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776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776章

小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

    老和尚轻轻叹息了一声,像是不满足于这些小道消息,却又无可奈何。

    还能怎么办呢?又能强求索额图这个没有一官半职的小少年做什么呢?

    他双手合什,叹道:“施主,请吧。”

    索额图心里暗骂了一句“装模作样”,起身离开了净觉禅寺。

    天气渐热,满头的长发让他感到很闷很重,远远不像以前剃成辫子那样清凉。但他珍惜他现在的头发,这汉家衣冠代表着安生、太平。

    回到家,他大哥噶布拉第一时间把他拉进书房。

    “你去哪了?”

    索额图道:“每十天去烧一次香,今天过去了。”

    “该死。”噶布拉道:“这些建虏为什么就不肯放过我们。”

    索额图道:“他们当然不会放过我们。”

    噶布拉道:“我马上就能过了政貌审查、要授官了,这种时候如果出了差池,我的前程就完了,这一大家子怎么办?”

    “大哥,我不就是为了保护你,才换我和他们联络吗?”

    “我不是在怪你,我是说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明珠走了。”索额图道,“这事要是闹起来,锦衣卫肯定是要查我的,怎么办?”

    “怎么办……娘的,大清都快亡了还没点数,想拖着老子一起死……”

    噶布拉踱了两步,眼神渐渐阴狠下来。

    “那就找个要机会杀人灭口,把那和尚做了,你我兄弟清清白白做楚人。”

    十五岁的索额图点点头,道:“要做,就把他的上线也做个干净,我们想想,布个局……”

    ~~

    “你真的是宰辅之才。”

    王笑对唐苙如此评价了一句,唐苙抬起手摆了摆,道:“晋王不必哄我,我没有想出仕,呆家里也很舒服。”

    “说说理由吧,真是在家里呆懒了?”

    “为何要用我?”

    王笑道:“我打算把吴培调到西南主政,把河南交给白义章。户部这边就需要有人顶上来,能做事的人有、但威望能镇住场子的人不多,我前些年杀人太多,现在老臣就有点不够用了。”

    唐苙苦笑道:“这是要把我摆上去当个摆设啊。”

    “大哥觉得我为何调白义章去顶替吴培?”

    “河南是九州腹地、十省通衢,而白义章擅于经营,白家在江南、山东,甚至陕西都有私下运作的商行,晋王是想让他带活河南经济民生?”

    王笑道:“大哥说自己不问时事,但分明就很了解嘛。”

    “我若出仕,会不会影响三弟的前程?”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王笑道:“唐老三一天到晚上不干正事,还能有什么前程。”

    唐苙道:“接下来伐辽,你不用他?”

    “不用他,我有别的人选。无论大哥出不出仕,这次我都不用这养寇自重的唐老三。”

    唐苙又在沉思,喃喃道:“我若出任户部,三弟又不能挂帅征辽……只怕他又要以为是我抢了他前程……”

    王笑道:“这点小事,你们兄弟之间说清楚便是。”

    “说不清楚啊。”唐苙苦笑道:“当时为了皇位恨不能杀了他也是真,如今替他考虑也是真。嫌隙有,情义也有,反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第1097章 新朋友

    王笑见过唐苙之后,又找了唐节来见。

    唐节却不像唐苙有那么多顾虑。

    “哈,婆婆妈妈的,他想去户部就去,啰嗦什么?你王笑……哦,晋王你若是小心眼之人,容不下我们兄弟俩一起居于高位,我们当时就不投降了,就唐老大整天想的也太多。对了,你真不用我打辽东?我能打。”

    “不用。”

    “那以后我不会没仗打了吧?”

    “多得是仗给你打。”

    “那不就是了。说好了啊,下次让我挂帅啊。”唐节道:“还有,让老大少一天到晚的管我。我以前想抢他太子的位置不假,但心里还当他是大哥。总之见了面尴尬,他少管我就是了。”

    “有什么话自己去说,我不是给你们两兄弟传话的下人。”

    “我不是在替你卖命吗?计较这么多干嘛。”唐节摆了摆手,又想起一事,道:“对了,我打算成亲了。”

    王笑微愣了一下,问道:“和谁?”

    “徐慧儿。”

    “徐慧儿是谁?”

    “你不是认得吗,我们军中一个女将。”唐节道,“闻香教,记起来了吗?”

    “哦,是她。”王笑道:“我以为会是花枝。”

    “我问过花枝了,她说她不需要男人,那就算了,我跟徐慧儿也一样……”

    也一样?

    王笑默然了一会,觉得唐节与花枝真是……洒脱。

    王笑自问是不可能做到这种洒脱的,活来活去,担了满身的债与责任。

    这让他微有些感慨。

    “所以啊,我都一统天下了,唐节只能当个投降的武定侯。这就是对事、对感情认真的重要性……”

    ~~

    孟古青的队伍中走到锦州开始北转,绕开清朝的势力范围去科尔沁。

    到了福余卫,纳兰明珠脱离了这支队伍,偷偷东进,去往沈阳。

    既然决心回清朝,他便把家人都带着,一行有十三个人,两辆马车。

    十三人中有六名家臣,所谓“家臣”其实就是他家里养的忠心耿耿的包衣,为首的名叫韦成文。

    待走到沈阳中卫与广宁左卫之间,韦成文趴在地上听了一会,起身后道:“主子,前面有人骑马过来,大概十余人。”

    纳兰明珠点点头,道:“继续走,只当没听到。”

    不一会儿,果然有十余骑快马奔来,看起来个个都是骁勇不凡的八勇锐士。

    “吁!”

    当先一人勒住战马,道:“明珠在哪?”

    纳兰明珠大步而出,抬头看去,见马上的人是大清宗室将领萨弼,忙道:“见过贝勒。”

    “哈哈,许久没见,小明珠也长大了。只是太瘦弱了些,是不是在中原没吃的?”

    身材修长的纳兰明珠一拱手,风度翩翩的样子,也不应这一茬,道:“我阿玛死在楚人手中,我不愿在敌营苟活,愿回大清效力……”

    “我知道,我知道。”萨弼又是哈哈大笑,“我已经收到消息了,特意来接你。”

    听到“收到消息”四字,纳兰明珠微低下头,眸中略一沉吟,更显镇定自若。

    萨弼面上豪阔,眼中却也是精光一闪,指了指纳兰明珠身后的马车,道:“这马车里是何人?”

    “乃明珠的家人,此次,我是举家归来。”

    “好!好!”

    萨弼终于是真正的展颜大笑,眼神更诚挚了一些,又道:“明珠好本事啊,能带着这么多人和车马出来。”

    纳兰明珠自矜一笑,淡淡道:“若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如何敢在这时候叛逃楚朝?”

    “好!有明珠这样的聪明人归来效力,我大清一定能重振威风,走,回了盛京,安亲王要亲自问你话……”

    ~~

    纳兰明绣偷偷掀开车帘向外看去,看到盛京城的城垣还有些残破,那是很多年前被楚军炸毁的,至今还残留了一些痕迹。

    她一路回到她阿玛尼雅哈在盛京城中的旧宅,发现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也许是为了迎接他们,朝廷派人打扫过;也许是这里本已住了人又被赶出去……

    总而言之,都足可见安亲王对他们这一家人的重视。

    然而这屋子收拾得再好,纳兰明绣也觉得冷清。

    她很想念京城里的一切,好吃的小点心、各式各样的书籍,还有朋友……

    她今年刚刚七岁,听说京城有个女子学堂可以入学读书,里面有很多很多与她一般大的小丫头,她对此期盼了很久,好几次做梦都梦到漂亮的女先生赞扬了自己。

    “明绣真是一个小才女,字写得好,诗作得也好……”

    可是一觉醒来,只看到得这冷冷清清的盛京老宅。

    纳兰明绣有点讨厌自己的兄长了,他曾经是她最崇拜的人,但现在她只觉得兄长为了自己的前程毁了一切。

    可有时,纳兰明绣也会想起自己的阿玛,又觉得兄长做得没错,是自己这个女儿不孝,只管自己开心,忘了阿玛的仇。

    小小年纪承受着这些,她有些郁郁寡欢起来……

    回到盛京仅仅十天后,她的兄长纳兰明珠就成婚了,娶的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

    阿济格也是死于王笑之手,因此,这桩婚事算是大清朝对王笑仇恨最深的两家人的联姻。

    纳兰明珠成婚当时,纳兰明绣看着那张灯结彩的情景,心想自己大概是回不了京城了。

    她避过热闹的人群,独自走到后院的花园中,寻了一个最僻静的角落,抱着膝盖哭了出来。

    哭着哭着,她忽然听人问道:“小丫头,你哭什么?”

    纳兰明绣听得是一个好听的女声,回过头看去,不由眼睛一亮。

    眼前是个十六岁的少女,穿着一身青衫像是被改过,既像汉家书生的文书袍,但束腰箭袖,又像是满州的武士袍,袖口纹着青莲的花样,平添一份文静。

    她发饰扎得也简洁,生的十分漂亮,尤其是一双眼极为清澈。

    纳兰明绣一看她就觉喜欢。

    “我哭……我就是难过才哭的。”纳兰明绣低声道。

    那女子于是在她身边坐下来,撑着头想了想,柔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嗯?”

    纳兰明绣颇有些疑惑,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突然就想给自己讲故事,但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那个故事吸引了过去。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城堡里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叫白雪公主……”

    待到一个故事听完,纳兰明绣早已忘了难过。

    她转头看去,见那女子抬着头看着天空,侧脸很是漂亮。

    “姐姐也是来观礼的吗?”

    “是啊,往后我接你到我家去玩吧?到了新的地方了,是要有朋友的。”

    “好呀好呀,你叫什么名字呀?”

    “唔。”对方轻轻笑了笑,显得有些风姿卓逸,带着调侃的语气道:“私下里,你便叫我的汉名吧,李京花……”

 第1098章 八王亭

    盛京皇宫,八王亭。

    “赐座吧。”

    “奴才谢安亲王。”

    岳乐摆了摆手,看向纳兰明珠的眼神里颇有赏识之意。

    刚成婚不久的纳兰明珠似乎又成长了不少,身上的少年气质褪了一些,举止愈发沉稳。

    “你回归大清,是一个好选择。”岳乐笑道,“也许世人都以为我大清被赶出关内,颓势已显。但,哪怕是我们现在的情况,也远远胜过先帝当年。”

    “是。”纳兰明珠道:“先帝即位之初,漠南蒙古尚未归服,林丹汗欲攻打我们,楚朝步步紧逼,大清形势之严峻远胜今日。但,先帝却还是一步一步破解危局,终使我大清国力鼎盛,远胜于楚朝。”

    “不错,你可有信心与本王一起,效仿先帝,重振大清?”

    纳兰明珠道:“明珠归来,正是要为大清赴汤蹈火。”

    “好。”

    岳乐点点头,愈发显得欣赏纳兰明珠。

    “如今朝中多是你这样年少有为的子弟,我大清朝气蓬勃,必有明珠施展才华之地。”

    “谢安亲王!”

    “今日召你来,是想再和你聊一聊关内的情况。前几次本王公务繁杂,没能与你长谈。”

    “是。”

    岳乐想了想,因有太多要问的,一时竟不知从哪问起,于是道:“你觉得,楚朝若要征辽东,会如何布置?”

    纳兰明珠道:“有两处关键,一是蒙古,二是朝鲜。这一战楚军若是只从锦州打过来,大清与楚朝是势均力敌,楚朝疆域虽大,毕竟是刚刚平定下来,国力不足,又不适合辽东天气。其实并不可怕。怕的是它从蒙古、朝鲜包围我们。”

    岳乐点点头,颇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他自己是老于兵事的,而纳兰明珠如此年少就见地不凡,却更是难得。

    “我大清年轻一代,人才辈出啊。”

    “明珠当不得此谬赞。”纳兰明珠谦虚了一句,心中却暗想这大清朝竟比楚朝这个礼仪之邦还有更多这种虚礼……

    他躬了躬身,继续说起来。

    “当年先帝被楚朝步步紧逼,也是先收服蒙古、再伐朝鲜,这才破了楚朝封锁大清的局面,又领兵绕道蒙古杀入关内,使国力此涨彼消。先帝尝言,灭楚如同伐树,该先砍其枝叶。

    王笑此贼一无才学,二无功名,他所谓的兵法战略许多都是从我们先帝身上学的。我在关内观他所做所为,认为他如今伐清,必定也是先收服蒙古、朝鲜,从而包围我大清。

    我大清地处辽东苦寒之地,一旦失蒙古、朝鲜,则商贸不通、粮食不足,不战而自溃矣。”

    纳兰明珠话到这里,岳乐深以为然,一拍大腿,叹道:“朝中如明珠这般对时局洞若观火者寥矣,我大清勇士如云,并不俱怕与楚军厮杀,只怕被楚朝封锁扼杀,国力一竭,则大事去。”

    他看向纳兰明珠,又问道:“我听说,楚朝开放了与蒙古的贸易?”

    “不仅开放了边贸,还允许蒙人入境、落户、读书,甚至读书还有补助银。更可虑者,如我等蒙人、满人一里入学,所授课业尽是鼓吹天下一家,潜移默化让人成为楚朝顺民。长此以往,不需两代人,关内满人已尽忘女真旧俗矣。我便是对此深恶痛绝,这才决意早日归回清朝。对了,此次孟古青回科尔沁,队伍中除了带了大量的器物、药材,还有许多那样的书籍……”

    岳乐眉头一皱,招过一个奴才嘱咐了两句,不一会儿,那奴才捧了一本书上来。

    “安亲王竟也有此书?”

    纳兰明珠接过一看,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果然是熟悉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八个大字。

    他苦笑了一下,道:“这本书,我能背得滚瓜烂熟。其中全是浅显易懂的白话,有满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