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261章

大明王冠-第261章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连这都要管?

    这是哪个封疆大佬这么有面儿,能让陛下帮他操持在京会馆的建立,数来数去,貌似整个大明天下,也就姚广孝有这个地位。

    但姚少师现在专心礼佛,可不会做这种事情。

    奇怪归奇怪,工作还是要做。

    反正户部那边拨款足够,顺天这边的事情都能保证,哪怕是多修一座会馆,账面上也不会紧张——两位尚书从这可以看出陛下的迁都之意。

    而在另一边,黄昏喜滋滋的让许吟扛着牌匾去了华为房产。

    忙得焦头烂额的沈熙礼刚从外面回来,看着悬挂在大厅正中的那块牌匾,愕然许久,才喟然叹道:“服气。”

    真的服气。

    以前的时代商行,牌匾是朱棣手书。

    是以现在全国时代商行铺面上的牌匾,都是临慕的,而真正的那块,已经被时代商行建了个雅间保存起来,将之作为镇店之宝。

    沈熙礼是个生意人,眼光毒辣。

    他虽然不懂政治,但清楚只要当今陛下不会半途沉迷美色或者出现身体上的状况,大明很可能会出现一位明君,数百年后,朱棣手书的牌匾将会异常珍贵。

    现在黄昏又搞了一块。

    不过能够理解,毕竟在东家的计划里,华为房产会有很多人入资,而在华为房产有干股的沈熙礼,自然更乐意看见这种局面。

    沈熙礼其实有时候有点不解,东家这么做,很可能导致他最后对华为房产失去掌控。

    沈熙礼真不知道东家在图什么。

    忙了一天,差不多已将天黑,黄昏索性拉着沈熙礼,“走走走,去我家喝酒。”

    劳逸结合,效率更高。

    ……

    ……

    酒足饭饱,沈熙礼告辞,许吟也自去休憩。

    黄昏坐在书房里,让一名女子磨墨,自己铺了宣纸,准备好好规划一下这两座人才库的事情:不仅仅是人才库,还要把它办成教育机构。

    顺天这座人才库,已经请朱棣题名,定为“扶摇会馆”。

    应天那座暂时还要等等看。

    会馆运作分五步:

    第一:广而告之整个顺天及周边州府,但凡自诩在各行业有出类拔萃的能力、经验和技术者,都可以来参加扶摇会馆,再根据情况考试,拟留几个人,然后登记造册发放廪粮。

    能用的人才,时代商行或者华为房产立即聘用。

    第二:对在册的会馆成员进行大规模培训,不会读书认字的,根据情况教授其读书认字,技术、能力经验稍有欠缺者,可定期参与交流活动,提升自我。

    第三:投入大量资金,让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去兴办工业,并在政策上给以扶持和优惠。

    第四:选拔一批读过书的人,等郑和下一次出使西洋时,将这一批人带上,尽可能的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工艺、经验带回过来。

    第五: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以重金聘请国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黄昏想了想,又在会馆后面打了个问好。

    改成“学校”两字。

    会馆是人才聚集处,但要开明智,仅靠两座会馆还不行,需要将会馆扩大成大学那样的机构,当然,这个学校和当下时代的学校截然不同。

    简单点说,是要把会馆打造成超级规模的蓝翔技校。

    很快,扶摇会馆矗立起来。

    随着朱棣关于会馆运作的旨意传递下来,立即在应天及周边激荡起了一层风浪,行部及府衙臣子之中非议之声不绝于缕。

    民间秀才也是怨声载道。

    朱棣毫不在意。

    顺天这边朝臣少,且没有江南士族那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局势,简单点来说,顺天的政治环境要清爽许多。

    是以朱棣毫不理会下,从行部那边挑选了几个官吏担任主责会馆事务,而那几个官吏都是黄昏推荐的,而黄昏又是找林振东要的名额。

    和林振东一样都具有从事实业的经历,不仅如此,林振东也在会馆兼职,作为副职,在会馆和水泥工坊两地来回跑。

    林振东反而雀跃的很。

    扶摇会馆很快要举行开馆仪式。

    而在此期间,民间秀才的怨声载道忽然小了。

    因为扶摇会馆又出了个消息:愿高薪聘请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来会馆担任先生,教授会馆人才术学、天文、地理等知识。

    薪俸不低。

    而且名额极多,约莫要招五十个人。

    更关键的是,这五十个人是要算在国子监下,也就意味着,这是一碗皇粮,是走入仕途,这对于落第秀才而言,不啻于是一条走向人生巅峰的道路。

    于是无数落第秀才涌向顺天。

    经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考试之后,五十个名额尘埃落定,全都拥有教授头衔,不过众人很快发现一个异常之处:擅作文章者反而很少考过,倒是那些懂天文、星象、地理、术学的人,容易考过。

    在一个黄道吉日,扶摇会馆开馆。

    这一日,黄昏早早就来到了扶摇会馆,和馆长张尧,副馆长李振东、蒋楠三人聚在一起,查询了各处,确定今日不会出纰漏后,这才放心的等待着。

    没过多久,大批锦衣卫赶到。

    张尧、林振东和蒋楠三人并没有多想,以为是陛下担心会馆开馆受到那些落第秀才的冲击,所以派了锦衣卫来维持秩序。

    这是当局者迷,维持秩序府衙就够了,何须锦衣卫。

    距离吉时还有半个时辰。

    行部右侍郎黄观来了,便服出行。

    至于行部的其他大佬,没来,郭资黄福和周侍郎,都是儒家读书人,对这个扶摇会馆本就充满反感,哪愿意来。

    别说这三位,就是黄观也也一样,如果不是因为这事是自己侄儿在操办,黄观也会反对。

    好在黄观的出现,也让林振东等人松了口气。

    一位行部右侍郎的支持,也是很强的后盾。

    千万不要小看一位侍郎。

    侍郎和尚书之间,隔的就那么一道门而已,有的侍郎推开门就是尚书。

    和黄观聊了一阵,来了位中年人。

    也是便服。

    黄昏急忙起身去迎接,行礼之后看着中年人身后的某位读书人,笑了笑,陛下还是信任自己的,真带了一位起居郎过来记录今日之事。

 第五百二十六章 粉笔黑板

    因为朱棣是微服出行,是以礼节简单,林振东等人从没见过陛下,只道那位极其具有气度的中年男子是黄指挥仕途中的好友。

    朱棣也不在意。

    他今日来的目的,一则是应黄昏的请求,带了一位起居郎过来记录扶摇会馆开馆之事——天子起居,起居郎要记载的,不须交待。

    而如果今日的事情确实具有意义,以后很可能会被编写进明史之中。

    几百年之后吧。

    至于是哪个朝代来编修,是哪群人来编修,朱棣不甚在意。

    但求一个问心无愧便可。

    朱棣这点气度还是有的,没有千年的王朝,大明再繁冗,终究也会陷入历史规律的淤泥之中,所以朱棣从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可以去想的事情。

    人有一死,王朝有一灭。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这片神州的特性。

    朱棣今日来还有一个原因,黄昏前几日神神秘秘的说他在今日会亮相一个完美的教学工具,是他近日耗费巨资花费无尽精血制作出来的。

    朱棣很是期待。

    能让黄昏用上这种形容词的,肯定会比那什么香皂之流更具有价值。

    扶摇会馆的布局和那些同乡会馆同行会馆差不多,临街门面是一座巨大的牌坊,在牌坊之后,则是朱红大门,两边是青砖碧瓦,雕筑祥兽,进门之后是个巨大的天井,整齐的摆放着十余张石桌。

    这样的天井,扶摇会馆有四个。

    天井对门的那面,上层是木质阁楼,上下两层同样摆放着诸多的桌椅,而在天井两畔,则是各种大的房间,是功效性的——会馆不设住宿。

    而在进门天井的左边,还有一个小院子,则是用来给张尧、林振东、蒋楠等人办公所用。

    此刻天井内聚集了两百来人。

    除了那五十位聘上了教授的落第秀才,还有一些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以及更多的闻风而来的匠人和没被聘上的落第秀才。

    在天井正对面的阁楼下面,用一块大红布包裹起了一方神秘物事。

    神秘物事的上方,则是朱棣手书牌匾。

    “扶摇会馆”。

    仅是这个牌匾上的“朱棣”两个字,让所有来到会馆的人都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这可是有陛下手书的会馆,地位之高不可想象。

    何况这所会馆也是由陛下下旨交由行部修建起来的。

    意味着这本来就是官府机构。

    吉时一到。

    会馆外面鞭炮声连天。

    林振东等人对黄昏做出请的姿势,黄昏看向朱棣,眼神示意,要不陛下您来将这个开馆宣言?

    朱棣笑着摇头。

    今日就不抢你的风头了。

    黄昏于是起身,对朱棣告罪的行礼,朱棣颔首。

    不错,这小子又成熟了一些。

    至少在这种大的场合,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天子对他放心,确实是个人精。

    黄昏又对黄观行礼。

    黄观回礼。

    黄昏最后来到那块大红布面前,双手虚按,示意众人噤声。

    黄昏是神机营中军指挥。

    正五品。

    在应天那个地方,中军指挥就是个渣渣,随便找几个人就能把他爆掉,但是在顺天,只有一个府衙和一个行部,在官职和地位上能压住黄昏的真不多。

    地位和官职,就是声望。

    黄昏双手虚按,整个会馆里顿时鸦雀无声。

    咳嗽一声,对众人以读书人的礼节行礼,然后笑道:“黄某不才,今日来做这开馆宣辞,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众人:“……”

    没人说话,别人本来就是自谦呐。

    黄昏笑道:“扶摇会馆能够建立,全是当今陛下目光深远,心忧万民,乃建扶摇会馆以开民智,以效人才,以振民生,陛下之举,当是千秋功德!”

    说这话的时候,黄昏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朱棣,发现坐在朱棣身后的起居郎确实在记录。

    朱棣:“……”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拍马屁。

    黄昏继续道:“扶摇会馆之宗旨,旨在汇聚天下人才,共谋行业之兴旺,共筑民生之煌煌,共图时代之进步,诸位之中,有我扶摇会馆五十位教授,也有扶摇会馆的诸多馆事人员,更有诸多的行业佼佼者,愿诸位与黄某一起,尽一生之心血,图谋大明的繁荣昌盛!”

    掌声如雷。

    好听的话,听众不管接不接受,面子上的掌声还是要有的,这是传统文化,丢不掉的。

    黄昏颔首。

    待掌声停歇,对众人说道:“开馆之日,我黄某无以赠送扶摇会馆,唯有为众位教授,送来教书育人之物。”

    转身,来到红布遮掩的神秘物事之前,从红布下面拿起一只一寸多长的白色管状物事,回头对众人说道:“这是黄某殚精竭力耗费时日在城外的水泥工坊里,亲手制作出来的,也是一种笔,和咱们平日里在厨房里拿出来的木炭可以书写的道理差不多,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会化成粉尘,是以我将之取名为粉笔。”

    粉笔?

    粉笔!

    包括黄观在内,整个会馆内的所有人都懵逼,世上还有这种笔,在使用过程中会变成粉尘,和木炭一样的话,可它又怎么是白色的。

    既然和木炭一样,为何不用木炭,偏要用这什么粉笔?

    只有朱棣若有所思。

    他去过黄昏的书房,留意到黄昏很少用毛笔写字。

    都是用一根鹅毛。

    朱棣没用过,但见过黄昏用鹅毛写出来的字,纤细工整——至于好不好看,见仁见智,反正朱棣是觉得黄昏的字是狗屎一堆。

    也就达到了横平竖直的要求。

    偶有笔锋。

    距离书法这个词的境界还有一定的距离。

    黄昏就知道众人的反应会这样,毕竟粉笔这玩意儿要十九世纪才传入中国,其实黄昏不是没想过用木炭来制作硬笔用以教学,只不过很快抛弃这个念想。

    原因很简单,因为粉笔的生产制作真不难。

    既然可以稍微花点时间就弄出粉笔,为何要去用木炭这种东西,何况木炭也不可能达到粉笔的效果,更不会被读书人接受。

    但是粉笔就不一样,它是新鲜事物,具有新鲜事物高大上的形象,它的出现会让部分读书人趋之若鹜,而自己也需要用粉笔来造势。

    转身,将那块红布扯开,露出一块巨大的黑色平板。

    深呼吸一口气,“诸位,这是黑板!”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个时代的改革者

    白色的笔,黑色的平板。

    粉笔,黑板。

    这一下包括朱棣在内,所有人都看着那从没见过的东西发怔,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难道是西洋奇淫技巧?

    可在场的人之中,也有那见多识广之辈,搜遍记忆,貌似海外也无此等玩意儿。

    而一直坐在阁楼之上的娑秋娜和乌尔莎等人看见这一幕,也觉得不可思议,之前大官人在水泥工坊那边没日没夜的埋头做事,就做了这两个东西?

    一黑一白,看起来也不神奇。

    娑秋娜忽然觉得有些扎心。

    就这两个不知道用途的东西,大官人今日觉得比自己还还有魅力?这段日子,大官人好像完全遗忘了自己的存在,根本没有说来找她……

    娑秋娜开始还挺高兴,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有点小失落。

    转念一想也许是乌尔莎把他喂太饱。

    可现在看来,自己竟然输给了那块黑不溜秋的平板,输给了那条雪白雪白的管状粉笔,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骄傲的西域神女,娑秋娜觉得很伤自尊。

    么得面子啊。

    黄昏就知道会有这个效果,也不急,对林振东颔首。

    林振东醒悟过来。

    立即拉了拉张尧和蒋楠,三人同时上前将黑板往前面搬了一些,又有会馆馆事人员搬来桌椅,端来笔墨纸砚一应物事。

    然后一位“特邀嘉宾”出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