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136章

乱世栋梁-第136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城门已开,己方入城的士兵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对方是挡不住的!

    正要执行,却见街道对面火光大作,无数火矢飞上天空,如同萤火般漫天飞舞,随后纷纷向这边落下。

    落在街道中人群里,激起惨叫声无数。

    梁军投掷出大量易燃之物,将街道点燃,本来就挤作一团的士兵避无可避,被燃烧的大伙吞没,惨叫声不绝于耳。

    入城时的欢呼声,变成了哀嚎声。

    街道另一头,全身披挂的李笠,站在一辆简易楼车上,看着己方“推土机”把入城的叛军“反推”,十分满意。

    古有塞门刀车,今有塞街刀车,这是他参考“推土机”设计的防御战具,人力推动,沿着街道前进,效果不错。

    前提是应对得当。

    旁边,李朗看着己方反败为胜,感慨:“果然,还是有人熬不住,和逆贼勾结,开了城门,只是没想到,开的是西华门。”

    “再拖延几日,恐怕开门的人会更多。”李笠补充,见楼车上比较挤,便准备下车,毕竟指挥眼前这支军队的是其他将领。

    他是作为“技术总工”来现场指导,现在己方已经反推,所以他可以放心离去,返回后方街垒,继续做“调度”。

    调度临时打造的“人力推土机”堵口。

    正要和李朗下车,李朗看着前后为火光映照的街道,颇为感慨:“这情景,好壮观,我以前在建康,见过鱼龙舞,整条街上热闹非凡,火光闪烁,就是这么壮观。”

    “鱼龙舞?”李笠喃喃着,这个词让他想起了什么。

    “鱼龙舞,即百戏鱼龙曼衍,就是各种杂戏同时演出,那年正月十五,夜晚,我在建康街头看见鱼龙曼衍,那场面真壮观,就像现在一样。”

    。。。。。。

    皇宫,宫门紧闭,士兵守在墙头,紧张地看着外面街道,看着远处火光闪烁、喧嚣无比的西华门。

    旁边街道上街垒,赶回来的李笠正在指挥士兵加强防御,提防又有城门被内鬼打开、叛军蜂拥而入。

    这不是不可能,但有备而来的李笠可不慌。

    首先,待命的塞“街”刀车还有几辆,己方尚有堵口的能力。

    其次,热气球已经在皇宫里“预热完毕”,真要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皇太子可以开溜。

    而唯一会操纵热气球的人是他,他当然也能开溜。

    但不至于到这一步,因为己方提前做了准备,能抵御叛军的疯狂进攻。

    胜利就在眼前,但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也最深沉,所以,入城后的李笠不敢掉以轻心,向皇太子献策,加强城内防御,准备了种种战具。

    以及根据紧急预案进行安排,防的就是有人开门献城。

    现在,果然有人做内鬼,开门揖盗,李笠当然不知道会是哪个门出问题,所以采取的办法就是“移动防御”。

    先研究台城内部布局,然后在几处街口设街垒,然后打造一些结构特殊的塞“街”刀车。

    一旦有哪个门失守,敌军沿着街道入城,那么塞“街”刀车就沿着街道迎上去。

    首先,是作为壁垒挡住敌军,为己方援军到来争取时间;其次,在大量士兵的推动下,塞“街”刀车将对方反推。

    与此同时,各街垒接受统一调度,调兵扑向失守城门,要在敌军刚入城却还没来得及施展的时候,予以迎头痛击。

    并组织人高呼口号,让其他城门的守军知道己方势大,而不会被敌军呼喊的“破城了”吓得失去抵抗意志。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城防漏洞出现后,“移动防御”起了作用,很快把漏洞堵上。

    数人跑来,向营垒守将禀报:“敌军已经败退,西华门即将夺回!”

    “好!”街垒守将羊鹍大喜,向一旁的李笠说:“监作好手段,果然把敌军击退了!”

    李笠见许多士兵在旁边,笑道:“不,这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我在这里什么也没做,如如何能说我把敌军击退了?”

    他这么一说,士兵们激动起来:李监作果然是个实在人!

    李笠对着士兵们说:“但是,敌军败亡之际,必然会狗急跳墙,勤王军已经攻占土山,一到两日,就能解围,所以,敌军这一两日必然疯狂反扑,大伙再坚持一下,就能获救了!”

    “是!”

    士兵们应诺,士气高涨,这位李监作据说会飞天术,入城后,指挥大伙搭建一座十余丈的望楼,所以,有人在楼上亲眼看见,东面外垣,勤王军已经占了土山。

    这就意味着台城即将迎来援军,所以,大伙有了盼头,再怎么难,也得撑下去。

    羊鹍见军心可用,信心满满,看着李笠的眼神,愈发佩服。

    那日,飞天妖怪入城,羊鹍在城头看得清清楚楚,震惊之余,觉得这玩意似乎是人造的,后来得知,湘东王世子就是乘坐这玩意入的城。

    而那位东冶李监作,随行入城,又献守城之策,制作巨大的塞“街”刀车,以作“移动防御”。

    为鼓舞士气,李笠建议犒赏有功将士,皇太子便将宫中年轻宫女分发给立功将士为妻妾,此举极大振奋了军心。

    所以至少这些受赏将士是有死战决心的。

    一旦敌军攻入城中,这些将士,就是最后的依靠了。

    现在,正是如此。

    羊鹍想着想着,想到主持台城城防以至于心力憔悴而病故的父亲羊侃,有些哀伤,现在见李笠对于守城如此有手段,感慨:

    “监作的防御手段厉害呀。”

    “哪里,是将士们用命,是殿下舍得奖赏,不然,谁愿卖命?”

    李笠低声说,和羊鹍登上箭楼,眺望西华门。

    西华门方向火光大作,己方聚集的梁军士兵,不断射出火矢,这星星点点宛若流星火雨,煞是好看。

    李笠看着这流星火雨,心中一动,对羊鹍说:“如此美景,我想起看过的一首诗词!”

    “监作说来听听?”羊鹍虽然出身将门,但也读过书,不是目不识丁的粗鄙武夫。

    “让我想想。。。”

    李笠沉吟着,将一首名作内容加以调整,那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为流芳百世的经典。

    旁边不远处,宫城城头,得知西华门失守的皇太子萧纲,上城巡视。

    又得人来报说己方应对得当,挡住了敌人攻势,并且即将夺回西华门,心中稍定。

    举目远眺,看着西华门方向火矢飞舞,宛若流星火雨,又有东南风吹来,带来厮杀声,萧纲只盼将士们能将敌人赶出城。

    却听旁边街垒箭楼上出来声音:“我这是在别处看过的诗词,借来一用。”

    居然有人吟诗词?词?

    萧纲有些惊讶,看向那箭楼,侧耳倾听。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萧纲闻言一愣,看着西华门方向的密集火矢,以及迎面吹来的东南风,不由两眼瞪大:这意境,好绚烂!

    他喃喃着“夜放千花树”,被这段字描绘的意境震撼得无以复加:东风之中,火矢漫天飞舞,不就是夜放千花树?

    风吹来,火矢如流星落下,那就是星如雨!

    “监作,这,这诗不错啊!”

    又一个声音传来,却听原先的声音高呼:“金戈铁马红满路,鼓角声动,烟火光转,一夜鱼龙舞!”

    萧纲和随行人员听得明白,被后面这段内容蕴含的豪迈之气所震惊。

    一夜鱼龙舞!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看向西华门方向,看着门前火光闪烁的街道,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场景。

    无数火把映照下的街道,将士们与敌人厮杀,整条街道火光闪烁,人头攒动,就如同鱼龙曼延戏法表演时那样,热闹、美丽。

    实际上却血腥、残酷!

    众人只觉一股血气上涌,几乎要从胸膛喷涌而出,想要拔剑上前,与敌人厮杀。

    旁边,陪同巡夜的湘东王世子萧方等喃喃着:“一夜鱼龙舞一夜鱼龙舞!”

    如此绚烂的意境,让他下意识的称赞:“好、好意境!”

    左右都默默点头,他们能为皇太子佐官,采自然是不差的,所以被那“监作”所念两段内容震撼。

    萧纲记得那声音,加上“监作”的称呼,明白那放声高呼的人是谁,愈发惊讶:“世间居然有如此佳作?”

    萧方等也认出了人影,笑起来:“他一定会说,是从别处看来的。”

    “没错呀,他一开始不是说了么?别处看来的。”萧纲看向侄儿,有些疑惑:“实相为何如此说呢?”

    “他总是这么说的。”萧方等无奈的笑着,看着箭楼,又看向西华门方向。

    东南风吹来欢呼声,萧方等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方才得知西华门失守后的震惊和不安,随之消散,向萧纲说:“殿下,我军好像夺回西华门了!”

    “李监作的应对,果然有效!”

 第三十二章 明白?不明白?

    凌晨,大帐,一脸铁青的侯景,看着火盆发呆,旁边站着沉默不语的王伟,昨日夜里,西华门已开,兵马入城,本来胜负已分,结果己方却败了。

    被守军击退,西华门丢了,又关堵上了。

    还有东面,傍晚占据土山的梁军,继续攻打台城外垣,到了天亮,恐怕就能占据外垣,然后攻打东宫,最后直抵台城东。

    如此一来,侯景的希望落空,台城再不可能攻下,留在建康,就是等死。

    而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外围那些一直避战的将领,现在会合兵进攻?

    为何攻入台城的将士,会被守军以一种极其匪夷所思的方式击败?

    侯景想不明白,真的想不明白。

    眼见着己方兵败,前景黯淡,王伟绞尽脑汁想对策,很快便有了计较:“大王!如今胜负已分,但我军主力未损,得做长远打算!”

    “还能如何长远打算?”侯景咆哮起来,他知道一旦离开建康,必然会有很多人逃跑,自己最后会众叛亲离。

    因为谁都能看出来,他若不能拿下台城,必然变成一只丧家犬,没有任何前途。

    “大王,收兵撤到石头城,然后分兵一部,先乘船东下,去攻广陵!把广陵拿下来!”

    王伟已经恢复镇静,开始给侯景谋划,要收兵到江北去,以退为进。

    “广陵有用么?我军一离开建康,必然人心溃散,不用打,队伍就散了。”

    侯景喃喃着,想想得而复失的台城,只觉气闷:“不如继续对峙,就不信他们能撑得下去。”

    “大王,对峙当然是要对峙,但只是为了稳住他们,台城迟早解围,他们就不怕和我军耗,所以建康对大王而言是死地,只有以退为进,才有活路。”

    王伟侃侃而谈:“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广陵,分兵去取,就有了后路,大王只有以退为进,才有活路。”

    “以退为进?如何以退为进?退出建康,人心就散了!”侯景觉得离开建康,队伍迟早会散架。

    “不,未必,大王如今麾下战兵未损,去江北广陵,大有所为!”王伟已经捋清思路,给侯景出谋划策。

    “建康几成废墟,粮食消耗殆尽,他们急切间哪有余力筹集粮草,攻打广陵?”

    “我们占了江北广陵,再攻谯州等处,夺取数城,安置将士,割据淮南一隅,北靠高氏,谅他萧氏不敢逼迫太甚。”

    “有兵,有城,有粮,让将士们有地方安置抢来的钱财、女人,人心自然就稳了。”

    “而萧氏,呵呵,建康之役打成这般,任谁看了,都知道这朝廷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各地牧守、豪强,见中枢如此羸弱,必然会蠢蠢欲动,而萧氏损兵折将,元气大衰,又如何弹压地方?”

    “萧氏内患重重,萧老翁经这数月折腾,恐怕命不久矣,且储君威信扫地,待得萧老翁一死,萧氏必然内乱,届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侯景听着听着,又有了信心:“也就是说,以退为进可行?”

    “可行!”王伟越说越来劲,“即便他们解了台城之围,怕也没有多少余力追击,大王可从容调兵遣将。”

    “大王先占着石头城,尽量拖延时间,然后,可如此”

    王伟低声讲述计策,侯景仔细听过之后,大喜:“妙,妙!”

    。。。。。。

    朝霞满天,一夜无眠的台城,沐浴着晨曦,各门依旧紧闭,叛军依旧未能入城,而东面,外城垣上已经竖起援军的箭楼。

    援军距离台城,现在只隔了东宫,而盘踞东宫的叛军已经没了动静。

    台城守军看着援军箭楼,想得明白:最迟今日日落前,援军就能过来,入城了!

    台城之围即将得解,守军将士欢欣鼓舞,好消息很快便传播开来,苦熬了数月的城中官民,笑逐颜开。

    此刻,皇宫,一处宫殿外,等候皇帝召见的李笠,忍着倦意,听兴奋不已的萧勤夸自己:“你真厉害,我听说了!”

    “塞街刀车沿着街道压过去,哎哟,逆贼伤亡惨重,就这么被推出去了,哈哈!”

    “还有,你那两句诗词,是在何处看到的?真是佳作呀!”

    “郎君如何知道那两句诗词?”李笠觉得奇怪,感觉消息传得也太快了。

    萧勤作为宗室子弟,入台城避难后,很快便和娘亲一起,被安置在皇宫里居住,所以此刻才会出现,而且消息也还算灵通,对李笠说:

    “都传开了呢,我是听湘东王世子说的,就在方才。”

    “那世子是如何知道的?”

    “我就不知道了。”

    蔡全在一旁,看着不住打哈欠的李笠,佩服得紧:“李郎有本事,立下功劳,想来要做官了。”

    “李郎现在不是官么?”萧勤有些懵懂,他还不清楚东冶监作到底是官还是吏。

    “东冶监作,连流外官都不是,没有官班,名官实吏。”蔡全解释着,又看向李笠:“李郎,多亏你的手段,不然昨夜城就破了。”

    “哪的话,我不过出了个主意,是将士们浴血奋战,才把敌人打退,若没有他们,光有主意也没用呀。”

    李笠笑着摆摆手,为昨夜的转败为胜庆幸不已,若昨夜被对方得手,那么他这几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