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330章

乱世栋梁-第330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跟上了,即便摆脱,人回到家后,也很容易大病一场。

    胡万石自己安慰自己莫要担心,毕竟还有两三千徐州军就在营地里,实在不行

    实在不行就往营地跑,总是能得救的。

    正自我安慰之际,忽然有声音传来,那声音若有若无,仿佛是有人在吹口哨,亦或是风的呼啸声。

    “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

    这口哨声风声?凄厉无比,带着颤音,听在胡万石耳中,只觉鸡皮疙瘩都起来,浑身汗毛倒竖。

    声音如同无形的刀,透过胸膛,直接将他的胆气削掉。

    再看看野地里那越来越多的火光,仿佛有孤魂野鬼在附近徘徊,不住地哭泣,寻找着活人。

    “格格格”的声音传来,吓得胡万石差点跳起来,他循声望去,却见同伴面色惨白,两眼紧闭,口中牙齿不住打架。

    很明显,同伴已经吓得快不行了,而胡万石也好不到哪里去。

    巨大的惊恐,让他浑身哆嗦,脑袋一片空白,

    不绝于耳的“呜呜呜”哭泣声,不是人可以发出来的,也不会有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野地里怪叫。

    所以,是妖怪出来了,是妖怪出来了

    见识过血腥战场的胡万石,认为自己很大胆,但他的胆气,面对鬼神时根本没用。

    极度的恐惧之中,胡万石紧闭双眼,趴在地上哆嗦着,心中默念“佛祖保佑”。

    并许下愿望,若今夜能平安度过,回去后,一定要捐钱,造佛像。

    默念到后面,睁开眼,见野地里诡异的火光越来越多,哭泣声越来越多,他吓得嘴巴微张,神经质的点着头。

    忽然,有哭喊声响起,仿佛野地里有人遇到了不得了的事情,声嘶力竭的哭喊着。

    哭喊声越来越多,似乎是夜行的队伍遇袭,被妖怪捕捉,于是哭喊着四散奔逃。

    妖怪出来吃人了,妖怪出来吃人了!!

    胡万石脑子里只有这个念头,吓得张开嘴,发出“嗬、嗬、嗬”的声音,已经吓得无法动弹。

    营地里,披坚执锐的徐州军将士,听着外面的诡异风声,以及大量的哭喊声,只觉后背发凉,

    不由自主三三两两靠在一起,防备黑暗之中的鬼魅袭来。

    外面那诡异的火光、风声,实在是太渗人了,都说世间有鬼怪,眼下,鬼怪来了。

    而夜袭的齐兵,被这些鬼怪候个正着,所以

    一处大帐里,李笠坐在篝火旁,听着外面的动静,强作镇静。

    他让手下触发机关,这就是“音效”。

    曾经有一部很经典的聊斋电视剧,其片头的凄厉风声宛若“鬼哭”,成了无数人童年的阴影。

    每当这声音出现时,总是能勾起人们心里深处的恐惧。

    现在,用特制的留声机,将这声音在漆黑的旷野里“循环播放”出来,配合人造磷火,声光效果极佳。

    即便李笠已有心理准备,听着外面的“鬼哭”,也觉得后背发凉。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看向手中的一个竹筒。

    将动物骨骼收集,熬煮,所得溶液经过浓缩,加入碱水后,会产生些许气体。

    这种气体燃点很低,在炎热的夏夜里会自燃,呈现幽幽的蓝光或者绿光。

    所以,配合能够“呜呜呜”发声的特制留声机,在特定环境下营造出来的气氛极其渗人。

    这就是新兵营给新兵练胆时用的设备。

    李笠听着外面传来哭喊声,知道是夜袭的齐兵被吓得崩溃、四散奔逃,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带着骑兵来救“老王”、“老陈”,其实没有必胜把握,因为兵力不算多,而对手的兵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流的。

    按说得带“大杀器”,但李笠权衡利弊后,没把火炮带来。

    因为炮车一旦经受不住长途跋涉的颠簸出故障,火炮得就地掩埋,防止落入敌手。

    而即便携带火炮赶到,一旦用了,这个秘密就守不住,事后,朝廷开口要,他给还是不给?

    不给,基本上等于撕破脸,朝廷就会把他和徐州视作威胁,仅次于敌国。

    就算只在晚上用,可难防友军派人潜伏,看他如何退敌。

    所以,李笠把用来给新兵练胆的“装备”带来,若派上用场最好。

    若没用的话,再想别的办法顶过一晚,至少能保证“老王”、“老陈”能撤到长社。

    。。。。。。

    凌晨,齐军大营,大帐里,高洋看着几个灰头土脸的将领,一脸怀疑:“有鬼?真的有鬼?”

    “是”将领们木然点头。

    这种事说出来太丢脸,但不承认又不行:趁夜出击的精锐们,在接近梁军营地时,被突然冒出来的鬼怪吓得崩溃,逃了回来。

    如今还有三成的兵不知逃到哪里去,估计是迷路了,得天亮才能回来。

    高洋盯着这几位身材魁梧的将军,眼皮不停地跳,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人身上。

    今夜主动请缨率军夜袭梁营的斛律光,此刻有些郁闷,低着头,等着皇帝斥责。

    他久经战阵,见过满地死人,所以不怕什么妖怪。

    奈何野地里的情景太过于诡异,那星星点点的幽火,以及让人听了心里发毛的凄厉呼声,吓得将士们面色大变,掉头就跑。

    斛律光自己也被吓了一跳,眼见着部下溃散,喊都喊不住,他也只能下令撤退。

    撤退之际,将士们跑得狼狈不堪,许多人摔伤、撞伤,亦或是相互踩踏,导致许多人被踩伤。

    敌人没见一个,己方反倒伤了大半。

    若说是梁兵潜伏在野地里放火、怪叫,怎么想都不可能,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

    有鬼。

    然而这让斛律光觉得十分诡异: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怎么今晚会见鬼?

    “有鬼”高洋喃喃着,觉得头有些疼。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真的有鬼怪冒出来,还是李笠使出的某种伎俩?

    可按照将士们所说,这就是鬼怪现世,李笠哪来的法术能做到如此?

    若是李笠的法术,他还是人么?

    帐内一片沉默,站在一旁的唐邕,心中有些惊疑,因为按照几位将军的禀报,他们在野地里,真的见鬼了。

    神鬼之说不能不信,但真的遇到了,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是梁兵装神弄鬼,也不是不可能,但出击的将士有数千人,不至于

    难道真的有鬼?

    想到这里,唐邕只觉后背发凉。

    他忽然发现皇帝看着自己,干咳一声:“陛下,或许,这是天意,让陛下就此收手,待得吴贼南逃,便班师回朝”

    “天意”高洋哼哼着,又看向斛律光等几位将领。

    天黑时,正是这几位极力主张夜袭梁营,要让梁军付出惨痛代价。

    出去时斗志昂扬,回来时垂头丧气

    在大帐等捷报的高洋,等来了“有鬼”的消息,错愕之余,哭笑不得。

    看着这些征战多年的将领,听着这些人言之凿凿,不知该信还是不信,想骂人,也不知该怎么骂。

    高洋想了想,叹道:“也罢,看看他们接下来怎么布置,若是弃了长社南逃,那就是天意吧。”

 第六十章 前途

    午后,召陵,南撤的徐州骑兵抵达城外军营,收到了友军的热烈欢迎。

    昨日平安撤到召陵的梁军将士,见断后的劲旅全身而退,由衷的高兴,并愈发佩服起来:鄱阳李三郎果然厉害!

    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以两三千骑兵断后,硬是让齐国大军不敢轻举妄动,换别人来,谁做得到?

    有不少兵卒,询问徐州军将士,到底是如何与齐军交战、使其不敢尾随而来。

    而徐州将士们只是摇摇头,说其实也没打什么仗,齐军没有出击,所以他们便徐徐南撤,一路上有惊无险。

    这种话,没人信,大伙都认为徐州军将士是谦虚,所以才这么说。

    徐州军将士越是低调,别人就越佩服:明明很能打,偏偏说自己实力一般般,这也太谦虚了!

    因为平安撤到召陵的缘故,沔北和淮西梁军将士,已经从大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齐军并未步步紧逼,这就意味着,战争要结束了。

    大帐中,一脸疲惫的李笠,正与王僧辩交谈,而豫州刺史陈霸先已经先行返回州治悬瓠,为接下来防御齐军做准备。

    尤其加强召陵的防御。

    召陵是豫州的北面门户,往南偏东二百余里,是豫州治所悬瓠。

    召陵往西二百余里,是沔北的东大门方城。

    召陵往东三百余里,为亳州治所小黄,再往东三百余里,就是徐州治所寒山。

    所以,召陵如同十字路口,守住路口,就能确保沔北、淮西以及淮北侧翼的安全。

    李笠要赶回徐州,所以不能耽搁,一会就要继续赶路。

    王僧辩善意提醒,提醒李笠半路小心齐军骑兵偷袭,因为对方很可能判断出李笠的动向,提前布置骑兵在半路拦截。

    “多谢大都督提醒,我军会先往东南走,然后折向东。”李笠回答。

    因为朱买臣要写奏表,让人立刻送往建康,向辅政的湘东王说明此次南撤的缘由,所以李笠得等等。

    王僧辩又主动提出,提供数百匹马,给李笠补充作备马,以便路上换乘之用,李笠也不客气,接下赠礼。

    交谈之际,王僧辩回想起十年前,在建康碰见李笠的情景。

    那时,李笠把湘东王世子萧方等诓上能飞天的装置,“飞”入被围的台城,当时王僧辩目睹了这一过程,郁闷无比。

    十年时间,昔日的小吏,如今已是坐镇淮北的大将,战功赫赫。

    如同初升朝阳,渐渐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却不知待得如日当空之际,会有何等样的风光?

    亦或是半途陨落呢?毕竟武人在梁国的前途有限。

    王僧辩年轻时,随父兄从魏国南下,投奔梁国,这几十年的仕宦经历,让他意识到梁国并不待见武人。

    建康的世家高门,乃至士族们,都鄙夷武人,甚至连官员平日出行骑马代步,都嗤笑不已。

    开国勋臣的后代,大多不喜欢被人说是“将门之后”,因为在建康,“将门之后”就指代粗鄙武夫。

    所以,太平时节,武人的地位不高,中枢也没有武人出身官员的位置。

    像李笠这种出身卑微、以武晋升的微寒武人,等到时局稳定的时候,要么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要么一辈子在地方流转,绝无可能入中枢。

    一如晋时名臣陶侃那样。

    可陶侃坐镇一方的时候,都已经五十多岁了,李笠现在才三十出头。

    三十而立的李笠,心中所想,难道就是做个守户之犬?

    若先帝在,亦或是皇太子没出意外,还能有效的“使用”李笠这把锋利的钢刀。

    可如今,无论是幼帝也好,还是辅政大臣也罢,都无法控制这把钢刀。

    王僧辩看李笠此人,必然是个聪明人,不然无法把徐州经营得如此繁荣。

    绝不可能甘心一辈子就当个守户之犬,被人挡在建康门外,若入中枢无望,在朝中也没有可以信赖的宰辅保其平安,恐怕

    王僧辩想着想着,想到自己。

    李笠的将来,正常来说与中枢无望,他自己何尝不是前途迷茫?

    正常情况下,梁国并没有武人的太多晋升空间,想要成为宰辅,得看出身和名望,否则就只能当爪牙,要么管禁军,要么当打手。

    他在沔北任上,想要往上走,又能走到哪一步?

    湘东王,也只有在需要人打仗的时候,才会对武官亲近些。

    一旦将来梁、齐停战,他们这些武官,也就只有在地方任上不断流转、偶尔入京统帅禁军的结局。

    想要入中枢成为宰辅,谈何容易。

    他自己都有些不甘心,遑论三十出头的李笠。

    而且,面对如此善战的猛虎,朝廷要怎么做,才能稳住对方?

    。。。。。。

    傍晚,旷野里,一处树林边上,赶路的徐州军将士正在宿营。

    李笠与长史监军朱买臣交谈,东拉西扯,闲聊了一番,朱买臣提到了李笠的女儿。

    确切地说,是提到了李笠的嫡女李平安有无婚假对象。

    按照这个时代的女子结婚年年龄门槛,李笠的嫡女李平安,还有两三年,就到了嫁人的年纪。

    之前闲谈时,李笠提起过家中概况,所以朱买臣知道他的嫡长女即将到适婚年纪。

    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李笠的联姻对象,当然家世不能低,但因为李笠的出身,想和高等士族联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合适的联姻对象,就是那些武将家族。

    将门对将门,再合适不过。

    朱买臣的身份,决定了问这个问题别有意味,李笠的回答,当然也滴水不漏:“还有两三年,看看届时有何好姻缘。”

    “君侯可得早些张罗,也好心里有个数,下官当初,可为了犬子婚事头疼不已。”

    阉人当然不可能有亲生儿子,朱买臣的儿子是收养的嗣子,李笠自然不会触怒对方,顺势问:“朱公可有好建议?”

    “王亳州长子,似乎尚未定亲呀。”朱买臣笑道,“君侯和王亳州,素来相善,若结亲,再合适不过。”

    王亳州,指的是亳州刺史王琳,湘东王的妾弟。

    李笠觉得对方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嗨,王亳州的郎君,那可是多少人家候着的人选,我添什么乱。”

    “君侯说笑了,以君侯如今的地位,如何能说是添乱?”

    “虽说鄱阳李氏,也算鄱阳大姓,可终究算不得郡姓。”李笠摇摇头,“更别说,我又不是鄱阳李氏子弟,虽然也姓李。”

    “且内人家门亦不显,如何能与济阳蔡氏相提并论?”

    王琳的夫人蔡氏,出身士族济阳蔡氏,可不是鄱阳开赌档曾经的黄家能比的,李笠这么说的意思是自家门第低,就不“高攀”了。

    “君侯这么说,可就是妄自菲薄。”朱买臣依旧笑吟吟,“君侯为州牧,彭城郡公,坐镇淮北,为国栋梁,何愁令爱难嫁。”

    这种试探很无聊,李笠装疯卖傻:“那,过得两三年,怕不是媒妁踏破我府邸门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