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

第25章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25章

小说: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声喝,便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耳膜发颤,心生畏色。

    刘备目色一沉,寒声呵斥道:“翼德,不得无礼!且听军师把话说完先。”

    法正瞥了眼张飞,随即向刘备拱手,继续说道:“如今高铭夺下庆次城,与我东平城隔着一个梁山泊遥相呼应。”

    说到一半,法正眼眸中掠起一抹寒光,森然道:“庆次城小且弱,若是高铭死守,只要我大军一到,那他必是在自掘坟墓。”

    “所以某断定高铭不会坚守庆次城,而是会选择在外面与我军交战。”

    说着,只见他指向了舆图上的梁山泊所在,肯定无比地说道:“东平城与庆次城中间横隔着一面梁山水泊,齐军绝无可能公然绕开此处而战。故此我们两军接兵之地,必然是梁山泊!”

    最后,法正把目光移到了徐盛的身上,嘴角微微上挑,悠然冷笑道:

    “届时以徐将军麾下的虎狼之师,攻灭区区一个陈留王,就不必在下多言了吧”

    (未完待续)

    PS:(保底五章一个高潮剧情吧)

 第四十八章 法正的奇谋

    梁山泊水域,浩瀚庞大,方圆八百里有余。

    换算为今日的单位,就是一千两百万平方米之多。

    在这八百里之地,七分为水,一分为地,两分为芦苇沼泽。

    不过几日之间,齐军就在大湖北岸,建起了一道道营寨。

    烈阳当空,那一面面“高”字王旗在芦苇畔烈烈飞舞,势如骄火。

    王旗下,正摆放着一艘艘从庆次和平原城沿水路运来的战船。

    在这战船之中,小艓(die)占大多数,而大舸(ge)却屈指可数。

    因为在房玄龄的分析下,梁山泊不同于大江大河。

    其水域有深有浅,大型船舰容易搁浅,所以更有利于小船的行进。

    高铭此刻正立于岸边,望着船上的将士正在操练水战,满脸的欣慰。

    这几日来,在张辽等将领的训练下,虽然士卒还不能熟练掌握水上厮杀之术,但好歹已经能在船上立住脚步了。

    张辽虽然有高达90的统帅,却并不擅长水战,高铭麾下也并无其他擅长水战之将。

    好在房玄龄洞察得早,齐军早几日就开始了操练以及物资准备。

    所以达到眼下的程度,已经属实是不容易了。

    只可惜现在自己手里只有70个君主点,强行要召唤统帅的话,出来的水将统帅值也只有六七十,作用和意义并不大。

    心中暗自斟酌着,他又把目光抛到远处的大湖南畔。

    因为在那里,已然立起了一杆杆的“刘”字战旗。

    那里便是刘备最新建起来的水师营寨,据前线斥候的探报,主将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青州四虎之一的徐盛。

    房玄龄没有判断错,法正也没有判断错。

    此役的战场,便是眼前这一面浩瀚如海的梁山泊。

    冷风拂过湖面,激起丝丝波澜。

    感受着衣袂随风翻飞,高铭向脑海中的系统发送了信息:“现在总可以看徐盛的四维了吧。”

    “刘备麾下大将青州四虎之一——徐盛,四维如下

    武力:88

    智力:70

    统帅:86

    治政:59”

    望着徐盛的四维,高铭剑眉不禁微微凝起。

    这便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徐盛么?

    不仅有着88的武力,更有着86的统帅。

    难怪不仅名扬三国,就是逢此乱世,亦能成为刘备手下大将,跻身青州四虎之一。

    若非君主点不够,高铭绝对要召唤一个水师大将与之一较高下。

    但眼下正面硬拼不利齐军,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智取。

    在高铭神思的同时,在梁山泊南面的刘备,亦是昂立于战旗之下。

    他那鹰眉紧凝,目光死死地落在对岸的齐军营寨上。

    少顷,他深深吸一口气,口中沉声道:“现在齐军也在对岸安营扎寨了,与我军有着一湖之隔。孝直,你说说看吧,我该怎么办。”

    “依我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张飞气势汹汹地拿起手中那杆丈八蛇矛,直指齐军营寨,叫嚣道:“要我说,主公你现在就给我几条小船,待俺过河捅那高铭小儿一百个透明窟窿,咱还受这败仗鸟气不成!”

    “胡闹!”刘备呵斥一声,厉然道,“说过多少次了,行兵打仗不是武将斗狠,你且听军师怎么说。”

    被刘备这么一斥责,张飞虽然不服气,却也只是冷哼一声,双手环抱胸前不再说话。

    一旁的徐盛见况,便上前拱手道:“主公,方才末将都清点过了,我们有水师六千,步卒三千,箭镞上万。”

    “据我们的斥候回报,那齐军新训水师不过三千,步卒也仅有两千,箭簇不过千余,各方面都不及我大军。依末将之间,我们宜早不宜迟发起进攻。”

    若说张飞的性格莽撞,打仗全靠一脑子火气,刘备对此极为不放心。

    但对做事一向稳当,总能截取关键军机要情的徐盛,刘备却是安心得很。

    正所谓青州四虎,各有所长。

    张飞善攻、李信善守、陈到善兵、徐盛善水。

    “孝直,你怎么看?”

    听了徐盛的情报,刘备脸上中战意雷动。

    只等法正一句认同的意见,他便可以大胆放心地向齐军发起进攻。

    风卷沿岸,芦苇齐动。

    法正一袭纶巾,手中鹅毛扇微微摇动。

    只见他慢慢走到岸边,伸出手指沾了沾湖水,又望了一眼天际上的几抹阴霾浮云。

    “实乃天助我也!”

    法正做完这些举止后,忽然轻笑起来,脸上布满了得意之色。

    刘备等人皆是一脸困惑,不禁上前问道:“孝直,这是何意?”

    法正眼眸中闪烁着神秘的精光,只听他摇着羽扇,娓娓说道:“我军虽数多于齐军,但齐军新胜,士气正盛。而我军新败,士气较衰。”

    “若是强行正面交战,那我军即便能取胜,也将付出惨重代价。此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道,主公诚然不可取。”

    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还是孝直考虑周到,这点我倒是忽略了,如此行兵的确是下策。”

    刘备被一语点醒,捋着须髯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即又开口问道:“那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对高铭此子用兵。”

    法正把目光移到徐盛身上,开口问道:“试问徐将军,水战时最重要的兵器是什么?”

    “是箭矢!水上交战,两船未接兵时,士卒多是在船上以箭矢远攻之。”徐盛没有丝毫犹豫,本能地脱口而出。

    “不错,正是箭矢!”法正肯定地点了点头。

    随即,他嘴角上扬起一抹诡谲的弧线,向徐盛追问道:“那倘若齐军没了箭矢,那有该当如何?”

    “没有了箭矢,那便如老虎没有爪牙,任人宰割而已!”徐盛开口便答。

    刘备听着二人之话,脸上迷惑的神色愈重几分,开口道:“只是那箭矢不都在高铭手中么,军师又如何能让齐军没了箭矢?愿闻其详。”

    法正目向北面,深陷的眼眶中,流转着一丝志在必得的冷笑,沉声说道:“方才我观气象,明日将有寒气来临。而水气受寒,就会形成水雾,久难散之。”

    “如此换言之,明日卯时清晨,这梁山泊湖面必起大雾!”

    张飞不解地问道:“可这起了雾跟齐军有没有箭,有个甚关系啊?”

    “所以说你是莽将军。”

    法正似笑非笑地叹了口气,随即说道:“主公请想若是起了大雾,忽然见有敌船来袭,那防守方的军队必然弓弩齐发,以退来袭之敌。”

    说着,法正眼中的得意自傲变得更甚几分,只听他胸有成足地补充道。

    “届时我们只需安排几十只小船,每只船上绑满弓箭无法穿透的稻草人。顺着大雾沿湖北上,则齐军察觉后,必然急忙引箭防卫,而那些箭,都会扎在提前设好的稻草上。”

    “齐军每射出一支箭,则我军可拾得一支箭。此消彼长之下,试问诸位将军,齐军还能拿什么与我们一战呢?”

    “更不必谈,齐军在发现他们愚蠢之举时,那士气大跌的模样。”

    说罢,法正一手捋着须髯,一手摇着羽扇,脸上挂满胜券在握的自信。

    (未完待续)

    PS:(本来想说两句骚话骗你们投票的,但实在想不出来说什么好就这样吧。)

 第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

    法正的话音慢慢落了下去,但一道谋绝古今的草船借箭之计却渐渐浮了上来。

    此计一出,刘备等人脸上的茫然之色随即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惊奇和震动。

    此等妙计,一旦功成,则足以载入史册,留名青史。

    “先生之谋精彩纷呈,堪称空前绝后!我刘玄德活了这么半辈子,都从未见过此等妙计,实在是佩服!”刘备眉宇间尽是难以掩盖的亢奋喜悦之情。

    “主公谬赞了,都是托主公之福相,在下才能算出一二谋略。”法正却是微微一拱手,变得满是谦逊,丝毫不敢居功。

    法正越是如此,刘备则越是愉悦不已。

    只见刘备满眼欣赏地挽起法正的手,激动豪然地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见明日那一幕了,到时候我定要与孝直你在草船上青梅煮酒,共睹这即将闻名千古的时刻。”

    说罢,两人挽手相视一眼,尽是胸有成足之势。

    湖畔上随即传来众人的得意的笑声。

    次日卯时。

    正如法正所料一般,漫天阴霾笼罩,再无皓日晨光。

    湖面上雾气缭绕,一副烟波千里,暮霭沉沉楚天阔之景象。

    整个梁山泊此时能见度极低。

    也正因为如此,张辽才特地命令手下将士,轮番驻守。以防刘备大军趁其不备,借此机会来了个突袭。

    瑟瑟冷风伴随着雾气,寒意渗入骨髓,冻得将士们双耳通红。

    少顷,只见那南面湖畔,竟若隐若现地浮出十几条船只的身影。

    张辽持刀而立,望见那一条条船只正携裹着雾色,朝己方营寨缓缓开来。

    一股危机感袭上心头,张辽当即神经紧绷了起来。

    “不好,有敌船,快去通知殿下和军师!”

    张辽跟身旁副将吩咐一声,随即朝在岗的齐军士卒高声喝道:“将士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湖面有敌船来犯,随我放箭射杀叛军!”

    一声令下,那营寨中的齐军将士,个个心弦瞬间紧绷。

    他们匆忙拿起手中长弓,搭上羽箭,对准了对岸飘来的那十几叶船只。

    咻咻咻!

    陡然间,惊弦之音隔江作响,一枝枝利箭宛如流星一般,朝那雾中射去。

    但那些流矢,却尽皆扎在了船舱外的稻草人身上。

    箭簇好似泥牛入洋海,卸去了全部的力道,再无法深入半分。

    与此同时,那十几叶船只之中。

    在周围稻草人的拥裹下,船舱内正升起一股股腾腾热气。

    刘备和法正二人,正在船舱内借着青梅来煮酒,一副悠然自在的模样。

    耳听着那外弓箭扎射的沉闷声响,法正的眼眸中闪烁着胜券在握的寒光。

    只见他手中羽扇轻摇,拿起一杯烧酒,沉稳自若地说道:“主公,初冬时节,江面寒气较重,还是喝杯烧酒暖暖身子吧。”

    刘备上船起初还有几分忐忑,但此刻见一切都如法正所料。

    齐军果然上当,前仆后继抢着给他送箭,那箭矢尽皆落在稻草人身上。

    他不过出动了十几叶扁舟,几百个摇船桨的士卒,就骗得齐军方寸尽失。

    看见这一幕,听着船舱外的箭矢声。

    刘备心中那是一个爽啊,前番笃马河之战的憋屈登时一扫而空,一脸大仇得报的舒畅痛快。

    “先生真乃吾之子牙,竟然连这等妙计,都能想得出来,我刘备大事成矣!”

    刘备意气风发地笑着,接过法正递来的那杯烧酒,转而又敬了他一杯。

    “岂敢岂敢,在下不过是巧借天机罢了。”法正拿起羽扇遮掩,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饮完之后,法正拭去嘴角的酒渍,淡淡道:“此番骗完齐军箭矢后,主公需一鼓作气,将齐军大寨一举拿下。到时候便可一路夺回庆次,攻进平原,届时祖上大业方才可兴!”

    听着法正的宏图之语,刘备是越听越喜欢,脸上的得意更甚几分。

    船舱外,箭雨连天。

    船舱内,君臣两人,开始了你吹我捧。

    在射了七八十枝箭后,高铭与房玄龄方才匆匆赶到营寨前线。

    看着漫天箭矢落下,高铭举目望向湖畔上那十几只若隐若现的扁舟,眉宇间不禁掠起丝丝疑惑之色。

    大雾连绵,小舟来袭。

    高铭心中总觉得这一幕,好似在哪见到过一般。

    身旁的房玄龄目光如剑锋犀利,只见他侧目横扫满江,随后轻捋须髯,若有所思地淡声道:“不对劲,着实是不对劲。”

    张辽一边指挥手下将士放箭,一边沉声问道:“军师,哪里不对劲了?”

    只见房玄龄袖手一挥,指向了那满江雾色下的湖水,缓缓道:“诸位且看,我们已经齐发上百箭有余。却不见叛军中有一人落水,甚至连这江面都没有一丝血红泛滥,这岂不奇怪?”

    “照军师之见,这样来看的确是有些怪异。”耳听房玄龄的话,张辽眼中也掠起了几分疑惑不解。

    但此话一出,高铭脑海中似乎一瞬间闪过了什么东西。

    随即房玄龄再把目光抛到了云雾中的敌船上,开口补充道:“而且刘备若是想趁此大雾来进攻,又何必放着战舸不用,要用这等小船。殊不知若是两军相撞,他必然会满船倾覆。”

    “军师所言极是,但既然如此的话,那刘备此举目的又何在?”张辽眼中的困惑之色更重几分。

    若是为了进攻,为何不用战舸直冲。

    若不是为了进攻,那为何要在大雾来临之际向齐军出船。

    一时间,不仅张辽困惑,连房玄龄都没想清楚,刘备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大雾小船,不战不退,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张辽话音刚落,只见高铭激灵地一拍栏杆,那困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