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773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773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已经很清楚了,若不是唐节故意纵容,不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养寇自重!养寇自重!”

    “不难猜啊,唐节无非是想坐镇西南封王,朝廷岂会遂了他的意?晋王现已有了决断,召回唐节,令刘一口将军坐镇西南,往后五年、十年,这些边镇大将轮换一遍,或可杜绝这些军头的野心……”

    “何用?大错已铸成,打蛇不死,终留了遗患,别的不说,往后西南驻军不能裁撤,又要花费多少民脂民膏?!”

    “要我说,唐节此次过大于功,这一仗换作谁去打都不至于打成这样。”

    “……”

    这一片议论之后,却也有几个小吏侧目相看,并不参与,唯有到了私下中,他们才彼此会心地对视一眼,稍稍评论两句。

    “林将军在福建放跑了郑氏,武定侯在云南放跑了李如靖……只怕不是巧合吧?”

    “驱虎吞狼?”

    “想想晋王的年纪,岂会只满足于光复社稷?”

    “哈,可惜了武定侯……”

    ~~

    这在一片议论纷纷中,唐节也终于回京述职。

    因楚朝如今的兵将分离制度,平定四川后换个人坐镇倒也没什么影响。

    回了京城之后,见京中舆论对自己并不友好,唐节一开始也颇为生气,但之后却也释然了。

    因为他有了新的爱好,已不太把心思放在这事上面……

    “你说,我们能不能搞一种战术,叫骑炮?”

    “什么?”

    “用骑兵拖着炮,既有火炮的优势,又有速度的优势,你觉得怎么样?”

    在皇宫中王笑的公房中,唐节这般问了一句之后,王笑摇了摇头,道:“我觉得不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唐节道:“而且可行,只要再把炮身做轻巧些,由马车拖动……”

    王笑道:“那再给马车装上甲胄,又能跑,又能打,还坚固,岂不是更好?”

    “你若这么说,那当然很好!”唐节道:“我最近在想,有如此火器,这天下却无人可作我们的对手,岂不太遗憾了?”

    王笑瞥了他一眼,显得有些不耐,道:“你放心吧,对手多的是,个个能打趴了你。”

    “真的?”唐节道:“我好想去打一打什么人。”

    “先说件小事,免得我一会忘了。大哥上次和我说,让我劝你娶个妻子。”

    “你大哥还是我大哥?”

    “我们的大哥。”

    “不必理他,我有很多姬妾。”唐节摆了摆手,淡淡道,“纳妾是个人之事,娶妻却是家族之事,唐苙无非想借机操控我。”

    “大哥只怕你再这样对唐家的名声不好,让人说唐家出了个光棍。”

    “晋王,别的事你都管了,这事就别管我了吧?”

    王笑懒得跟唐节扯这些没用的,完成了唐苙的嘱咐便是,正经了些,道:“说说李如靖吧,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我是不懂你那些弯弯绕绕,反正洪承志认为他不错,当时孙知新与胡敬事已经死了,又没别的选择。”

    王笑眼中泛起些沉思。

    西南那边的许多事都已有信报回来,他也看了,但没能亲眼见过李如靖一面就把那么重要的事交出去,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你对他观感如何?”

    唐节想了想,道:“他这人是很能让人心折,王珰本来有些恨他,但聊过两次之后王珰又说有李如靖在,孙、胡二人不会白死。我反正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怎么说我怎么做,总归都是你的意思……该死,怪不得秦山河不打这一仗,他不会是故意装病吧,你看我现在的名声……”

 第1091章 流亡者

    缅甸。

    名叫“八莫”的小村庄里,名叫铁敬心的孩子正抬起头扫视了一眼他的新家。

    铁敬心今年已有五岁,但个头已比同龄人大了许多。

    他娘亲其其格正在淘米做饭,米缸是刚刚装满的。

    “五叔给我们好多米。”铁敬心于是拍着米缸说道。

    “是。”其其格随口应道,因为对这个新家的灶台并不熟悉,神色显得有些烦躁。

    “我喜欢五叔,什么时候能再见他?”铁敬心又道,伸手去掏米玩。

    其其格之前化名“张嫂”在济南活动的时候还能收着脾气,如今因又有了身孕,草原上带来的火暴脾气又有些回来。

    她在儿子头上一拍,骂道:“别在这掏,出去,别碍着老娘做饭。”

    “好吧。”

    铁敬心应了一声,笨拙地踏过门槛走了出去。

    不远处,宗太冲、顾宁亭两位老先生正在写对联,他们说这里虽然简陋,但新家就该有新家样子,正好下个月就要过年了,于是给各门各户准备起对联。

    他们这次有三万余人入缅,数千户人家,这对联已写了好两天了。

    铁敬心不爱读书,害怕被这两个老先生逮到又要问他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于是蹑手蹑脚地从他们这边绕开。

    话是如此,宗太冲还是瞥见了他,摇了摇头,叹道:“铁豹子这个儿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材料。”

    顾宁亭道:“说来,铁家娘子虽是蒙古女人,其实颇为聪慧,生的儿子确是完全随爹……”

    远远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嗑瓜子,也不知谈论到什么,有人大声喊了一句。

    “这地方咋就不好了?俺就不爱回去,太平了就又怎样?俺就不爱看那些乡绅老爷摆阔!”

    ……

    铁敬心在村寨里走着,又见到了独眼的郑昭业。

    郑昭业正环抱着双臂站在高处向北眺望,独眼中带着不甘与不屑,看起来就让人觉得讨厌。

    但铁敬心却不怎么讨厌这个独眼、冷面的家伙,而是朝他问道:“有没有糖给我吃。”

    郑昭业冷笑一声,随手丢了一颗糖过去,嘴里还轻声道:“傻瓜。”

    铁敬心拿了糖,冲郑昭业问道:“我爹爹呢?”

    “那边。你找他去,别烦我。”

    铁敬心做了个鬼脸,嘴里含着糖,摇摇晃晃又继续往前走。

    他身后,郑昭业忽然冷笑着自语了一句话。

    “他不敢在楚朝施行此政体,只敢暗中推到它国一试,此为他王笑的失败,呵,败者……”

    那边铁豹子正站在寨子正中央的屋子里在与李如靖、洪承志说话。

    铁敬心走上前,拉了拉铁豹子的衣角,马上就被抱起来,坐在了铁豹子的脖子上。

    那边大人们的对话却还在继续,没有因这孩子的到来而停下,还在继续讨论着什么。

    “莽氏当然是不喜欢我们过来占山头啊,这还用想吗?!”

    李如靖道:“无妨,我是流寇、是反贼,总之是与楚朝无碍。”

    洪承志道:“他们派了使节,要求朝廷出兵来剿灭你们。史将军的回复是,武定侯已经回京,新上任的总兵还未到达,且王师不敢擅自入境。”

    “只怕莽氏就算得不到楚朝的回应,也会出兵来围剿我们。”

    “打就是了。”铁豹子大声道。

    洪承志道:“那这样,这次我回去后,再设法送一批火器过来。”

    李如靖道:“不妥,万一让莽氏起疑,怀疑是楚朝有意纵我们入境……”

    “只对外称是走私来的便是……”

    铁敬心坐在铁豹子脖子上玩了一会,已有些不耐,此时就嚷着要下来。

    铁豹子既不骂他也不搭理他,随手把儿子往地上一放,就任由他自己去玩。

    铁敬心于是又走到隔壁的小院子里。

    院中,孔兴弥正带着好几个孩童、少年在读书。

    孔兴弥不过三十来岁,头上却已添了许多白发。

    当年孔家遭逢大变,他独自北上,投身民主,没想到如今挚友遇难,这点志向竟是落在了他身上……

    此时见铁敬心起来,孔兴弥转头看了一眼,也不因此而停下授课。

    屋子里,田永与乔阿良走出来,拉着铁敬心进了屋,免得他影响到院内的授课。

    田永和乔阿良是孙知新、胡敬事收养来的孩子当中年纪最大的两个孩子,如今都又长成了少年郎。

    “心儿去拜一拜先生吧。”田永道。

    “好。”铁敬心应道,显得颇为懂事。

    他走了几步,对着放在屋内的两块灵位拜了拜,低声说起来。

    “孙先生、胡先生,心儿很乖啊,爹说天下太平了,你们知道了一定很高兴,他说早知道那时候就不把你们捉起来了,爹捉过你们吗?所以娘亲总是踢爹的屁股对不对?娘亲又要生个孩子呢,她说想给心儿生个妹妹呢,就怕妹妹随爹长得丑……”

    ……

    这孩子的低语声在屋子轻轻响着。

    而寨子里又有一道道炊烟生起。

    其其格终于习惯了她的新灶台,开始做饭。

    铁豹子从议事的地方出来,到这边寻找儿子,看到灵位时不由嘟囔了一句“你们说老子这七门课学得好不好?放着好日子不过,随着到这破地方来……”

    洪承志已经离开,策马往东而去。

    李如靖站在高岗上看着洪承志的身影渐行渐远。

    他审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有些羡慕洪承志、有些羡慕唐节……开疆扩土、封狼居胥的志向他当然也有,但如今却只能以败亡的流寇身份躲在异乡。

    但稍稍羡慕之后,李如靖很快感到心里平静下来,甚至感到了自由。

    他知道自己往后所要做的事未必就输给他们。

    “义父,我未曾忘记你的养育之恩,我记得你说过举大旗起义是为什么,我们的义军没有消亡,且将抗争到底……

    知新、敬事,我知道你们不愿我称你们为先生,那往后我便只称你们的名字,当你们志同道合的同伙。你们因我而死,那便将性命交还给你们,你们未竟之事业,我会以毕生去完成……”

    天地无言,一轮金日在西边缓缓落下……

    田永与乔阿良看着铁家父子牵着手离开院子,孔兴弥也教完了今日的最后一堂课。

    “先生,今天我们来做饭吧。”

    “好。”

    孔兴弥应了一声,从怀中拿出两本书来,一本是宗太的《原君》已被他翻得破破烂烂,另一本却还是新的。

    “我先对照这两本书看一看,之后再与你们两个孩子做阐述……”

    “先生,我们已不是孩子了。”田永应道。

    孔兴弥笑了笑,也不答话,翻开手里那本书,只见封面上写着《文明概略》四字……

 第1092章 小案子

    京城。

    一辆马车由什刹海附近的晋王府向清水坊行去。

    顾横波懒洋洋地坐在马车上,揽着董小宛的手,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前几日我就随笑郎和姐姐们到积雪巷收拾了两间屋子出来,姐姐们都与他在那附近相识,唯独就我不是。但要说起来,小院子住着也有小院子的好处。总之你要买宅子,我与家里打过招呼了,过去挑一间便是,那条巷子都是王家的产业。”

    董小宛道:“只怕我的银两买不得这般地段。”

    顾横波露出好看的笑容来,反问道:“你这是瞧不起我在笑郎眼里的份量?总归是休要啰嗦……咦,你看那边那妇人抱着个孩子好可爱,我好想给笑郎生一个。”

    董小宛也是习惯了她这般开口笑郎闭口笑郎的,终是无言以对。

    如今顾横波已离开知事院,她这人虽有才干,却一门心思地扑在夫君身上。

    两人如今所关心的事也大相径庭。

    董小宛听着顾横波说完那些相夫教子的东西,才说起自己关心的事。

    “知道吗?朝廷终于肯外放刘偀大人为县令了。”

    “是吗?”顾横波正掀帘子看着外面某个卖首饰的铺面,眼中发亮,漫不经心道:“我好像有听姐姐们说过。”

    “此事蹉跎了一年多了。”董小宛道:“中间朝廷收复江南、平定西南。也是如今天下太平了,夏向维大人这才递了辞呈,要陪妻子到外地上任。”

    “嗯?”顾横波这才放下帘子,“他不做官了?”

    “是啊,眼看四海清平了,朝中本就有多位重臣如左老大人、董老大人功成身退,但夏大人年纪轻轻,又是晋王门生,这次致仕,可谓替刘大人付出良多。”

    “怪不得人都反对女子出仕,这多亏啊。丢了丈夫的大官,得了妻子的小官。也不知往后别人要怎么议论刘偀。怕是要说她败家,坏了丈夫的前程。”

    这就是顾横波与董小宛的不同了。董小宛提起刘偀始终都是尊称,顾横波如今身份不同,则是随意称呼。

    董小宛道:“旁人议论便让他们议论去,我认为他们此举是对的。刘大人以女子之身首任一方父母,远比夏大人任一高官于世间有益。”

    “好吧。”顾横波眼看董小宛一副认认真真的样子,颇为宠溺地拉过她的手拍了拍,笑道:“刘偀有夏向维这样的夫婿在背后支撑,可惜我们小宛没有,不过你放心,有我在,保你顺顺利利地当高官,女高官……”

    董小宛对此哭笑不得。

    她说这些哪是为了让顾横波替她撑腰,只是有感而发,迫不及待地告诉好友而已。不过她素来知道顾横波待姐妹好。

    彼此相依为命那么多年,董小宛自是不会认为顾横波是在炫耀什么,只是笑着让她倚在自己肩上。

    以前一起唱戏,都是顾横波扮小生,她扮花旦,如今却有些反过来,顾横波愈发有些娇滴滴的。

    “小宛,你从知事院调到了哪里?”

    “大理事,任七品评事官,但其实做的是协助修定律例,我负责领人审阅校对。”

    “好小的官啊。”

    “很大了,这可是有品级的。在知事院虽然权力大,却不是这般正式官员。我看晋王还会继续官制改革吧?那时这些品级、官称也许会有个大变化。”

    “嗯……这事我可不能和你说。”

    “我知道……”

    她们这般说着话,到了积雪巷附近置了个宅子。

    因这边是王家附近,去年还遭过刺客,如今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