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10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610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如此,他也觉君恩深厚,热泪涌到眼边,让他眼框发酸。

    他并未马上回复尼雅哈,这些事心里明白也就可以了。

    “谢陛下厚爱……”

    两人收拾情绪,话题又回到民生战事上。

    尼雅哈道:“贝勒爷前次上书,陛下也深受触动,称赞你‘眼底穷荒皆赤子’,但……时机未到,且先忍耐。

    睿王性格暴虐,但这是打仗,当时秦国削平天下又何尝不霸道?要想销兵戈、与民生息,该在天下平定之后,到时由我等后进之辈经营,使大清基业永固。”

    岳乐道:“我只怕睿王如此施政,到不了削平天下的那一天啊。”

    尼雅哈道:“前阵子,范大学士上书,曰‘治天下在得民心’,你以为他是在劝睿王停止占房圈地吗?后一句才是真知灼见,谓曰‘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所以,范大学士谈的是今年的科举之事……你看王笑,只会拉拢下民之心,我们却可得秀民之心,孰高孰低,一眼可知。”

    “受教了。”岳乐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所以啊,我们有分寸的,睿王也有分寸,只要‘秀民’归心,那些斗升小民,暂时就随他们去吧。”

    岳乐叹道:“只希望早日能四海平定。”

    尼雅哈道:“今日我与贝勒说这些,也是一个提醒……睿王已下了令,命我们这两日就驱赶汉人攻城,破城之后大同也是必定要屠的,以免事情传出去于大清声望有损,你到时不要触怒了他……”

    ~~

    此时清军大营之外,三万多难民被驱集在一起。

    这些人多是从大同四州七县等处被赶过来的,拥挤在荒野上,哭声震天……

    苏简与石梦农正蹲在人群中。

    他们是在山野里走着走着,就被清兵捉起来了。

    他们长了不少虱子,咬起人来疼得厉害,加上风餐露宿地赶路,肚子也饿,身上被野兽咬的伤口也开始溃烂……

    如是种种,两人只觉得活得太苦了。

    这西北之地干燥,风沙大,气候比起江南实在是恶劣,石梦农呆到现在只觉浑身都是病,再这样下去也没几天活命了。

    以前他觉得自己是社稷栋梁,在韩城时牧守一方、在南京时为国决策,如今发现那些才干能得以发挥,是因为自己是‘士’,坐的位置足够高。

    把自己与平民百姓放在这黄土地上刨食,论生存本领,自己远不如他们。

    满腹的诗书韬略并不能让人活下去……

    石梦农张开干裂的嘴,喃喃道:“幸而唐节没有南撤被多尔衮伏击,我死而无憾了。”

    苏简饿得前胸贴后背,嘴里的话有气无力的。

    “我们还什么都没做……不能死。”

    “余从容说的不错啊,唐节不用我提醒……但我不后悔。”

    苏简道:“不要提姓余的小人……石公觉得建虏把我们这么多人掳来,是要做什么?”

    石梦农叹道:“只怕是要驱赶百姓攻城。”

    “该死。”苏简喃喃道:“我们要想办法阻止此事。”

    说着话,旁边一个老头伸出手,从苏简头上捉走一只跳蚤,丢进嘴里嚼巴了。

    苏简转头看了一眼。

    若在以前,他大概会觉得恶心,如今却觉得好饿。

    那老头子脏兮兮的,开口说的方言,苏简听了老半天才听懂。

    “你问我怎么养出这么大的跳蚤?我从山里带来的……什么?不怕猛兽吗?我有个同伴带了会打猎随从……”

    话到这里,苏简又觉得有些没意思,懒得跟那老头聊天。

    省点力气想办法是正经。

    忽然,他眯了眯眼,看到那边一根木桩上刻着一个符号。

    那是一个由麦穗、锄头组合起来的小小图案。

    苏简心神一颤……这是锦衣卫的联络暗号。

    他迅速在四周瞥了一眼,见到外都是浑浑噩噩的百姓,看守他们的清兵在栅栏外自顾自地谈天。

    他于是悄悄靠过去,在那个小图案旁边又刻了另一个图案,之后就蹲在那等着。

    过了许久,一个病怏怏的汉子步履蹒跚地凑过来。

    “这位兄弟,给点吃的吧……”

    “吃的没有,我给你唱支曲吧?”

    “听曲我只听河西大鼓。”

    苏简低声道:“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两张高桌五条腿,五个和尚四本经,

    八个铙钹六口磬,三个木鱼一盏灯。”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一张高桌六条腿……”

    病怏怏的汉子说完,苏简低声道:“见过总旗大人。”

    “交换信印吧。”

    两个互相看了看印信,病汉子忽然低声道:“到那边说,有人在看我们。”

    “那是我的同伴,江南来的的石梦农先生。”

    病汉子一愣,沉吟起来——崔镇抚麾下,第五千户所,编号八六三一的那个人是……

    “你是苏简?”

    “正是卑职,总旗大人也知卑职之名?”

    病汉子皱了皱眉,脸上浮起些失望之色,又四下看了一眼,盼着能遇到别的同伴。

    他想了想,带着苏简穿过人群,走到两个年轻人之间,低声吩咐道:“你们看着点,我和他谈话。”

    “是。”

    接着,病汉子向苏简道:“你违了军法,依例我要带你回去治罪,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苏简脸色一变,低着头道:“卑职知罪,但当此时节,请总旗大人给卑职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你把印信给我。”

    “是……”

    病汉子接过印信,道:“你被革职了,随我回济南论罪。”

    “是,请大人信我,我不会逃的。”

    “知道,从我个人而言,还是佩服你能刺杀王桦臣。你手上可有情报?崔镇抚他们可还安全?”

    病汉子仔细查问了许多细节,低头思量起来。

    好一会,他招过另两名番子,对他们以及苏简吩附。

    “我奉柴指挥使之命,将几封重要文书交给靖安王,没想到半路被建虏掳来。这两日建虏必要驱我们攻城,我会找机会逃跑,你们注意看着,若我死了,务必拿着我身上的东西南下交给靖安王……”

    ~~

    三万余难民汇聚在一起浩浩荡荡,隔着人海,营中另一个地方,余从容皱了皱眉,道:“连一般乞丐的脚都没你这么臭。”

    “这你就冤枉我了,我上个月刚洗过脚,臭不过乞丐。”

    说话的人相貌有些丑陋,身上却有股威严之气,正目光炯炯盯着不远处一个有些粗壮的女子。

    片刻之后,一个汉子挡在这丑陋男子与那女人之间,阻住了他的目光。

    “魏几悦,你为何又盯着徐姑娘看?”

    “我是在想,邯郸县令如等无能,治下出了邪教都不知道。”魏几悦道,“若在冠县,我绝不可能任她招揽数十教众。”

    “闭嘴,你上任多久,人家上任多久……”

    余从容听着,眼中闪过些鄙夷。

    ——大言不惭的小小县丞,还是被罢免的。呵……就这,已是山东公务考试出来的小吏当中拔尖的了。

    倒是那叫莫乾的锦衣卫小旗让余从容有些忌惮。

    当时他带着妻儿随从躲在山间,正遇到这伙人策马而过。余从容自觉隐藏得颇好,没想到莫乾眼力非凡,竟是发现了他。

    莫乾他们本伪装成商队,好巧不巧,其中有个锦衣卫番子是何家远亲,与余从容、何氏正好相识。

    “咦,书涯,你不是随族长去了济南了吗?怎么成了行商……”

    “咦,表姑、表姑父,你们不是留在京城吗?怎么到了山西……”

    余从容虽不愿投效北楚,但这种情况下,心知莫乾等人也不会再放任他南下,免得露了消息。

    不得已,他只好自称是有称报国之志,又说了解北方地形,愿为他们引路。

    这一路而来,魏几悦每每以审视的目光相看,让人不爽……

    今天他们遇到清军,不敢妄动,也被带到这里与难民混在一起……

 第913章 白莲现(求月票求订阅)

    难民堆中,几个人聚在一起。

    莫乾四下看了看,低声道:“张老头已求见了建虏将领,我们相互对好说辞,一会别露馅了。”

    “是。”

    “余善甫,你是聪明人,该死若事情败露,我先杀你。”

    “放心,我妻女都在你们手上。”

    莫乾这才道:“张略先会说我们是介休城范家的商队,这趟是去丰州与蒙古人贸易的……”

    “介休范家?”余从容有些厌恶,皱了皱眉。

    “以前奴酋多次入塞,掠夺了大量财宝,以范家为首的晋商八大家替其销赃,再从中原收集大量粮草、军资,运入关外资助建虏,并提供大量情报。”

    “我知道。”余从容点点头,道:“小奴酋一进京,就为答谢这八大商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赐朝服,编为御用皇商。我们假冒范家商队,不会被揭穿吗?”

    “范家先祖曾是白莲教徒,与丰州一带的蒙古人做生意,渐成豪商。张老头几年前曾与范家打过交道,对其十分了解,应该不会漏陷……”

    张略先凑过来低声道:“是,那范先斗利用白莲教、又勾结建虏,小的对他极为不齿……”

    莫乾道:“别说没用的,也别在我们面前点头哈腰,记住,你是掌柜的,我们是你的护卫,魏几悦、余从容二人是帐房先生。”

    魏几悦忽问道:“再说徐姑娘是我的夫人如何?”

    “不妥,她是武人,建虏会看得出来。”

    “余帐房就有夫人。”

    莫乾也不知这魏几悦是在戏弄自己、还是真心看上徐慧儿,感到有些生气,皱了皱眉,愈发反感魏几悦。

    “闭嘴,你走开。”

    他把魏几悦赶开,徐慧儿这才肯捏着鼻子走过来。

    “怎么说?”

    莫乾只好又把计划说了一会,接着道:“到时你伪装成我的夫人……”

    “你好大的胆子。”徐慧儿不悦,但声音还是如小娃娃一般,低声道:“你和我说好的,办成这件事,让那人给我当相公。”

    “嘘,我的姑奶奶,别被人听到了……”

    “听到就听到,等兴复了大乘国,我称了帝,立他当皇后的,老祖师你说是吧……”

    张略先只觉尴尬,头埋得更低。

    一旁的大锁哥挠了挠头,一脸满然。

    余从容心中更加鄙夷。

    ——这就是北楚文武的作风,一群乡巴佬。

    脚臭的、胆小的、蠢得跟猪一样的,还有说话捏着嗓子的轻浮女人,以及镇不住女人的小年轻……

    王笑的用人水平不过如此。

    但奇怪的是,莫乾这人有时连个女人都镇不住,遇事却有几分坚韧细致,懂得‘因势利导’之理,竟真让他打点了建虏的官兵,没有太苛待这些人,还把请求层层递了上去。

    之后,一个建虏将领召见了这一行人。

    他们一共百余人,精壮的护卫与货物早都被看管起来,只有为首的几人被搜了身,被押着穿过营寨。

    到了一座大帐前,有侍卫走出来,扫了几人几眼,喝道:“这三个可以带进去,这几个人留在外面。”

    “喳……”

    张略先、魏几悦、余从容于是进了大帐。

    余从容心想:“看吧,建虏根本不在乎那女人是谁的夫人。”

    他低着头站在张略先身后,只看到前面那建虏将军的一双靴子。

    “范家的商队?可有信物为证?”那清将的汉话说得很好。

    余从容目光看去,见张略先的身子抖得厉害,没有回答。

    “禀主子,有的……”魏几悦开口。

    “哪来的臭味?”那清将忽打断他的话,十分不悦地嘀咕了一句。

    余从容忽然道:“主子……是这个奴才脚臭,不如把他拖出去?”

    魏几悦一愣,转头看了余从容一眼。

    那清将似觉得好笑,让人拖了魏几悦出去、掀开帐帘透了透气,又向张略先问道:“不想开口说话是吧?”

    “禀主子,我家老掌柜年纪大了,说话不利索,主子恕罪。信物是有的,我们有通关凭证……”

    余从容扶了扶张略先,从他袖子里把文书拿出来。

    清将扫了一眼,淡淡道:“这是前朝的凭证,我大清朝赐给范家的皇商文牒呢?”

    张略先抖得更厉害了。

    余从容道:“范家的根毕竟还在山西,担心唐逆知道家主为大清办事,平时行商不敢把皇商文牒拿出来,家主和小的们都盼着大清早日收复山西……”

    “是,是。”张略先终于缓了一口气,道:“小的们盼大清如盼甘霖呐。”

    那清将笑了笑,又问道:“范永斗近来可好啊?”

    张略先忙应道:“小的……小的是四房的掌柜,许久未见过老爷了。”

    “哦,范四?爷正好认得他,他的腿疾如何了?”

    张略先虽紧张,还是答道:“已好些了,四少爷前日子遇到一位老道士,作了个法,现在都能跑起来……”

    两人对答了几句,张略先说了些范四的情况,那清将点了点头,又道:“等你下次见到你家主子,告诉他上次他派人送来的礼物爷很满意,你可知如何传达?”

    张略先喃喃道:“这……小的不知……”

    “你家少爷送的南唐徐熙的《玉堂富贵图》,还有这么大的夜明珠……你可知道我是谁了?”

    张略先额头上冷汗渐渐冒出来,嘴抖得厉害。

    却听“咚”的一声,是余从容跪在地上。

    “原来是叶赫那拉贝勒当面,小的心里就嘀咕呢,哪位贵人生得这般俊美,与神仙无二。四少爷去年从京城回来,常常赞颂贝勒爷的风华……”

    “什么叶赫那拉贝勒,我们满洲称名不称姓。”

    “是,贝勒爷勿怪,是因为四少爷说过,叶赫那拉氏出美人,以前有满洲第一美人,如今贝勒爷是满洲第一美男子,四少爷说贝勒爷家的小公子是一颗明珠,因此送了那颗夜明珠……”

    说到儿子,尼雅哈语气里便带了些笑意,与余从容闲聊了几句,又吩附侍卫把商队从难民的营地里接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