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921章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921章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说笑了,在下此来,就是为了解释此事,希望大家能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尽快停止现在这种无意义的冲突。”
    “误会?无意义的冲突?这个。。。曹操还能再无耻一点么!”
    “大人慎言。”
    “呵呵,好吧,曹操还能稍微厚道一点么!”
    “哈哈。。。。”
    “嘻嘻。。。。”
    方志文身边的宇文伯颜和太史昭蓉都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珈蓝也使劲的憋着笑意,雪白的脸上多了两朵红云,钟繇也是哭笑不得,方志文喜欢开玩笑他是了解的,不过这个玩笑却太让他尴尬了。
    “大人说笑了,说笑了!呵呵。”
    “好吧,不说笑话了,一提起曹操,就是个笑话啊!这么说吧,我觉得现在在东海、下邳,还有庐江等地抢得很快乐,众多异人也很快乐,那么,钟大人忽然来说不玩了,这有些不厚道吧!”
    “扑哧。”这下连珈蓝也笑喷了。
    钟繇尴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方志文也太直白了,不过也好,这样倒是省时间了,事实的本质就是如此,现在幽州军玩得很高兴,异人也是,那么曹操如果没有手段来结束这一切,就需要掏钱了,花钱买平安嘛!
    “这个。。。丞相大人当然是有诚意的。”
    “诚意,嗯。。。袁绍也很有诚意,并且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与我瓜分中原,他要西北边,东南边给我,你觉得这个诚意如何?”
    “大人万万不可!”
    “哦?为何呢?”
    “首先是名不正言不顺,这袁绍狼子野心,从来都不遵奉朝廷,而大人却是自承汉臣的。。。”
    “等等啊,此汉臣非彼汉臣,在下乃是汉人的汉臣,却不一定是天子的汉臣,这点钟大人要明白。”
    “呃。。。是在下失言了,不论如何,大人也不会做袁氏的臣属,更不会希望大汉分崩离析重现战国吧!”
    “嗯,还有呢?”方志文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示意钟繇继续说下去。
    钟繇咽了一口唾沫,对方志文的态度有些不摸底,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其次,袁绍与大人接壤,所谓的远交近攻,这是不二的战略法门,大人若是与袁绍结盟,岂不是远攻近交,背其道而行之,长此以往,必然是养虎为患的局面,智者不为也!”
    方志文笑着继续点头:“还有么?”
    “还有,丞相大人有言,若是方大人能与丞相合作击败袁绍,则冀州也可划归方大人管辖,未来并州也可按此办理,双方隔河而治,从此丞相居于中,恢复礼制励精图治,大人居于外,开疆拓土宣扬王道,岂不美哉!”
    方志文笑了,曹操画了一个好大的大饼,看上去真是美味诱人,隔河而治,那就是南北分治了,说起来,北方的地盘更大呢,何况长江以南也不是曹操的地界。
    曹操的算盘打得不错,如果方志文同意,那么将来方志文在黄河以北折腾,而曹操则安心的对付刘备和司马防,将来形成南北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对曹操来说是满意的。
    可是,方志文不满意啊,方志文要的是整个的大汉,不想要一个跟自己势均力敌的存在,更何况,曹操背后的倭人实在是讨厌,因此,方志文是真心倾向于与袁绍合作,先将曹操摧毁,然后将袁绍压过黄河以南,中原成为司马防、刘备和袁曹操四方。方志文则抽出手来慢慢的整治并州,在大汉的北方建造一个空前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为将来统一大汉做准备。
    “哦,这个主意听起来很不错啊,这就是曹操的诚意么?”
    “正是。”
    “不过,这个诚意有些空口说白话的意思啊,钟大人莫非以为我这么好骗?”
    “呃,大人误会了,在下哪敢骗大人,丞相大人自然也有实际行动。”
    “那是什么实际行动呢?别说钱啊,我不缺那个!”
    “是,是。。。人口,只要大人能停战,并且退回之前的实际控制区,那么丞相大人将会将中原失地的人口,向北迁徙!”
    “哦,这个倒是有些讲究了,那么数量呢?别说数十万啊,那太。。。少了!我军每月从瀛洲俘获的百姓都超过三十万。”
    钟繇脸红了,这不是惭愧,而是着急,人口的事情可是他自己自做主张的,现在却被方志文死死的咬住了,而且还狮子大开口,钟繇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了,这何必呢!这不是两边不讨好么!钟繇追悔莫及。
    方志文看着钟繇面红耳赤的样子有些好笑,知道这个老实人恐怕是自作主张了,方志文也不在逼迫钟繇,再逼也没啥用,再说了,钟繇承诺的再好,曹操这种无耻的人照样可以一推二五六。
    “好吧,看来钟大人在这件事上也做不得主,你回去跟曹操联系一下,就说我说的,没有百万人口,不要谈停战,或者等我自己那够了,玩累了,就自然会回来了,说起来,我现在对中原真没什么兴趣。”
    钟繇闻言大大的松了口气,感激的看了方志文一眼:“大人见谅,在下一定会如实转告曹丞相。”
    钟繇退了出去,出了方志文的府衙走了一会,钟繇忽然品味出一点问题,方志文说得是‘现在’对中原没兴趣吧,肯定是‘现在’吧,这个要告诉曹操么?钟繇忽然犹豫了。(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江永展能经营汉中
    张梁一战而定汉中,而且仗仗精彩,这不但大大的鼓舞了黄巾军上下的士气,也给司马防和刘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之下,这两个人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司马防派司马朗出使汉中,连哄带吓,目的就是要张梁老老实实的呆在汉中,千万不要北上,向西向南司马防管不着,但是一旦北上,司马防就不答应。相反,如果张梁合作的话,司马防就答应开通散关来往的商路,与张梁正常贸易。
    这事张梁求之不得,但是在江永的怂恿下,张梁还是撒泼耍赖愣是让司马发从散关下将部队撤到陈仓,张梁才装作勉勉强强的答应了司马防的条件。黄巾军越是如此虚张声势,司马防反倒觉得黄巾军是真的没有北上的意图,所谓不能示之以能,如果黄巾军不怕,又何必非要司马防退军六十里呢?
    刘焉则不同,一来他的身体是每况愈下,当初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雄心壮志都被黄巾军漂亮的几场战斗给打消得干干净净,对待黄巾军的态度也从轻视变为恐惧;二来,刘备在东边也不老实,总是借着追剿山贼之类的借口,向着巴东和涪陵渗透,鬼鬼祟祟的像是在试探刘焉的反应。
    两害相权,刘焉觉得刘备更可怕,张梁说来说去还只是个比较大的贼头,从地理环境上看,北边的汉中想要过来,一个是翻越米仓山进入巴郡,另一个就是走剑阁进入梓潼。这两条路都险峻异常,只要在这些道路上布置一些哨卡,就能将来自汉中的威胁轻易挡住。相反,东面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刘焉将重兵向东配置都向东调,只留下高沛防守剑阁,基本上对汉中就是个关门谢客,眼不见心不烦的状态。
    对于黄巾来说,现在南北皆安。东边的刘备是潜在的盟友,还在不断的输送点物资什么的,鼓动张梁继续向南去骚扰刘焉。张梁也高兴的虚与委蛇,至于西边,那都是连绵的山区,虽然也有汉人居住。但是比例不大。更多的是羌族各部,这些蛮族现在并不团结,也没有向东侵袭的**,算是暂时相安无事。
    外事既安,就要开始解决内部事务了。
    “二将军,虽然我们现在还暂时不具备建国的条件,但是建立自己的规章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这个。才有利于未来长治久安,才有利于咱们黄巾军将来的发展。”
    江永在议事会议上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顿时将在座的众位都给难住了,在座的诸将若是说打仗,那个个都能眉飞色舞的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说到治国安邦,顿时都哑巴了。
    “这,这有必要么?”
    赵弘有些迟疑的说道,其实说这话他自己都心虚,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原来一直是在战争状态下,大家也没有想那么多,所有的事情包括生产生活,都要向战争倾斜,一切都是为了战争服务。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黄巾军有了自己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战争也从大规模全民战争,转向了专业化的战争方式,在这种状况下,再将一切都军事化就说不过去,正如江永所说,这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
    不等江永说话,张曼城抢先道:“我倒是觉得军师的话非常对,现在我们有家当了,不再是山贼,就应该好好的经营这个家当,人家三将军和张燕兄弟立国筑典,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长长久久的发展下去,我们虽然暂时还不能建国,但是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能因为咱们不擅长治国就躲着,二将军,您说呢?”
    “嗯,有道理,连老百姓都知道持家经营,咱们也不能乱糟糟的没个规条,再说了,过去那一套长久下来,已经在民众中颇有怨言了,在这么下去,恐怕要离心离德了,何况咱们新得的人口比老人还多,没有新的、受百姓支持的政策,那是不能长久的!”
    江永赞赏得看了张梁一眼,张梁不愧是走群众路线出身的,知道争取百姓支持的重要,有这个认识,江永接下来准备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就相对容易了。
    “二将军所言甚是,没有民众的支持,我们黄巾军早就完蛋了!”
    “呵呵。。。那么如今要立规矩是没错,只是,你看看我们这些人,能立出什么规矩呢?”
    江永微微一笑:“二将军所虑不能说不对,但是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哦?什么办法?”
    张梁的疑惑也是众将的疑惑,大家都或好奇或警惕的看向江永。
    “这简单啊,咱们自己没本事做规矩,但是咱们能学啊!近的有长安、荆州、谯县,远的有幽州、乌兰和太平,这些规矩都是现成的,咱们看看哪一个合适,拿过来因地制宜的一改,不就成了咱们的规矩了!以后若是再有问题,边执行边改就是了,没有各位想像的那么艰难!”
    “好!好办法!”张梁立刻拍手赞成,他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规矩不能不定,可定规矩这种事情自己不拿手,别的将领也浑浑耗耗,若是都交给江永,心里又觉得不安,现在江永提出了一个拿来主义,立刻就得到张梁支持。
    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少,也都松了口气,那些原本就支持江永的更是不会反对,于是大家一致通过了拿来主义这个好办法。
    接下来,就是研究该采用谁家的规矩为蓝本,然后再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了,江永早就做了准备,将这些势力的政治结构都搜集了来,还有网络上各种专家在进行的评论辑要,江永也不嫌麻烦,费时好几天,一个个的将这些政治结构和制度都解释给大家听。
    这事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即使再枯燥,这些人也都打起精神仔仔细细的听了一回,也学习了一会,让江永和张梁意外的是,经过这事,大家竟然都涨了不少的政治经验值,而且都开始好学起来。
    “长见识了,经过军师这么一解说,我才知道原来政治和治政是这么一回事,原本以为是脱了裤子放屁的事情,现在看来那是片刻不能离开的东西啊,这里面的学问可真大啊!”
    “可不是么,原来一个政策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能够最终决定国家的组成形式和发展方向,这就是属于战略吧!”
    江永笑道:“二将军说得没错,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国家战略。”
    “如果按照军师的说法,我那兄弟的政治结构是在回归旧制度,等于是将大兄的一切努力都抛弃了,而张燕的制度相对理想化,是一条难走的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折衷一下呢?”
    江永笑着点头道:“自然是可以的,其实幽州的政治结构就是一种折衷,不过幽州更倾向于几个阶层的共荣共生,以及阶层的之间的自由转化,运作起来需要更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勉强,我们可以在幽州的政治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让它尽量的简单一些,让我们先运作起来,然后再慢慢的完善。”
    张梁心里一凛,幽州的政治结构本质如何,江永可是说过了,那是一种类似共和的结构,也就是权力的分配比较平,这个张梁很难接受。
    江永瞥了张梁皱起的眉头一眼,眼睛眨了眨继续道:“我们可以维持现在的上层政治结构,然后加强底层百姓的自治程度和监督权力,沿用幽州的土地和经济政策,适当的提高一些税赋,然后加大对底层百姓的扶持投入。。。。”
    张梁松了口气,只要江永不动自己的权力,那么就好说,其他的众将也松了口气,只要江永不动他们碗里的肉就好说,至于将来加大监督力度,这个只要公平,大家到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现在他们手里的权力还不多,利益也不多,所以,执行起来相对要容易得多。
    如果方志文和他参谋部的那些聪明人在这里,肯定直接就笑喷了,这江永玩得是温水煮青蛙啊,只要定下了土地不可交易的规矩,张梁的政策就会被这条规矩逼的不得不走上跟幽州一样的道路。
    但是,能不能走下去可就不好说了,制度再好也是人来执行的,江永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能不能成,谁也不敢下结论。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研究,江永带着一帮子土包子,愣是整理出了一套规章法典,这被后来的人们称为汉中法的一整套政治经济政策,也有人说是简化的版的幽州法。
    不管怎样,反正这套汉中法开始推行了,由于这套规章对百姓的好处是很大的,加上汉中的世族已经被彻底的摧毁,而且汉中原本就被五斗米教进行过类似的合作化管理,新的法规跟这个倒是有些类似,于是推行汉中法意外的顺利,一时间汉中大地上也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
    另一方面,张梁在汉中立法,说明了张梁完成了从流寇向地方政权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黄巾阵营玩家开始回归中土,在汉中扎根,这也给汉中的建设加了一把力。(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刘焉病重刘表起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