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442章

乱世栋梁-第442章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首一人坐在胡床上,身着龟壳甲,年约三、四十岁,样貌平平,但是,他不认得此人。

    这个人不是斛律光。

    其人气势非同小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多年未见,阿兄别来无恙?”司马消难用鲜卑语说道,纯正的怀朔口音,娄定远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位,是楚国天子。”司马消难为娄定远介绍起上首之人,娄定远闻言瞳孔一缩,脑袋一片空白。

    楚国天子?李、李笠?

    这是怎么回事?

    他愣愣的看着上首,司马消难随后为李笠介绍:“陛下,此为齐国临淮王,娄定远,其姑母,为武明皇后。”

    “喔,原来是齐国临淮王,久仰大名,幸会,幸会。”李笠笑道,口中说的是鲜卑语,同样是怀朔口音。

    毕竟段玉英也是怀朔(镇)人。

    他站起来,一脸笑意:“临淮王远道而来,不知给朕带来什么好消息?”

 第七十章 开门开门

    邺城南,守城兵卒看见郊外尘土大作,有大量骑兵向城池靠近。

    很快,如潮的骑兵抵达城下诸门,而当中一处城门外,带队的是临淮王娄定远。

    娄定远前不久从此门出城,现在返程,他高声向城头处的将领呼喊:“开门,开门!”

    不喊不行,不喊就会被后边的人捅死。

    娄定远没有勇气以生命为代价喊出事情真相,加上楚国国主李笠许诺保他富贵,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喊话,

    他喊了一会,见城门没有动静,硬着头皮高呼起来:

    “寡人奉陛下之命,为咸阳王引路入城,尔等胆敢违命么!”

    城头,幸灾乐祸的兵卒们,看着城下如潮骑兵,又看看几个城门守将,心中笑道:开不开门,你们看着办呗!

    将领们面色平静,但心中却有些乱:碰到这种破事,真是倒了几辈子的霉!

    和士开严令他们闭门,未得中使之令,不得开城门。

    因为咸阳王要造反,谁敢开城门,谁就是咸阳王的同党,事后,可是要全家倒霉的。

    想想赵郡王去年的遭遇,许多人不敢对抗和士开,只能听从命令,闭门坚守。

    现在,刚才奉命出城的临淮王回来了,带着大量兵马回来了,说奉了皇帝之命,要引咸阳王入城。

    这明显不对劲,可是,对于将领们来说,已经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做选择。

    楚军撤退,咸阳王率大军回京,和士开如临大敌,不仅立刻遣散了勤王诸军,还要求邺城各门紧闭。

    所以,接下来要么咸阳王死,要么和士开死。

    然而咸阳王此次抗命率军回京,手中有大量兵马,又肯定有不少文武官员暗中支持,所以是必胜。

    看看,连临淮王都带着咸阳王的兵马入城,所以,和士开死定了!

    他们没必要给一个将死之人效命!

    将领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从各自眼中,看到了犹豫,以及某种冲动。

    “不许开门!不许开门!!”有人匆匆而来,一边跑一边喊,身后跟着一些随从,气势汹汹。

    大伙定睛一看,却是和士开的一个干儿子带着手下跑来“督战”。

    “咸阳王要谋反!”那人声嘶力竭的喊着,“谁开门,谁就是逆贼同党,要族诛!!”

    和士开有很多干儿子,将士们看着这个比和士开年纪大、却做对方干儿子的小人,心中不满:呸!无耻之徒!

    脸皮比城墙还厚,心比墨还黑!

    “不许开门,不许开门!”那人见将士们眼神有些不对,心里发虚,却硬着头皮过来,高声恐吓:

    “朝廷已经调集大军入京,咸阳王即将束手就擒!”

    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传出一声嗤笑:“扯谈吧!有脸赶勤王将士走,还有脸再叫人回来!”

    那“干儿子”闻言大怒,喊起来:“谁说的!站出来!看我”

    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因为他发现兵卒们对他怒目而视。

    那几个城门守将见部下的表情以及态度,心里有了数:看来,想看和士开倒霉的人,很多嘛!

    城外,骑兵们聚集在诸南门外,不住高呼“开门、开门!”,然而城头一片安静,也没有人放箭。

    只有这里,那“干儿子”和随从声嘶力竭的喊着“不许开门”,周围其他将士一律沉默。

    事已至此,还用犹豫么?

    那几个将领,手慢慢向佩刀摸去。

    。。。。。。

    皇宫,强行闯宫的唐邕,被领军大将军、宜都王厍狄伏连拦在宫门处。

    面对犯禁的唐邕,厍狄伏连觉得奇怪:按唐邕为人,不该有什么意图不轨的行为,那么,今日如此行事,是为了什么?

    “宜都王!赶紧禀报陛下,城外来的不是咸阳王,是楚军啊!!”

    唐邕奋力高呼,厍狄伏连和禁军将士觉得莫名其妙。

    唐邕见自己的话没人信,又猜到和士开一定撺掇皇帝封锁宫门,隔绝中外,赶紧解释:

    “若是咸阳王来,抗命不尊,当遣使向陛下说明要求,可并没有!”

    “大军渡河后北上,朝廷使者想见咸阳王而不得,请问,咸阳王都已经带着大军往京城而来,他为何拒见使者,也不派人入城,向陛下说个三言两语?”

    “就算他想要处置和士开,也该向陛下提出这个要求,结果呢?就这么一声不吭往邺城进军。”

    “满朝公卿派去劝说的人,连他一面都见不着,宜都王!你不觉得这不对劲么?”

    唐邕这么一说,厍狄伏连也觉得不对劲。

    他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勾心斗角的事情见多了,现在仔细一想

    “宜都王!!就算不许我入宫,也要通传!请陛下赶紧调集军队应战!!”

    唐邕大声呼喊,“楚军就要来了,再不应对,悔之晚矣!!”

    厍狄伏连看看左右,见左右一脸惊疑不定,一咬牙,掉头往宫里跑。

    不一会,他气喘吁吁跑回来,让唐邕赶紧入宫:“陛下召见,快去,快去!”

    唐邕一边往里跑,一边交代:“宜都王!赶紧调集禁军护卫皇宫,能调多少人,就调多少人!!”

    “还有,请派人去请骠骑大将军,让骠骑大将军在宫门外等候陛下传召!!”

    厍狄伏连不住点头,唐邕跌跌撞撞跟着领路宦者跑到含光殿,没见到皇帝,却见到一脸狐疑的和士开。

    “回来的不是咸阳王!”唐邕顾不得那么多,一把抓住和士开:“是楚军来了,还请和公立刻禀报陛下和太后,早做安排!”

    “安排,早做什么安排?”和士开盯着唐邕,试图从对方眼睛里看出问题。

    “楚军兵临城下,邺城未必能守住,陛下要撤往晋阳,不然想走时,就走不掉了!”唐邕一脸焦虑,和士开一脸怀疑。

    方才他听厍狄伏连转述了唐邕的话,心中震惊,却提防唐邕算计他:“唐公这是耸人听闻吧?南贼如何会来?”

    虽然一切都是推测,但唐邕还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没错,他拿不出证据,也没时间和对方解释,直接发话:

    “和公!!!李笠若攻入邺城,其他文武尚可得活,可和公的头颅,是定然要被李笠拿来收买人心的!!”

    和士开被唐邕这么一喊,愣住了,他再看看唐邕,见其一脸焦虑,不似作伪。

    再想想唐邕平日不掺和争夺权柄,也不掺和宫内阴谋,和士开心跳不由得加速:“这、这,莫非南贼”

    “和公!请立刻禀报陛下,早做准备,一旦楚军赚开城门”

    唐邕话还没说完,和士开反抓他的手:“道和,接下来怎么办?”

    道和是唐邕的字,唐邕回答:“和公!快去带我去见陛下!”

    “好,好!”

    和士开带着唐邕去见皇帝和太后,跑着跑着,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被唐邕扶住。

    和士开慌了,真的慌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把事情搞砸了。

    若抵达邺城郊外的大军,不是咸阳王麾下兵马,而是楚军,那么

    那么,前几日楚军撤离黎阳,就是一个诡计。

    对方做出撤军的假象,让他们以为咸阳王在河南打了个大胜仗,于是北犯的楚军不得不撤军。

    然后,楚军另一只大军,扮做咸阳王的兵马“凯旋”,往邺城而来。

    对方马多,所以行军速度很快。

    接着,对方故意误导他,让他以为咸阳王暗中和琅琊王勾结,意图回京后对他不利,并废立皇帝。

    因为“咸阳王兵马”即将抵达邺城,他没有时间周旋,情急之下,只能撺掇皇帝立刻遣散勤王兵马,于是

    于是邺城兵力短时间内少了大半!

    现在,许多人都以为咸阳王率兵入京是来对付他,所以没有戒心,京畿诸军将士甚至有好戏的心思。

    而一旦楚军赚开城门,邺城就完了,皇帝被俘,文武官员

    文武官员或许能为楚国效力,唯独他会被李笠拿来收买人心!!

    想到这里,和士开双腿发软,刚好跑到偏殿,眼见着皇帝就在面前,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宫门处,骑马赶来的骠骑大将军斛律羡,见一脸焦急的厍狄伏连跑过来,赶紧问:“厍狄兄,出了什么事?”

    方才是厍狄伏连派人去请斛律羡,厍狄伏连回答:“唐道和说,城外来的不是咸阳王,是楚军!”

    “什么?”斛律羡闻言大惊,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一日来的疑惑,有了答案。

    若城外来的不是他的兄长,而是楚军,那么一些都说得通了!

    “现在快,快带我去见陛下!!”斛律羡意识到大事不好,厍狄伏连点点头:“好!”

    身为领军大将军,未经许可,擅自引外臣入宫,这可是死罪,但厍狄伏连分得清轻重缓急。

    他年轻时,随太原王尔朱荣南征北战,临机决断不在话下,当即带着斛律羡入宫。

    昨日,斛律羡入宫请罪,将自己的印信和兵符悉数上缴,以表明心迹,所以现在他虽然有官职,却指挥不了兵马。

    两人刚入宫门,就听得城南方向喊声如潮,仿佛千万人在呼喊着,两人听得这动静,面色为之一变:

    城门城门开了!!

 第七十一章 喊啊喊啊

    邺南城,诸门相继打开,如潮的骑兵涌入城中。

    马蹄踏着青石路面,发出“哒、哒、哒”的声音,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们,看着繁华、热闹的大街,不由得愕然。

    街道两侧,挤满了人,那是无数男女老少,挤在路边看热闹。

    这些看热闹的百姓,之前就已经听到传言,所以见着大军入城,兴奋不已:

    咸阳王回来了,带着大军回来了,这下,奸臣要倒霉了!

    无数人以看热闹的心态聚在路边,看着入城的官军,浩浩荡荡前进。

    人群中不断有欢呼声响起,议论声不绝于耳。

    又有大量小贩挤在人群中,叫卖着零食,许多人挤不到前排,便爬上路边房屋墙头、树木,看着街道上疾驰而过的骑兵。

    邺城民风有些特别,人们特别喜欢看热闹,所以有如此场面。

    毕竟,入城的是官军嘛!

    入城的楚军将士,一身齐兵打扮,身着黄色戎服,披挂扎甲、兜鍪,他们自己若不说,旁人当然以为是齐兵。

    将士们见着眼前如此情景,有些回不过神,他们没想到自己入城后,居然能有“夹道欢迎”的待遇。

    一张张笑脸,迎着他们,一声声听不懂的话语,化作欢呼声,向他们涌来。

    百姓是这样,齐兵也是如此。

    入城时,城门门洞旁的兵卒们,大大咧咧的向他们挥手致意。

    他们过了城门走进城里,转身一看,只见城墙上大量兵卒靠着城垛,悠闲地看着他们。

    现在,走在街道上,道路两旁又有胆大的妇女,向他们呼喊,仿佛在呼唤情郎,亦或是招揽客人。

    面的如此热情的妇女,楚军将士们竟然有些羞涩,心中战意瞬间小了些。

    前方道路空荡荡,他们策马疾驰在大街上,十分从容。

    眼前是夹道旁观的人群,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举目远眺,高大的城墙似乎颇为渺小。

    邺城,好大好大

    带兵入城的王顗,看着邺城内街景,由衷发出感慨,随后觉得胸膛有一种力量要喷涌而出,而情绪如同波涛,激荡不已。

    六十多年前,他的祖父王神念是魏国臣子,后来举家南下,成了梁国人。

    曾经,父亲和王家的部曲们,向他讲述过魏都洛阳有多么宏伟,也讲述过故邺城的情形。

    现在现在,他替年迈的父亲来到邺城,亲眼看到邺城的宏伟了!

    邺,古来名城,东魏末年,于故城南沿扩建新城,是为邺南城,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新旧二城,形成一个“吕”字,皇宫位于南城,而权贵私第多在北城,即故城。

    故城西北角,是有名的“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始建于后汉建安年间。

    到了现在,三台仍在,而邺南北二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一如建康那样。

    现在,王顗策马疾驰在邺南城街道上,前方远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两旁,是夹道欢迎的百姓。

    而他以及麾下将士,其实是齐都邺城的敌人

    这种强烈的反差,将王顗的情绪推到高峰,手微微颤抖,呼吸愈发急促。

    皇帝一番谋划之后,北伐将士兵不血刃,轻而易举进入敌国国都,而城中守军和百姓,还对自己夹道欢迎

    皇帝真乃神人也!!

    王顗由衷赞叹,对己方的奇谋妙计感慨不已。

    数日前,楚军在黄河南岸边上,全歼齐国咸阳王斛律光麾下大军。

    然后,皇帝李笠立刻做了决定,用缴获的马匹和衣甲旗号,将楚军伪装成齐军,于是“班师回朝”。

    一番布置之后,“班师回朝”的楚军,轻而易举赚开邺城城门,现在从容入城。

    作为入城先锋之一的王顗,看着眼前等同于不设防的邺城街道,眼眶有些发热。

    虽然,十几年前,当时还是梁将的李笠,已经实现了南朝两百多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