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130章

乱世栋梁-第130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们的火攻还没开始,梁军的火攻却开始了。

    沿着街道发动突击的梁军,有时会投掷出燃烧的陶罐,陶罐落到侯景军士兵身边时迸裂,然后溅出大量燃烧的油将周围点燃。

    火一烧起来,旁边的人都会遭殃,侯景军大乱,被撞进人群的梁军士兵砍杀,一触即溃。

    面对如此凶猛的梁军,宋子仙故技重施,又在后面设了口袋阵,让溃兵引这支梁军来追。

    对方追着追着,停下脚步,运来竹木所制鹿角、栅栏等物,又开始筑垒。

    不一会,营垒里升起高台,然后有弓箭手登台,压制四方。

    宋子仙见了,愈发觉得棘手。

    而眼前这梁军“前进据点”里,主将、天门郡守樊文皎也觉得有些郁闷,他打了多年的仗,第一次打这种仗。

    以箭楼为依托,步步为营,慢慢向台城前进,走一段就停一下,筑垒,搭箭楼,巩固后,继续前进。

    那么,他的部下其实是在掩护箭楼的搭建、营垒的修筑,而不能奋力突击和叛军决战,有些憋屈。

    但这样的打法,就不容易中伏,很稳。

    现在,一个个营垒之间的通道有木栅保护,所以形如一体,如同一座长条状的营垒慢慢向西延伸,中间有通道,人员可以从容往来。

    而己方箭楼更像是一座座高台,搭起来真是快,樊文皎所部兵马作为先锋,过青溪之后,打打停停,如今倒也向前推进了不少。

    时值午后,将士们都有些乏,后方送来许多干粮和温水,樊文皎赶紧让部下吃喝,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南边百步距离,平行进军的高州刺史李迁仕所部兵马,也在筑垒、搭箭台,两边都有随军的“东冶营”士兵,带着青壮们搭箭台、筑垒。

    一旁,樊文皎之子樊猛见那位东冶营的“李监作”正在清点燃烧罐,凑了上去:“监作,我有一事不明。”

    李笠抬起头:“樊兄请说。”

    “这猛火油不用灯芯也能直接烧的?”

    “对,不然如何叫猛火油?据说是南海番国贡品,奈何烧起来有些臭,还有烟,宫里不乐意用,便运到东冶,用作灯油,夜里赶工时照明用。”

    李笠说完,小心翼翼放好一个陶罐:“东西是好,不过数量有限,请省着些用。”

    樊猛看着陶罐,又看看前方不远不近的台城外城,有些茫然:“我们真能这么一路修箭楼修过去,直到台城边上?”

    “逆贼不会袖手旁观,必然想方设法阻挠。”李笠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方营垒越来越长,侧翼必然暴露得越来越多,很容易被对方突破,然后拦腰截断。”

    “但是,我们是在城中筑垒,又穿院破房,所以侧翼多为狭窄街道,以及支离破碎的大量民宅,对方即便集中兵力来攻,却因为施展不开,空有兵力而使不上劲。”

    “我们营垒里有箭楼,外围有木栅、垣垒,对于这种狭窄通道的进攻,防守起来轻松许多,所以,就这么推进,一定能抵达台城边上。”

    “解了围,届时喝庆功酒,你我不醉不归!”

    李笠说得头头是道,樊猛听得信心倍争,而己方的进展也印证了这位李监作的话:这场仗打起来,确实很稳,不怕被伏击。

    于是由衷称赞:“监作的办法可真好使!”

    李笠笑而不语,他既然是“箭楼推进”战法的倡议者,当然要现场指挥部下搭箭楼推进。

    顺便长见识,积累作战经验。

    所以,风险是有的,却很值得。

    “敌军必然不断反扑,昼夜攻打,我们兵力有限,防守起来会很吃力,不过不要紧,我还有法宝。”

    “那就是会喷火的喷火弩,也是用南海猛火油为燃料,杀敌可厉害,虽然用不了多少次,可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处。”

    樊猛不知道什么是喷火弩,也没见过会喷火的军械,但听李笠这么说,更觉得获胜有把握。

    他也就二十岁出头,跟着父亲打过仗,有些经验,不过见李笠对御敌颇有心得,好奇起来:

    “监作莫非打过仗?”

    “就是清剿过水寇而已。”

    水战和陆战不同,樊猛有些疑惑:“那监作是如何想出这战法,还有”

    樊猛指了指旁边那结构简单又牢固的高台。

    “此事说来话长。”李笠又开始套路淳朴青年,“那年,我在彭蠡湖打渔,遇到一位奇人,自号克虏伯”

    忽悠愣头青,再简单不过,李笠说着说着,有些感慨:仅靠鄱阳王世子召集的兵马来实行“箭楼推进”战术,还是颇为吃力。

    若邵陵王的兵马以及柳大都督的兵马也加入进来,集中人力物力一起作战的话,恐怕明日就已经攻到台城边上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真的合兵,两位宗室谁听谁的还两说,至于柳大都督,作为勤王军主帅名义上,也不可能听别人指挥。

    勤王军之间多有提防,互不统属,无法形成合力,鄱阳王世子也是召集了一些敢战将领一同出兵,才能展开攻势。

    还多亏率领荆州军的湘东世子萧方等明事理,派天门郡守樊文皎助战,否则进展没那么乐观。

    李笠看看远处的台城外城轮廓,愈发觉得胜算大,他如此出谋划策、随军作战,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他希望能够减轻侯景叛乱造成的损失,好歹能让更多的无辜百姓躲过这一场浩劫,之前刺杀临贺王萧正德,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李笠和樊猛说了会,号角声起:敌人来袭。

    休息片刻的梁军将士又抖起精神,拿起武器,迎战。

    此时,日头西偏,梁军的这个前锋据点,距离台城还有数里远。

 第二十二章 推进(续)

    夜,台城东、青溪以西地段火光大作,梁军与叛军夜战,双方不断射出火矢,试图点燃对方的箭楼。

    渡过青溪的梁军,一边向前推进,一边筑垒、搭箭楼,然后以营垒箭楼为依托,坚守新占的地区。

    整个白天,梁军都在不断推进,距离台城,也越来越近。

    而梁军营寨也越拉越长,宛若长蛇,侧翼一旦被切断,首尾难以相顾,必然溃败。

    对此,叛军采取应对,首先提前在己方阵地搭箭楼,又挖壕沟,试图阻挡梁军的进攻。

    然而,不知梁军用了什么法子,搭建箭楼的速度极快,硬是顶着叛军的箭雨,逼近到箭楼防线前百余步。

    然后也搭起箭楼,和叛军对射。

    百步距离,又是晚上,箭矢的威力和准头都略有下降,现场督战的侯景,见着梁军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用新打法有了如此进展,心里有些着急。

    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

    侯景如是想,看向梁军阵地南侧。

    应对之二,就是强攻梁军营垒侧翼,将这宛如长蛇的营垒群拦腰截断,前端的梁军,就完蛋了。

    侯景已经派出夜袭队,从南北包抄梁军阵地,如今是夜晚,点着火把赶搭箭楼、木栅的梁军,就是一个个活靶子。

    果不其然,梁军阵地南北两端响起厮杀声,动静越来越大,看样子,夜袭队已经攻入营地了。

    侯景登上一座箭楼,眺望梁军营地,只见南北两侧火光闪烁,厮杀声不绝于耳。

    不知过了多久,渐渐有欢呼声起,侯景希望是己方获胜,然而,几名灰头土脸跑来禀报战况的士兵,带来了坏消息:

    夜袭失败,己方伤亡不小。

    侯景觉得有些烦躁,就在这时,“嘭嘭”声起,听起来是大弩发射时的动静,白日里在青溪边领教了梁军大弩投射威力的叛军将士,瞬间脸色变得惨白。

    大量火球从前面梁军营地飞起,划过一道道弧线,落入叛军营地,然后碎裂成无数火光,煞是好看。

    到处溅射的燃烧石炭,扑灭起来很麻烦,不过白天吃过亏的叛军此时也有了反击的办法。

    一座座搭建起来的人力投石机前,大量百姓在叛军士兵的威逼下,奋力拉扯着绳索,将投臂另一端挂着的燃烧物投射出去。

    一时间,双方营地火球对射,壮观而又惨烈。

    然而梁军以大弩抛射火球的速度较快,叛军人力投石机的投射速度慢,对射了半个时辰后,叛军营地燃起大火。

    火光映红半边夜空,侯景见梁军攻势如火如荼,战具威力巨大,思来想去,无计可施。

    王伟见情况不妙,知道己方若不挡住梁军攻势,恐怕用不了几日,对方就会突破台城外墙城,靠近台城,届时,一切都完了。

    看看营地里惶惶然的充军百姓,王伟计上心头:

    “侯王,形势危矣,不如把这些人当做前军,驱赶他们冲击梁军营地,我军再随后掩杀!!”

    “是么?”侯景沉吟着,摇摇头:“现在不行。”

    “现在当然不行,天黑了看不清楚,得白天。”王伟笑起来,面带杀气:“白天,他们看着无数百姓哭喊着跑来,是放箭呢?还是开门呢?”

    。。。。。。

    清晨,一片哭喊声中,无数手无寸铁的百姓,跌跌撞撞向梁军营垒跑来,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小,虽然极不情愿,却不得不向官军这边前进。

    如果不前进的话,会被后面的督战士兵砍杀。

    前进,可能不会死,不走,肯定会死,该怎么选,傻子都知道。

    而严阵以待的梁军将士,面对汹涌人潮,迟疑了。

    虽然驻军秦淮河南岸时,许多勤王军的军纪败坏,烧杀抢掠,所作所为不像王师,更像叛军,但也有将士未曾作恶,毕竟自己也有亲朋好友。

    现在,看着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叛军驱赶着,冲击己方营垒,梁军将士不忍心下手,但不放箭的话,营垒就守不住了。

    正纠结间,主将下令放弃营垒后撤,士兵们虽然松了口气,却也觉得无奈:打了一夜,好不容易打到这里,说放弃就放弃,白忙活了。

    梁军后撤,叛军以百姓为前驱,不断得寸进尺,很快,就接连突破梁军数个营垒,向着青溪方向接近。

    忽然,南北两侧杀出伏兵,将追击得兴起的叛军队伍拦腰截断。

    若是当面白刃战,梁军将士不惧叛军,奈何经常中计,追击时中伏,所以多有惨败。

    一直以来屡次被叛军伏击的梁军,此刻终于以牙还牙。

    后方,督战的王伟正在箭楼上眺望,见梁军果然设伏,冷笑起来。

    他们既然经常设伏,打得梁军丢盔卸甲,自然也会提防对方设伏,所以,驱赶百姓冲击营垒的那些兵,都是羸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伟准备的“黄雀”,奋力出击,扑向已经出击的梁军。

    这些黄雀可都是精卒,就等着螳螂跳出来,然后猛地一啄,啄中螳螂的要害。

    就在这时,火光大作,随后惨叫声起,王伟在箭楼上看得明白:梁军不知用了何种军械,居然能够喷火,喷出的火舌很长,把己方士兵点燃。

    只是片刻,无论是蝉还是黄雀,都消失在火光之中,微风吹来,带来难闻的焦味,王伟只觉难以置信。

    怎么回事?梁军怎么凶猛起来了?

    联想到这快速搭建的高台,以及失守的东府城,王伟觉得莫非梁军那边来了擅长营造器械的能人。

    所以,才有箭楼推进的战法,还颇为有效,对方搭箭楼之快,让人难以置信。

    相较之前,只是短短时间,就推进到这里。

    之前,这帮废物可是连青溪、秦淮河都攻不过的!

    想着想着,王伟觉得有些焦躁,从去年十月底到现在,台城一直拿不下来,而军中粮草消耗很大,快撑不住了。

    此次渡江攻打建康,随行没有携带多少粮食,入城后,幸亏江边石头城守将不战而降,便有了城中大量粮食稳定军心。

    然后再搜刮城中居民存粮,倒是收上来不少,所以才撑到现在。

    却已经无以为继,而囤积着粮食的东府城也丢了,那么再僵持下去,必然会因为断粮,不战自溃。

    想到这里,王伟看看眼前往回溃逃的士兵,不由得握拳:当面之敌,看来是挡不住了,再过个几天,必然被其接近台城,和城内相通。

    所以得找出破绽来。

    王伟看向西面,看向台城,他行事一向多有准备,为的是狡兔三窟,以防万一。

    萧氏享国四十余载,子孙后代多有无能、懦弱之辈,老的是这样,年轻的也是这样。

    却依旧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带不得兵,打不了仗。

    甚至还是一国储君。

    王伟看着台城方向,眉毛一扬:所以,你不过是投胎到了好人家罢了!

 第二十三章 展望

    上午,台城皇宫,皇太子萧纲看着一份降表,陷入沉思。

    降表是侯景写的,这个逆贼,居然向朝廷乞和了。

    说实话,萧纲恨不得将侯景碎尸万段,如此才能解心头之恨,因为侯景祸害了那么多人,把建康给毁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但是,台城快撑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萧纲有些失神,城中粮食匮乏,许多士兵已经开始吃死人肉了。

    而且患病去世的人越来越多,不止是一般士兵、百姓,就连许多宗室、官员也病死了。

    现在,太子妃也病倒了,症状和许多病逝的人类似,无药可救,只能等死。

    种种迹象表明,城内开始出现瘟疫,如今天气回暖,再拖下去,瘟疫会爆发的。

    到时候,饿得两眼发昏、病恹恹的士兵和青壮们,如何与攻城的逆贼作战?

    萧纲心中满是苦涩。

    一月时,鄱阳世子萧嗣的侍卫李朗冒险入城,给萧纲带来了好消息:援军已经抵达建康,在秦淮河南岸扎营。

    从那时起,萧纲就盼着勤王军把逆贼击败,解台城之围,但是,一个月过去了,逆贼依旧在昼夜攻打台城,而所谓的解围,迟迟未见。

    萧纲觉得台城坚持不了多久,就算把逆贼打跑了,台城也没有多少可用之兵,而在外勤王的六弟萧纶,极有可能会带着勤王军逼宫。

    不,萧纶不需要带着其他将领逼宫,只需要许以高官厚禄,让这些将领作壁上观,自己带着蓄养的私兵,冲进皇宫,就能,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