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大贵族 >

第103章

红楼大贵族-第103章

小说: 红楼大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侍郎府很快燃起熊熊大火,引来巡夜的官兵大批赶来救火,却哪里还有半个黑袍人的踪影。

 第170章 宗阁老

    侍郎府的大火,直扑了一夜方才熄灭。

    第二日一早,贾宝玉便着禁军将军服,带领五名亲兵,跨马来到居德坊钱府。

    一具具烧的焦炭一般的尸首被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从废墟中搬出来,摆在宽敞、凄凉的庭院之内。

    贾宝玉默然不语。

    和贾宝玉同样闻讯而来的官员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只是看了一眼,扼腕一声,然后乘轿离开,入宫上朝而去。

    不一会,二皇子的銮驾开到。

    二皇子下车,看着他曾经不止一次到过的侍郎府成了如今这般废墟,他的双拳紧握,死死不语。

    贾宝玉上前见了礼,劝慰道:“逝者已矣,殿下切莫过于伤怀。”

    二皇子回头,贾宝玉分明看见,二皇子的牙齿紧咬,一双俊朗的面容,冷的发青。

    “子衡,跟我来。”

    最后看了一眼已成平地的侍郎府,二皇子木然转身,留下一句话,便走了出去。

    贾宝玉亦是叹了叹,走出府门。二皇子身边的太监近侍上前道:“殿下请贾将军上车。”

    贾宝玉也不犹豫,踩凳上车,进了车厢之内。

    二皇子坐在正面的位置上,正愣愣出神,贾宝玉早非第一次进二皇子的銮驾,况且二皇子不发话,他这般俯视也不尊重,因此自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然后,二皇子开口了:“子衡可知道,钱大人于我,当于何人?”

    贾宝玉想了想,道:“钱大人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恪礼,是朝廷柱石,也是殿下的左膀右臂。”

    二皇子摇摇头:“子衡错了,他于我,是恩师,是伯乐。”

    贾宝玉不语,侧耳倾听。

    “我五岁时生身母亲病殁,六岁被母后收养,七岁父皇将我赐予母后为嗣,同年入上书房学习。

    届时,钱大人官居翰林学士,经常入上书房教导皇子、龙孙们读书。

    不怕子衡嘲笑,那时我胆小怯懦,经常被大皇兄欺负。

    是钱大人,他发现我在读书一道上有所天赋,每每当着其他先生和皇室堂兄们的面夸赞于我。

    此虽令我更加被大皇兄等人敌对,但我从心底感激他。

    后来我年岁渐长,大皇兄的各种恶习也被先生们厌弃,也是钱大人,第一个向父皇谏言,立我为储君。”

    贾宝玉应承道:“钱大人慧眼,国之名士。”

    二皇子再次摇摇头:“就这样,钱大人成为我的坚定拥立者,不余一切心力为我筹谋。我知道,朝野间多有叽其阿谀奉承,但只是我知道,他只是因为极端厌恶大皇兄的为人,谋公不为私。

    可是,我却害死了他。”

    二皇子陡然悲戚。

    贾宝玉便道:“钱大人遇刺,乃国士蒙殇,非殿下之过。”

    二皇子深深的看了贾宝玉一眼:“子衡不知道,昨日我收到子衡的书信,第一个通知的,便是钱大人。”

    贾宝玉心头一凛。

    从二皇子那一眼中,贾宝玉似乎明白了什么。

    昨日他给二皇子送的消息,只需要简单运作,便足够让大皇子自绝于天下士族。

    从此大皇子几无可能登临九五。

    便是登位,也不可能坐稳龙椅。

    只要皇帝还念及祖宗的江山社稷,在考虑立他之时,都要慎重。

    不足以坐稳龙椅之人登上九五之位,轻则自身不得好死,重则毁掉祖宗基业。

    历史当中,前车之鉴,数不胜数。

    如此重大的事,贾宝玉还没有资格去做。二皇子既然如此说,那么很显然,钱钊便是二皇子选定去做这件事的人。

    可是人居然当晚就遇刺了!

    何意?深思,令人全身不寒而栗。

    大皇子做的?

    大皇子若是有这般机敏,那他就不会做出那样的蠢事来。

    那么,只有可能是大皇子身后之人帮他做的补救。

    而大皇子不修己身,不学无俗,朝堂诸公多有厌恶,几乎没有人公开表示支持。

    便是有少数几个,也不过是死死抱着“立长”这样观念不松的老顽固,这些人,大多都没有身居要职。

    立长和立贤,自古以来便是争论的话题。

    可惜的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熟贤熟不贤,太过于鲜明,才导致了朝堂局势一边倒。

    虽然鉴于皇帝春秋鼎盛,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朝廷形势就是如此,不然也不可能二皇子已经官居户部侍郎,而大皇子仍旧赋闲在王府,无所事事。

    如此想来,此中唯一态度不明却最关键的人,就只有景泰帝了。

    景泰帝对于大皇子的偏爱,朝堂诸公或多或少都知道。

    要是钱钊之死,是皇帝为了保护大皇子而为,那么想想,当真令人遍体生寒。

    不仅仅是皇帝谋害士大夫这么简单。

    而是说明,皇帝心中,居然是有意立大皇子为储君,为此不惜亲手斩断二皇子的手臂!

    二皇子生在帝王家,天资聪慧,贾宝玉能想明白的,他自然也差不远。所以,他才会这么失落与悲凉。不单单只为痛惜钱钊。

    “或许,是殿下多想了,此事事发突然,骇人听闻,究竟结果如何,还需朝廷彻查之后,方能下定论。

    殿下万不可忧思过重,反而陷自己于不利之境。”贾宝玉试探性的道。

    皇帝是二皇子的父皇,贾宝玉体会不到那种被亲人伤害的切身感受,所以担心二皇子产生心结,于己于人都非好事。

    但是到了他们这种层次,话也只能说到一半。

    究竟能不能守住灵台清明,还得靠二皇子自己。

    二皇子不经心的点了点头,过了许久都没有再说话,于是贾宝玉躬拜之后,告辞下车。

    看着二皇子的銮驾往皇城而去,贾宝玉的心头却也添上隆重的阴霾。

    钱钊之死,不但对二皇子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他来说,也是惊心不已。

    不论朝堂上二皇子的优势如何巨大,但是立储毕竟是皇帝做主,若是皇帝最后要为大皇子扫平道路,那么他们这些人,最后的结果,又能比钱钊好多少?

    钱钊身为朝廷二品大员,居然一夜之间被人灭门,凶手之冷酷残忍,令人感到心惊。

    也让贾宝玉第一次真正的见识到,皇权的争夺,有多么残酷。

    真的是要死人的,死很多人!

    原著里贾家几百口人丁,虽然没被灭门,但是实际上,又比灭门好多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是当真如二皇子猜测的那样,钱钊是因为要对付大皇子而死,那么他呢,利用大皇子的差错攻讦大皇子的消息可是他亲自传给二皇子的。

    若真是皇帝所为,他自己,是否也上了皇帝的死亡名单?

    想到这里,来到这个世界快两年一直都一帆风顺的贾宝玉,也不禁觉得遍体生寒,前程晦暗。

    贾宝玉站在寒风之中沉思,周围的亲兵也不敢打扰。

    忽然,一乘八台大轿缓缓的停在贾宝玉的跟前,轿帘掀开,露出一张苍老而又不失威严的脸。

    贾宝玉见之,立马上前躬身拜道:“见过宗阁老。”

 第171章 银霜炭

    宗阁老,宗辙,内阁大学士,兼任刑部尚书。

    “怎么独自站在寒风中出神?”

    宗辙也是刚去钱府瞧了瞧。

    贾宝玉诚声答道:“因想起一些事,所以走神了。”

    宗辙略点了点头,问:“可是在想钱侍郎家的事?”

    贾宝玉应是,然后道:“学生只是替钱大人惋惜,不知何人如此凶恶残忍,若是朝廷不能查清凶手是何人,朝廷威严法度何在?”

    宗辙悠悠一叹:“朝廷会查出真凶,为钱大人做主的。”

    “朝廷真的能为钱大人做主吗?”

    宗辙目光一凝:“你知道什么?”

    贾宝玉微微一拜:“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宗辙看着贾宝玉,忽然笑道:“是啊,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最好的。钱大人已近天命之年,人生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他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你不要学他。”

    “学生谨记。”

    宗辙满意的点点头,忽然望着皇城方向,幽幽道:“天日昭昭,因果轮回,谁也不能保证谁能永远站在高处”

    宗辙说到一半住了口,又对贾宝玉道:“你若是还想不明白,便去见见太师吧,他会告诉你的。”

    “是。”

    二皇子因为钱钊一门被灭只是,心神失守。

    他进宫之后,没有去金銮殿上朝,而是直奔大明宫而去。

    养心殿外,大皇子一脸垂头丧气的跪着,看见二皇子,不屑的别过了头。

    二皇子也没理他,直接入了养心殿。

    “二殿下,您不能进啊,陛下正准备临朝”

    太监被二皇子无礼的举动吓了一跳,赶忙阻拦。

    “让他进来!”

    里间响起景泰阴幽的声音。

    二皇子跨步入内。

    金光熠熠,奢华无比的养心殿内殿,景泰帝正在宫人的伺候下换龙袍,戴王冠。他抬手间,自有太监跪下为他整理长袖的褶皱。

    “你这么急着来见朕,有何事。”

    “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可知道,昨夜礼部左侍郎钱大人府中大火,钱大人一家二十余口人全部葬身火海,无一生还!”

    二皇子跪地启道。

    “朕已知道。”景泰帝淡淡道。

    短暂的沉默,二皇子忽然叩首:“儿臣请教父皇,钱钊何罪!”

    原本就不太明亮的内殿,灯火忽然摇曳,变得更加晦暗不明。

    宫人们敏锐的感觉到房间之内的气氛冷冽了几分,大气都不敢出。

    “钱钊的事,稍后的朝会上,朕会责令刑部严查,倒是你,身为皇子,又兼着户部的职责,此时不在大殿内候着,专程过来寻朕,就为了质问朕吗?”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恳请父皇教我,钱钊所犯何罪?”二皇子再拜。

    景泰帝回头,看了他一眼。

    “呵,好,既然你执意要问,朕便回答你。

    身为臣子,毁谤君父算不算罪?攀附皇子,结党营私,又算不算罪?

    哪一条,不足以株连九族?

    如今他一死,朕可以既往不咎,你不要得寸进尺。”

    二皇子抬头:“钱大人没有结党营私!”

    “没有?呵呵,元景灏,朕告诉你,朕才是天子,你若想要代替朕发号施令,等朕死了再说!”

    景泰帝一脸阴寒之色。

    天子身系江山社稷,决不能提及死字。

    景泰帝此话一出,所有宫人全部跪地,一动不敢动。

    二皇子面色悲戚,他落泪道:“父皇,景灏心中一直有一句话,想要问问父皇。景灏,到底是不是父皇的儿子?为何景灏一直努力做到最好,在父皇心中,还是比不过大皇兄?”

    长久的沉默。

    “二皇子景灏言行无状,顶撞父君,削去户部侍郎一职,闭门思过,非宣不得入宫!”

    薛家,来了天使。

    大明宫总管戴权亲自降临,带来了皇帝的赏赐。

    各类宫缎、银钱折合数千两银子之多。

    薛姨妈惊惶不安,相问戴权。

    戴权笑道:“陛下说了,皇商薛家尽忠职守,孝顺皇家,昨日派人送去大皇子府的大批银霜炭,皆属于上等。

    大皇子因思寒冬将至,又将其中一部分送进宫中,陛下和宫中诸位娘娘用了皆说好,所以,这是特意给你们薛家的赏,你们还不领旨谢恩?”

    “银霜炭?”薛姨妈不明所以。

    戴权提醒道:“就是昨儿你们送去西安门的那一批,夫人难道这就忘了?”

    一旁宝钗见薛姨妈还没悟过来,连忙拉住她,对戴权歉意道:“老内相莫怪,我母亲年纪大了,总容易忘事,昨日我们是送了一批银霜炭到大皇子府,那是之前就从内务府领的差事,原该前几日就送去的,只是后来出了我家哥哥那一档事,所以才耽搁到了昨日。”

    戴权顿时笑道:“都说薛家有一位小姐,大方知礼,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好了,东西已经送到,咱家就回宫复命了。”

    “老内相且留步。”

    宝钗给身后的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立马将她们早准备好的托盘端出来。

    里面满登登的都是银锭子。

    宝钗接过,恭敬的呈给戴权道:“劳烦内相走这一趟,些许敬意,请内相笑纳。”

    戴权呵呵一笑,毫无推辞之心,让身边的小太监接过,然后道:“按理说凭咱们这几家的交情是不用这么多礼的,不过既然你们诚心,我也告诉你们一个消息。

    大皇子一早就被陛下呼入了大明宫,眼见今儿都出不来了。

    如此一来,贵府大公子的案子,应当也没什么大问题了。

    好了,咱家先走了,留步。”

    “恭送内相。”

    戴权一走,薛姨妈和宝钗面面相视。

    薛姨妈此时也反应过来,皇帝这是,指鹿为马?

    “妈就不要多想了,以后但凡有人相问,记得都只能说是送了上等银霜炭给大皇子府,可千万别说差了。”

    宝钗叹了叹。

    “我知道,唉,听说昨晚出了大事,好端端一个侍郎府邸,竟叫大火给焚了,如此多事之秋,咱们家只求平安,那些银钱之物,没了就没了吧。”

    宝钗点点头:“不过,倒是有了一个好消息,若是老内相所言是真,没了大皇子在旁,哥哥的性命应当是保得住了。”

    薛姨妈一听,也露出笑容,是呀,只要儿子没事,花再多的银子,她也愿意。

 第172章 讼师

    顺天府县衙,人山人海,数百位老百姓挤在周围。

    两三天前官府就发了通告,今日公开审问皇商薛家大公子当街打死人的案子。

    这年头,除了小老百姓的案子,少有这种世家大族的案子是公开审问,所以很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过来瞧稀奇。

    可是一直等到巳时将近,还没有开审,很多老百姓就站不住了,开始喧闹。

    顺天宋知府和府丞等几位官员外加吴凡都在内堂喝茶,一名衙役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