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

第77章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77章

小说: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艟⒁饬Α!

    说到一半,霍去病握剑在手,请缨道:“所以末将愿领三千人马,绕过漳河以北两百里处,星夜疾驰,奔袭邯郸城,一火烧了贼军的粮草!”

    霍去病的目的,竟然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表面上佯装要大举过河进攻,逼迫郭军不得不时刻实际上是

    还没等高铭回应,霍去病又把剑锋倏然指向了漳河,冷笑道:“兵马未动,粮草先焚,只要邯郸城粮草被烧的消息传来,漳河对岸的贼兵必然军心大乱。诸位请想,若你们是郭刚,你们会怎么做?”

    诸葛亮站出列来,毅然决然地说道:“假如我是郭刚,我绝不会就此作罢,撤回邺城,将漳河一带拱手让与敌军。相反,我会就效仿西楚霸王,破釜沉舟,与敌军决一死战。”

    众人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确如诸葛亮所言那般。

    郭刚生性勇猛,要他还未接兵,就撤军回城,简直比打了败仗还难受。

    所以他绝对不会撤兵,而且还会借粮焚毁之事,来鼓舞三军士气,携着破釜沉舟的斗志,来对齐军发起全力的一搏。

    “话是没错,不过漳河湍急,对于敌我双方都是不利,那我军又当如何保障必胜?”高昂浓眉一凝,提出了其中最为要害的一个问题。

    还缺少一个契机。

    一个能让郭军出击,同时能让齐军必胜的契机。

    如果一战不能胜,那所有的前期准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再度落在了霍去病身上,等待他给出自己的决策。

    霍去病冷绝若冰地笑了一声,将剑锋移到了漳河上游处,沉声道:“不知诸位将军,可曾听说过有这么一种战术,叫做半渡而击。。。。。。”

    紧接着,霍去病便将自己的计策,当着高铭,当着帐内各将士的面,沉稳自若的说了出来。

    大帐中的文武幕僚们,刚开始听霍去病讲的时候,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小将,能提出什么惊世之策。

    但众人的目光,随着霍去病的讲解,一个个都望向了地图,那条漳河两侧不断游弋过后,无不称奇惊叹。

    “如此战策,真可谓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后生可畏啊。”

    就连房玄龄听完后,忍不住捋着须髯对霍去病的计策大肆夸赞,显然对他的这道计策心服口服。

    想不到霍去病不仅擅长奔袭闪电战,更善于利用地势,能够借其发挥出人力所不及的效果。

    难怪史记上记载霍去病不读兵书,原来不是他不看兵书,只是这些兵书所载,早已包含在了他的军事思想里。

    这才是那个屡出奇兵,杀得匈奴大放悲歌的冠军侯啊。

    高铭兴奋的站起身来,豪然道:“果然是一道荒谬至极的妙计,不荒谬的话,怎么杀郭刚一个措手不及?”

    紧接着,高铭战袍一挥,高声喝问道:“霍去病,三军将士任你调遣,这道计策既然由你所提,你可有胆量去亲自完成啊?”

    “承蒙殿下信任,末将霍去病,此行出兵邯郸,一战功成,扫平冀州,绝不负殿下所托!”

    霍去病昂扬如火的接过王令,鹰目之中,竟没有丝毫的迟疑,仿佛这一刻,他已经等待了三百多年。

    (未完待续。。。。。。)

 第158章 古有项羽 今有郭刚

    三日后,齐军在漳河北岸一侧,排兵布阵。

    白天擂鼓,晚上明火,一副要过河决战的姿态。

    这一番作为,引得郭刚时刻神经紧绷,随时准备尽起大军与之决战,丝毫不敢懈怠。

    而霍去病则率三千部众,自漳河上游侧山脉过岸,绕过了郭军的耳目。

    然后在邯郸城郊之际,霍去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夜袭邯郸。

    霍去病的一把滔天大火,直接烧尽了邯郸城内所有的郭军粮草。

    漳河南岸,郭军阵营。

    郭刚斜倚于帅位之上,一手捧着兵书,一手晃着酒樽,满脸的春风得意。

    “大公子,齐军日夜操戈而不息,实在是有些事出反常啊。”田丰捋着须髯,眉宇间泛起丝丝狐疑之色。

    郭刚呷了一口酒,冷笑道:“本将军行兵打仗多年,威名震四方。高贼的雕虫小技,我难道看不出来吗?”

    说着,郭刚放下酒樽,目视北方,不以为然道:“齐军不过是想效仿那日黄县的疲敌之术,借日鼓夜号,来消磨我军斗志罢了,本将军已经率三军将士时刻列阵于漳河南岸一侧,高贼岂能如意?”

    “大公子所言甚是,应该是在下多虑了。”田丰虽然还有些疑惑,但见郭刚如此自信,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急报!”

    话音刚落,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亲兵惊慌失措地跑进帅帐来。

    “念吧,想必定是齐军见我兵势浩荡,此时已经被吓得北上撤兵了。”郭刚双目不离兵书,满脸的悠然自在,仿佛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

    但那亲兵却狠劲摇头,惊叫道:“不是啊公子,邯郸急报,我们。。。。。。我们十万石粮草,全部被齐军一把火烧光了!”

    砰!

    此话一出,郭刚手中的竹简,锵然落地。

    台下众文武,也无不骇然变色,就像是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休得胡说,齐军的大将,明明全部都在漳河北岸擂鼓挑衅,高贼哪来的人马偷袭邯郸。更何况,他怎么可能知道我粮草全部都藏于邯郸城内。”

    郭刚一脸震怒,腾的跳了起来,指着亲兵就是一顿怒斥。

    那亲兵颤颤巍巍,拱手道:“邯郸粮草的消息,据说是许攸投敌后呈报的,而火烧邯郸的将领,乃是齐军中一名名叫霍去病的小卒。”

    “许攸!你归根到底不过是郭尚养的一条狗,我真是恨那日在州牧府,没有当场杀了你!”

    郭刚怒火中烧,气得直接一脚,把身前案台踢翻。

    然而听到郭刚将许攸比为郭尚养的一条狗,台下诸文武的神色间,皆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难堪之色。

    “你刚刚说什么,霍去病?他是什么人?能有这么大本事,瞒过本将军的耳目,直接火烧我邯郸粮仓?”震怒之余,郭刚又恼火地追问起来。

    “启禀公子,霍去病是高铭前不久从提拔上来的一名小卒。此人闻所未闻,但其攻城拔寨、行军奔袭的速度,实在太惊人了,三天就绕过了整条漳河。邯郸的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城门就已经被攻破了。”

    一边听着亲兵的陈述,郭刚的目光,一边陡然射到了地图上,指尖划过漳河一带。

    恍然间,他已经明白了高铭之所以日夜不停挑衅的原因。田丰的忧虑,得到了印证。

    “狡猾的高贼,竟然正面吸引我注意力,然后偷偷派兵从漳河上游一带绕了过去。”

    气愤涌到了喉头,郭刚重重地一拳打在兵器架上。

    眼下两军于漳河对峙,郭刚后备的粮草尽损,军中剩余粮草也只够六七天的开支。

    人是铁,饭是钢。军粮一尽,胜负自明。

    郭刚带兵打仗多年,自然深谙这个道理所在。

    此时,张郃起身拱手道:“公子,依末将之见,我军当先行撤回邺城,重新筹集粮草,到时候再战也不迟。”

    “混账!本将军若是退回邺城,相当于把广平、邯郸、内黄三座城池,拱手让与齐军,不正中了高贼下怀么!”

    对于张郃的提议,郭刚直接厉声驳斥,根本不给商量的余地。

    田丰一脸刚正,毅然站出来拱手道:“可公子若是不撤,待到我军粮草绝尽之时,斗志全无,届时齐军再发起猛烈攻势,我军又如何能挡?”

    话音落下,郭刚眉宇间显然浮现出了进退两难的神色。

    如果撤了,就意味着不战而败,将三座城池拱手让人。

    若是不撤,就意味着无粮而战,只要齐军耐得住性子,那郭军还是必败无疑。

    好一道艰险的计策,无论是退还是不退,郭刚在此役中,都讨不到一点甜头。

    当年郭刚与兖州夏侯惇,与青州刘备等对手交战时,也从未吃过如此巨瘪。

    而眼下刀兵未动,高铭就直接让他骑虎难下。

    “高贼。。。。。。想不到你竟然如此狡猾。。。。。。”郭刚深陷的眼眶中,闪过丝丝愠色,紧攥的拳头,握得指节咔咔作响。

    他现在是又想和高铭决一死战,又没办法和高铭决一死战。

    因为中间隔着一条水势湍急的漳河,在有齐军提防的情况下,根本过不了江。

    “报,启禀大公子,漳河水势慢慢变得平缓,湍急不再。”

    正当局势空前焦灼之时,一个前线的斥候,拱手将最新的情况报了上来。

    听到这道消息,郭刚眼神中骤然精光流转,似乎想到了什么。

    然后他脸上的恼火失望瞬间一扫而空,转而指着地图,大笑道:“天助我也,真乃天助我也啊!”

    一旁的文丑,不由皱眉道:“敢问大公子,何喜之有?”

    “高贼自以为他这道计策天衣无缝,可他算尽了地利人和,却偏偏算不到天时。他怎么料不到,漳河今年的旱期整整早了十几天。”

    说到一半,郭刚指尖直划齐军阵营,冷笑道:“粮草被毁,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大大激发我军将士,陷阵拼死之志。要知道,我们可是有二十万大军,而他高铭,不过才十万大军!”

    紧接着,郭刚一挥战袍,振臂一呼道:“古有楚霸王项羽巨鹿之战,能够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今日自当有我郭刚冀州之战,渡河背水一战,碾杀齐军!”

    郭刚那一番热血澎湃的话语,为弹尽粮绝的二十万己军,规划出了一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

    “天也助我大军,大公子勇气可嘉,末将愿随大公子渡河决战!”

    此策一出,台下所有文武,心头的困惑都瞬间驱散全无,转而坚定地支持起郭刚。

    田丰虽然觉得这漳河水势下降,颇有些巧合,但也没有多想。

    因为既然选择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那就必须凝聚起所有的兵锋斗志。

    耳听众人的呐喊,郭刚鹰眉如刃,拔出兵器架上的佩剑,剑锋直指漳河,凛然喝道:

    “传我将领,今晚申时埋锅造饭,子时上船渡河,杀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

    子时。

    月黑风高,冷风呼啸。

    光和影相互交错,节奏凌乱,气氛肃杀。

    冰冷的江水,击打在两岸石堤上发出的泠泠之音,宛如百鬼夜哭。

    在这黑夜冷风中,正有一支二十万兵马规模的军队,缓缓列阵于漳河南岸。

    “快,下一队跟上,十人一马,准备上船!”

    张郃持剑在手,指挥着手下将士,披坚执锐有序的登上船筏。

    一排排船筏,搭在着数以百计的兵马,如满地蚂蚁一般,朝漳河北岸缓缓划出。

    最前方的那条船上,郭刚身披铁甲,手握漆黑长刀,如铁塔一般矗立在船头。

    “高贼啊高贼,你偷袭我邯郸,焚毁我粮草,以为我必败无疑。”

    “可你做梦都没想到吧,我借此鼓舞斗志,带兵横跨漳河,夜袭你齐军大营,杀你个猝不及防吧……”

    水面上的湿风,拂过他粗犷的脸庞,眼见对岸一片孤寂鬼魅。

    郭刚那双深陷的眼眶中,浮现出了浓烈的得意之色。

    四百年前,西楚王朝的建立者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五万兵马败尽章邯四十万秦军。

    四百年后,他北方第一大诸侯之子郭刚,漳河之战效仿西楚霸王,以二十万兵马,绝粮后携誓死之志,气吞万里如虎。

    今晚这一战,他势必扬名史册,威震万世。

    “郭尚那个蠢货,焉能与本将军的毅力相提并论,这便是齐军的失算所在。”

    想到得意处,郭刚不由放声大笑起来,在他眼中,似乎已经预见到了齐军惊魂丧胆,四散而逃的模样。

    一个时辰后,伴随着竹筏的行进。

    已有将近十万数量的兵马,运上了漳河北岸,于沙丘登陆上岸,余下的十万大军,也开始陆续乘坐返航竹筏,往水面上移动。

    郭刚越身上岸,抖了抖肩上铠甲,冷笑道:“想不到齐军防备竟松懈到这种程度,看来所谓的治军严谨,也不过是句笑话罢了。”

    “还是大公子决策果断,竟能化腐朽为神奇,置之死地而后生,末将实在是佩服!”望着正在渡江的己军,张郃是不住的拱手夸赞起来。

    话音刚落,蓦然间,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浓烈的气味。

    是一股慑人的杀气!

    “嗷呜———”

    视野尽头的齐军阵营中,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声,直接撕破了长夜的寂静。

    在号角响起的骤然间,一根根火把如后浪接前浪,跌宕而起。

    刺眼的火光,几乎照亮了整个旷野,将夜空上的黑云都映得通红。

    郭刚用手抵着眉头,眯眼望去,只见一面面幽灵般的“齐”字王旗,正在火光下昂扬飞舞。

    那原本一片漆黑的阵营之中,竟有一座军阵横于漳河北侧,铁甲反射着凛冽的寒光,刀枪如林,森然肃杀。

    下一刻,东侧和西侧,也各自有无数的火把高高举起,恍惚间耀眼如白昼降临。

    是齐军!

    西侧是三万齐军,打着一面“霍”字将旗。

    为首那员骑将,身披玄甲赤袍,手提一杆银枪,坐下一骑万里黄鬃马,年轻冷峻脸庞上流转着傲然的战意。

    此人正是这道计策的提出者——霍去病。

    右侧亦是三万齐军,打着一面“薛”字将旗。

    为首那员骑将,身披银甲白袍,手里斜拖着一柄画龙擎天戟,坐下一骑绝影马,眉宇之间充斥着狂烈战意。

    此人正是力挫吕布,两箭定乾坤的猛将——薛仁贵。

    迎面处的四万齐军,便如一道铁壁般,封住了郭刚大军行进的道路。

    而军阵之中,在那一面引领全场,王者之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