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771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771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有五万人!他娘的!”张献忠大骂道。

    远处有狂笑声传来。

    只见是唐节策马杀向西军大阵,放声大吼。

    “哈哈哈哈,张黄虎,老子将你尿怂打出……你们跟我一起喊啊,干!”

    又有楚军跟着唐节大喊起来,但丝毫没有唐节那秦腔中带着那股彪悍味道,硬梆梆的。

    “你们喊得有点气势啊……张黄虎,你他娘的听得到吗?你今天死在这里了,死在老子手上!”

    “你那点路数老子能不知道吗?!老子要来剿你,就不像以前那些蠢货官兵能让你跑了,老子要把你那颗丑头砍下来当夜壶,哈哈哈哈……”

    “你他娘再逃啊,老子把你剁碎了,把你尿怂打出、脑浆迸出,让你他娘再逃啊……”

    唐节已完全嚣张起来,嘴里这般谩骂着,良久不停。

    张献忠什么样的破烂话没听过,根本就不理会唐节,而是不停派探马打探史工的阵型,试图寻找一个口子突围。

    比起秦山河、唐节,史工在楚将当中仿佛是个无名之辈,然而其用兵却极是稳妥,不急不缓地把兵马排开合围,竟是半点破绽不露。

    张献忠终于不笑了,沉着一张脸,握住手中的大刀,竟是向唐节所在的方向冲去。

    “儿郎们,随老子杀!”

    他不是被唐节激怒了,而是知道史工更可怕。

    这一年多以来,史工坐镇汉中,张献忠早已领教过其人难缠。

    如今史工费了这么大功夫包围到他后面来,肯定不好对付。他知道想要突围,最好的突破口还是唐节。

    唐节兵马已疲,只要冲破其防线,大可遁入巴山,之后出陕西,去河南,去湖广,大有可为!

    “杀啊!”

    西军如一只困兽,奋起余勇,张献忠身先士卒,径自扑向唐节……

    唐节眯了眯眼,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豪气吗?

    刀尖上舔血的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因为看不到明天,所以趁活着的每一天肆意快活,这当然豪气。

    肝胆吗?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因为这乱世之中只有兄弟能互相保命,连女人也像酒肉一样用完就杀了,看起来多肝胆义气。

    相比之下,王笑那种每天苦心孤诣规划明天的人,就显得婆婆妈妈的,一天到晚立规矩惹人讨厌。

    但,王笑那种人规划的“明天”已经到了啊……

    谁他娘能想到,活着活着还能过上正经日子。

    过正经日子就得有正经日子的态度……

    唐节这般想着,抬起了一支火铳。

    这一仗打到现在,他才第一次把火铳掏出来。

    他以前真的很讨厌用这种东西,显得娘气兮兮的,文人、女人也能用的武器算什么好武器,哪有长槊威风?

    但张光第说的也没错,人是要学着改变的。

    “反过来想,若是武定侯挥舞着长槊,被张献忠一铳打死了,那武宁侯你看起来是不是很蠢?”

    唐节仔细一想,觉得那样子真的很蠢。

    于是,此时战场上,马嘶刀鸣之间,他举起了这个让他感到非常丢脸的火铳,对准了张献忠。

    他知道,张献忠很想与他痛痛快快打上一场,他自己也很想上去单挑。

    “唐老三,来啊!老子给你个机会……”

    “砰、砰、砰、砰、砰、砰。”

 第1087章 有朋友

    京城。

    王家,陶然居。

    “那一份连初稿都算不上,顶多算是纲要,你拿去给别人看,难免让人见笑。”王珍说道。

    王笑道:“有什么关系?大哥你只要当作是交流。”

    王珍微微有些苦笑,感慨道:“那是宗、顾两位先生啊,论起文坛声望,我逊他们何止一星半点,如今竟还能与他们交流。”

    “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王笑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又道:“大哥又不是与他们比文坛声望,论起思想,他们才是局限的、落后的,远逊与你我兄弟……不止一星半点。”

    王珍无言以对。

    他把正在写的那本书合上,放在一边,认真与王笑交谈起来。

    “也不知四川的战事如何了,你似乎对此并不关心?”

    “这一仗想打输都很难。”王笑道:“乱世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张献忠都没建立起一个像样的政治、经济体系。已经没有任何一点可能是我们这种各方面都完备的政权的对手。

    他唯一打败我们的机会,是当年在我与清军决战之时,他趁机来捅上我一刀。他没这么做,气节还是很好的。

    可惜,我没给他机会展现他的气节。”

    王珍道:“这些天下知名者没有机会展现气节,岂不是世间默默无名之辈的幸运?”

    “好像是吧。”

    “你既夸张献忠有气节,可是打算饶他一命?”

    王笑道:“他又不重要,战死了、投降了,或者逃出生天躲到哪里当和尚了,都没关系。真正重要的是,当我们开始施政之后,世上不会再冒出个李献忠、王献忠因为吃不饱饭只好造反。”

    “定了四川,接下来要攻辽东?”

    “怕是得缓上一两年了。去年打江南,用的是‘借’来的钱粮,今年打四川,用的是在江南抄家来的钱粮,用得真快……”

    “说到江南和钱粮。”王珍沉吟道:“运河这个问题你拖了很久了,朝堂争执不下,连我都知道了。你到底是如何想的?真要走海运不成?”

    “先修路吧,也许再过十几二十年,一个能代替运河,且给百万漕工生计的新的交通就出来了呢。”王笑道:“在一段时间内,我还是能保证我是有前瞻性的。”

    王笑没有说这个“一段时间”是三百多年,王珍也只是一知半解地听着。

    他们兄弟平时谈起政事就是这样随口闲聊。

    过了一会,王珍又问起一些王笑的私事。

    “安置在家里那位,你是如何打算的?”

    这话,指的是布木布泰,她如今又生了一个小男孩,王笑给这孩子起名叫“王融”,但却依旧没有接纳布木布泰入门的意思,只一直晾着她。

    此时被王珍问起,王笑反问道:“大哥可有想过,若某天你与大嫂和离了,会是如何相处?”

    “我不可能与文君和离,你莫拿此事比方。”

    王珍有些不悦,摆了摆手。

    他又道:“二叔就在外面买了些小宅子养外室。爹的意思是,你要不然就置个宅子,把人移出去?”

    王笑道:“我的日子有自己的过法,大哥和爹就不必管了。”

    “不是我们想管你,要不是人住在王家,爹才懒得……”

    “知道了知道了,这两年钱粮吃紧,再过个两三年的,我自然会安排。”

    王珍依然不太明白这事与“钱粮吃紧”有何相干,但看王笑有些不耐了,遂不再多问。

    聊了些别的,待王笑离开,王珍又把案上的书拿到面前,准备继续写。

    封页上,是他用遒劲的字迹写的《文明概略》……

    ~~

    四川,广安州。

    “你在看什么书?”王珰问了一句。

    洪承志把手里的书稿递了过去。

    “五公子也爱读书吗?”

    “哈,你这话问的。”王珰道:“你看我这样子,像是爱读书的吗?”

    他接过书,只扫了一眼,道:“不是话本啊,我就不看了。”

    此时距离龙骨山之战已过去数日。

    唐节击杀张献忠,歼西军老营之后很快便攻下广安州,把后勤人马安置在城内,又带兵西进,迎战带兵赶来的孙可旺部。

    王珰自然是留在广安州内,他对这一战的进度非常满意。

    “本来我还以为,唐节打张献忠要打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干掉了。我们可能很快就能回去了。”

    洪承志道:“五公子认为,张献忠凭什么能守很久呢?是有强大的后勤、火器、军制,或者是只靠个人勇武?”

    “很无趣啊你这样,我就是和你闲聊,为什么非要往深了探讨呢?”

    “我只是说,张献忠的速败是必然的,他根本上就已经……”

    王珰才不在乎这些问题,换了个话题,问道:“那你说,唐节什么时候能打到凉山?等到了凉山,我们把孙先生他们捉回京城是不是就办完这趟差了?”

    “不,我们要把他们送去缅……”

    洪承志话音未了,有兵卒跑进屋内。

    “五公子、洪百户……武定侯已于嘉陵江畔击败孙可旺部……”

    “这么快?!太好了。”

    王珰大喜,站起身欢呼道:“唐老三真的很有一手嘛,我才睡个懒觉起来,他又干赢了一场大胜仗,收复成都指日可待嘛。”

    那来报信的兵卒却是有些为难,继续禀报道:“武定侯俘虏了几个孙可旺的亲兵,审问出一些消息……”

    “什么消息你来和我讲?我跟那可旺可不旺的又不认识。”

    “五公子想找到的那两位先生,似乎……似乎已死在李如靖军中了……”

    王珰一愣,耳朵里嗡嗡的,后面的话就听不清了。

    他其实不太懂孙知新、胡敬事他们的志向,有时候还觉得他们迂腐,做点事情让人急死。

    但这并不妨碍他与他们交朋友。

    那时候在真定府一起打清军,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

    人和人来往,有些人自私,有些人对待别人就真的是诚心热忱,这些王珰是能感觉出来的。

    在他这里,孙知新、胡敬事待他就是真心的好,他们待所有人都好。

    但现在,他们被人杀掉了?

    王珰眼眶渐红,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他真的很少有生气的时候,但今天他确实是生气了……

    ~~

    嘉陵江畔,楚军大营。

    “李如靖已率军离开剑阁南下,孙可旺则领残部逃往涪江。依我看,他们会在潼川会合,然后沿涪江南下,过长江,逃往黔滇。”

    唐节点点头,道:“我们对地势不熟,能歼灭他们的机会不多,若一两次不能全歼其部,接下来就追不上他们……”

    话到这里,帐外传来一阵动静。

    “怎么回事?!”

    有兵士便过来向唐节低声道:“是五公子,说要随军替友人报仇。”

    “胡闹!军伍之事岂容儿戏?!”

    唐节难得板着脸、义正言辞地喝骂了一句,还睥睨了帐中诸将一眼,这才转身往帐外走去。

    张光第一看就知道了……武定侯这句话是说给自己这些人听的,心里根本就没这么想。

    果不其然,在帐外的唐节已经一拍王珰的肩,道:“你朋友就是我朋友,看老子替你报这个仇,干死他……”

 第1088章 两团火

    剑门关一战,李如靖确实打得很好。

    史工一开始也未必就是佯攻,如果不是李如靖坚守关城,史工攻破剑门关直趋成都也有可能。

    但恰恰是因为李如靖防御得当,史工果断迂回荔枝道,奔袭了张献忠部。

    对于李如靖而言,他打得再好,也阻止不了大西军的败亡。

    这是一种领兵者的无奈,如同一局象棋,他作为车马炮,而身后的帅被吃掉了,他再勇往直前也无济于事。

    李如靖沿着涪江西岸急行军,终于从剑阁赶到了潼川,再次与孙可旺合兵。

    他走进孙可旺的大帐,第一句话就是问道:“义父……真的没了?”

    孙可旺赤着上身,身上有好几处已包扎起来的伤口。

    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走上前一把抱住李如靖。

    “义兄真的没了?”李如靖又问道:“你不是说,我守剑阁,你侧应父皇吗?父皇被包围时你人在哪里?!”

    忽然,孙可旺恸哭起来。

    “二弟啊!父皇……父皇崩了啊!我来不及救他,来不及……父皇啊!”

    李如靖愈发感到痛苦。

    他少时拼命习武、学兵法,他义父与他说凭此可以推翻那个欺压他们这些贫民的朝廷。但之后,他却只见识到了义父的凶残嗜杀。

    到如今,挚友身死,义父败亡,大西也快要分崩离析,前路怎么走?

    他本来想过投降楚朝,让天下早日太平,让蜀中百姓不必再受战乱之苦。但现在,父仇不报,恩育之恩未还,怎么能投降?

    而此时抱着他的,是二十年与他一同长大的义兄,李如靖却知道这个义兄心里装满了自私自利。

    那他自己又能何去何从,与谁为伍?

    ……

    “二弟,我们为父皇报仇。”孙可旺哭道。

    “报仇?”李如靖喃喃着。

    他闭上眼,仿佛看到麾下的将士们在楚军的炮火下丧命,看到孙可旺和自己领兵杀入黔滇烧杀掳掠,无数百姓在马蹄下哭嚎丧命。

    他才心想“我不要这样”,下一刻,张献忠的身影在脑海中浮出来,一巴掌重重摔在他脸上。

    “你忘了老子怎么养你了吗?!白眼狼……”

    孙可旺依旧抱着李如靖,嘴里不停重复道:“二弟,前些日子那一点小事不要再怪大哥了,大哥只是怕你被人乱了心神,不能及时接应父皇……现在父皇身死,我们一定为要父皇报仇。”

    “好,报仇。”

    李如靖终于应了一声。

    孙可旺眼神中精光一闪,那抹悲恸之情也散了下去……

    兄弟二人也没有别的话要说,各自收了眼泪,在地图前站定,讨论起接下来的战事。

    “我已与楚军打过一战,损失了很多人马。”

    孙可旺当先开口,指了指地图,又道:“现在史工在到处攻占城池,又率军南下,意图先赶到长江布防。

    史工以为我们会逃,但我们偏偏不逃,我们干脆就与唐节决一死战。

    唐节一直在追击我,他轻敌冒进,必在九莲洲这里渡河。我请想二弟率军截击唐节。我则率军从下游的张飞梁重新渡到东岸。

    如此,二弟你趁唐节半渡而击,我则从后方夹攻,这一战胜了,我们为父皇报仇,败了,我们也有脸见九泉之下的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