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大贵族 >

第61章

红楼大贵族-第61章

小说: 红楼大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皇宫之内,除了皇帝和后宫妃嫔,哪怕是王公贵族,都只能步行,以示对皇权的敬畏和尊重。

    就算是得到皇帝特许的少部分人,也最多骑马,或者像是二皇子这样坐马车。

    像这样直接坐辇而行的,贾宝玉还是第一次看见。

    更奇怪的是,二皇子的仪仗在发现对方之时,居然主动停靠在一边,显然是要让对方先过去。

    田齐看见贾宝玉脸上的神色,知道他进出皇宫的时间尚短,不知道这里头的门路,所以解释道:

    “当今陛下精研佛法,拜护国寺的高僧竺兰禅师为护国禅师,并带领一群弟子常驻紫禁城,为陛下讲经说法。

    看今日这架势,势必又是奉皇命出宫替陛下开坛讲经”

    贾宝玉顿时了然,事涉宗教信仰,还是关于皇帝的,发生再奇怪的事也不奇怪。

    难怪,身为一国皇子的二皇子也要主动给他让道,看来这和尚十分得帝宠啊。

    “停。”

    一群和尚的队伍在二皇子的马车旁边停下。

    “二皇子殿下就这般不待见贫僧,连让贫僧见一下金面都不肯吗?”

    高坐在竹辇上的竺兰禅师笑道。

    马车内一阵沉默,然后才见二皇子掀开车帘,淡淡道:“景灏见过护国禅师。”

    “呵呵,半个月不见,二皇子殿下越发神采精华,俊逸不凡了”

    “禅师若是无事,恕景灏还有课务在身,不能相陪了,告辞。”

    二皇子清冷的打断了竺兰的攀谈之语,然后命仪仗前行。

    竺兰禅师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正要招手示意继续往前走,忽然他面色一凝,猛然回头看了一眼。

    旁边的一个管事太监见状连忙问道:“禅师大人,这是怎么了?”

    竺兰回头,神色微动,最后摇摇头,道:“无事,继续前往护国寺。”

    ps:准备下月初上架,所以这几天先一更吧,准备点存稿,希望到时候首订数据能好看点。

 第101章 答非所问

    上书房在大明宫东南角,这里常年有翰林院的先生们值守,直接负责人,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

    当然,既然是为皇子们上课,老师自然不能局限在翰林院。

    内阁的诸位大佬,都会经常被请过来给皇子们上课,讲经说政。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延请民间的大儒来授课

    总而言之,大玄在对待皇子的教育这一块上来说,可谓是用心到位了。

    本朝一共才三名皇子,其中大皇子被幽禁,贾宝玉一直没看见过。剩下的还有一个四皇子,才八九岁大小,普普通通一个小孩子。

    二皇子和四皇子并排着坐在前面,贾宝玉等伴读则坐在之后,虽是伴读,实则就是一个能够享受和皇子一起读书待遇的机会。这也是大玄皇室向王公贵族子弟抛出的一个恩典。

    原本二皇子还有一个伴读,那便是吴凡。不过那厮在贾宝玉入上书房之后就再也没来过。

    毕竟,他见了贾宝玉,是要绕着走的……

    其实上书房的课业并不繁重,毕竟给皇子上课,又不追求将来金榜题名。

    所以,除了从辰时正到晌午这两个时辰,会有先生过来授课之外,下午的两个时辰,都是自学时间。

    既然是自学,就很自由轻松了。皇子们既可以选择就在上书房看书,完成先生上午布置的课业,也可以选择回府。

    在上书房自学的好处便是,遇到难题或者疑虑,可以轻易找到先生答疑。

    上午的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二皇子一如既往地不打算在上书房自学,而是和四皇子招呼之后,便准备回府。他的皇子府中有自己的书房。

    贾宝玉和田齐作为二皇子的伴读,也便跟着走了。

    贾宝玉跟随二皇子也有些日子了,早就发现,每日下午,二皇子的府中,一般都会聚集一些“仁人志士”,大家一起交流学问,或者是谈论、玩赏风花雪月,倒真有几分战国四公子的意思……

    对于这种情况,贾宝玉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能够有资格登上二皇子府的人,身份都不会太简单,每日与这些人会面,从他们口中,贾宝玉可以很快的了解这个国家的各种体制……

    原以为今日也会这样度过一个下午,不想出宫之后,二皇子便道:“我等会要去太师府,外祖命我今后每三日去他府上听候一次教诲。”

    贾宝玉两人一听便知道是今日聚会取消,正要告辞回府,二皇子又单独对贾宝玉道:“太师让你也去。”

    贾宝玉面上略有诧异。

    从上次太上皇寿宴来看,叶琼确实对他颇为青眼。只是他作为太师,偶尔也会去上书房给他们授课,有吩咐什么时候不方便说,叫他去太师府做什么?

    若是叶晧邀请他贾宝玉倒是一点也不会奇怪。

    田齐对贾宝玉露出一个羡慕的神色,道:“恭喜贾兄,太师对贾兄可是另眼相待啊。既然如此,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说完对贾宝玉一拱手,然后又对二皇子微微一拜,便转身离去。

    “我们也走吧。”

    二皇子招呼。

    贾宝玉便转身往自己的马车那边走,二皇子制止,对贾宝玉邀请道:“你坐我的马车便是。”

    贾宝玉连忙拒绝:“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这又不比之前在皇宫大内,你我同乘一辆马车,也好说说话。”

    二皇子说着,伸手抓住贾宝玉的手腕,不由分说的拉他上车。

    贾宝玉不好推拒,只得应从。

    二皇子的马车内布置颇为奢华,还有一小套的桌椅茶具规整的放置在马车当中。看的出来,二皇子是好茶之人。

    果然,二皇子领着贾宝玉坐进马车之后,除了吩咐启程往太师府之外,也没有别的交代,便开始摆弄桌上的茶具,显然是要在贾宝玉面前露一手茶艺。

    贾宝玉静静地观赏,并未出言打扰。

    过了好一会之后,二皇子抬眼打量了一下贾宝玉,心思一动:倒是好生沉静的性子。

    以往被他邀请上他的八宝马车之人,要么对他的这一套特制和田白玉茶具赞不绝口,要么就是装作不懂茶艺,信口发问,以期让他开口讲解茶道,然后烘托他的高雅——拍马屁。

    这些他都不喜欢。

    茶道,便是静心之道,不管懂与不懂,都只需要静静地欣赏。

    轻轻斟了一杯,推到贾宝玉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多谢殿下。”

    贾宝玉道谢之后,便端起面前这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品味了一下,道:“初入平淡,回味醇甘,好茶。”

    他对茶道不大通,因此也只是根据自己直观的感受,简单的做了评价。

    大多时候,不懂装懂,比无知更令人厌恶。

    “这是今年福建的岁贡大红袍,也是我平时最喜欢喝的茶。它的味道,确实如宝玉所言,先时平淡无奇,但是慢慢品味,便觉味美回甘,余韵无穷,仿若尘世间的百姓,没有波澜起伏的人生,却有平凡的幸福。”

    贾宝玉笑道:“殿下高见。”

    再次尝了一口,贾宝玉放下茶杯,缓缓问道:“不知殿下可知道,太师为何要招学生入府?”

    二皇子神色一动,端起面前的茶杯,神色忽然变得落寞,幽幽道:“宝玉可知道,人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爱而不得……”

    贾宝玉眉头一皱,我问你叶琼找我做什么,你给老子扯这些?

    “呵呵,殿下见谅,在下却以为,有时候,爱而不得,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神色戛然顿在脸上,一张随时表现出睿智的脸上罕见的出现愕然之态:“此话怎讲?”

    “既爱,而不得,必有缘故。

    或是对方不爱,或是有缘无分。

    若是对方无爱,得之,不过满足一时之爱欲,然而一腔赤诚始终得不到回应,爱意,终会在时间的打击、冲刷之中,慢慢消磨而去,何不如一开始便不要得到,使心存爱意,在天长日久的思念当中,将爱意化为永恒,深埋心底,偶尔启出品尝,味美甘甜……”

    贾宝玉神色郑重,宛若一个虔诚的信徒。

    心中却在冷笑,你不是要装深沉,本少爷经历过网络轰炸的年代,什么逼(装逼的逼)没见过,现在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心灵毒鸡汤”。

    二皇子沉思,忽然眼睛一亮,道:“宝玉这番话与世人所思所想大相径庭,乍听不合常理,然而细细品味,却又颇有道理……”

    二皇子顿了一下,问:“那若是有缘无分呢?”

    贾宝玉犹也不犹豫的道:“既然明知有缘无分,何不及时放手?强行得之,必定碰的头破血流,到那时才想起痛哭,岂不可惜?

    既然早知结局已经注定,为何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也放对方一条生路,从此两厢安好,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听了,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想起是自己提起的这个话题,也不好意思反驳贾宝玉,毕竟人家说的貌似挺有道理……

    “咳咳,宝玉年纪如此轻便有这般深刻的感悟,实在令人佩服……

    其实……

    宝玉可知道,我心慕之所在?”

    “殿下心悦叶蓁蓁小姐,人所共知。”

    二皇子一叹:“可惜,我便也是那爱而不得之人。”

    贾宝玉作诧异之状:“怎么会,殿下才貌具佳,更是我大玄帝国嫡派皇子,怎么会爱而不得?莫非,叶小姐心有所属?这也不可能啊,在我们大玄,还有比殿下更出众的人物?

    这一点,在下绝不相信。”

    贾宝玉一脸笃定,就差没说二皇子在说谎了。

    “宝玉谬赞,我尚有自知之明,不过中人之资而已,又如何敢蔑视天下人?”

    二皇子谦虚了一句,忽然笑道:“不说远的,宝玉便比我优秀多了……”

    贾宝玉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差点把茶桌都碰倒了。

    “在下惶恐,萤火之光,安敢与殿下日月之辉相提并论!”

    乖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煮茶论英雄”?

    细瞧了瞧二皇子眼中当无捧杀之意,贾宝玉这才略微安心。

    方才一瞬间,他真的觉得自己尝受到了刘玄德的那种感觉。

    嗯,他是“吓”的丢筷子,自己掀桌子,意思应该也差不多。

    “不过闲话一句,宝玉何必如此,快坐下……”

    “非在下矫情,只是实在当不起殿下方才之言。

    殿下天潢贵胄,勤修己身,是为满朝文武所敬仰,如此天纵英豪,世人共所仰慕,宝玉也深是如此。

    惟愿殿下康宁永寿,将来护我大玄万载千秋。”

    二皇子面色骤然清冷,逼视着贾宝玉。贾宝玉坦然以对。

    他最后一句话,是赤果果的表忠心。

    什么叫护大玄千秋万载,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这么讲。

    “宝玉此话当出自真心?”

    “绝无虚假,除了殿下,世上亦无第二人,受得了在下这番话。”

    二皇子停顿了两个呼吸,忽然笑着站起来,亲自按贾宝玉坐下:“宝玉什么都好,就是太拘谨,以后当记住,在我面前,随意一些就好。

    真要有宝玉所言的那一日,我亦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

    “殿下英明。”

    贾宝玉郑重答谢。

    之后,他也并未再问叶琼为何招他,相信方才二皇子答非所问,必有用意,一切,到了太师府自会揭晓。

 第102章 贾子衡

    一骑快马奔入宁荣街,带来了一个无关大多数人,却能令某个钟灵毓秀的女儿伤心欲绝的消息。

    贾母由鸳鸯扶着,跨进了黛玉住的屋子。

    “老祖宗……”

    黛玉虽然发觉来人的面色多有异样,也不忘上前给贾母行礼。

    贾母眼中隐含老泪,松开了鸳鸯的手臂,看着自己的外孙女,上前,一把抱住,悲呼道:“我可怜的玉儿啊……”

    黛玉心下一颤,敏感如她瞬间就知道定然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所以只略一受到感染,便也环住贾母,泪流不止。

    两人相互拥着哭了一会儿,旁边人也不敢打扰,然后贾母略抹了一把不多的泪,凝着黛玉道:“你父亲病重,已经遣人入京,要接你回家看看……”

    黛玉心中轰然一响。

    娇弱的身体似乎有些不能承受这突然的打击,腿下一软,飘飘然便欲下坠。

    紫娟面色一变,立马上前要搀扶,只是贾母就在黛玉跟前,将将把她扶稳。

    “玉儿不要太过担心,兴许你父亲并无大碍,只是太想你了也不一定。”

    贾母似要劝解,只是语气总不那么有力。

    这么多年过去,林如海从来没说过要接黛玉回去的话,此次若非情况危机,又如何会这般慌慌忙忙,突然就要接人回去?

    黛玉何等聪慧,如何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心下揪紧。她已经没了母亲,若是父亲再有个什么不测,那她在这个孤寒的世上,还有何所依靠?

    此时此刻,她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回扬州,因为她知道,这些事自有贾母等长辈安排。

    她现在想的是,不知道贾宝玉知道这个消息会怎么样,是否会对她产生多一些的怜惜,然后用温暖的话语来安慰她。

    若是这个时候,能扑到二哥哥怀里哭一场就好了。可是,他为什么不在……

    ……

    太师府不像二皇子的府邸那样殿宇林立,但也颇为严整肃穆。

    自太上皇寿宴之后,贾宝玉和叶琼与叶晧也不只见过一面两面,相互之间不算陌生,所以哪怕是第一次进太师府,对贾宝玉来说也并没有太拘谨的感觉。

    叶琼作为太师,也是士林中颇有威望的大儒,学问渊博、浩瀚。

    他招二皇子过府,确实是为了教导学问。

    贾宝玉虽然心中始终怀揣着疑问,但他并非没有城府之人,所以也不急着探寻,只是安安静静的陪着二皇子听课。

    不过他也发现叶琼似乎对他的关注并不弱于二皇子,三番两次点到他回答问题,陈述观点。

    贾宝玉天赋异禀,这一年来,又多蒙名师指点,已经对于时人崇尚的儒学有了充足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