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490章

大明王冠-第490章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还好。

    冰块够多,加上各种棉絮隔热,再加上关外气候比较冷,朱高燧的尸体几乎相当于冰冻着运回的顺天,所以没有出现巨人观,也没有腐烂。

    不过也脱水了。

    因为血液早就凝固,所以朱高燧那具几乎是在沙场上锻炼出来的古铜色体魄,变得无比的苍白,默默的躺在棺椁里,再也无法看这世间繁华一眼。

    朱高燧死不瞑目。

    但黄昏可不敢让他的尸首睁着眼睛来顺天,所以早给他合上了,也给了朱高燧足够的尊重——毕竟死者为大。

    朱棣只看了一眼,就摇晃着差点倒下。

    幸亏康宁眼疾手快搀扶住。

    朱棣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呢喃着呼唤,“燧儿啊!”

    父子再相见,谁料已是阴阳两隔。

 第一千八十九章 总得有人买单

    诏狱里,一灯如豆。

    黄昏看着还算丰盛的晚餐,却没有什么胃口,下午时分,由薛禄亲自负责,仔细询问了关于朱高燧薨天的详细过程。

    黄昏一五一十的回答。

    全部按照事实。

    在这件事上,不要想着添油加醋说谎,一个谎言需要用另一个谎言来掩盖,那么迟早会穿帮,所以黄昏只说事实。

    当然,所谓的事实不包括他运筹帷幄的笼络兀良哈残兵的事。

    这事不能说。

    所以说的事实全部是朱高燧抵达长平后发生的事情。

    就像黄昏真的只是一位没有军权的布政司使在旁观整个事态的发生一般——也不算是完全的旁观,朱高燧一到长平就出兵进逼布政司,黄昏和朱阳被迫远遁这个事情也如实而言。

    这个在后续很好解释。

    或者说……这个事情也完全不需要解释,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本来就是朱棣默许的,他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情形。

    虽然事态的发展还是在掌控之中,但黄昏依然没甚情绪。

    人无远忧必有近虑。

    发生了今天这样的事情,他得考虑一下朱棣是否会报复,如果报复,妻儿都在应天,是否应该想办法把他们接到漠北去。

    这是一个隐患,还有一点,得更加仔细的思忖一番以后和朱棣的相处之道,又或者是不是应该提前让朱老板退休,让太子登基?

    这一次虽然有惊无险,但朱棣的强势确实让黄昏难以安心。

    但让朱高炽登基的话……

    也不见得能比朱棣好。

    朱家这三代君王,就没一个是软柿子。

    如果朱棣是万历,自己是张居正多好。

    正思忖间,巷道里传来轻轻地脚步声,一直沉浸于心事的黄昏也没察觉,直到那个人站在栅栏前开口问,黄昏才醒悟过来。

    慌忙起身行礼。

    栅栏外的人负手而立,眼神冷漠,“朕问你在想什么。”

    黄昏沉默了一阵,“想君臣相处之道。”

    朱棣,“哦?”

    挥手,示意薛禄打开牢门,跨步进去,又示意康宁和薛禄等人离去,非旨意不得进来,然后坐在黄昏对面,冷笑一声,“果然是锦衣卫的大爷。”

    以前纪纲执掌锦衣卫,你到了诏狱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现在薛禄执掌北镇抚司,你依然如此享受。

    这哪里是坐牢。

    权臣啊……

    简单两个字,却让朱棣感到万分无奈,有皇权,就有天子,天子终究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喜怒哀乐,那么对人待事也会有喜恶,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天子宠臣。

    这是历朝历代永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除非没有皇权。

    但朱棣真想不到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皇权,没有皇权统治的国家,岂非就像春秋战国一样,可那段乱世也还有个周天子。

    黄昏不敢坐下,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说了句心里话,“味同嚼蜡。”

    朱棣伸手一拂。

    乒乒乓乓一阵响,碗筷和饭菜洒落一地,“那就别吃了。”

    黄昏不以为意。

    你要理解,这是一个正在承受丧子之痛的父亲。

    黄昏沉默了一阵,从一堆东西里扒拉出酒杯,又将装饭的碗弄干净,拿起酒壶,给酒杯倒满酒,放在朱棣面前,给饭碗里倒了半碗,然后默默的喝了一口。

    朱棣漠然而默然的看着黄昏倒酒。

    犹豫片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黄昏再给他满上。

    放下酒壶,很是感触的道:“微臣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这感触,大概韦小宝在被康熙追杀时也有过。

    朱棣没说话,他其实知道,因为这样的事情就算现在不出现,将来也必然出现,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君王,绝对不会把黄昏这么强势的人留给太子。

    朱棣端起酒杯,又放下,从袖口里拿出一份案册,“详细过程,朕不想看,朕要听你亲口说。”

    黄昏沉默,缓缓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这才开始陈述。

    朱棣只是默默听着。

    当黄昏说完之后,朱棣眼神越发冰冷,“所以燧儿薨天,就是因为他在长平强征牧民的粮草和牛羊,导致兀良哈残兵叛乱?”

    黄昏点头,“这是事实,陛下可以着钦差去长平调查。”

    朱棣反问,“你这个布政司使是干什么的,兀良哈一片大雪覆盖的情况下,你布政司周边百里之内聚集了近万的残兵,你竟然不知道丝毫消息?”

    黄昏欲言又止。

    朱棣喝道:“说!”

    黄昏只得道:“陛下,这个事情你不应该问微臣,而应该去问李友边、梁道、王魁和赵彦杰四人,是他们想借兀良哈残兵的刀来杀微臣,如果不是他们,长平布政司周边怎么可能聚集那么多的残兵。”

    朱棣无语。

    这四人中,李友边、王魁和赵彦杰都死了,尸首埋在长平郊外。

    而梁道则人间蒸发。

    不用想,梁道肯定也已经死了。

    而且肯定是死在你黄昏的手上。

    也就是说,李友边四人策划的兀良哈残兵叛乱杀你黄昏的事情,已经死无对证,你黄昏怎么说就是怎么回事。

    黄昏却不苟同,“陛下若是有疑惑,可以去问长平布政司的吏员,在这次暴乱之前,他们全部被李友边等人拉拢,应该知道一些风言风语。”

    朱棣微微点头,“朕会去查的。”

    黄昏刚想说什么,朱棣却继续道:“如果查出来,兀良哈残兵和你黄昏有一丝的关系,黄昏,狠话朕也就不说了,朕会让你明白,何谓天子一怒!”

    如果你黄昏真的经营势力,并且联合兀良哈残兵杀了朕的三儿子,朕甚至不愿意杀你,但会让你慢慢体会一下亡妻、丧子、失女、灭族的痛苦。

    这比直接杀人更残忍。

    朱棣做得出来。

    但实际上,朱棣在说这句话时,并无杀意。

    他只是宣泄愤怒和悲伤。

    他终究是天子,终究理性大于感性,知道这一次三儿子的薨天,其实真正的责任真不是黄昏,但他必须宣泄他的愤怒和悲伤,朱棣更多的是内疚。

    现在是对黄昏说狠话,也许接下来就是对瓦剌那边的雷霆出击。

    总得有人为赵王的死买单。

 第一千九十章 永乐十三年动荡的一年

    朱棣的愤怒还压抑在心里,被他天子的身份禁锢,被他的理想禁锢,被作为一个千古大帝本身的素养所禁锢。

    也被理性禁锢。

    或者说,这不能称之为禁锢,叫压抑着。

    一旦无可压抑爆发出来,必然是天动地摇山河变色的历史大事件。

    以朱棣的血性,和他对大明朝堂的掌控力,如果真和昏庸君王一样不管不顾的发泄他心中的愤怒和悲伤,牵连下来杀个几万人都是很正常的。

    甚至可能屠尽兀良哈!

    大明当然有这个能力。

    就看永乐大帝想不想。

    不过朱棣终究是朱棣,是历史前十里悬名的千古大帝,丧子再痛,他也被各种因素束缚着,哪怕是面对黄昏,也依然保持着理智,独自承受着这种人生大痛。

    从这一点来说,朱棣确实是个恐怖的人。

    以上,是黄昏在从朱棣的话里,在他的神色里没有看见杀意时的瞬间感想,到了这一刻,刨除个人感情,仅从国家的立场上,黄昏的内心对朱棣没有恨意尽管这位君王肯定想过如何杀自己。

    反而越发尊敬他。

    朱棣眼中终究是家国社稷大于个人情感,而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无一不是名垂青史传唱千古的英雄人杰。

    不过黄昏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黄昏是臣子。

    黄昏的出发点来自于一句话:达者兼济天下。

    他虽然也有伟大的蓝图,也在实施这个蓝图,但从本质上说,还是满足了个人私欲之后的事情,因为黄昏站的位置不一样,导致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朱棣这么大的责任。

    君王,本就一肩承社稷。

    想到这,黄昏硬着头皮,面无表情的说了句:“我心本无尘,何惧笤帚拂,我也相信,此事尘埃落定之后,陛下依然会让微臣去完成未竞的事业。”

    朱棣默然无语,许久,才道了句你如何面对徐皇后?

    朱高燧终究是死在你面前的。

    黄昏唯有苦笑。

    朱棣遭受这等打击,身心俱疲,缓缓起身,“具体事情经过,等赵王的葬礼之后,朕再严查,这段时日,你都得在诏狱里,长平那边的事情,朕打算着人从延平和顺平过去暂代你的事务。”

    那边的人现在有经验。

    黄昏眼睛一亮,“陛下,不用如此麻烦,长平布政司那边如今有一个人才,是李友边和梁道等人死后,微臣从吏员将他提起来的,此人可当大任。”

    朱棣哦了一声,有些犹豫。

    这不就是你的心腹,难道我现在还要重用你的心腹?!

    黄昏立即解释道:“此人名叫刘絮,是范端培养的人才,家国社稷为先,微臣在长平也没有营党结私,陛下大可用之无妨,另外,陛下如果相信微臣,可以让范端的学生谢客赶回长平,谢客和此人搭档,最是合适。”

    朱棣冷笑一声,“谢客也在诏狱,他回不去!”

    实际上,朱棣打算在见过郑和之后,立即着人去往长平,将长平布政司的所有官吏押解回顺天,仔细审查赵王薨天的事情。

    黄昏闻言,知道朱棣的心思。

    不再劝说。

    这无可挑剔,作为一个君王一个父亲,朱棣这样的操作实属正常。

    京畿,应天。

    黄府。

    当赵王薨天于漠北关外长平布政司的消息传到徐妙锦耳朵里时,徐妙锦还没反应过来,依然全身心的在操持家务和教导一双儿女。

    她现在确实很忙。

    就在春节前后,卡西丽和乌尔莎都给黄昏生了个小子,双喜临门的黄府瞬间就变得忙碌的很,作为大妇,徐妙锦很是敏感,对这两个产妇很是细心,生恐别人说她小心眼。

    不过当午饭后看到徐辉祖来到府邸时,徐妙锦就知道出大事了。

    徐辉祖本来在中南半岛的战场上。

    因为中南半岛那边战事几乎快要落幕,吴哥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大明雄师踏上吴哥国土,几乎是被百姓夹道欢迎:欢迎大明雄师来平定战乱。

    满剌加那边,几乎不用打只不过形式还是要走的,大明雄师肯定要象征性的进入满剌加的王都,将满剌加的王权踩在地上。

    这有这样,满剌加才会真正的心服口服。

    所以徐辉祖在春节前就被朱棣从顺天下旨,从中南半岛撤了回来因为徐辉祖和黄昏的关系,朱棣也不愿意徐辉祖军功太过卓越。

    看见兄长到来,徐妙锦立即让正在和她聊天的穆罕穆拉将豆芽豆苗两兄妹带出去玩耍一会儿现在两兄妹的学习是个大问题。

    吴与弼自从去了翰林院和国子监太学后,几乎是废寝忘食的投身于教育事业,在府邸中的日子屈指可数,为此张红桥还很是怨言。

    觉得她自己守了活寡。

    徐妙锦看了看娑秋娜,徐辉祖笑道:“无妨,此事娑秋娜知道也无妨,毕竟我相信你们不是同林鸟,大难来了也不会各自飞。”

    三人在书房落座。

    徐辉祖没有旁敲侧击,直言道:“长平那边的事情,三妹你可能没深思过,但为兄清楚,这件事是陛下在试探妹夫,不过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问题有点严峻,赵王死在长平,不管事实如何,至少陛下和满堂臣子都会认为是黄昏杀了赵王。”

    徐妙锦脸色一变,“那怎么办?”

    徐辉祖笑道:“我倒是不担心妹夫,他既然敢下手,想必早就筹谋好了,也能应付陛下和都察院那边,我现在担心的是姐姐,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又遭受这丧子之痛的打击”

    又压低声音,“另外,今年必然是朝堂震动的一年,随着长平那边的事情传到关内,和妹夫牵连比较深的部门,比如医疗改革司,货币改革司、农业部、道录司,已经和时代商行有所牵连的官员,包括锦衣卫南镇抚司,所有的官员,都会人人自危,我估计很多事务都要停下来,直到长平的事情尘埃落定,另外,赵王死后,太子势力又要膨胀,之前附庸赵王和汉王的臣子,又要考虑重新站队,所以今年的朝堂必定的动荡不安,但真正的危险还是来自于汉王,朱高燧的死给他敲响了警钟,我估摸着他会疯狂的报复妹夫,所以咱们必须未雨绸缪。”

    最后道:“其他的先不提,我们还是先去一趟坤宁宫罢。”

    这个时候,必须去看看徐皇后。

 第一千九十一章 患得患失的朱高炽

    坤宁宫中,徐皇后已经卧榻,在得知赵王薨天之后,大明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便捂着心口晕了过去,太医院一阵忙碌,所幸无大碍。

    在乾清殿处理政事的朱高炽丢下手上所有事情,原本臃肿不堪的身躯,竟然在那一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不需要人搀扶就一路小跑来到坤宁宫。

    得知母后无恙,朱高炽一屁股坐倒在地,没个两三刻是站不起来的了。

    太子妃张氏带着朱瞻基也来了。

    后宫大大小小的贵妃美人、嫔妃也纷纷跑过来表达对徐皇后的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