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69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669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笑一愣,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已经轻巧地跑回了她的院子,在院门处又回头望了王笑一眼

    巷子里就剩下左明静与王笑两个人,她低着头捏着手指,低声问道:“你上次去关中,很危险吧?这次”

    王笑忽然伸手把她拥入怀里。

    左明静吓了一跳,惊慌失措的样子,推了推王笑。

    “不不行的”

    “就抱一下。”

    夜更安静了些。

    王笑贴在左明静的耳朵低声说道:“别再躲了,和我在一起吧。”

    左明静红着脸,小兔子般跳了两步逃开。

    她像是在努力的找回平时的端庄姿态,手调整了好一会却忽然不知道怎么摆姿势了,最后抬头看了王笑一眼,眼眸如水。

    “我我等你回来。”

    王笑知道,她虽还没有马上答应,这个回答却也是鼓气了莫大的勇气

    “嗯,这次再去关中接回芊芊,再把明静也娶进门。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顾横波贴着门缝看了好一会,其实什么也看不到。

    但她脑子里却编排了一出大戏

    “偏是渴的渴死,涝的涝死,何时才能到我呢?”

    次日一早,晋王摆开车驾,驶离济南,出使瑞朝。

    王笑这次去关中与上次不同。

    这次是去说服唐苙投降的。

    以瑞朝如今的实力,以前彼此前间的关系,王笑有六成把握。

    总之是不能像上次那样偷偷摸摸地过去,他带了许多官员,也带了一万将士。

    对于北楚官员而言,也算是习惯了王笑这样回来布置下各种事务,然后跑出去打仗。

    这一年又一年的,打了北方打南方,打了西方打东方,确实是有些穷兵黩武的样子。

    只希望这一次能与瑞朝顺利和谈吧。

    他们都知道,只要王笑此行成功,北伐时楚军就可以从德州、大同两路逼向燕京,留给清王朝应对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第971章 谈判前(求月票求订阅)

    这次去关中,王笑把王康也带上了。

    一路行来,王康看着王笑每天要么就是习武,要么就是坐在马车上看书看公,感到十分不得劲。

    他觉得这孩子以前也没这么好学啊,印象里还是个流着口水一天到晚傻笑的憨娃,一转眼成了这样,派头大得很。

    父子同坐一辆马车,也没什么好聊的。

    王康能聊什么呢?总不能跟人家堂堂亲王说“你要好好上进”。

    或者说“你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话王笑非常注重身体,每天煅练不缀,反过来督促他“爹你好歹也下车活动活动啊。”

    至于“再添几个孙子”这样的话,王康也是不敢说了,他觉得三儿子这边生太多也麻烦。

    实在是太无聊,王康忽然说了一句:“你越来越不像老夫的儿子了。”

    王笑漫不经心道:“我明明是越来越像爹的儿子。”

    “本来就是老夫的儿子,什么越来越像。”王康气恼道,“老夫是说,你怎么就敢支使老夫,陪你去那劳什子西安”

    “去见见孙子吧,入夏前接了这个孙子,过年前回京城还有一个孙子。”

    王康一时也无言以对,揪着胡子,心想孙子带回来看也就是了,千里迢迢跑去看有什么好看的?

    他拿起一封王笑放在那的公看一眼。

    “岳乐驻守雁门关,我军久未攻下”

    才扫到这一句话,王笑从他手里把公拿了回去。

    “爹你别动我东西。”

    “看一眼怎么了?老夫还不爱看。”

    王笑终于有功夫搭理他,从案牍间抬起头来,道:“芊芊会和眉儿一样,成为我名正言顺的王妃。这次去西安,爹你要拿出一个对待儿媳妇的态度来,对唐家一定要亲切和蔼,但姿态又不能太低。”

    “老夫知道。”

    王笑沉吟了一会,又道:“两家的子女需要更多的联姻,我虽然不喜欢这种事,但这次可以妥协。到了开封以后会有一份唐家适婚男女的名单递上来,爹你看着安排。”

    “联姻?”王康来了兴趣,道:“家中适合婚配的可不多了。”

    “二叔那边,远亲那边,能算上的都算上吧。按我的芊芊的辈份来排。”

    “我听说这儿媳妇还有两个妹妹老二如今那”

    “爹。”王笑打断道:“二哥既然喜欢宋兰儿,你由着他去便是。何苦跟他拗,你又拗不过他。”

    “哼,我拗不过他,你一个堂堂亲王还不能说服他吗?!”

    “我不能,也不会去管这种事,死了这条心吧。”

    “逆”王康大怒。

    “这么说吧,等我们再回济南,二哥与宋兰儿必已成了亲。你再骂我逆子也没用,晚了。”

    王康一惊,转头向马车后面看去,只见队伍绵延不绝,济南城已是山高水远

    当时王笑在击败多尔衮之后很快就离开关中,战后的收尾事宜就交给了唐芊芊来做,至于楚军,王笑则是命令秦山湖立刻进发太原、蔡悟真则北上攻打忻州。

    在他眼里,暂时而言山西比陕西的战略位置更重要。

    稳固山西,他可以对燕京形成包围。

    而陕西,王笑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和平收复。

    在这种情况下,关中之战后,楚军除了潼关和蒲坂津这两个地方,并未占据瑞朝太多的城池。

    这就像是两个相邻的宅院,邻居家把中间的院墙都拆下来了,只是还没进到屋里。

    唐中元战死之后,唐苙一直没有登基称帝。

    在逃亡汉中的那段时间,李柏帛还称他为“陛下”,反倒是收复西安之后,不经意间又悄然改回了“殿下”。

    局势已不利于称帝,原因有很多。

    比如唐节已经回来了唐中元的大败,导致瑞朝丧失了大部分劲旅,因此唐节麾下的东征军已成了瑞朝最强大的兵力。

    这种时候若是唐苙登基,而唐节心生不满,原本就飘摇破碎的瑞朝极可能在内乱中破碎。

    再比如,唐苙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失去了和王笑争夺天下的本钱,且有招降的心思

    话虽如此,但往后何去何从,唐苙也感到有些茫然,他需要与唐节商议。

    但他屡次邀唐节商议,唐节却始终不肯入宫。

    直到二月初五,唐芊芊忙完关中战场的善后事宜返回西安,兄妹三人才聚在一起详谈。

    有唐芊芊在,唐节才敢入宫,这大概也是唐芊芊如今在瑞朝地位的一种体现。

    没什么绕来绕去的话,开口见山就步入正题。

    唐苙先开口道:“父皇已然驾崩、关中天险不在,我们与王笑的国力也没什么好比的,父皇留下的基业怎么办,你们是何意见?”

    “大哥的意思是想投降王笑?”唐节道。

    想是这么想,话明白说出来,唐苙脸色还是有些悲伤,无声地叹息了一声。

    唐节往椅子上一仰,看着屋顶,道:“以前人家说我是李世民,如今连刘禅都不如,娘的。”

    他不是会一直伤春悲秋的人,感慨了一句也就是了,转而就直接说道:“要投降也可以,反正国力不如人家。但条件得谈好就按上次王珍过来提的那个条件蛮好。”

    唐苙道:“当时未答应,到了现在,只怕王笑未必肯再给那样的条件了。”

    “谁让你当时不答应?”唐节冷笑道:“当时王珍提出这条件,只求你们出兵山西。若是答应了,父皇能兵败身死吗?唐苙,你给我记住,基业就是毁在你手里的。”

    “当时还可与王笑争一争天下,我与父皇难道能不争吗?”唐苙道:“成王败寇,如今输掉了本钱,还有什么好争的?”

    “我是为自己争吗?老七跟了王笑那么久,儿子给他生了,天下也拱手让他了。以后他当皇帝,老七当皇后,我们小外甥一个太子还当不得吗?”

    “事情不是你想得这么”

    唐节道:“不然呢?皇父辛苦半生创下的基业,我们拱手让人,传出去脸面何在?我们当儿子的没用,没给皇父保下江山,要是连个皇位都不能给这外孙子,还谈个鸟!”

    唐苙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已是心灰意冷,想要的也只是避免战乱,尽早结束这一切,把身上的担子卸下来。

    “这些都是后话,就算强悍如卫青,也没能保刘据顺利即位。那般遥远之事,如今多谈何益,现在我只问你同不同意接受招降。”

    “我说的很明白,王笑能答应这条件,我就同意。”

    “他若不答应呢?”

    “真当我打不过他吗?”

    唐苙道:“你打得过吗?”

    “大不了鱼死网破,他想要灭我,也不是简单的事。”唐节拍案喝了一句,倒也颇有气概。

    他蛮鄙夷地瞥了唐苙一眼,又道:“你自己想想,像你这边窝窝囊囊地降了,我们死后有什么脸面见皇父?到时候皇父问谁坐了天下啊?是不是老子的外孙啊?

    你说不是,王笑把皇位传给了哪个小妖精生的儿子,我们唐家让了半壁江山,给个外人坐了,你说得出口吗?”

    不等唐苙回答,唐节又继续说道:“你没了心气,说得出口。我不行。”

    唐苙只好转头看向唐芊芊,问道:“七妹怎么说?”

    唐芊芊一直冷着脸坐在那,终于开口道:“你们打算替你们的小外甥争一争?好啊。但我只问大哥,小呆瓜人呢?”

    “算时间,也该从汉中回来了。”

    他一直等到关中之战结束,又肃清了关中的清军余部,这才派人去汉中接宗室家眷。

    唐芊芊脸色愈发不悦,又问道:“笑郎叮嘱大哥派兵把李鸿基那支兵西堵死在子午道,大哥做了吗?”

    唐苙微微一愣,应道:“此事毕竟太不守信义,而且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大哥果然没听。”唐芊芊脸上霜意愈浓。

    “你是说李鸿基会扣我们的人?”唐苙摇了摇头,笃定道:“李鸿基绝不敢如此。”

    唐芊芊道:“瑞朝百官,唐家亲眷皆在队伍中,这我就不说了。要是我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且看笑郎这次来是不是和你们和谈的吧。”

    说话这一句话,她瞪了唐苙一眼,径直转身出了大堂。

    唐苙起身踱了几步,看向唐节,道:“三弟,你是了解李鸿基的,此人又不蠢,失心疯了才敢动我们的人”

    “那狗叛将,你跟他讲个鬼的信义”

    汉中。

    “你说什么?”李鸿基听到禀报,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冯化龙于是拱手又说了一遍:“刘大将军率军去埋伏瑞朝归还西安的那支队伍了”

    “他怎么敢?!”李鸿基勃然大怒,吼道:“老子都跟他说了,老子不同意。”

    事情还要从前阵子说起

    帮楚瑞联盟击破博洛那支清军以后,李鸿基就担心王笑与唐苙会出尔反尔。他私下找到唐苙,深谈过一次。

    李鸿基也是聪明人,担心自己率军回汉中的路上会被埋伏。

    这种情况下,他用一个很聪明的办法说服唐苙兑现了割让关中的承诺,

    他先是坦诚地把自己的野心告诉唐苙

    李鸿基也看得出来张献忠不能平定天下,顶多也就是割据四川。他不愿久居张献忠之下,此次若得关中,就打算划地称王。

    以后不管是北楚得天下还是瑞朝得天下,他便可凭汉中王的身份归顺,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接着,他给唐苙剖析了把汉中给自己的好处。

    “瑞朝遭受重创,必然是无力再守汉中的。殿下若不把汉中给我,哪怕张献忠再派人来抢。而我守汉中,则无力北伐西安,又可为殿下抵御南面的攻势”

    当时唐苙深思熟虑之后,也只能答应李鸿基。

    一则,这本是双方说好的;二则,李鸿基既然已经在防备瑞军于子午道埋伏,再动手就很难了;三则,当时还有一万西军就在关中,若突然翻脸,唐苙也无力防守,还会影响关中之战。

    李鸿基得了汉中之后,他麾下却有一个名叫刘宗敏的大将劝他扣下唐苙留在汉中的百官和家眷,一举削弱瑞朝之势。

    这刘宗敏与李鸿基算是同乡,当年在唐节军中时两人就义气相投。

    但早年间,某次唐节被楚军围困,刘宗敏为表示与义军共存亡,亲手杀掉了自己两个妻子。

    他本以为唐节会因此全力信任他。

    没想到,此举却引起唐节极度的嫌恶,把他贬为小卒。

    李鸿基也因此受到牵连,直到唐中元称帝依然只是东征军中的小将领。

    等到刘宗敏追随李鸿基投靠大西,二人都得到了张献忠的重用,他回想过往,渐渐极怨恨唐节,觉得若非那小子刻意打压,自己何至于出不了头。

    如今占下汉中,李鸿基自立为汉中王,封刘宗敏为大将军,并有节制武官员之权。

    刘宗敏便认为英雄就是英雄,任谁都压不住英雄崭露头角。

    按他的想法,既据汉中称王,早晚当招兵买马,北征西安,东征济南,何必放过瑞朝那些人?

    李鸿基却不这么想,而是认为以如今的形势,再想异军突起取天下已太晚了,王笑早晚平定四海据汉中,为的是提高自己的身家。

    他知道,王笑急着收复燕京,自己还有一两年的时候稳固汉中,等到王笑想西取四川时,就是自己为子孙后代谋一个大好前程之机。

    空手套白狼捡了一个地盘,可比楚军中那些拼死拼活混军功的将领要舒服得多

    但李鸿基没想到刘宗敏跋扈至此,在自己坚决反对的情况下,竟敢擅自去埋伏瑞朝的那批人

    此时听得冯化龙的禀报,李鸿基脑中“嗡”的一下,就感到大事不妙。

    “快快去拦住他”

    “汉中王,只怕来不及了”

    洋县。

    刘宗敏站在城墙上,眯着眼看着城外官道上缓缓而过的马车。

    隔得有点远,他没看到陈圆圆的身影。

    但没关系,他知道只要再等上一两天,那个国香天色的女人就会是自己的了。

    他很早以前就在义军中见过陈圆圆两次,但那年他只是一个被唐节刻意打压的小卒,没办法将她据为己有。

    但如今不同了,如今他是汉中大将军,而她却在随着败落的瑞朝惶惶逃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