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60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660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想都觉得意气风发。

    这样的大好事,淳宁公主居然不愿接受,幸而有自己这样的能臣,一力促成。

    可惜,暂时还不能让人知道是自己在暗中推波助澜,但终有一日,许多人都要感激自己。

    他上了轿子,向议院急急赶去,再次想起在朝鲜时崔迟川那一句话“老夫有生之年若能见到华夏中兴,死而无憾”

    冬夜的冷风吹进轿中,他却觉得扑面而来的是天下赞誉的盛名。

    议院。

    来的不仅有议院大臣,还有几个正在济南的北楚重臣。

    左经纶、钱承运、姚华、苏明轩、夏向维。

    另外,王康竟也来了

    何良远与姚华对视了一眼,不露声色地转过头,看向堂中那位老太监。

    说来如今北楚的太监不多,都是在皇宫里侍侯许太后,这位老太监便是许太后身边的老人。

    今夜让他来传诏,莫名地就多了些以往没有的郑重。

    但老太监摊开手中的诏书看了一眼,却不愿意念,只交给诸臣传阅。

    发到何良远手里的时候,他感到手都有些颤抖。

    这诏书果然是以皇帝的名义下发的何良远心想明明皇帝都丢了,整个朝廷所有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诏书里先是又说了一遍靖安王的大功,要封他为晋王。

    正常而言,秦、晋、齐、楚这四个封号最为尊贵,晋王已是仅次于秦王的封号了,何良远却觉得淳宁还是过于小家子气了。

    继续往下看,果然是简略地说了博尔济吉特氏当年营救王笑,为其生子一事,封其为晋王妃,为晋王平妻

    何良远看完,又递给钱承运。

    钱承运只是扫了一眼

    老太监却显得非常不高兴,他是许太后的人,向着淳宁公主,这平白无故多了个女人来和公主争宠,能给好脸色才是怪了。

    那尖细的嗓子冷冰冰地说道:“这诏书诸位也看到了,由哪个送去给这位新的晋王妃,就拿去吧。”

    何良远面容平静,心里却微微一惊。

    淳宁公主这小女娃不简单啊,这意思是在说“你们谁向着布木布泰,我看着呢”,看来这次是往死里得罪她了,女娃子往后要报复起来也是麻烦。

    他稍一转头,瞥见钱承运把诏书递在了王康手里。不由暗暗庆幸,还好这次足够警觉,没有亲自出面。

    由王康来担当这事是最妥当的,毕竟淳宁公主也不至于报复他。

    这对王康来说只是家事,对自己这些臣子而言却是冒着大风险,不论王康这人怎么样,这一点担当还是该有的,肯定不能当众揭破,等私下里再交给姚华传递。

    朝廷规矩就是如此,我们替你着想,你替我们兜着

    没想到的是,那边王康接了诏书,看了看,却是递到了姚华手里。

    “姚大人,你的消息怎么来的,就怎么传回去吧。”

    姚华:“”

    这王康老儿,一点规矩都不懂,一点担当都没有!

    一瞬间,堂中所有人都看向姚华。

    “原来这位晋王妃把是联络了姚大人,这才这此危急之时,把事情告诉给了公主殿下。”老太监冷笑道。

    他那张苍白的脸如白无常一般,阴恻恻又道:“老奴替殿下谢谢姚老大人了。”

    “这老臣也是无意中看到锦衣卫的情报”

    老太监非常嚣张,对着姚华的老脸重重“哼”了一声,又从托盘上拿了一道诏书,转向钱承运。

    “这是谕礼部的诏书钱大人你分管礼部,晋王妃之事,应行礼仪,尔部开列具奏。”

    “臣领旨”

    等那老太监走了,王康则是拍了拍夏向维的肩,嘱咐他想办法把老王家的孩子带回来,然后也走了,跟个没事人一样。

    堂中几个大臣则各自在位置上坐下,就接下来要做的事展开商议。

    姚华觉得有些尴尬,但事情揭破了就也揭破了,把接下来的功业拿到手才是正事。

    “老夫想办法尽快联络晋王妃,设法让如今正在攻打德州的阿巴泰退兵。如此,我们便可抽调德州兵马去关中夏大人觉得如何?”

    “正该如此。”夏向维拱手道:“还请姚大人费心。”

    “此事老夫颇有把握,你们军机处已可以列个章程出来。”

    “如此,就算今年建虏打下关中,我们也不必太担心明年他们攻打河南了。”

    “或可从山西绕道,断多尔衮退路”

    这对于楚朝而言确实是个好事,姚华四下一瞥,见诸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心中隐有些得意。

    刚才诸人还以看细作的目光看他,此时却有隐隐以姚华为首的姿态。

    连左经纶、傅青主,在面对姚华时气势都弱了许多。

    这就是布木布泰的势了,借着她的势,轻易就能让姚华成为群臣之首。

    姚华享受着这种权力带来的感觉,又转向钱承运,带着吩咐的口吻道:“钱大人,礼部这边也该尽快把晋王妃、晋王长公子徽称、礼仪诸事操备妥当。”

    钱承运道:“是该如此,但今日是小年,群臣皆已沐休,不如待开了年”

    “胡闹!”姚华喝道:“你该知这是何等重要之事,礼部将晋王妃母子的名份定下来,关系到他们能否尽快归降,关系到天下战局。你却还在计较沐休?”

    放在往日里,姚华哪敢这样和钱承运说话。

    此时钱承运被他颐指气使了一顿,果然不敢发作,好声好气道:“但若是太快公之于众,万一传入建虏当中的死硬派耳中,恐危及晋王妃母子”

    “无妨,晋王妃早有布置,且在京城有许多人支持她,不须你操心这些,只管尽快做好你该做的便是。”

    “好吧,我尽力。”

    “务必在年节前召告天下”

    这夜从议院出来,姚华似乎有话要与何良远说,上马车前派人低声与他招呼了一声。

    何良远却不想现在就与姚华走得太近,在布木布泰正式进入北楚朝堂之前,他并不想成为淳宁公主的靶子。

    “老爷,姓何的不肯过来见你。”

    “呵,不来就算了。”姚华冷哼一声,在心里想道:“等老夫独自替晋王妃把差事都妥协了,别来与老夫争功”

    他一路回到家里,在书房坐下。

    不多时,图海果然又走了进来。

    “诏令给我吧。”

    姚华讶然,问道:“你怎么知道诏令在我手上?”

    “不该你知道的就别问。”图海接过诏令,摊开看了一眼,道:“你们做得很好。我会把诏书传回京城,两日便可到,之后太后娘娘会派人刺杀多尔衮,京城那边她能镇得住。楚朝这边也必须给娘娘予以声势上的支援”

    “你该称晋王妃了。”

    “等一切办妥再说。明夜,我会派人动手除掉左经纶、傅青主、苏明轩,对外就说是多尔衮派人做的,你和何良远要趁机掌握朝堂,尤其是礼部与军机处,此二部,关乎娘娘的名份、也关乎能否尽快稳定京城,明白吗?”

    姚华道:“真要派人行刺?我看何良远的意思,是想把左经纶斗下来”

    “没时间了,我预感到王笑快要回济南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图海对此嗤之以鼻。

    何良远是怕死,他却只要事成。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会。

    末了,姚华道:“淳宁公主已知道是我在与晋王妃联络,你千万要小心,别把行迹暴露了。”

    图海淡淡道:“无妨,他们轻易找不到我”

    他说完这一句话,离开姚华的书房,不紧不慢地一路走出了忠勤伯府,在巷子里站了一会。

    不多时,一个人影也不知是从哪窜了出来,低声唤道:“马百户。”

    “盯紧一点,今夜姚华必定会想办法和京城那边联络。”图海说着,低声咒骂了一句:“他娘的,明知道就是这姓姚的在搞鬼,偏就没办法把那个藏在暗处的建虏细作揪出来”

    “谁说不是呢?锦衣卫的名头都因这事丢干净了。”

    图海道:“我刚才盯着姚华,没看到他把诏令传出去。此时诏令还在他手上。你去再调一点人手过来。”

    “那这里”

    “我给你盯着。”

    “是。”

    图海盯着那锦衣卫番子越跑越远的身影,眯了眯眼,又往巷子另边走了几步,遇到一个更夫。

    两人擦肩而过之际,他把怀里的诏书递了过去。

    “尽快送回京城”

    次日。

    “还没捉到那条暗鱼?”

    “是。”

    “布木布泰还是有本事的啊。”王笑低声念叨了一句。

    顾横波眼眸一转,柔声道:“是啊,若不是靖安王你心里向着我们,我们可斗不过她”

    王笑懒得理她这样的调戏,想了想,道:“你把派去姚家的锦衣卫名单和履历给我。”

    “是”

    王笑站到窗前站了一会,向窗外看去,有些向往窗外的风景。

    但他现在还不能出门,他还在养病,或者有人以为他还在关中。

    这种被隔离般的感受实在是不爽,倒是每天有这个那个小姑娘喜欢偷偷跑来看他

    过了一会,顾横波把卷宗拿来,王笑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老半晌。

    良久,他手指在名单上一划,指向一个名字。

    “马海图”

    与此同时,图海已甩脱了锦衣卫的同袍们。

    他穿过大半个济南城,进到一间工坊,在十数个精大汉面前站定。

    “兄弟们,两年蜇伏,终于到了动手的时候,就在今夜。”

    “你们几个依计划去把城外的俘虏都放出来,动静越大越好”

    “你们几个,扮成舞狮队,在他们下衙还家的路上动手”

    PS:6500字,求月票求订阅。

 第964章 定名份(求月票求订阅)

    “你说什么?!”

    “这钱大人说,昨日过完小年,礼部官员都休沐还家了,他实在是派不出人手来操备晋王妃与晋王大公子的礼仪徽称,也无法布告天下,推托着说是过完年节再办。”

    何良远怒气上涌,又道:“昨夜都说好了,他为何又反复?”

    这种事,一个传话的小官如何能有答案?

    满腔怒火顶上来,却没有解答。何良远踱了几步,心中思考钱承运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想要姚华分润功劳?还是淳宁公主反悔了?甚至是王笑的意思?

    他再也顾不得别的,忙上了轿子往姚家赶去,与姚华进了书房,急促问道:“听说了吗?礼部今日未把诏令颁发下去。”

    “我也刚得到消息,钱老狐狸仗着礼部那一亩三分地想与我们卡好处。”姚华恼怒不已,吹胡子瞪眼。

    “若真是如此就好了,只怕事情有变”

    “怕什么,诏令已下,岂能朝令夕改。”姚华拉着何良远走了两步,低声道:“诏书我已递去京城。殿下再想反复来不及了。早一天晚一天公之于众也没太大差别。”

    “你说什么?送去京城了?”何良远皱了皱眉,道:“我本想着礼部不办,我们自己办,此次过来就是想让你把诏书拿出来,当着百官的面宣布。”

    “不是诏书到了晋王妃手中才可派上大用场。昨夜那么多重臣都亲眼见了,还能否认不成?”

    “糊涂!钱承运最知风向,此事必有玄机”

    话才到这里,远远的,似有什么喧闹声传过来。

    书房中的两人停下话头,往窗外看去,品读着那隐隐的呼喊声。

    姚华招过一名下人,吩咐他去探探怎么回事

    不多时,那下人回来,禀报了几句之后,姚华与何良远对视一眼,面色瞬间变得惨白。

    “不可能!不可能!”

    何良远当先向长街上跑去。

    他身后的护卫跟着他,眼见长街上人山人海,只好拼逼的护着何良远向前挤。

    “怎么回事?”

    “大胜仗!大胜仗!官兵在关中击败建虏快!快!多尔衮的人头来啦”

    “来啦来啦!快看”

    一片嘈杂的呼喊声中,何良远与别人一样,踮着脚转头看去,只见一队骑士从太平寺街西边缓缓行来。

    当先一骑持着一支长杆,上杆上挂着一颗人头,远远地虽看不清容貌,只有一条小小的辫子晃啊晃。

    “大捷!关中大捷我朝王师长驱关中,建虏就歼,群酋宵遁,今将多尔衮传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鉴戒,大泄神人之愤心”

    “万胜!万胜”

    何良远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只觉脑中一片空白。

    多尔衮,你不该就这么死的,老夫还在运筹帷幄,怎么可以这么快就死了?你不是号称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吗

    他心里想着这些,被护卫们一路拉出人群,又随姚华重新进到书房。

    “怎么办?多尔衮战败身亡了”

    姚华却道:“那又如何?淳宁公主的诏令已经下了。晋王妃产下长子,且拥有足够的实力,又是真心归顺。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与多尔衮死不死的何干?此事只能说明晋王妃眼光远长。”

    “多尔衮一死,晋王妃就少了个筹码。”

    “我说了,诏令都下了,还能改吗?”

    何良远道:“你别忘了,礼部今天什么都没做,钱承运必是早早知道了风向”

    他说到这里,四下一看,又道:“万一靖安王已经回来了”

    “不可能。”姚华整个人都从椅子上跳了一下,慌了慌神,道:“靖安不是,晋王不可能回来了,快马才把捷报传回来,战事最多也是在几天前才结束的,晋王还要善后,必不可能这么快回来”

    话虽这么说,他也有点害怕,忙又道:“只要我们动作够快,把晋王妃的名份确定下来,把她的势力引入朝堂,她会是我们的靠山不怕的这也是淳宁公主下的诏令”

    何良远却是捂着头,露出一脸痛苦的表情。

    “姚老大人,我有些不适,这便告辞了”

    “何良远,你什么意思!”

    “往后再谈吧,我年岁大了,实在是近况欠佳。”

    何良远仿佛连路都看不清,支起身来,摇摇晃晃走了几步,眼神里半天精气神也无,似要随时摔倒在地。

    姚华大怒,站起身来一把就扯住何良远,道:“事到如今,你休想退缩,我告诉你,没退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