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90章

大明王冠-第90章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了几句,徐妙锦脸上便红得能滴水。

    老妈子是在教她新婚夜洞房的事。

    这在封建时代很正常。

    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有几个像徐妙锦这样想出门就出门的,大多在出嫁之前,都被关在闺房里,根本没机会接触男女之事,也很少有各种秽书,是以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

    所以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前,会有老妈子专门讲解。

    比较有意思的是公主出嫁。

    似乎在唐朝时期,公主出嫁前几天,会专门派一个陪嫁宫女去登机体验一下,俗称试机。

    试机之后归来,那宫女就会把当夜的事情详细的告诉公主、主管这门皇家婚事的宫中管事,然后再根据宫女的试机体验决定要不要继续下嫁。

    若是驸马这尊飞机太弱,給了油也无法起飞,那自然不是嫁的。

    若是驸马这尊飞机太强太大,不给油都能起飞,试机人在过程中被颠簸得死去活来,公主也要考虑还要不要继续下嫁。

    当然,这两种情况都很少见。

    所以公主也很可怜,一架私人飞机,她往往不是第一个登机人。

    再当然一点,能娶公主的大多不是寻常人家,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早就在自家丫鬟身上献出了青春的第一次印记,在成婚的年纪时,已经身经百战阅女无数。

    公主怎么都不可能是第一人。

    所以穿越到古代,一定要当大官人,若是平民,基本上完蛋。

    徐府也是高门大户。

    但还达不到公主那个档次,总不能让绯春去试一下黄昏吧。

    于是按照规矩,找了个老妈子来给徐妙锦讲解那些事情,免得新婚之前什么都不懂,白白浪费了人生最美好的一夜春光。

    徐妙锦虽然经常出门,但她还真不懂这些事。

    毕竟大明民风不如唐宋开放。

    是以老妈子说,小姐呀,到时候可能会有点痛,你要忍一忍,等过一段时间,身体适应过来有反应了,就能享受之美……

    这些话羞臊得徐妙锦抬不起头。

    然而……

    那老妈子为了消除徐妙锦对第一次男女之事的恐惧,极尽美好词汇的描述巫山之美,说得天花乱坠,只差不会当场飞升仙境了……

    单纯的徐妙锦被忽悠后,心里小鹿乱撞的同时,竟然有点小雀跃。

    还是太天真。

    实际上根据后世的资料研究,全世界的男女之事上,女方能享受到到中的那种仙境感受者,不到百分之十。

    大多时候都是男人一哆嗦而女人意犹未尽。

    门外。

    绯春撑着脸坐在台阶上。

    她知道屋内在说什么。

    她是个丫鬟,接触下人比较多,也听了很多,是以比徐妙锦知道的多,对接下来的婚礼,绯春多少是有些拒绝的。

    她不喜欢黄昏,至少她主观上是这么认为的。

    她现在很害怕。

    如果作为陪嫁丫鬟过去,要不了一个月半个月,黄昏在和小姐腻歪够了后,肯定要把目光放在她身上,要知道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

    那时候她是去暖床呢还是不去?

    绯春也不知道。

    她不想离开小姐。

    可这个代价似乎有点太大,这意味着自己这一生,都不会有名分。

    绯春太清楚一件事:所有的姑爷都不会对陪嫁丫鬟倾注感情。

    只有肉欲。

    绯春当下很忧郁啊。

    是当下,不是裆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眠之夜

    十二月二十三傍晚,徐皇后从坤宁宫离开紫禁城,来到徐府入住,随行的只有几个宫女,明面上没有护卫,但暗地里还是有的。

    徐皇后入住之后,亲自操持徐妙锦的婚礼诸事。

    一句话:不能丢了徐家的面子。

    又把徐辉祖夫妻,徐膺绪夫妻叫过去,灯下磋商了许久,最终还是徐杨氏提出,说黄昏的聘礼极重,咱们的嫁妆有点压不住他啊,三妹以后在黄家怕是抬不起头。

    徐皇后眼睛一转,“再给五十亩良田?”

    徐辉祖干咳几声,没表态。

    徐皇后懂了。

    当机立断,“再给五十亩良田罢,等过几日,我去找陛下,既然辉祖已经解除圈禁,怎么着也该安抚一下徐府的人心。”

    血浓于水。

    徐皇后终究还是惦记着徐家。

    又问徐杨氏,“这样能否匹配上黄昏的聘礼?”

    徐杨氏笑着说差不多了罢。

    徐皇后忙碌了一晚上,有些困倦,强打起精神,“从远处赶来的亲戚,可曾安排好了,吃宿方面,因为我在,导致他们不能住徐府,你们选的客栈可还好?”

    徐膺绪笑道:“长姐放心,陛下已经交代过,说既然是长姐您的亲戚,可让他们暂住贵宾馆,下午都已入住。”

    徐皇后笑意吟吟,“他怎么没给我说。”

    徐膺绪的老婆乐道:“陛下这是润物无声,给姐姐你惊喜呢。”

    徐皇后越发高兴。

    还是不放心一些事,“酒席方面可曾检查,不要逾格,但也不要寒酸了,给小孩儿发的红包准备够了没,糖果一定要多,发不完没关系,我带回去给宫里其他妃嫔、宫女,也沾沾咱徐家的喜气,乐班可别选草台班子,一定要京畿最出名的——”

    徐膺绪又道:“这个真没办法了,京畿最有名的乐班和戏团,都被黄昏那边请了去,咱们只能将就一下了。”

    徐皇后微恼,“哎——”

    不甘心。

    别到时候咱们徐家弄的没有黄昏那边好,传出去她这个当皇后的姐姐也么面子。

    絮絮叨叨了半个时辰。

    徐皇后最后把徐膺绪夫妻和徐杨氏催走,留下徐辉祖,又示意身旁的宫女去门外守着,这才压低声音道:“我出宫时,陛下刻意来了一趟坤宁宫,他多次提及,让我小心,怕是妙锦的婚事会发生什么不可测的事情,辉祖,你小心着些,多点心眼。”

    徐辉祖沉默了一阵,“今年的年关不好过,没有喜庆,会死很多人。”

    徐皇后一惊。

    徐辉祖解释道:“之前陛下针对朱允熥等人的手段,其实是在逼迫梅殷,加上近几日京畿城内城外的安防变动,如果弟弟所料没错,明日婚宴,陛下会去黄昏府邸喝喜酒。”

    徐皇后不可思议的捂嘴,“会有人刺杀吗?”

    徐辉祖叹道:“谁知道呢。”

    刺杀是小儿科,最有可能的,还是京畿城内外的京营出变故,配合婚宴这边的刺杀,则有可能一举推翻朱棣。

    又道:“这件事胜算难说,不过陛下敢出大内,想来有把握,姐姐你也别太担心,无论结局如何,弟弟都不会让你受到任何委屈。”

    徐皇后不说话了。

    许久,才抬起头,泪光隐隐,“辉祖,他是你姐夫啊。”

    徐辉祖苦笑,亦是许久才说了一句,“我知道。”

    徐皇后破涕为笑。

    有这三个字就够了,弟弟说出这三个字,就说明他已经认可了朱棣为帝,虽然不知道他是如何转变心态的,但只要徐家齐心辅佐夫君,则一切都无所畏惧。

    徐辉祖起身,“你早些歇了吧,事情要到明日才会水落石出,今夜不会有任何危险,只是想来苦了咱三妹,新婚第一夜,就要独守空房。”

    徐皇后愣住,“黄昏也参与了?”

    徐辉祖边走边嗯了一声,“这件事主要是北镇抚司参与其中,黄昏作为陛下的宠臣,不可能猜不到陛下的心思,所以明日的婚礼,他肯定不会让南镇抚司闲着。”

    转身关门,“歇了吧,明日会很累。”

    婚嫁喜事,历来累人。

    ……

    ……

    北镇抚司衙门,灯火辉煌彻夜不熄。

    锦衣卫都指挥使庄敬,北镇抚司镇抚使李春,指挥佥事王谦,指挥同知袁江,以及赵曦等几个锦衣卫指挥,紧紧围绕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纪纲。

    众人面色凝重。

    锦衣卫负责的工作中,有一项重中之重,天子的安防工作。

    须知锦衣卫的前身是亲军都尉府。

    纪纲目光森然的盯着众人,“明天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暂时放下和黄昏之间的恩怨,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陛下的安危。”

    庄敬不解,“咱们是放弃对黄昏的针对了吗?”

    有件事,确实让北镇抚司一众人寒心。

    之前梅殷心腹统率的永宁卫,通过雷霆行动破了张扬等反贼势力,有张扬和刘思清指证,泉州百户所百户周胜然佐证,黄昏的明教身份板上钉钉。

    就是这样,朱棣都没有杀黄昏。

    换成纪纲或者其他臣子试试,脑袋早挂在午门上示众了。

    结果连周胜然都被关入南镇抚司诏狱。

    陛下更是对张定边还活着一事无动于衷,对黄昏的明教身份,亦是再没有提及,这在庄敬心中,无形之中把黄昏塑造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宠臣形象。

    纪纲摇头,“怎么可能,从庞瑛死后,我和黄昏之间注定是你死我活。”

    其实不是因为庞瑛。

    而是面子。

    你黄昏不给我面子,那我就用你的血来找回面子。

    指挥同知袁江道:“最近的安防变动确实有点不同寻常,北镇抚司这边就不说,我们最是清楚,但是京营那边的调动,表面上看起来抽调到京畿和城内驻防的全是陛下的心腹,但据我们的线报,陛下的某几个心腹,其实已经被人收买、胁迫了。”

    纪纲颔首。

    袁江问道:“也不知道陛下是否知道。”

    纪纲笑了起来,“我没上报,赛哈智是被咱们排挤无从得知,黄昏的南镇抚司那群废物更是查不到这些东西,内官监的郑和根基尚浅,肯定侦缉不到这些秘密,所以陛下不知道。”

    众人大惊。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片夜色各色心思

    北镇抚司镇抚使李春立即道:“那此事太过危险,若是明日出半点差池,咱们在座的诸位,都得掉脑袋,应该连夜入宫觐见陛下!”

    说完就要起身。

    他现在负责北镇抚司,而这些事就是北镇抚司的职责,到时候出事,死的第一个人就是他。

    纪纲一把将李春压了下去,“急什么!”

    李春愣住。

    纪纲冷笑一声,“有些事,陛下不知道,不代表他想不到。”

    缓缓扫视众人一眼,“如今形势如何,大家心知肚明,黄昏从一个白丁到从四品的南镇抚司镇抚使,竟然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擢升速度,不说将来有没有,至少在前朝旧事中,几乎不曾出现过,若是继续下去,要不了几年时间,黄昏就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祸国奸臣,诸位可曾想过,到时候他会饶了我?”

    看向李春,“会饶你?”

    李春讷讷不言。

    看向庄敬,“会饶你?”

    庄敬苦笑。

    看向王谦、袁江,“你们能侥幸?”

    看了一眼赵曦等锦衣卫指挥,“嗯,倒是不会在意你们,但我们这些高个的顶天的人倒了,黄昏的人掌控锦衣卫,你们有什么好下场?”

    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打了个寒噤。

    纪纲阴恻恻的笑着,“所以,明天的事情,必须发生,也只有发生了明天的事情,我们才能证明给陛下看,锦衣卫在我等手上掌控,对他而言是何等的安全,这就是我不上报的原因,诸位难道没有信心,率领我锦衣卫大好男儿,破了明日的动乱?!”

    顿了一下,“明日是徐妙锦的大婚之日,但若是可能,没准也是她守寡之时!”

    话到此处,杀意潇湘。

    李春是在场众人中胆子最小的人,当然不是他胆小,实际上李春的胆子很大,只是之前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变得胆小了。

    李春历来和庞瑛关系较好。

    庞瑛死后,应天府衙向宝着人请了李春去帮庞瑛收尸。

    在看到庞瑛尸首的那一刻,李春就畏惧死亡了。

    闻言不甘心的道:“可我们万一没控制住局势,到时候陛下出点什么状况,咱们谁背得起这个责任,又万一,这天换了颜色——”

    纪纲怒喝,“休得胡言。”

    李春噤若寒蝉。

    纪纲缓和了一下口气,缓缓的道:“别小看了陛下,我们等着看就是,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保护陛下,证明我们对他的作用;二,有机会就弄死黄昏。”

    看向众人,“懂了没?”

    众人不由自主的点头。

    谁不怕纪纲?

    别说其他人,就是现在是纪纲顶头上司的庄敬,也依然畏惧纪纲如毒蛇。

    纪纲起身,“按照先前计划,行动!”

    众人立即出门。

    这一夜,京畿城内的北镇抚司缇骑倾巢而出。

    ……

    ……

    同样的夜色下。

    一座书房。

    当书房里最后一个人离开后,梅殷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只是默默的看着灯火如豆,思绪飘得很远。

    明天。

    一切都看明天。

    梅殷不是不知道,朱棣的种种手段都是在逼自己出手。

    可他没有办法。

    只能出手。

    束手待毙还是垂死一击?

    梅殷选择后者。

    垂死一击,总存在机会,束手待毙,那就真的没有任何活路。

    朱允熥三兄弟的死活,梅殷可以不在乎。

    但他在意朱文圭的死活。

    若是朱文圭都死了,那么朱允炆一脉再无后人,而他梅殷,也就彻底失去走向人生更辉煌处的机会——朱允炆活着的话,也还行。

    问题是现在全天下没人知道朱允炆在何处。

    梅殷甚至一度怀疑,朱允炆是不是早就死了,是朱棣故意放的风出来,目的就是为了用朱允炆做诱饵来肃清建文旧臣。

    只是转念想想,朱棣不会出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庸计。

    梅殷有些后悔。

    早知道今日,当日拥兵四十万坐镇淮安时,就不应该作壁上观,而是直接率领雄师勤王,拦住朱棣入应天的计划。

    只要朱棣不入应天,朱允炆的那些臣子如黄观之流,募兵之后就能回援。

    朱棣他拿什么来称帝?

    可世间事没有后悔药。

    今日困境,是他梅殷的一念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