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692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692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扶着车框,大喊道:“皇叔父,朕不该错怪你的”

    济尔哈朗没有回头。

    他心里已经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立豪格为帝,当时若立豪格,或许入关之战他就不会死,大清还有一个强壮的成年君主。

    回想起来,福临的优势,只是有个来自科尔沁的额娘。

    现如今,福临连这点优势也没有了。

    但事已至此,济尔哈朗没有回头路了,他本来忠的就不是福临这个人,而是皇太极、爱新觉罗。

    布木布泰敢背叛爱新觉罗,哪怕她是皇帝的额娘,济尔哈朗也要设计除掉她。

    而王笑想灭爱新觉罗,哪怕他看起来不可战胜,济尔哈朗也要拼命与之相搏。

    这些年,济尔哈朗立场看起来总是在摇摆,面对代善、多尔衮、布木布泰等人之时,都显得不强势。

    哪怕地位越来越崇高,他也从未想过要取代天子。

    这给人一种软弱易欺的感觉。

    但他也是从小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凭军功封爵。

    自从后金崛起以来,八大贝勒、四大亲王,皆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是爱新罗觉家唯一一个并非帝王直系子孙,却能封铁帽子亲王的人。

    这个绝境之中,济尔哈朗迎向王笑那不可一世的大军,毫无惧意

    楚军是急行军而来,并没有带大炮,只带了一些手雷,但王笑又下令让士卒制作了一批简易的投石车。

    投石车的准度虽然不高,但这个峡谷中人挤人的,准度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秦玄策阵前指挥,想到了王笑的千叮咛万嘱咐

    “济尔哈朗是不输于多尔衮的猛将,我们打他一定要谨慎行事”

    既然见到是济尔哈朗亲自迎战,秦玄策便下令让士卒不停地轰击济尔哈朗的大纛。

    整个山谷中的爆炸声久久没有停歇。

    这一支宗室嫡系的清军确实是血勇之师,在不利地势中,面对楚军凶猛的攻势,并未迅速溃散。

    “果然厉害。”秦玄策皱了皱眉,大喝道:“把所有手雷都掷出去!”

    济尔哈朗愈发绝望。

    这样的地形,这样的埋伏,竟还要用这样的火力打我?

    他只好指挥着清军试图攻上山腰,摧毁楚军的投石车,低头一看,一颗手雷正落在自己的脚下。

    他惨然一笑。

    这一仗打得,也别说什么名将不名将了,换作谁被包围在这种峡谷里,都不可能从这样火器密集的阵线中突围出去

    一瞬间,济尔哈朗想到了很多。

    当年第一次随皇太极杀入关内,就是走的这喜峰口。

    当时皇太极说,伐楚如伐树,要一斧头一斧头地砍,那次入塞就是伐楚的第一斧。

    时隔多年,自己又到了喜峰口,这一次

    “嘭!”

    一片残破的金甲高高溅起,又跌落在地上

    秦玄策收起千里镜,从参谋手上接过一本册子。

    他眯着眼,提笔在名单上的“济尔哈朗,脸瘦而长、白须、法令纹深”那一行划了一道。

    “干掉了一个”

    “报!皇叔父辅政和硕郑亲王薨啦!”

    “皇叔父!”福临悲呼一声,几乎要晕厥过去。

    “皇上!皇上”

    岳乐根本没心思管福临的悲伤。

    他感到很热,摘掉盔甲,光溜溜的额头上全是大汗。

    “怎么办怎么办”

    他心里念叨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郑亲王用性命为大清将军争取到的时间不多,必须想办法尽快从南面突围

    此时,唐节也捧着一本册子在看。

    “岳乐,年二十五岁,脸瘦而长,唇上留细须”

    唐节就很想要把这一行也划掉。

    他打算到时候在后面添一句“死于定西大将军唐节之手。”

    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呼喊声。

    “来了。”唐节暗道了一句,拿起千里镜看去。

    “叫你他娘的跑啊”

    话到一半,唐节停了下来。

    只见出现在千里镜当中的是一个个哭爹喊娘的老百姓,衣着褴褛,神色凄惨,正被清军驱赶着边哭边向这边奔来。

    三年多以前,因王笑掘了清福陵,清军屠了永平府城。

    府城被屠,加上随之而来的瘟疫与战乱,永平府境内人口骤减。

    这次清军再次劫掠永平,也只掳到了五万余人。

    虽然不多,清朝也需要这些人口弥补损失的人丁。

    但眼下这种情形,岳乐显然是不可能把他们押回关外了,于是干脆驱赶着他们攻城

    唐节不知道岳乐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其实唐节自己以前也经常驱使百姓攻打城池。

    那时候他不觉得自己有错,慈不掌兵,义军起事之初那么艰难,不靠驱赶百姓攻城靠什么?

    后来,瑞朝立国,有了自己的治下之地,以前那些不相干的人就成了自己的子民,感觉就有些不一样了。

    唐苙每天说要仁治要仁治,唐节一开始很烦他,但耳濡目染之下,态度渐渐还是变了。

    但他打起仗来,依旧不会顾及这些人。

    上次多尔衮攻打大同,也赶着百姓攻城,唐节该放箭就放箭,毫不犹豫。

    这次岳乐故计重施,只会让唐节愈发冷笑。

    但下一刻,他忽然想到了李平问的那一句话。

    “将军不也是这样肆虐乡里吗?有何不同呢?”

    “有何不同?”唐节低声自语了一句,似乎感到有些烦躁。

    他娘的,人就是不能想太多,为将者掺杂太多杂念,都做不到杀伐绝断了

    “将军,将军。”

    有人打断了唐节感慨,问道:“那些百姓就快冲过来了,怕会冲乱我们的阵线,请将军下令。”

    唐节眯了眯眼,淡淡道:“你们不是爱参谋吗?说说怎么办。”

    “这次若退,往后建虏便认为这等伎俩对付我们有用,贻祸无穷,可下令开铳,击溃冲阵的百姓”

    “不然,建虏已然势竭,今次将他们赶出关外,我们便要平定辽东,有何后患?”

    “你是说放建虏逃走?”

    另一个又道:“放心,他们逃不掉,晋王已令水师攻打山海关,封堵建虏退路。我们放开道路,疏散百姓,再追击建虏便是。”

    “人多混乱,走了奴酋、岳乐等人又如何?若是放开建虏,他们在永平作乱怎么办?害的人不是更多”

    “”

    参谋们商量着,语速飞快。

    但他们还没讨论出结果来,前方的百姓已奔到不远处。

    李平忙向唐节一抱拳,道:“事态紧急,请将军临机决断!”

    “哦?我又可以临机决断了?”唐节傲然问道。

    “是,军法作战条例第四十六条”

    不等李平说完,唐节已大喝道:“所有人听令!拦开道路,放百姓通行。”

    “艾胜楠,你领步营三千人,速赶赴青山关,防止建虏逃窜”

    “是!”

    “牛老二,你领我将印速去调动骑兵,迂回到东南方十里候命,随时准备与本将追击建虏”

    “是!”

    “耿当,你速领骑兵六千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白羊峪埋伏,切断建虏归路”

    “是!”

    唐节吩咐完,翻身上马,还向李平睥睨了一眼,淡淡道:“你说得不错,打赢了才有意思,看着吧”

    王笑策马穿过峡谷,上到喜峰口关。

    回过头看去,只见整个峡谷里尸横遍野。

    这支清兵是清朝在关内最后的精锐,都是最狂热、死忠清廷的八旗兵。被王笑包围之后,投降的很少。

    因此楚军杀得格外凶狠,四万余清军被楚军疯狂屠戮了将近一半。

    这种峡谷当中,子弹和手雷少有没打中人的时候,几乎就是一声响死一个人。直把喜峰口变成了一个屠宰场,血腥味浓得让人透不过气。

    最后,岳乐领着两万人从唐节的防线突围而走

    王笑在喜峰关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之后,褒奖了唐节所做的决断。

    以王笑的布置,不担心岳乐会逃掉。

    放不放他突围,只是早一点或晚一点歼灭这支建虏罢了。

    能保存数万百姓的性命,王笑不介意带楚军多追几步路

    北楚建武二年,十月十三日,楚军与清军在喜峰口决战,是役,楚军以不到两千人的伤亡,歼灭清军两万余人,清皇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战死。

    十五日,岳乐率领残兵两万人试图从青山关突围,遭遇艾胜楠部,洛洛欢战死,清军丢下三千人的伤亡,放弃了从青山口出塞的打算,转道向东。

    十六日,楚军大将耿当在白羊峪伏击清军,清将祜塞带五千人死战断后,岳乐才得以带着最后的万余人逃脱,直奔山海关。

    十七日上午,岳乐赶到山海关,他颇为惊喜的是,山海关还没失守,依然掌握在清军手中,但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楚军正在攻城,且有战船在海上炮轰山海关。

    这边岳乐还在进入关城,唐节再次率兵追上他。双方激战半日,楚军攻陷山海关

    十七日下午,岳乐带着最后的五千人从山海关东面逃出。

    楚军海船迅速驶来,以炮火轰击清军。

    岳乐不敢继续东进,放弃走辽西走廊,向北逃窜,试图带兵逃进群山之中。

    十七日夜里,唐节又在一片石追上清军。

    这是这场大战的最后一役,清军在关内的最后五千精兵在此覆没

    这次北伐,王笑都是让麾下将领进行临场的战事指挥。

    他自己做的更多的是统帅全军、调整大战场的战略、收复城池、安抚百姓

    十九日,王笑行至永平府城

    他第一次去辽东时就来过这里,算是他与清朝交手的起点。

    这次回来,他与清朝第一阶段的交手像是也落下了帷幕。

    攻守之势已完全逆转。

    然而抬眼看去,只见永平府城池破败,人丁稀少。

    于是,王笑在此祭奠了三年多以前死于屠城的百姓。

    祭奠之后,他带着夏向维、张光耀在城内逛了一圈,缓缓说着当年让张永年驻守蓟镇之事。

    末了,张光耀道:“晋王,末将相信这里一定会回归往日繁华安定。”

    “是啊。”王笑感慨了一句,“我们这些人做的这些,终于还是有用的”

    十月二十日,唐节赶回永平府,向王笑禀报了一片石之战的具体情况。

    遗憾的是,依然有一部分清军将领遁入了山林间逃走。

    战场上暂时还没有发现岳乐与福临的尸体

    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满人骑术清湛,又比楚军熟悉辽东地势,一旦他们抛下大部队,在广袤的燕山山脉当中,楚军很难追捕。

    但这一战的结果已经比王笑想象中要好,他早做好了会放跑一部分清军的准备。

    至于岳乐、福临是死了还是逃了,王笑也没那么关心。

    尤其是福临,与其杀了他、让代善在盛京自立为帝或扶持一个新皇帝,王笑宁可福临能逃回去。

    王笑更关心的是他从登州派了四艘大船,各载兵一千五百余人攻打山海关,最后却只到了两艘,另有两艘海船遇到风浪失联了。

    大海茫茫,暂时也只能派人慢慢打探了

    十月二十四日,王笑分别派秦山湖、蔡悟真、秦玄策等人带兵收复锦州、宁远、广宁等地;又令唐节坐镇蓟镇,驻守蓟北长城。

    至此,这次北伐算是完成了大半,剩下的便只有收复京师了

 第1001章 姚启圣(求月票求订阅)

    王笑很关心永平府的治理,因此在这里多呆了几天。

    他每天都会到各处走走看看,并对官员们交代许多事情,偶尔还显得有些啰嗦。

    “治理蓟、辽,不要再以过往的办法,往后没必要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防御工事。卫所也要废除,你们上任之后,先把田地分了……

    之后考虑如何利用环渤海的优势、使百姓富足,比如可以在秦皇岛开商埠,别拨银子去修缮山海关和长城,在我看来,山海关都可以拆了……”

    夏向维一惊,道:“请老师深思。”

    亦有不少官员道:“请晋王深思,山海关乃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可谓当今天下第一关,万不可轻毁藩篱……”

    王笑摆了摆手。

    “没什么天下第一关的,我们的边郡也不会是永平府。”

    他神情郑重了几分,又道:“这也是我要你们必须明白的一点。不要把永平府、锦宁当成‘边郡’来治理。此处,往后乃楚朝之腹地,鱼米之乡。”

    “是。”

    倒也有人心想“京城都还没收复呢,就把永平府当鱼米之乡了”,但再一想,难道京城还收复不了吗?晋王都不急,我急什么?

    王笑又道:“当年我第一次来永平府就说过辽人的问题。这次我还要再提一遍,你们牧守一方,千万别再分什么辽人汉人,治下百姓不论族种,需一视同仁。”

    “晋王放心,我等一定不负晋王厚望。”

    “我不放心,我会经常来的。”

    诸官神色又是一凛。

    王笑目光一转,看向接下来要去锦州、宁远等地上任的官员。

    “辽东几个州府的问题更严重,以往那里是军府、没有设置文官治理。你等上任之后,要面对的是彪悍的民风、各族之间的矛盾、还有跋扈的武将。

    边防和民生之间如何协调,很考验你们的施政能力……”

    王笑的目光从一个个官员脸上看去,只有新任的锦县县令余从容坦然迎向他的目光。

    “晋王放心,只要秦将军不会杀了下官,下官一定治理好锦县。”

    王笑颇满意他这种敢得罪武将的态度,面上不显,只是点点头。

    “希望我下次到辽东,不要罢免你们太多人……”

    话到这里,一个楚军跑到门外。

    “报晋王,有人想要求见晋王,京城来的,自称是……”

    那楚军说到这里,似乎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他自称是大乾朝使节,是来与晋王商谈投降之事。”

    果然,周围的官员中有人嗤笑了几声。

    大乾朝?使节?

    ~~

    王笑懒得亲自去见所谓的大乾朝使节,随军又没带什么礼部的人,打发了夏向维去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