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法师乔安 >

第1210章

法师乔安-第1210章

小说: 法师乔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蒙:“常春圣树”还可以被启蒙,变成一株超巨型活化植物,获得心灵感应能力,可以跟任何智慧生物交流;六大属性分别是力量39,敏捷8,体质26,智力10,感知18,魅力18。

    启蒙圣树与否,由乔安自行决定,如果不希望圣树四处走动,可以不选。

    最后,瓦莲京娜还赋予了“伊尔明苏尔之枝”一项最为强大的施法能力。

    以“伊尔明苏尔之枝”作为媒介,乔安每个月可以施展一次传奇魔法“自然之心”,施加在一株至少为大型的植物或者超自然植物身上,将之升格为“常春圣树”!

    如果把普通的植物变成“常春圣树”,乔安可以自行选择是否为其启蒙。

    如果受术者本身就是具有智能的超自然植物,比如“树人”,那么升级为“常春圣树”之后仍然保留智能,各项属性与升级之前相比择优选取如果某项属性升级之前更高,就保留下来。

    鉴定过后,乔安禁不住有些激动。

    经过金龙女士强化的“伊尔明苏尔之枝”,虽然还是“次等神器”,威能却已经不逊于“精魂项圈”这样的“高等神器”。

    从这个角度来看,瓦莲京娜的确已经具备了谋求真神席位的资格。

    升级后的“伊尔明苏尔之枝”,不仅自身可以随时变成“常春圣树”,每个月还能施展一次传奇魔法“自然之心”,把普通树木转化成“常春圣树”,这让乔安不由得怦然心动,盘算要不要带康蒂去附近的林间散步,顺带找一株大树做实验。

    还没等他拿定主意,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

    短暂的错愕过后,乔安立刻醒悟“神话警戒”刚刚捕捉到一缕来自远方的思念波动,强烈的不安预感,表明自己的某位亲友很可能正处于危机当中!

 第114章 农夫国王

    1627年5月中旬,罗尔斯温斯洛普统率的斐真军团南下出征亚尔夫海姆,旗开得胜,攻克王子港之后就地驻扎休整。

    在这一个月的休整期间,温斯洛普伯爵和他的幕僚们也没闲着,先后做了两件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广泛争议的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理那两万多名战败投降的大陆军官兵。

    像查尔斯盖茨这样的高级军官,即便沦为战俘也不至于受到虐待,还有希望熬到通过交换战俘、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至于他麾下那两万多名大陆军降卒,处境可就不太美妙了。

    最初,温斯洛普伯爵致信斐真内阁,希望将所有战俘打包装船送回斐真本土,作为一份献给乔治三世国王陛下的寿辰贺礼。

    然而诺斯首相请示乔治国王过后,回信婉拒了总督阁下的好意,还在信中透露了国王陛下的苦衷。

    总体来说,乔治三世是一个平庸、保守而朴实的男人,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打和做农活,生活朴素,不爱摆架子,谈不上什么王者气质,也没有多大野心,相比大洋对岸的殖民地,更关心本土农民的生计和家人尤其是深爱的女儿们的喜怒哀乐。

    这么一个换个便装丢在街头就是一路人大叔的国王陛下,在国内舆论界博得了一个不太好听却很贴切的雅号“农夫乔治”。

    还有小道消息宣称,这位“农夫国王”随着年岁渐长,精神状态也出现令人担忧的症状,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疯疯癫癫,至于是不是真有发疯的隐患,那就不得而知了。

    乔治三世让诺斯勋爵转达给温斯洛普伯爵的这封信,就显示出这位“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压抑纠结的内心世界。

    乔治国王首先向温斯洛普伯爵在殖民地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接着指出并不希望他把两万多名战俘押送回国。

    乔治国王坦言自己厌恶这些叛臣贼子,但是要把他们全都按照叛国罪处以死刑的话,又实在于心不忍。

    按照陛下本人的意思,不妨借着寿辰国庆的机会,发布一道特赦令,赦免这些反叛的臣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仁慈能够感化殖民地的叛逆者放下武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来。

    可惜,国王陛下的打算,没能得到“鹰派”势力控制下的斐真议会的支持,还被强硬的议员们批评“幼稚”,“软弱”!

    乔治三世既恼火又无奈,他又不像自己那些被议会流放或者砍头的祖先那样,有勇气豁出去跟议会对着干,极度愤怒之下抄起雪亮的御用镰刀,冲进皇家庄园,亲手收割了两垄麦子!

    发泄怒气过后,乔治三世还是得面对现实,不得不打消初衷,授意温斯洛普伯爵自行处置战俘杀也好,放也好,随他的便!

    反正别送回来,好让国王陛下落得个耳根清净,眼不见则心不烦。

    这下轮到总督阁下头疼了。

    两万多名战俘,可就是两万多张嘴啊

    关在战俘营里,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笔开销,对斐真南下兵团本来就很紧张的军需供应造成了巨大压力。

    温斯洛普伯爵当然不想白白养着这些战俘,驱使他们做苦役也不划算,还得担心他们逃跑或者暴动。

    素有“血腥王子”之名的班尼斯特温斯洛普,提议把这些战俘统统枪毙,一了百了。

    这样倒是省事了,然而太不人道,不仅会激怒殖民地的其它叛党,促使他们打消侥幸拼死抗争,还会造成极坏的舆论影响,甚至引起国内反战派的抗议和弹劾。

    温斯洛普伯爵训斥了儿子一通,一番精打细算过后,最后决定对战俘进行分类处理。

    总督阁下先把随军牧师们召集起来,授意他们去战俘营招安,运用“辨知谎言”和“诚实之域”之类的神术,检测降卒,筛选出诚心投降的战俘,编入仆从部队。

    经过一番筛查,最终成功过关的约有六千多人,占据俘虏总数三分之一。

    剩下的战俘,分批装上奴隶船,送往位于暴风洋南部的奥特兰蒂斯岛,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或者土著王公。

    温斯洛普伯爵人脉广阔,已经联络好了买家,这批当成奴隶贩卖的战俘价格非常便宜,也不指望挣钱,能把运费找补回来就行了。

    王子港里不乏“自由之子”的眼线,大批战俘押送上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的耳朵里,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瓦萨将军连忙致信大陆会议,同时向撤往南方的原自由港“海盗议长”赫勒尔奔流以及“赫林霍恩号”船长亚伦格林发出消息,请求他们召集海上的好汉们,设法营救贩奴船上的战俘。

    瓦萨将军的呼吁得到了积极的响应,6月初的一天,“赫林霍恩号”乘着雾气突然出现在海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引开护航军舰,其余海盗船乘虚而入,袭击贩奴船,成功解救出一部分战俘。

    可惜好景不长,当天晚些时候,修缮一新的“手号”率领两艘同款魔导驱逐舰直接传送到交战海域。

    “赫林霍恩号”寡不敌众,惊险逃离三艘魔导驱逐舰的围捕,其海盗盟友也见势不妙纷纷撤退。

    “手号”及其两艘僚舰加入护航,海盗一方无机可乘,只能眼巴巴看着贩奴船队扬帆远去,船上仍有逾万名战俘未能获救,历经一个多月的航程之后,最终被送达奥特兰蒂斯。

    位于赤道偏南海域、被大洋环绕的奥特兰蒂斯岛,占地面积将近700万平方里,是瓦雷斯世界最大的岛屿。

    很多人认为奥特兰蒂斯应该算是一片新大陆,称其为“奥洲”,然而学术界却把奥特兰蒂斯定义为一个岛屿,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区分大陆与岛屿的原则。

    比奥特兰蒂斯更大的地壳板块即为大陆,奥特兰蒂斯以及面积更小的板块一律被归入岛屿的行列。

 第115章 自由兵团

    奥特兰蒂斯的北方海岸,是斐真殖民地,历来被作为放逐罪犯的流放地,以至于被斐真上流社会的绅士们轻蔑的称之为“人类垃圾场”,“强盗乐园”。

    奥特兰蒂斯中部的辽阔荒漠地区,是“阿卡姆苏丹国”的领地,生活着崇拜现世“神王”其实就是掌握了“神力之源”的半神的灵能游牧民族阿卡姆人。

    押送到岛上的战俘分成两类:年纪太大或者长相一般的,半卖半送的移交给殖民地的白人庄园主;还挑选出三千多名长相周正的年轻小伙,阉割之后卖给阿卡姆苏丹国的领主们为奴。

    此类白人阉奴在阿卡姆苏丹国的贵族阶层很受欢迎,平均每名阉奴的身价相当于10名卖给殖民地同胞的战俘。

    王子港一战,除了战俘,温斯洛普伯爵还缴获了上万支步枪,其中半数配发给通过测谎的降卒,还剩下近5000支步枪,囤在仓库里生锈未免浪费,怎么才能充分利用起来呢?

    率部投诚的伊萨克胡克将军,向总督阁下提出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建议:

    “退守莱顿港的叛军缺少枪支弹药,我们可以找一个代理人,先把这批步枪通过黑市卖给叛军,等我军将来打下莱顿港,再把这批武器缴获回来”

    这个“钓鱼执法”、“一鱼两吃”的想法的确很有创意。胡克将军在亚尔夫海姆经营多年,当了半辈子“土皇帝”,交友广阔,手眼通天,不难在莱顿港找到一位能与“大陆会议”搭上线的“白手套”,若能做成这笔生意,岂不美哉?

    至于敌方拿到这批步枪,武装起来,会否在将来的两军对垒中给己方造成大麻烦?这种问题根本不值得担心。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南方大陆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王子港一战折损殆尽,莱顿港以民兵为主的防御力量,就算武装到牙齿也无力阻挡斐真大军的碾压,更何况到目前为止民兵还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完全就是一盘散沙。

    既然亚尔夫海姆殖民地首府的陷落已经进入倒计时,何不让注定被毁灭的叛党再发挥一些余热,以这批军火作为诱饵,把“大陆会议”在远东发债募集的军费榨取出来,反正这笔钱在废物手中也是浪费。

    温斯洛普伯爵和胡克将军算盘打得很精,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不光把这批步枪的价格压的很低,还授意代理人以丰厚的回扣贿赂大陆会议的要人。

    “大陆会议”是一个良莠不齐的松散组织,内部的确不乏损公肥私的蛀虫。

    这笔生意眼瞅着就要做成了,可惜功亏一篑,关键时刻卖家代理人的底细被莱顿邮报社的三个王牌记者揭发出来,登报曝光丑闻,顿时轰动全城,闹得沸沸洋洋。

    “大陆会议”面对堵门抗议的愤怒群众,连忙发表声明,撇清与那几个“蛀虫”的干系,这笔荒唐交易也就以一地鸡毛的闹剧收了场。

    此计不通,温斯洛普伯爵又生一计。

    过往两年来,斐真人在新大陆的战场上占尽了上风,然而在另一处不见硝烟的舆论战场上,却总是吃亏挨打,全面落于下风。

    自开战以来,以那篇冠冕堂皇的独立宣言为发端,大义名分牢牢掌握在大陆会议和大陆军手中,在国际社会乃至斐真国内赢得了广泛的同情。

    温斯洛普伯爵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决定吸取过往在舆论宣传领域被“大陆会议”的笔杆子们花式吊打的教训,利用在王子港驻军休整的这段时间,争取在舆论战场上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温斯洛普伯爵的确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既能揭穿以“大陆会议”为代表的“革命义士”们虚伪的一面,打到他们的痛处,还能在国际舆论上占据不败之地,顺带嘲讽一波“大陆会议”的盟友远东人和迦南人。

    这个精准的切入点,就是“解放黑奴”!

    1627年5月21日,温斯洛普总督发布公告,宣布“凡叛乱者名下的契约佣仆、黑奴和其他人等,只要愿意拿起武器加入国王陛下的部队,将立即获得自由”!

    早在公告正式发布之前,温斯洛普伯爵就授意麾下将领,在亚尔夫海姆煽动奴隶逃亡从军,计划组建一支以黑奴为主的部队。

    5月21日正式发布的这份“解放公告”,注定会成为载入史册的重要献,如同千钧巨石投入湖中,在亚尔夫海姆的大地上激起了广泛且激烈的反响!

    成千上万饱受压迫与折磨的黑奴们为之欢欣鼓舞,终于盼到了获得自由的曙光。

    废奴计划推行的比温斯洛普伯爵预想中更顺利,这份“解放公告”发布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就有超过3000名黑奴从亚尔夫海姆各地逃亡到了王子港,投奔斐真兵团,用步枪为自己争取自由,怀着满腔怒火,迫切渴望向昔日虐待自己的主人们复仇。

    这也就意味着,在整个南方殖民地还有更多黑奴收到关于“解放公告”的消息,要么已经逃离主人的庄园,正在前往王子港、投奔“解放区”的途中,要么正在酝酿逃亡乃至暴动的计划。

    温斯洛普伯爵委派胡克将军和康华利将军收编这些逃亡的黑奴,命名为“自由兵团”,就用从盖茨将军那里缴获来的步枪武装这些被解放的黑奴。

    这些黑人士兵身穿斐真军装,佩戴着统一的胸章,上面铭刻着“给奴隶以自由”这无疑是一个令那些鼓吹“自由”的白人奴隶主们毛骨悚然的口号!

    这些黑人士兵当中,包括个别从大陆会议与大陆军头面人物的庄园中逃出来的奴隶。

    其中二十人,来自独立宣言起草人亚历山大杰斐逊的蒙蒂塞洛庄园。

    还有十五人,来自大陆会议元老帕特里克亨利的种植园正是这位可敬的先生,率先提出“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响亮的革命口号。

 第116章 自由兵团(Ⅱ)

    讴歌自由的同时,并不妨碍帕特里克亨利先生蓄奴,用皮鞭强迫奴隶在棉花田里卖命劳作,以至于黑奴们实在消受不起这份恩典,竟然很不体面地砸碎这位“自由领袖”慷慨赠与他们的手铐和脚镣,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逃离庄园。

    更让人尴尬的是,就连素以厚待奴隶著称于亚尔夫海姆的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家里,也有好几名黑奴受到温斯洛普伯爵那份“解放公告”的煽动,连夜逃离弗农山庄,历经波折来到王子港,加入自家主人死对头的麾下。

    这些“出身名门”的黑奴,受到了温斯洛普伯爵及其幕僚的高度重视,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