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495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495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守好粮仓、扼守道路、散布探马,一桩桩一件件他都亲自安排。

    他不许士卒落单,并时刻关注千灵山的动向,却不率兵轻易进攻,不给王笑任何一个反击的机会。

    硕塞知道。眼下王笑能做的选择已经不多了,他的粮草最多再让他吃三天。

    一是率部东进,试图进入燕京。于是硕塞死死扼守住卢沟桥,雷打不动,同时探马散布了永定河。王笑若想进京,必须正面决战一场。

    二是西撤进入更广袤的山区。硕塞不会去追,他不是瓦克达那种蠢材,他不贪功。王笑要走,他就让王笑走,三天的粮草吃完,那些泥腿子不战自溃。实际上,王笑已经两次撤进了千灵山以西的草柏岭,见硕塞不来追,自己又悻悻地回来。

    王笑的第三个选择是北上,进入门头沟,再由门头沟绕到香山,从城北进京。

    硕塞认为,这是王笑最有可能的选择。

    而王笑若是做出这第三个选择,硕塞本可以与京城北面的蔡家祯部一起合围他。当然,不用蔡家祯合围,硕塞也不惧与王笑堂堂正正决战。

    现在,蔡家祯已经在对付那一万余关宁铁骑。

    战势已经进入了最微妙的时候。

    散布在整个京畿大地上,唐中元、王笑、秦山湖、多尔衮、豪格、蔡家祯包括硕塞自己,每部人马处在不同的位置,一进一退的时机都需要权衡考虑。早一天晚一天,结果都可能天翻地覆。

    硕塞的指尖有些颤抖,划过地图上一个个地方。

    千灵山、永定河、卢沟桥、门头沟、香山、京西古道

    “王笑,你时间不多了,会去门头沟吧?”他喃喃自语道。

    下一刻,军帐外传来一声急报。

    “报!楚军动了,向北起行了。”

    硕塞倏然站起,出了大帐,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走上战台,拿起千里镜望着山上那移动人影,皱眉思忖起来。

    “传我军令,卢沟桥守军不可妄动”

    “探马继续打探楚军情报,随时报来”

    “其余人,拔营,向北!”

    京城西面之山,统称西山。北接上谷,南通涿易,西望代地,东瞰燕蓟。

    从黄帝建都于阿,披山通道于西山开始,西山之间的古道屡经修整,日久年深,便成了“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并非平整的康庄大道,而是蜿蜒盘旋在群山之间的小小石阶。数千年来,商旅、军队、户、采药人、采香人通行其间

    王笑已经在西山之间辗转了很久。

    他的游击战法已经渐渐不灵了,京城破在眉睫,也没有时间给他继续腾挪练兵。

    于是他开始率部向门头沟进发。

    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民壮们只知道听令,唐节则是皱眉思索,到最后还是想不明白。

    牵着马走在京西古道间本就不是易事,而为了更快地行军,很多地方是连道路都没有的。

    民壮们满是荆棘的草丛中穿过,爬过峭壁,一向北上。

    他们从山巅望下去,能看到清兵缓缓行走在永定河边。

    两股兵马平行着一路向北,却因群山阻隔不在交战

    行军自然是一件很苦的事,磨灭掉了人性中的许多东西。

    二顺却没有觉得很苦,比起从小吃过的苦,他不觉得这算什么。

    他脚下蹬着一双崭新的僧鞋。因为之前从建奴身上剥下来的军靴又磨破了。

    他也不觉得饿,出发前已经吃饱了。

    但连着在山里走了两天,他身上带的干粮只剩下一天的额份。

    二顺有些担心,这剩下的口粮吃完了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管他呢?跟着国公爷,哪还怕饿死啊。等吃完了再打场胜仗呗。自从当了兵,自己还没打过败仗呢。

    把这点念头抛开,二顺也不在乎脚下的蔓草割人,他抬头看着天,又想到自己的老娘和妻儿应该已经到济南了,住着有瓦遮头的屋,吃着饱饭,还有新衣服穿。

    “太想去看看他们了啊。”

    他在心里念叨了一句,又四下扫了一眼。

    他如今也是百户了,手底下管了一百个民壮,行路途中时不时要留意一下有没有人掉队。

    走到傍晚时分,队伍前面的国公爷停下了脚步,抬起手下达了军令。

    “原地休整,就食”

    二顺和同袍们一起坐下来,把干粮拿出来。又侧头看了看手底下几个队正,等到队正看了一圈,一百个民壮都拿出了干粮,大家才一起吃。

    二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每次都要一起吃饭。另外国公还有很多奇怪的规据。比如行路的时候不能说话,但休整的时候又要让每个百户围坐在一起聊天唱歌

    管他呢,反正国公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就是了。

    近五千人就这般安安静静地坐在地上吃饭,整齐划一,连喝水的时间都差不多。

    生嚼干粮自然说不上好吃,也就是抵个饱。但众人有同甘共苦的袍泽,做什么都是一起,也已生出了巨大的归属感,不觉得这样的苦日子难挨。

    一顿饭吃完,他们携带的干粮就只剩最后一顿。

    二顺知道,明天又要去打仗了。

    他有些期待起来。

    果然,这天夜里,国公爷没有再让他们操练阵线,只派了小股人马下山去骚扰建奴,其余人早早就睡下。

    他们没有营帐,就睡在树下,好在这段时间不常下雨。

    睡到寅时三刻,天还未亮,二顺被人推醒。一睁眼,却见是牛老二。

    “去,把弟兄们都叫起来,准备再干一仗。国公说了,干完这一仗,带你们往回去,到山东见见你们的家人。”

    二顺一个激灵,脑子瞬间就清醒了。

    他连忙跑过去把自己手底下的一个个队正都推醒来。

    “干完这一仗,我们回去见家人”

    很快,近五千人全都醒过来,安安静静地开始下山。

    等到山脚下,国公又下令把最后一顿干粮吃了。

    二顺嚼着干粮,目光跃过人群,看着队伍最前面跨上战马的国公。

    他很崇敬国公,但其实没和国公交谈过几句话。倒是有好几次都是大家围在火堆旁边,听国公说话。

    说山东是什么样子、迁过去的家小在那边会是什么生活,说打仗是为了什么

    二顺觉得国公说的比孙先生说的更容易懂,他知道自己是在保护家人也是在保护这个国,他感到骄傲,也感到希望。

    毕竟如今也是个百户了!

    至于当逃兵?那是不可能的。逃了,这段时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哪怕战死,还能换家人一辈子的安乐,值。

    二顺还知道自己手底下这一百个人,个个都不会逃。

    自己这些泥腿子,也是能打硬仗的。

    而吃完手里的干粮,硬战就开始了。

    山上突然有火光亮起,在夜色中极是显眼

    二顺听着命令,拿出火铳,装填、上膛。

    接着,一声命下,近五千泥脚子向东面的清军营帐奔过去。

    “今日,唯死战!”

    这一次只有这一个命令,没有别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安排。

    二顺却只觉得轻松。

    终于不用记壕沟要挖多深、冲锋要跑几步停下来、要怎么要佯败终于可以认认真真的杀敌了。

    他知道,建奴很想和自己这些人真刀真枪干一仗。

    但其实,自己也很想跟建奴真刀真枪干一仗。

    “来啊!打就打啊!”

    二顺想喊出来,但却紧紧抿着嘴,把激荡化作手掌中的气力

    五千人沉默得像是一支无声无息刺出的长矛。

    东面,朝阳从远处的城墩后面一点点升起,渐渐要亮照这世间

    “开铳!”

    这个清晨,伴随着这一声令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火铳声回荡在清兵的营外。

    一个个清军将领求而不得的、正面与王笑决战的机会,就这样突然摆到了硕塞的面前。

    他倏然翻身而起,惊愕地听着远处不停响起的“砰砰”声。

    “王笑是疯了吗?五千泥腿子冲营?是跑来找死?”

 第813章 三国战

    硕塞布下的探马很多。

    但等探马赶回大营禀报,动作迅速的楚军已经开始攻营了。

    硕塞把王笑所领的五千人称为“楚军”,而不像瓦克达那样,只认为对方是一群泥腿子。

    在言语上表示蔑视没有用,硕塞足够重视对手。他仔细观察过,王笑这支楚军纪律严明,行动划一,而且个个敢赴死,其战力已不输原先的楚朝边军。

    短短月余时间,王笑能将一群泥腿子训练成这个样子,硕塞是不相信的,他认为这支楚军早就接受过训练,只是被王笑在战斗中把训练的效果加强了。

    哪怕只是如此,硕塞也感到了骇然。

    如果再让王笑在山东养兵一年半载……局势真的要逆转了。

    这显然是一个必须杀掉王笑的理由,这个理由也值得冒险,可即便这样,硕塞依稳扎稳打,寻找与对方堂堂正正决战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硕塞快步奔上战台,一轮金日正在他身后冉冉升起。

    楚军动作太快,已经逼到了清兵的大营。

    因为是昨夜行军到这里,清兵也是匆匆下营,大营并没有设围栅。他们不怕楚军还偷营,在有探马的情况下,他们巴不得楚军来偷营。

    现在楚军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极短时间内逼到了近处。显然也是占了先手。

    清军营中还有许多人没来得及披甲,眼下这个距离骑兵也跑不起来形成冲势,弓箭手也难以发挥作用,鸟铳对射之后,双方很快就要进入短兵相接的战斗。

    硕塞只一眼就看明白王笑的意图,不给清兵调度的时间,不让清兵的兵力优势发挥出来,就是拼,五千人和两万人硬仗,就看谁先溃败。

    热血一瞬间涌上硕塞的光溜溜的脑门。

    也不知道王笑是看不起自己还是高眼自己一眼,居然把这个击败他的机会留给自己。

    “传令,今日有击杀王笑者,本王亲自为其叙功,封爵、永授世职!”

    “杀……”

    ~~

    王笑驻马中军,凝视着战场。

    当看到鸟铳射过两轮,枪声停下来之后,他果断一挥手,喝道:“骑兵,攻其右翼。”

    已成了破布的帅旗挥动,左后方的唐节见了,径直策马冲锋。

    如今他们已经有两千多匹马,民壮们的骑术也已提高不少。

    他们平日里牵着马走在山间,马上还挂着缴获来的盔甲和辎重。这是很辛苦的过程,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冲锋。

    但哪怕提高了骑术,民壮们依旧无法做到如清兵那样在马上挥洒自如。他们是挎着长枪,凭冲击力撞破清兵弓箭手的阵线。

    第一轮的撞击之后,有的民壮自己也摔落下来,有人翻身下马,冲进阵中砍杀。

    持弓的清兵拔出佩刀,亦是向民壮们杀来。

    唐节手中长槊翻飞,掩护着骑马的民壮再次拉开距离,准备着下一次的冲撞。

    这样的战法,根本就是不顾自己的性命也要拼着多造成清兵的伤亡。

    这一战从开始,就显得惨列与决绝。

    ~~

    战台上,硕塞见了这一幕,脑门上的血管都轻轻跳动起来。

    他已经确定了,王笑是要决战。

    哪怕到现在,他也觉得这太突然了。

    为什么呢?王笑根本就没有后手,五千人对阵两万人,王笑这是必输的一战。

    硕塞分析到最后,只能认为王笑是被自己逼到了没有选择的地步。

    干粮吃完了、其他东进的道路也被堵死了。

    那就决一死战。

    硕塞静下心来,目光变得更专注。

    他能看到整个战场,这片战场在燕京城正西方,永定河西畔、绝石梁东面。西面是山,东面是水,如同一个斗兽场。

    这片地形的全貌,在硕塞脑中、眼中,完完整整的浮现。他要把控这个战场!

    ~~

    多尔衮闭上眼,脑中却是整个京畿大地的全貌。

    闭上眼之后,他如同神明般俯视着京畿大地,看到京城中的唐中元正在守城、秦山湖正在京城以北被蔡家祯包围、豪格正在全力攻打京城南门、孙仲德正在攻京城东门……

    更远处,阿巴泰死死围住了秦山海、多铎扼住沧州,隔断了德州兵马北上支援的道路。

    还有,京城西面这一场小小的战役。

    五千人?放眼全局,跟蚂蚁一样。

    一遍一遍俯瞰着这个地图,耳畔听着报信人把各个战场的详情禀报上来。多尔衮在脑中推演着。

    秦山湖怎么样都是完蛋、王笑怎么样都是完蛋、京城唾手可得……

    “你们还有什么翻盘的手段吗?”

    多尔衮不放心,又推演了一遍。

    良久,他猛然睁开眼,自语道:“大局已定。”

    ~~

    一个巨大的地图在脑中形成,王笑在脑海中俯瞰着那些山川河海道路城池。

    河北、山西、山东、辽东、朝鲜……

    到了这个节点,他必须再确定一遍。

    目光如鹰般在广袤的世界里翱翔,他看到一支支如潮水般的军队穿棱其中,甚至还看到在今日这一场决战之后,各方兵马继续奔腾不息。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目光重新落回战场上。

    此时太阳已升到最高点,经历了一上午的厮杀,两军阵间已杀成了一片腥红,尸横遍野。

    民壮的败亡似乎已经眼前了。

    他们人数依然太少,装备还不精良。仅凭一股血勇之气,在四倍于敌的军阵上鏖战到现在,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

    清兵又调了一支后备队压上,如同在一匹力竭的骆驼背上压了重重一担货物,几乎把骆驼压倒。

    王笑却没有后备队可以再派。他一共只有这么多人。

    于是他拔出刀,绑在手上,策马向前冲去。

    阵线东面,最后一点少得可怜的人马汇入战线。

    ~~

    二顺已经感觉不到胜利的可能了。

    他手底下一百人已经死了一半,而建奴还是源源不绝。

    他心想,这怎么能打得赢呢?显然是要输的。

    这个念头兴起时他吓了一跳,连忙不敢多想,只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