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30章

大明王冠-第30章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说了一些。

    最后朱棣道:“那就听你的,先再压他一段时间,同进士出身已赐,金口玉言不好改,我稍后找个机会敲打他一番,下道旨意勒令他潜心读书便是。”

    道衍没有意见。

    朱棣找了个借口,说一些关于赏赐的事,这是在隐晦的提点道衍。

    江山,朕得了。

    那么作为大功臣,你姚广孝要什么?

    道衍只当听不懂。

    朱棣也是服气。

    直到如今,他都不知道道衍帮助自己造反得江山,究竟是为了什么。

    功名利禄吗?

    金钱财宝吗?

    美女豪宅吗?

    都不是。

    没甚大事,道衍准备退下,今日和朱棣一番谈论,其实他真正参谋出的主意,就两个,一个是不可杀皇室,二是“可效郑庄公”。

    字少,价值万金。

    朱棣言听计从。

    这就是道衍,一个住在寺庙的黑衣僧人,亦是永乐的黑衣宰相!

    道衍退下后,朱棣沉吟半晌。

    将狗儿唤来去宣旨。

    封南康公主为南康长公主,念长公主孤苦,且有子胡忠,妻不可无夫,子不可无父,赦放驸马胡观,官复原职。

    赏赐大名公主,并许其子李庄入国子监。

    大名公主的丈夫李坚在滹沱河之战被活捉,死在押送去北平的路上,朱棣登基之后,李坚在奸党名录之中。

    但朱棣念在大名公主的份上,饶了李坚七岁的儿子李庄。

    朱棣让马三保去查过,徐皇后出游的消息,很可能是南康公主和大名公主泄露出去的,这个时候封赏,是麻痹有心之人,告诉他们,朱老板我并没有怀疑上元大火案另有阴谋。

    你们继续,我等着。

 第六十二章 工业大明

    上元大火案,应天府衙查出花灯意外破碎引起走水的结论,朱棣处罚了相关负责人后,便没继续追查。

    新年开朝,一应仪式之后,朱棣一封诏书传告天下,大明王朝迈过洪武三十五年,走入盛世永乐的第一年。

    无风无雨也无晴,南康长公主兴高采烈的接回驸马胡观,一家人团团圆圆,大名公主愉快的送儿子李庄去国子监。

    徐皇后寸步不离小宝庆。

    小宝庆有事没事就会在徐皇后面前嘀咕,嫂子,啥时候把黄昏弄进宫来啊,他自己说过的,要当我的小太监呢。

    徐皇后一笑了之。

    小姑子嘞,你别给嫂子添乱,黄昏可不能当太监,嫂子还望着他早点娶了妙锦呐。

    一切都没有变化。

    上元大火案就这么不了了之。

    但只有道衍知道,朱棣缓缓拔出了铡刀,等待着落下去。

    那一天会死很多人。

    黄昏也知道朱棣在干什么。

    他要阻止瓜蔓抄,并且救一些人,也是为了救大明。

    朱允炆生死未卜,朱棣一家死光后江山交给还在穿开裆裤的朱文圭?

    大明怕是要跪。

    黄昏的伤势终于痊愈,近来有些懒散,功名已有,对科举缺乏动力,他有自知之明,怎么都考不赢永乐二年那群才子。

    还不如愉快的创业。

    开始尝试制作沐浴露和润肤水。

    打算制作芦荟沐浴露,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十二烷基硫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甜菜碱、芦荟提取液、泛醇、止痒剂、硅油、柠檬酸、珠光浆、香精、色素、防腐剂、去离子水等。

    受限于知识和时代,黄昏无法获取十二烷基硫酸铵等材料。

    芦荟倒是有,张骞出使西域后,芦荟在中国出现,隋末唐初的《药性论》中,“芦会……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病,除鼻痒”。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中都有提及。

    黄昏和吴与弼在应天府逛了几圈,发现有人种植,买到了不少。

    暂时够用。

    主攻方向是通过香皂改良,工艺流程大概是在制作出香皂后,加入适量配比的水,搅拌加热,倒入适量芦荟提取液,继续搅拌加热,然后冷却,加入甘油、香精、和精油。

    增稠剂用玉米淀粉发酵而得的黄原胶。

    止痒剂,芦荟提取液可以达到效果。

    色素……

    可以考虑各种花卉素。

    防腐剂、去离子水什么的直接弃用。

    按照这个流程和原材料,就可以制作简易版的沐浴露。

    润肤水比较简单,但和沐浴露一样,需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甘油,以及一项可有可无的材料:精油。

    甘油的化学名叫丙三醇,工艺流程简单,将猪油、植物油放入烧杯,和蒸馏水一起加热,然后加入烧碱,小火熬煮不时搅拌。

    其实就是制作香皂的工艺。

    冷却后会出现分层,凝固的是香皂,剩下的液体是甘油和烧碱水的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倒入醋,利用醋酸中和烧碱,再用重结晶法把醋酸钠分离,最后用生石灰除水。

    如此得到甘油。

    精油的获取也不难,利用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就可得到挥发性芳香物质。

    说来简单,实际上需要不断摸索,毕竟黄昏并不清楚材料配比。

    在摸索工艺流程的同时,黄昏先找包工头,请对方在十天之内把吴溥的院子重新装修,并单独做了个实验室。

    期间又去应天城外找了一家瓷窑,定制一大批实验用瓷器,并定制精美小瓷瓶。

    包装很重要。

    制作出来的沐浴露和润肤水若是直接用花瓶什么的盛装,没有奢侈品该有的卖相嘛。

    还有一项重要事情。

    实验用烧瓶。

    徐妙锦送的琉璃盆无法满足工业需求,黄昏需要大量的烧瓶——15世纪,西方都不一定有这玩意儿。

    得自己制作。

    宋元时期就能制作玻璃,不过工艺太差,受热会破裂,所以黄昏需要一个制造玻璃的工坊,然后改进工艺。

    这也是个创业项目。

    一旦玻璃的工艺流程达到足够水准,能够大量生产无色玻璃,带来的利润将超越沐浴露和润肤水,不过这项目需要拥有一座自己的玻璃工坊。

    记得吴与弼说过,隔壁婶儿的娘家在城外有座琉璃工坊。

    可以考虑收购。

    烧瓶生产真不难。

    改进工艺流程生产出耐高温的无色玻璃,再制作烧瓶模板,或者直接找技术精湛的琉璃师父,吹出各种样式的烧瓶就可以。

    因为目前没有,只能改进需要用烧瓶的实验流程,或者用瓷器替代。

    这是一个复杂繁冗而伟大的创业项目。

    若是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形成一整套的工业!

    当实验室竣工、瓷器到位后,黄昏一头扎了进去,没日没夜的实验,吴与弼是他坚实的后勤保障,吴溥对此毫无意见,由得黄昏去折腾他家院子。

    黄昏晕头转向的走在通往工业大明的大道上。

    大明却在悄然起变化,一次大朝会上,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称,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这话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因有前例可循。

    洪武元年,太祖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洪武二年,朱太祖又在故乡今安徽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开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太祖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现在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出立北平为陪都,是他自己想拍朱棣的马屁,还是得到朱棣的授意?

    这很重要。

    如果是前者,立个陪都而已。

    若是后者,则意味着朱棣想要迁都!

    朱棣没有立即表态,说再议。

    又几日后,除了礼部尚书李至刚,还有数位朝堂大佬包括吏部尚书蹇义等人,“再三”提出立北平被陪都,朱棣一看众人如此坚持,只好“勉为其难”定断下来。

    改北平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然而……

    朝野上下反对声不断。

 第六十三章 君子善利器

    朱棣宣布北平改名顺天府,为行在,迁都意图昭然若揭。

    有人坐不住了。

    朱棣一旦迁都跑回北方,将远离南方政治势力,而中央集权制又能保证朱棣牢牢掌控全国,这大明江山他就坐得稳如泰山,建文旧臣再想搞事基本无望。

    朝堂上反对声如浪潮,私下里,一些人的目光落在了黄昏这个“神棍”身上。

    除了朱棣和道衍,所有人都蒙在鼓里。

    以为黄昏真可以预知。

    这事有点搞笑,黄昏确实是穿越者,被忽悠过来又忽悠过去的反而是朱棣,只不过迫于封建思想,黄昏不得不这样做。

    已简在帝心,又不是要和朱棣抢江山,没必要再装神棍。

    黄昏哪知道他被盯上了。

    熬了十来天,好不容易把甘油和香精弄了出来,正在书房里殚精竭虑思考如何量产这两样时,许吟来了。

    这些日子他受黄昏委托,一直在暗中追查刘莫邪。

    直入主题。

    说跟踪刘莫邪颇有收获。

    黄昏大喜,压低声音问,“刘莫邪和哪些人走的比较近,其中是否有御史大夫景清?”

    许吟明显愣了下,缓缓点头。

    黄昏抚掌长叹。

    果然,该来的还是要来,景清再这样下去,历史又将重演。

    继续问道:“除了景清,还有谁?”

    许吟缓缓说出了一串名字。

    黄昏:“???”

    许吟说的这几个名字他实在是太熟悉了,金幼孜、杨溥、杨士奇、李景隆、夏原吉、蹇义、李至刚、郁新、解缙等一长串名字。

    这些人都是建文旧臣,且如今又身居高位掌握大权,确实符合刘莫邪结交拉拢的条件。

    但黄昏心知肚明。

    不说其他人,单说李景隆、杨溥和杨士奇,这三人根本不会反朱棣。

    何况除了李景隆,全是文臣,没掌握兵权的武将。

    建文旧臣要想推翻朱棣,必须有掌控兵权的武将配合,否则一群文人靠什么杀朱棣?

    嘴皮子么。

    不着痕迹的问道:“你是否被刘莫邪发现了?”

    许吟摇头。

    黄昏又问,“这些人是上元大火案的始作俑者吗?”

    许吟摇头,“不像。”

    黄昏松了口气,他确实在怀疑许吟,以为他也是建文旧臣,故意用这些人来迷惑自己,或是借刀杀人。

    须知这些人都是朱棣的心腹。

    许吟没嫌疑。

    许吟若是建文旧臣,会趁机糊弄自己。

    问题出在刘莫邪身上,她近期结交的都是备受朱棣信任的臣子,可能知道有人在调查,故布疑阵。

    有可能是锦衣卫在暗中调查她。

    沉吟不语。

    许吟又说,这几日城中广泛流传,闹得人心惶惶,说莲花桥畔平康坊黄观侄儿黄昏有关于北平的谶语。

    黄昏大感意外,“我什么时候说过,又说过什么?”

    许吟:“龙归北境,天将不许,祸与万民。”

    黄昏:“……”

    我黄某人会说这么恶俗的话?肯定是那些反对迁都的建文旧臣搞出来的幺蛾子。

    没好气的道:“我知道了。”

    许吟走后,黄昏陷入沉思,如果谶言传到朱棣耳里,钢铁直男肯定会雷霆震怒,认为自己两面三刀。

    让他投资的事就别奢望了。

    可自己急忙去见他,很可能越描越黑,容易被认为是心虚,建文旧臣再趁机发难,我黄某人很可能要跪。

    不急。

    这事要不变应万变。

    先去解决刘莫邪,不能让历史重演。

    黄昏蛋疼的很。

    真是建文旧臣虐我千百遍,我待他们如初恋。

    没办法。

    谁叫我黄昏志在成为大明十大杰出青年——打造心中的盛世大明,需要大量人才。

    出门直奔锦衣卫。

    锦衣卫衙门不像其他亲军衙门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正门承天门,在千步廊西侧,毗邻五军都督府,与东侧的六部隔街相望。

    黄昏到后,直接求见纪纲,片刻功夫,庞瑛黑着脸带着几个校尉出现在大门,冷声道:“黄进士来锦衣卫作甚,是探监诏狱么,不用担心,你叔父好着呐。”

    陛下的旨意,谁敢给黄观上刑?诏狱里好吃好喝供着。

    黄昏嘿嘿贼笑,“来见纪都指挥使。”

    庞瑛侧身,阴阳怪气的道:“请吧。”

    能有好脸色才是怪事,因为黄金失窃案,庞瑛白白损失了二十斤黄金,哪怕跟着纪纲后捞了十几个二十斤,庞瑛依然肉疼不已。

    从来只有他从别人家拿钱摆平事情,哪有他拿钱摆平事情的道理。

    并肩走向都指挥使的公事房时,黄昏戏谑笑道:“庞镇抚使,你也别看我不顺眼了,那二十斤黄金,不过是物归原主而已。”

    黄昏始终认为黄金失窃案是庞瑛的手笔。

    因为他嫌疑最大。

    庞瑛脸上的肌肉抽搐,手上青筋虬结,恨不得拔出绣春刀一刀劈了眼前这束发少年,断我财路,此仇不共戴天,咬牙切齿的道:“你别欺人太甚!”

    黄昏讶然。

    看庞瑛这神态,那二十斤黄金真不像是他偷的。

    这事还得查查。

    纪纲大马金刀的坐在公事房里,也不请座,更没有让人上茶的意思,鼻孔朝天的说黄进士有何贵干。

    黄昏看了一眼庞瑛等人。

    纪纲挥手。

    他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哪会怕一个束发少年,就算黄昏想刺杀他,也得问他腰间的绣春刀同意不同意。

    我纪纲的绣春刀没生锈!

    黄昏自顾自的坐下,淡然的看着这位屠夫,道:“纪都指挥使还有闲心拿官威来压我,就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项上人头么。”

    纪纲哈哈狂笑。

    如今大明天下,只要陛下对我没杀心,谁能杀我。

    黄昏摇头叹气,“如今应天城暗涌潮动,纪都指挥使也是官场摸爬滚打的人了,难道没看出来,若是上元大火案陛下应对失策,大明就要变天,没有陛下的庇护,绣春刀上沾满了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