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大贵族 >

第20章

红楼大贵族-第20章

小说: 红楼大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他们家走过一趟,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也不拿大。如今做了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说越发的惜老怜贫,最爱斋僧敬道,舍钱舍米的。

    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奶奶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许她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若是她发一点好心,她们那样的人,拔一根汗毛,比我们腰还粗呢!”

    狗儿听了大为意动,只是又舍不下脸面去做这等乞怜打秋风的事,好一番口舌,终于说动岳母,携带着外孙板儿去走这一遭。

    荣国府的管家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早些年又和王狗儿父子打过交道,因此刘姥姥进城到了贾府之后,先就去找的周瑞。

    周瑞不在家,其婆娘周瑞家的接待了她。度其意后,周瑞家的一则不好推辞,二则也为表现自己在荣国府的体面,便做主将她带入荣国府,自己亲自去回王夫人去了。

    好半日之后周瑞家的方回来,告诉说王夫人身体不适,不便见客,又说已经吩咐了琏二奶奶代为接待。于是周瑞家的又把琏二奶奶如何精明能干,家中的大小事都是她在操持这样的话说与刘姥姥听,刘姥姥便带着板儿欢欢喜喜的随着周瑞家的往凤姐院里去。

    怀着忐忑的心情,刘姥姥随着周瑞家的进了一座宛若朱楼画栋一般的宅院,绕过大插屏,进入房门内,迎面走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刘姥姥见她遍身绫罗,插金戴银,又生的花容月貌,举止大不似一路走来看到的其他女子,便以为这就是“琏二奶奶”,于是裹挟着板儿纳头就拜:

    “见过姑奶奶,请姑奶奶的安。”

    说的周瑞和那女子都笑了,那女子弓腰扶她起来,周瑞家的笑道:“这位是奶奶屋里的平儿平姑娘。”

    刘姥姥方知不过是个体面些的丫鬟,因此憨着脸一笑。

    平儿因对周瑞家的道:“这里你先陪着姥姥,二奶奶一会就下来了。”

    周瑞家的忙问:“平姑娘这是要做什么去?”

    “嗐,还不是咱们那位宝二爷,自从立了私塾以来,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每日按准了时辰去上学,那认真的势头,不但老爷见了喜欢,就连老太太和太太听了,也高兴的什么似的。

    这不,马上就要入冬了,太太怕学里冷,叫二奶奶送两筐上等的银霜炭到学堂去。二奶奶不得闲,才刚吩咐我,让我开了库给那边送过去呢。”

    刘姥姥因与周瑞家的混熟了,又度平儿是个随和的人,闻言笑道:“我滴乖乖,这个时节就开始在屋里烧炭火了?我们哪一年不是等到最冷的那几日,取火盆子来烤烤火,又哪里有什么金霜银霜的,不过就是些柴炭,一烧起来,烟熏火燎还不算什么,有的时候烧的满屋子的黑烟,连人都看不到了。

    我想着,你们这样的房子,也只得烧那种金的银的,要像我们那样,还不把房子都熏坏了。”

    说的周瑞家的两人都笑了。

    平儿走后,刘姥姥又问周瑞家的道:“刚才听你们说的那宝哥儿是怎生的一个人物,怎么太太那么喜欢他?”

    周瑞家的笑道:“说起他来啊,就是给我两三天的功夫,我也未必给你说的完。你老只要记住,若是有机会看见他,入了他的眼,让他在老太太、太太面前给你说句好话,保管有你的好处。”

    刘姥姥更是好奇,还待再问,就听外面丫鬟的声音:“奶奶下来了!”

    她忙住了口。

    再说平儿亲自让小厮们抬着两筐银霜炭到了学堂交给管事的婆子们,又叮嘱她们好生伺候,按时添换,然后出了后院。

    正往回走,只见学堂的大门处出来一大一小两个少年郎。大的一个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眉似宝剑,目若明星。小的一个只岁,罩着一件紫金色绒毛小披风,也是干干净净,白里透红的脸蛋,显得粉团一样。

    正是在学里念书的贾宝玉和贾兰。

    两人也都看见了她,走过来问候道:“平儿姐姐。”

    平儿笑道:“宝二爷和兰哥儿都散学了?怎么没看见环三爷?”

    贾兰年纪小,没什么城府,一听便嘻嘻笑道:“三叔在课堂上瞌睡被先生抓住了,留他在学堂里抄写《论语》学而篇呢。”

    平儿听了笑道:“看样子,兰哥儿在学里定然是认真听课,没被先生罚过?”

    贾兰顿时脸一红:“也被罚过两次”

    “咯咯。”或许是贾兰这种乖巧的小正太很容易逗得少妇的喜爱,平儿笑的很明媚。

    只是抬眼看见贾宝玉盯着她,她才收敛了。

    贾兰每常放学之后都不会在外面逗留太久,因此见贾宝玉没有立马要走的意思,便先告辞了。

    临走前也没忘恭恭敬敬的给贾宝玉行了个礼。

    平儿见贾宝玉面色纠结,便问原因,贾宝玉道:“兰儿这小子,年纪小小就一板一眼的,每天上学,加上中午休息的一个时辰,我和他至少就要见两次面,别过两次,每一次,他都要给我行个大礼,他不累我还嫌累呢。”

    平儿笑道:“这是大奶奶教的好,把兰哥儿教的这么知礼懂事。”

    “懂事是懂事,就是像个小学究一样。”

    学堂在荣国府的东面,而凤姐院和贾母院都在西面,因此贾宝玉和平儿是同路的。

    两人一面走,一面说着话。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鬟,因为两家亲近,王熙凤小时候常带着平儿过荣国府来玩,因此对于贾宝玉,从小平儿也是十分熟悉的。

    正因如此,对于贾宝玉这半年来的变化,她的感受才特别深刻。

    从一个不谙世务,专爱在女孩堆里混的公子哥,变成一个上进、好学的少年俊杰。

    甚至,她从贾宝玉身上,还能感受到一种不该当有的成熟与练达

    不但是她,近半年来,满府里提的最多的,就是贾宝玉的变化了,虽然从贾母王夫人等人起,都对贾宝玉的这种变化欣喜不已,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包括她和她们奶奶在内,很好奇贾宝玉为什么会有这么天差地别的变化?

    难道真的是因为半年前那一场大病所致?

    许是平儿接连的偏头打量引起了贾宝玉的注意,贾宝玉笑着问道:“平儿姐姐这么看我,可是有什么话要问我?平儿姐姐尽管直说便是。”

    平儿回神,急忙掩饰:“没什么,就是想问问,宝二爷最近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

    “学了什么?”

    贾宝玉思索了一下,笑道:“倒是正学了一首诗,我觉得甚美,只是不甚解其意,不知平儿姐姐可能为我分析、解释一二?”

    平儿蹙眉,她虽然聪慧,但她是王熙凤的丫鬟,能有多少文墨?不过是寻常的字能认得而已。

    贾宝玉来请教她?

    她倒也没想贾宝玉是故意打趣她,还以为贾宝玉是还不知道她的文化水平。

    不待她多想,贾宝玉已经笑道:“今日先生教的是诗经中的一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平儿猛然停下脚步,回头注视着贾宝玉,眼睛明亮。

    纵然她不读书,但是在大家族当丫鬟,看过的,听到的戏文故事也多了,像这首才子佳人必备的诗歌,她如何不知?

    第一时间,她觉得自己是被调戏了。

    可是,面前的这个人是宝二爷呀,而且,他才多大?

    看着贾宝玉淡然的神色,以及面对她的注视也毫无羞愧之色的眼睛,平儿心道:或许是自己多想了。

    “宝二爷这可算是问错人了,我如何知道这些,你可以去问问三姑娘她们,她们或许知道。”

    平儿故意提及探春等人,并留心贾宝玉的反应。

    贾宝玉淡淡一笑,作遗憾状道:“既然如此,回头我就去问问三妹妹。唉,可惜林妹妹回苏州去了,不然我要是问她,她定然是知道的。”

    平儿听了,也就放下疑心。

    到了王熙凤的院门外,贾宝玉朝着里面一看,道:“我记得往常琏二嫂子这个时候是要歇午觉,怎么今儿还这么吵嚷?”

    平儿道:“来了个太太娘家的亲戚,二奶奶正接待呢。”

    “亲戚?”

    贾宝玉在想,既然是王夫人那边的亲戚,那自然也是他的亲戚了。

    “嗯,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叫刘姥姥?”

    “刘姥姥?”

    贾宝玉抬起的脚步一顿,想了想,他决定进去瞧一瞧。

    呵呵,后世人都拿“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新奇的花花世界,今日,他就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刘姥姥……

 第30章 降旨

    (前一张章提到黛玉离京,那一节删去了,另外做了安排。)

    王熙凤坐在软炕之上,听着隔壁小间内传来刘姥姥祖孙两个狼吞虎咽,间或还有杯盘相撞之声,撇了撇嘴,让周瑞家的在这里,等会送他们出去。

    她自己站起身来,准备去内间小睡一会儿。

    忽闻贾宝玉来了,王熙凤立马打起精神。

    “凤姐姐。”

    “哟哟宝玉,往常你从我这门前过都舍不得进来坐坐,今儿怎么愿意进门看我来了?”

    等到贾宝玉一进门,王熙凤就上前扶着他,拉着一起坐到了炕上。

    王熙凤是个爽朗大气会来事的人,她若是对一个人好,那是能够让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挑不出毛病来的。

    贾宝玉作为贾母和王夫人的心尖尖,她自然对贾宝玉是极好的。

    而贾宝玉对于王熙凤也是持欣赏的态度,因此两人相处极为愉快。就算这么手拉着手的坐在一处,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本来他们就是亲表姐弟的关系。王熙凤的父亲,与王夫人是兄妹。

    寒暄两句,贾宝玉眼睛一边扫向隔间,一边道:“听说凤姐姐今日有客人,我可打扰到了姐姐待客?”

    透过隔间偶尔起伏的帘子,贾宝玉可以看见里面有一桌席面,还有丫鬟在里面伺候着。

    除了听得见有人在吃东西,倒是看不见人。

    “嗐,不过是两个乡屯里的人,什么客不客的,一会他们就走了。”

    王熙凤毫不在意的说道。又看贾宝玉一个劲的往那边瞅,便道:“你若是好奇,我让他们出来你见见?”

    “呃,不用了。”其实贾宝玉之前也是秉着看稀奇的态度来的,如今知道人在里面,又明知道不过是一老一小两个乡下人,也就没什么好奇心了。

    他到这个世界不过半年,眼底所见到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做派,不成想,竟然这么快就沾上了富贵病。

    前一世,自己也不过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有什么可稀奇的!

    王熙凤笑了笑,也没有定要贾宝玉见客的道理,又问:“你下午不用上学?”

    “不是,只是中午休息一个时辰。”

    “那你还没用午饭吧,平儿,还不给宝二爷传饭!”

    贾宝玉听了自然推辞,说是袭人她们还等着他呢。

    以前他和黛玉、三春都是在贾母处用午饭的。

    但他上学之后,因为学里的夫子并不完全准时辰放学,有时讲到兴起处,或者是重要的学问处,拖到午时将近也是可能的。

    偏偏这个夫子出身翰林,身份清贵,是贾政好不容易请来的,便是贾母也不可像对以前贾宝玉的那些塾师一样轻易折辱。所以只得让厨房单独为贾宝玉备饭,等到贾宝玉回来之后,再由丫鬟们去拿。

    王熙凤道:“这有什么,你只管在我这里吃了午饭,然后好好睡一会儿,下午精神饱满的去听课,岂不比来回折腾的好?袭人那边,我叫个丫鬟去说一声就是。”

    王熙凤盛情,平儿也已经出去招呼去了,贾宝玉也不好不给面子,便问道:“二哥哥今儿没在家?”

    “今儿是临川伯老太爷的寿诞,他陪着老爷赴宴去了,估计很晚才会回来。”王熙凤一点也没觉得她的话有问题。

    贾宝玉抽抽嘴,哥哥不在家,嫂嫂留小叔子在家里歇中觉!

    王熙凤还真是没把他当外人,又或许,是觉得他还是个小孩子

    刘姥姥最终是欢天喜地的出了凤姐院。

    王熙凤虽然不甚待见她,但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还是赠了她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一千文)。

    刘姥姥是个会做人的人,感于周瑞家的引荐之恩,便从刚到手的一包银子里拿出一块银子酬谢周瑞家的。

    可是周瑞一家身为荣国府有头有脸的下人,如何看得起,自然是不收她的,只从角门把她送出去了。

    忽然瞧见宁荣街西疾驰而来六骑,在荣国府正门前下马。马上之人皆是宫中黄门打扮。

    周瑞家的也是见过些场面的,知道这是宫里来传旨的太监,也不顾旁边张着眼睛看稀奇的刘姥姥祖孙,急忙反身进府。

    荣国府内,大总管赖大跟着贾政、贾琏去了临川伯府,府内便剩二总管林之孝主事。

    林之孝一面命人大开中门,摆香案,一面派人从东角门绕出,去东大院请贾赦出面迎接天使。

    再有就是命人去通知贾母王夫人等。正好看见周瑞家的过来,便让她进去通传。

    周瑞家的知道王夫人正在梨香院和薛姨妈说话,便径直往东北边去了。

    路上遇到她的女儿,她女儿尚不知其事,拉着她道:“正要找母亲有事,您女婿前儿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打了起来,如今被人告到衙门里,说他来京没有路引,要递解还乡呢。想请你老人家给二奶奶说说”

    周瑞家的正忙着走路,哪里有心思听她说话,因此不耐烦的甩开她道:“你且回去,有什么事等我晚上到家再说。”

    然后就往梨香院去了。

    梨香院里,王夫人和薛姨妈正在说话。

    “你也不用愁,宝丫头这样好的孩子,如今才十三岁,就算这次没选上,以后也还有机会的。”

    “不瞒姐姐,我是不愁的,这次宝丫头没选上,其实我心里挺高兴的,到底她还能在我身边多陪我两年。”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了,但是我每次想起元春,都会伤心难过”

    王夫人本为劝解妹妹,不想自己倒先伤心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