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乒乓生涯 >

第138章

乒乓生涯-第138章

小说: 乒乓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球完全弹起来就给它拍回去,等于是打乱了加藤幸平的打球节奏,让对方的防守再也没有一开始那么轻松,自然也就没有了反攻的余地了。

    加藤幸平的反攻受到抑制之后,就很难对周涛产生实质性的威胁,被周涛连连得分,不过周涛也因为自己打球的方式不是很熟悉而产生了不少失误,但是总得来讲还是占据了优势的。

    后来加藤幸平又尝试了在周涛快攻的强压下强行反拉的方式,不过即使不算他失误的可能性,就单说如果他拉上了,也会被周涛顶着再次快攻,节奏上根本就跟不上周涛的节奏,这样一通比赛下来,加藤幸平突然就被打得有些懵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为什么周涛在短短几分钟内再次变强了?

    李亮坐在场边,脸上挂着微笑,他从周涛的背影中看到了当年的张羽。

    想当初张羽的打球战术方式就和周涛比较相似,不过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如果张羽面对加藤幸平这种对手的突然的战术转变,根本不需要教练来提醒,很快就能找到应对之策。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李亮在心里想着。

    不过他将目光转向了一直在窃窃私语的张冠羽和王硕两人那里,觉得这个定论貌似也不那么适用了。

    国家队未来可期啊。

    李亮在一边感慨不止,张冠羽和王硕两个人的交流也一直没停。

    “你不用说了,我已经清楚了。”王硕笑道,“就是在一块这么长时间了,你中午忍不住,打算跟叶如玉表白了呗!”

    “嘘!”张冠羽急忙作出噤声的手势,“看破不说破!”

    “你小子,胆子还真小,平时看着人模人样的,到了关键时候就怂了?”

    “咋说话呢?”张冠羽说道,“我这叫……”

    “你这叫啥?”

    张冠羽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褒义词来形容自己的这个情况。

    在省队那段时间,是真的没好好学习。

    “哈,就是胆小吧?谈个恋爱啥的嘛,何必如此?”王硕打趣道。

    “切,不用你说,你只管愿赌服输地办事就行了。”

    “行行行……”

    “还有撮合曹安杰和黄秀敏的事情,也交给你了。”张冠羽说到这儿又有些幸灾乐祸。

    “行……”王硕没精打采地答应,“但是我可不能保证一定能办到。”

    “但是你必须要尽力。”

    “放心吧,我现在已经有计划了。”

    “行了,咱们不说别人了,”张冠羽忽然话锋一转,“说说你吧,王硕,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就不考虑考虑找个对象啥的?”

    “哎哎哎,我说,你别往我身上扯啊,我还年轻,自由自在的日子还没过够呢!”

    一直在他们前面坐着观赛的杨律仁听到这儿实在忍不住了,回头说道:“哎!行了行了!你俩点到为止!世锦赛赛场上呢!不好好看周队比赛,一天天的心思都放在哪儿啦?”

    两个年轻人这才悻悻然地闭上嘴,不再吭气了。

    周涛和加藤幸平的最后一局比赛结束得非常快,最终周涛以十一比七的比分取得了的胜利。

    双方握手的时候,加藤幸平紧紧攥着周涛的手半天都没放开,眼神里的情绪很是复杂,这大概也是老对手之间的默契吧,周涛就任由他多握了自己的手一会儿,直到对方松开手,这才回到队里坐下,穿上外套,等着看队友的表现。

    第二场出战的就是张冠羽了,而他需要对阵的,恰巧就是日本队的天才削球手,年仅十八岁的小林良平。

    打削球手张冠羽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在近来国内外的大大小小的赛事中,自己对付过得各种各样的削球手也很多了,他们的套路和打法都摸得差不多了,只是张冠羽很清楚小林良平绝对不是自己之前遇见过的那些欧洲国家中东国家的削球手能够比较的,对方实力很强,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开局还是练球,双方练习了简单的正反手对攻之后,小林良平又练习了一下正反手得近削技术,之后又缓步退台,开始远削。

    小林良平正手使用海绵质无弹性软胶面,反手为长颗粒胶皮,也就是所谓的长胶。

    这种胶皮的使用可以让削球手的实力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尤其是正手所采用的最新技术,削球过程中带来的流畅感实在是难以言表。

    练球过后,就到了正式比赛的开始了,由张冠羽率先发球。

    老规矩,还是以一个比较有冲劲的下旋球发向对面的反手位。

    这种顶的方式其实也给进攻带来的很大的难度。

    不过小林良平也不进攻,只是用反手软颗粒长胶加力推挡一下,变将球推了过去。

    张冠羽毫不犹豫地侧身就是一个正手前冲弧圈球。

    小林良平反应同样快得吓人,手臂如同闪电一样伸出去,后摆一下之后接上球的落点,而后在乒乓球下落到接近地面的位置时球拍正好与乒乓球摩擦,让其如同被云雾拖起一样飘上了案。

    张冠羽对此当然不会着急,一个滑步再拉。

    要说削球选手,不管是打那种类型的,最惧怕的就是弧圈球的强烈旋转,很多削球手都因为没办法掌控住剧烈旋转的弧圈球而导致失误。

    张冠羽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球拉转,不但如此,还要拉出旋转的变化来!让对方琢磨不透,再加之落点和力度的变化,才能达到防不胜防的地步。

    因此,张冠羽和小林良平打球,突击时多用前冲弧圈,而平时就站在中台甚至近台进行高吊提拉。

    这一球就是很典型的提拉,并且是非常纯粹的上旋球。

    乒乓球在强烈上旋的过程中,由于气流产生压强的关系,会有一个向下的加速度使其下沉,可以帮助避免出界,这也是很多运动员为了更加稳定地上案而非出界所做出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

 第306章 思考

    面对张冠羽的拉球,小林良平丝毫不慌,反手再削。

    反手长胶削球,又是向下摩擦,过来的球不怎么转,张冠羽并不畏惧这种变化,快速地挪动脚步用前冲弧圈变线进攻对方的正手位。

    而这种进攻又一次被小林良平一个回身用正手削球轻松化解,接着他便开始一点点退台。

    张笑风再拉,小林良平再削。

    张冠羽改变球拍角度,改变拉球的旋转,小林良平再削。

    张冠羽再改变拉球落点和旋转,小林良平中午不慎削下网了。

    张冠羽终于赢得一分。

    一分赢的如此不容易,张冠羽觉得自己的这场比赛前途迷茫啊。

    不知道为啥,周涛、杨律仁他们几个都特别喜欢打削球手,可是张冠羽觉得,削球手才是最不好打的,先不说容不容易得分,关键是费劲呐!

    自己这边累得气喘吁吁的,半天了也就得那么一两分,人家就光顾削就行了,相对于自己这边来说轻松得不止一点。

    接下来张冠羽还有一次发球机会。

    将球高高抛起,张冠羽发出了一个速度非常快的侧上旋球,直顶在小林良平的反手位角落,让他很不好发力。

    不过小林良平只是微微后撤一步,反手长胶照常向前推挡一拍,又一次将乒乓球推向了对面的反手位。

    乒乓球速度不快,但是带着一股下旋,不太好处理,张冠羽没办法,直接反手拧拉直线打算突击一拍。

    乒乓球突然而然的变线让小林良平没能反应过来,这下子也没办法完美地将球削过去了,只能是看看放了一个不高不低没什么威胁性的高球。

    要说放高球的吊球技术,如果掌握地足够好了也可以非常致命,就比如加藤幸平的放高球技术,还有之前的一位法国退役球员,打出的吊球曾经甚至让李亮都觉得很难打,连连吃亏。

    要说吊球和放高球实际上就是一个类型的技术,放高球是在完全被动地情况下才使用的吊球技术,但是普通的吊球则是为了得分而可以使用的技术,二者差别还是比较大。

    而小林良平这一个放高球就真的只是放高球,因为他目前来讲就是被张冠羽突然的反手拧拉打得没有招架之力了。

    张冠羽哪儿能给他缓过来的机会?不等球完全弹起来张冠羽就一个快攻将球再一次打向对面的反手位。

    小林良平这下终于是不行了,压根没跑过去,直接放弃抵抗了。

    张冠羽连得两分。

    稍微原地蹦跳着活动了一下,张冠羽准备接小林良平的发球。

    轻轻将球抛起,小林良平发出了一个非常转的下旋球到张冠羽的反手位。

    张冠羽没敢搓球,害怕搓下网,直接进攻更是没有把握,索性先托接一拍,将乒乓球拖起送出,相当于就是抬了起来。

    不过张冠羽掌握的力道刚好,球的弧线很低,也给不了小林良平太好的进攻机会。

    小林良平再一次用反胶那一面回搓一拍。

    这样过来的球不转,被张冠羽直接用台内拧球进攻正手位得分。

    张冠羽连得三分。

    小林良平还有一次发球机会。

    依旧是下旋球发到张冠羽的反手位。

    张冠羽托接一拍。

    小林良平这次用反胶推,让球直接顶向张冠羽的反手位,张冠羽不想陷入被动,就只能强行地侧身拉球了。

    小林良平迅速近削一拍,将球路快速变化向对面的正手位,速度极快,算是削球手地主动进攻了。

    张冠羽此时还在反手位,要到正手位需要一段时间,可是此刻的情况貌似已经来不及他扑过去了,张冠羽已经用了最快的速度,来到正手位之后依然还没来得及接球,乒乓球就已经落地了。

    这样,小林良平拿到一分,双方比分变为一比三,换张冠羽发球。

    张冠羽还是发侧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

    毕竟对方的反手胶皮是长胶,发球的旋转也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反正不管张冠羽发什么球,小林良平都只需要简单地一挡而已。

    这一次小林良平将乒乓球挡回来之后,张冠羽没再急着突袭进攻,而是改用高吊弧圈球制造旋转,等到乒乓球落得差不多了之后再出手,使其在飞行过程中产生弧圈效果。

    小林良平脚下调整位置,而后退台弯腰,用非常流畅标准的正手削弧圈球动作回球,乒乓球轻盈自然,几乎是贴网而过,落在对面的案子上。

    这一球小林良平削得很转,显然是在给张冠羽制造拉球难度。

    但这种程度的难度对于张冠羽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毕竟基本功摆在那里,拉起球来就会相当轻松。

    张冠羽再次高吊弧圈拉一个侧上旋到对面的反手位。

    乒乓球落在案子上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球路变化,小林良平也没有着急,在完全判断清楚之后才出手削球。

    张冠羽同样发挥稳定,不急不躁地跟随球的线路再次滑步拉球。

    削球打法的巧妙就在于触球位置和发力方向的不同,使得打出的球旋转落点速度多样性极强。

    在张冠羽又一次拉球之后,小林良平改变了削球的击球位置,球拍更加立起一些,击球点靠近球后部,这样削出的球速度比较快,旋转比较弱,如果张冠羽不能判断清楚的话,恐怕就会吃亏了。

    但是张冠羽判断起这种球来还是没什么压力的,依旧以高吊弧圈变线进攻。

    小林良平一计不成,也不着急,就这么继续削球。

    张冠羽作为攻球手,当然希望能够快点结束战斗,毕竟每一拍都是体力的消耗,奈何这小林良平就在距离案子几米远的位置怎么都打不死,让张冠羽的耐心都有点儿不够了。

    而且张冠羽发现,自己光是通过变线,变前冲和高吊弧圈以及旋转进行进攻还是不够,不足以让小林良平应接不暇。

    “怎么才能打出更多变化呢?”张冠羽思考着,觉得或许可以在拉球的弧线、击球点和力道上做文章。

 第307章 顺利的比赛

    张冠羽看小林良平站得离案子比较远,于是果断改变了拉球的策略,转而用提拉的方式拉侧旋球。

    侧旋球落在案子上之后并不向前冲,而是方向猛然转向一边,让距离比较远得小林良平接起球来变得不再那么顺畅,而是不停地需要向前够。

    这样一来,小林良平就不得不拉进和案子之间的距离。

    张冠羽借此机会,又拉出一个速度和力量更大的前冲弧圈,并且是纯上旋球,将刚刚靠近一些的小林良平顶住,没办法顺畅地发挥。

    小林良平因为这样突然的变化,被打的有些手足无措起来,也没有了刚才从容自然的削球手风度,无奈之下只能先放了一个高球。

    这一个高球就是真正的放高球,是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

    放了高球之后,也不等球落在案子上,小林良平就开始快速后撤,然而,后退几步之后他就不再继续了,因为他刚刚发现,他放的高球出界了。

    张冠羽再得一分。

    比分变为四比一,张冠羽还有一次发球机会。

    这一次张冠羽发得是正手球,直接发下旋并且大大方方地出台。

    因为张冠羽发现,小林良平的正手胶皮是没什么弹性的软胶皮,非常不适合进攻,他不相信小林良平还能突然给自己拉一个前冲弧圈出来,索性就不在顾忌球的落点,毕竟对方的反手胶皮实在是太不好对付,让张冠羽总觉得自己不论发什么旋转都像对牛弹琴一样。

    看到张冠羽的发球,场边的李亮不禁皱了皱眉。

    这样一球倒的确比较出乎小林良平的意料,不过却不影响小林良平占据主动。

    被削球手占据主动权同样是很有威胁的,张冠羽还是有些小看的小林良平的进攻实力,虽然拉球进攻并不方便,但是他可以削球进攻啊!

    轻松地一个并步来到正手位,小林良平用正手近削直逼对方的正手位大角度位置,这一球削得,干净利索,弧线极低,速度很快,而且带着强烈的下旋,让张冠羽接起来都不免吃力。

    一边快速扑到正手位接这一球,张冠羽一边暗自后悔,想的有点太简单了,真不应该!

    张冠羽还能如何接,只能是快拉一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