嘴角不由扬起一抹自信的冷笑。

    只见他拔出佩剑,直指挂在侧壁的地图,剑锋划向了长安方向,补充道:“这里,还有我们的援军,只要三十日之内能到,秣陵之围,可解矣。”

    被孙权这么一说,陆逊像是陡然想到了什么,惊异道:“难不成,公子是想”

    “正是如此。”还没等陆逊说出口,孙权就颔首笑道:“兄长可遣一名信得过的使者,送其去到长安,面见秦王赵昊。”

    “到时候令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以赵昊的为人,不会放着荆襄这块肥肉不吃的。如此往来相近十日,刚好在我军粮草的承受范围之内。”

    “只要赵昊对高铭出兵,我们便可东西夹攻,杀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未完待续)

 第232章 李存孝VS曲阿小将(4100字大章)

    孙权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语,揭开局势的迷雾,替孙策规划了一条绝境反击的道路。

    派使者前往长安,向赵昊请援,同时坚守秣陵。

    等待赵昊发兵,届时就可以东西夹攻,变被动为主动。

    “二公子这道计策,纵然有些冒险,但在下认为的确可以一试。”姚广孝轻捋须髯,对孙权这条计策表示了认可。

    有了姚广孝的认可,台下文武也纷纷点头效仿,一致赞同孙权的做法。

    毕竟事到如今,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剑走偏锋,或许还能产生奇效。

    “也罢,那便依二弟所言。”

    孙策点了点头,但他眉宇之间,又露出几分难色,继续追问道:“只是不知哪位将军,愿意趟这趟浑水?”

    此话一出,台下武将大部分都面露难色。

    毕竟要在齐军包围的阵营中杀将出去,实属不易。

    要知道,那日四人围攻姜松,尚且拿他不下,更遑论是想要单骑破敌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正当此时,在武将一列的最末尾,一个身披玄甲的小将,毅然出列,拱手道:“启禀主公,此乃社稷存亡之危急时刻也,末将张泉,愿为一试!”

    话音落下,众人目光齐刷刷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曲阿小将——张泉。

    张泉何许人也?

    在三国演义中,以一己之力替太史慈挡下东吴十二名将的骁将也。

    在今时今日,也巧合的成为了孙策麾下的一名战将。

    “张将军真乃英雄也,末将凌统,愿助将军杀出重围!”正当此时,凌统也毅然起身,表示愿意助张泉打一个头阵。

    “好,好得很!这才是我江东男儿该有的气概!”

    孙策兴奋的一拍案台,旋即喝令道:“来人啊,给我上酒,本侯要为张将军践行!”

    孙策身旁的亲兵得令,当即从后勤捧上一坛陈年佳酿,分发给凌统和张泉,然后又给在场每人都倒了一碗。

    孙策举碗在手,神情亢奋,环扫一下台下文武,最后把目光落在张泉和凌统二人身上。

    只见孙策振臂一挥,高声道:“我江东的生死存亡,就全仰仗你二人了,这一碗酒,我孙策敬你们,拜托了!”

    豪情壮语中,孙策托起瓷碗,将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

    随后将那空碗,狠狠的摔在地上,“吭”的一声激鸣,瓷碗被砸了个粉碎。

    “上刀山下火海,又有何惧,我等愿为主公效力!”

    张泉和凌统慨然响应,皆举起瓷碗一饮而尽,然后效仿孙策,纷纷将空碗摔在地上,砸了个粉碎。

    哐哐的碎裂声响彻大堂,如同誓死的战鼓声一般,催人奋进。

    一日后,夜色如墨,倾覆万物。

    在鬼魅的午夜时分,秣陵城的城门,悄悄打开,只见从城中静静地出来两骑将领。

    两双狼眼环顾四周,发现周遭一片寂静,连冷风都不显一阵,便稍稍松了一口气。

    那两骑正是凌统和张泉。

    因为带太多兵马,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踪,所以张泉和凌统,是二人各自一骑,便开始行动。

    他们缓缓的朝西北方向行进,因为那里林木茂盛,不适宜军队驻扎,力量相对薄弱,适合突围。

    想到这里,他们便疾步快马,朝西北扬长而去。

    可当他们刚步入丘陵林地之时,却见漫山遍野的火光,赫然如幽灵鬼火般浮现于眼前。

    在他们的正前方,出现了一座军阵。

    军阵正中间那人,身披白衣,手执金枪,如战神一般伫立。

    那人张泉不识得,但在凌统心中,却如梦魇一般让他刻骨铭心。

    因为那人正是在赤壁江口,以一敌四的姜松姜永年。

    凌统心知两人联手亦不是姜松的对手,唯有拖住姜松,张泉才有突围的可能。

    “张将军快走,我来替你挡住他!”

    于是当下不再多想,凌统扯着嗓子大喝一声,旋即提枪纵马,朝着姜松疾驰而去。

    望着疾驰而来的凌统,姜松没有丁点的神情变化,如铁塔一般矗立在原地。

    下一刻,姜松云袖一抖,以极光闪电般的速度,手中金枪陡然射出。

    那一枪,快如雷霆,力如崩山,让凌统根本不及反应,就已经后发而先至。

    砰!

    沉闷的撞击声中,两枪相撞,在茫茫的山野间,响起了一声猎猎激鸣,火光四处飞溅。

    一击之下,凌统只觉连绵不绝的力道,从枪杆灌入自己的身躯,无情的搅动着自己五脏六腑。

    凌统惊动一刹,嘴角已然溢出丝丝淤血,一张脸瞬间惊骇到扭曲狰狞。

    之前是四人夹攻,凌统还没有察觉到太强的压迫感。

    如今一对一和姜松交战,他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差点连姜松一枪都接不住。

    “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啊!”

    凌统一声催促的大喝,紧接着再度挺枪朝姜松发起反击。

    看着这一幕,张泉心知这是凌统要性命给他争取突围的时间。

    于是张泉也不敢耽搁,只要狠狠一咬牙,斜拖着长枪,便望西北突围而去。

    “你真以为他朝那个方向,就跑得了么”

    望着张泉逃跑的背影,姜松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

    下一刻,姜松纵马一跃,化作一道银色的闪电后而先至,借着如雪的月光,直冲凌统而去。

    冷风骤起,不断呼呼的吹刮着山边的林丛,两马在月夜之下相驰而至。

    两骑靠近之时,凌统惊觉一股无形的威慑力袭卷而來,竟让他有种不寒而栗的错觉。

    “老子跟你拼了!”

    心神微微震荡之时,凌统紧咬牙关发出一声暴喝,铁塔般的身躯一正,手中铁枪凝聚起无尽的杀气,一枪携着开山之力当空扫来。

    “雕虫小技”

    姜松见状,却是不屑一顾,手中八宝玲珑枪化作一束银虹,与空气中摩擦出雷鸣般的声音,如鬼神一般的出枪,竟是划出了幻影,在月光之下显得格外鬼魅。

    寒光一闪,没有金属擦击声,没有火花,只有一声沉闷的骨肉撕裂声。

    两马交错而过,一双双目光在这苍茫的月色之下,寻找着胜负结局,终于在那慢慢泛起殷红的地面上发现了凌统。

    凌统依旧是那般的威武雄壮,手中铁枪高高举起,只是在那铁甲上,却赫然多出了一个巨大的血窟窿。

    晃了几晃,凌统便栽倒于马下,失去了生息。

    姜松两枪秒杀了东吴猛将凌统。

    撞破重围,已然逃远的张泉,一刻都不敢停歇。

    身后的火光越来越远,喊声是渐渐隐去,更不见有追兵的踪影。

    张泉回头眼,方自长长的吐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渐渐得以松缓,暗自庆幸着逃出了生天。

    张泉长吐一口气,他虽然心存侥幸,却又心生黯然悲痛,如刀绞一般。

    因为这是凌统用生命给他争取来的时间,他身上承载着的,是整个东吴的命运。

    想到这里,张泉提一口气,望着拂晓的天色,朝西北继续行进。

    可正当他准备行进时,蓦然有一阵西风迎面吹来。

    风中,夹杂着猎猎刀兵的气味,极具压迫感。

    突然间,张泉蓦地抬头,像是见到了鬼似的,猛然勒住战马,一双眼睛瞬间瞪到斗大,恍然失措的望向前方。

    因为在百步距离开外,一座军阵横于前方的道路,如铁壁般封住了去路。

    层层铁甲,反射着灼人的寒光,一柄柄刀戟,森然如林,一片肃杀之气。

    那一面“高”字的金色巨旗,在晨风中猎猎飞舞,彰显着王霸之气。

    在张泉的前方,出现了三千铁骑,拦住了他的去路。

    最中间那面王旗下,高铭横刀立马,身披金甲,王霸之气彰显无遗。

    而在他身旁,则是一名谁都没有见过的骁将。

    但见其身披虎铠,背挂黑袍,手提一柄形状怪异的铁槊,如天神一般伫立高铭身旁。

    光是远远看去,就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错觉。

    此人正是高铭刚刚召唤出来的飞虎将军——李存孝!

    原来高铭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