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

第3章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3章

小说: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高铭神思之余,右侧长廊传来了一声雄浑的斥骂。虽是斥骂,但实际上是讽刺高铭如今的身份。

    少顷,只见长廊中徐徐走出一人,年纪约莫五十上下,放眼看去,只见其身长雄伟,举手投足间萦绕着一股威势,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尤其是那双半开半阖深陷的眼眶,让人很难察觉他神情变化,只觉寒意阵阵。

    此人就是名震天下,坐拥三十万精兵,统领冀州十四郡的郭威。

    “冀州牧——郭威,四维如下

    武力——72

    智力——68

    统帅——81

    治政——67”

    高铭在脑海中飞速调出了郭威的四维,果然,这和三国中的袁绍水平相差无几,长于治军,短于谋伐,刚愎自用罢了。

    “殿下驾临在下寒舍,有失远迎,还望莫要怪罪。”郭威见了高铭,一脸假笑地上前迎合,却没有丝毫想要行礼的举止。

    但高铭倒也不怒,毕竟如今寄人篱下,也该知趣几分。

    高铭波澜不惊,拱手笑道:“郭公,本王岂敢怪罪,初入冀州,日后在冀州还望郭公多多关照。”

    听到日后多多关照几个大字。

    郭威眉宇之间瞬间阴沉了几分,脸上仅有的那一丝笑意也荡然无存。

    因为自齐朝以来,冀州就是他郭家的辖地,更何况如今阉党当政,皇权分散。

    郭威在冀州更是大权在握,高枕无忧,但此时突然横空插进来一个陈留王,岂不是要划地而治。

    这种差事别人愿意干,郭威可不愿意干。

    但高铭此时的态度,却恰恰正中郭威的痛点,他就是想要从郭威的手中分一杯羹。

    “父亲,甄氏叔父来了,在大堂等候已久,你为何迟迟还不”

    正当两人眉目对弈时,一声叫唤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来叫唤的不是别人,正是郭威的二儿子——郭尚。

    见郭威正在与一外人相见,郭尚微微一怔,倒也很快猜出了高铭的身份,这便是郭威在家说过的,那个想要来冀州混吃等死的废物皇帝。

    “父亲,你怎么跟一个下人待在一起,正事要紧,莫要让甄氏叔父和大哥等久了。”郭尚故作着急地继续叫唤,还特地把下人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这是有意说给他听的,给高铭一个下马威。

    如今高铭就像一块烫手山芋,天下诸侯唯恐避之不及。郭威企图在言语上打压高铭,逼他离开冀州这个地方。

    郭威会意,眼眸中多了几分对儿子机智的欣赏,也随之重了几分对高铭的轻蔑。

    “混账东西,什么下人,此乃我郭府的贵宾,当今陛下亲封的陈留王,还不快来见过。”郭威一声厉喝。

    “什么!这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陈留王?罪过罪过,在下有眼无珠,居然不认识陈留王殿下,罪过罪过。”郭尚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上来继续惺惺作态。

    “犬子无眼,望殿下恕罪。”郭威微微一拱手,虚伪地说道。

    “简直欺人太甚”身旁的张辽看不下去,正欲发作,却被高铭硬生生按住臂膀,按了回来。

    因为此时高铭比谁都清楚,眼下这个局面,只有忍,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高铭按住了张辽,脸上却是淡然一笑,古井不波,仿佛什么都没看见一般。

    见高铭一副雷打不动的姿态,郭威脸色有些发青,随即放低了声音,沉声道:“在下府中今日老友相会,恰有宴会。殿下如蒙不弃,一起入座,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郭公邀请,本王岂敢不赏脸?”高铭笑着答应,心中是想看看,这个老狐狸究竟还有什么把戏。

    说罢,郭威便领着高铭一干人,朝大堂走去。

    一路走来,两旁的仆人对高铭并无丝毫敬意,甚至会在投来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轻蔑之色。

    来到大堂,只见座位分为两旁,中间有一座高高在上,俯瞰全场,那就是郭威的座位。

    左右两边都设有屏风,左侧屏风前当先坐着一人,那人便是郭威的长子——郭刚。

    而后排下来的一人,就是郭威的二子——郭尚。

    郭刚虽是长子,却是庶出,所以郭威对嫡子郭尚的疼爱远超于长子郭刚。

    而另外一排所坐的,正是河北第一世家的大当家——甄逸。

    只是高铭没想到,自先秦遗留下来的甄氏家族,竟然到了如今大齐的时代还没有衰败,依旧是河北世家。

    因为事先没有给高铭设下席位,所以此时高铭就坐在了右侧甄逸的下席。

    而在郭威的左右两旁,还各站着一人。其中一人负手而立,两鬓霜白,一袭灰袍,年纪约莫六十上下,但依旧目光如炬,眉宇间满是严肃。

    此人便时郭威帐下谋士,田丰。

    另外一人,一袭黑袍,细眉斜眼,长颈尖下巴,年纪约莫四十上下。与田丰全然不同的是,此人嘴角时长弯弯勾起,颇有几分轻蔑。

    此人便是郭威帐下的另外一个谋士,许攸。

    郭威简单向众人介绍了一下陈留王,众人向高铭简单一行礼,便坐下开始宴席,张辽和小婵分别站在高铭两边。

    “郭威谋士——田丰,四维如下

    武力——52

    智力——90

    统帅——62

    治政——69”

    “郭威谋士——许攸,四维如下

    武力——55

    智力——88

    统帅——58

    治政——67”

    “这二人不是原来东汉末年袁绍的谋士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高铭听着系统的报道,心中困惑不断。

    田丰和许攸同时三国中袁绍的帐下谋士,田丰辅佐袁绍荡平公孙瓒。却因忠劝袁绍暂缓南征反被囚禁,最后由于谗言囚死狱中。

    许攸则是急功近利,背叛袁绍,一把火烧了乌巢粮仓,导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败光家底,甚至死后连妻女都被曹操给抢走了,留下了“汝妻吾养之”的丑闻。

    这段历史,在高铭心中十分深刻。

    “回复宿主,鸿门宴的蝴蝶效应虽然影响了大部分的历史,但田许二人的祖上与这段历史并无关由,所以他们是自然出现在这个时代的。”

    “原来如此”审视着两人的四维数据,高铭表面平静,其实心中已经波澜尽起,满是惊奇。

    惊奇于此二人不仅出现在这个时代,更是巧合地又投在了郭氏的门下。

    而且还都有着90左右的智力值。

    “郭兄,前日还要多谢你出兵扫平邯郸一带的贼寇,保我商队通行。这一杯,愚弟敬你。”正当高铭神思之余。甄逸缓缓起身,举起酒爵杯,向郭威笑着说道。

    “好,好,好。”郭威抬手举起酒杯,豪然笑道,“贤弟,你这么说就客气了,肃清贼寇,本就是我份内职责。”

    “兵强将勇,保我冀州百姓平安。如此大义,郭兄如若不弃,愚弟愿意替你用钱财犒赏三军,同时献上四千石粮草。”甄逸毫不吝啬,开口就是大手笔。

    在这种乱世之中,哪一方大家族会不想攀附一方诸侯呢。

    而郭威也需要强有力的世家后援来保证自己的军资需助。

    各取所需而已。

    听到甄逸的话,郭威大悦,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谢过贤弟了。来,今日必要你和我喝个痛快,大醉方休!”

    “不过,今日愚弟前来,还有一事。”甄逸酒未入口,又开口说到。

    郭威挥手一拂袖,笑道:“贤弟有事直说便是,洗耳恭听!”

    甄逸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拱手道:“郭兄见笑,我家中有一小女,如今已经长成。适逢出嫁年纪,所以我想为小女求得郭兄一子为夫婿。”

    听到此话,郭刚和郭尚同时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郭威,那眼神之中瞬间布满精光。

    要知道,谁要是与甄家结亲,那他就将得到甄家的支持。

    而高铭闻声,手中的筷子也忽的停了下来。

    (未完待续)

 第五章 比诗招亲

    “不瞒郭兄,小女平生最敬仰当世英豪,而如今郭兄的两位公子,都是英雄少年,风流倜傥,所以愚弟斗胆想和郭公结两家之亲。”甄逸一面笑眯眯说着,一面又敬了郭威一杯酒。

    许攸上前拱手笑道:“贺喜主公啊,在下可曾听闻甄家千金,乃是河北第一美人,更有兴业旺夫之命数。”

    听到此话,让郭威本就愉悦的神色更添几分。

    高铭闻言之后,心中对这个甄氏之女,开始有了几分猜测。

    “好啊,你我两家本是世交,如今再结为亲家,彼此关照,岂不是一桩古今美谈。”郭威说罢,也举杯将酒一饮而尽,脸上满是得意之情。

    “不过”正当众人开怀之时,田丰却沉声说道,“如今大公子和二公子都尚未婚娶,这甄家小姐又当嫁与哪位呢?”

    此话一出,郭威的眉头微微皱起,笑声也戛然而止。

    因为郭威虽然心向次子郭尚,但郭刚毕竟是长子,而且还有军功在身。

    若是嫁了郭尚,郭刚必然不服,但若是嫁了郭刚,则郭尚便会再无出头之日。

    “主公不必烦忧,我有一办法。”

    沉吟片刻,许攸开口说道:“素闻甄家千金平日里,最好舞文弄墨。甄公,不知此事当真否?”

    甄逸点了点头,回道:“先生所闻不假,小女平日里犹爱诵读那春秋的诗三百篇,每每不能释怀。”

    “这便好办了,我们投其所好,便能公正的为甄家千金择婿了。”许攸说着,把目光投射到郭刚和郭尚身上,继续补充道,“甄家千金好文,那我们不妨就让两位公子各赋一首诗词,一分高下如何?”

    说罢,许攸与郭尚一个对视,嘴角上浮现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诡笑。

    “好,甚好,如此甚好,哈哈哈哈。”郭威听完了许攸的提议,随即大笑地看了一眼甄逸并无意见,便同意了下来。

    因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长子郭刚勇武却无文才。而次子郭尚怎么说也诵读过四书五经,要说赋诗,郭刚自然是不如郭尚的。

    而这也正中郭威下怀,因为他要的就是扶持郭尚的势力。

    而许攸这一计,也正是为了附和郭尚,所以才会和郭尚会心一对眼。

    郭刚本想反驳,但奈何郭威已经答应下来了,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暗自拳头紧握,脸上满是不甘。

    一旁的田丰看见这一幕,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眉宇间神色飘忽不定。

    “既然甄世叔与父亲都觉得此法可行,那我就献丑了。”郭尚脸上满是得意,“来人啊,文房四宝伺候。”

    话音刚落,底下的仆人便搬来桌子和文墨纸张,摆在了郭尚的面前。

    “如今父亲所统的冀州民富兵强,那我就作诗一首以颂父亲的功绩。”

    说罢,郭尚当即一扶袖袍,挥笔写下。

    “华夏一分为四海,风云变幻天地改。

    他日扶摇谁凌云,当属冀州郭子初!”

    郭尚举起自己写完的诗句,声情并茂地念了起来。

    念罢,郭威拍掌大笑,兴高采烈地接过郭尚手中的宣纸,看了一遍又一遍,笑道:“吾儿好文采啊!”

    “主公所言甚是,二公子文采斐然,此诗不仅押韵整齐。更是发自内心颂扬了主公的丰功伟绩,他日必成大业。”

    许攸见状,开始添油加醋,让郭威是禁不住想要把这首诗裱大堂之上。

    唯有高铭,看见此诗是忍不住想笑,因为他第一次看见有人写诗比自己前世写的小说还臭。

    如此水平也就只有郭威会觉得好。

    “贤弟啊,你觉得吾儿此诗如何?”郭威转头把诗递到甄逸面前,满是期待地问道。

    “甚好,甚好,二公子的文采,怕是屈原在世也有退让几分。”

    甄逸见郭威如此高兴,自然也不敢扫兴。反正他的目的只是联姻,嫁谁倒也无所谓了。

    “二公子文采众人所见,大公子,请吧。”许攸说着,让下人又把案台摆到了郭刚的面前。

    郭刚看着那笔墨纸砚,只是怔住,完全不知从何下笔。

    因为他连书都没看几本,从小就是在军中长大,哪会写什么诗词歌赋。

    在众人的注视下,气氛瞬间凝重了起来。

    正当郭刚不知所措时,田丰徐徐走上前来,拱手沉声道:“在下认为不妥,大公子自幼便是军中之人,而二公子自幼学文弄墨,如此比文对大公子未免太不公平。”

    此话一出,郭威眼神中隐隐折射出几分不满。

    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仿佛周遭的温度都降了几度。

    田丰固然聪明,只可惜所言虽然正直,却都是让郭威不悦之话,难怪会不得重用。

    而许攸则会见风使舵,把握人心变化,所以郭威相对更信任许攸。

    高铭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斟酌二人,不禁对田丰生出几分惋惜之情。

    “如此倒也不难,大公子既然不识文采,也当体谅,主公大可寻一年纪与二公子相仿之人,来代大公子作诗便是了。”

    许攸目光中的余光忽然落在了一边高铭的身上,拱手向郭威继续说道。

    “今我郭府来一贵客,乃皇室龙脉之尊,相必陈留王殿下定承我大齐太祖之志,文韬武略非凡人可比拟。主公何不让殿下趁此大兴替大公子作诗一首,一来解大公子之困,二来彰显皇室威仪,让冀州百姓传此为佳话,岂不美哉?”

    冠冕堂皇的一番说辞,把高铭推得无言可却。

    听了许攸的说辞,郭威脸上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阵阵阴险的浅笑。

    因为天下谁人不知,废帝高铭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皇子罢了。

    只是仗着先帝宠爱才被册封为储君太子。

    让他作诗?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郭威心知这是许攸有意把窘境推到高铭身上,一方面可以打压高铭的气焰,让他从此在冀州抬不起头来。

    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长子郭刚的尴尬局面。

    如此安排,一举两得。

    郭威随即上前,眯着眼冷笑道:“子远说得好啊,陈留王亲自作诗一首,乃是我冀州百姓的福分,更是我等的荣幸,只是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那看似祥和的话语之中,却满是阴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