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法师乔安 >

第1218章

法师乔安-第1218章

小说: 法师乔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套流程并不新鲜,乔安时常用这种方式活化血液,进而破解血液中的法术加密印记,可谓熟能生巧。

    乔安这次活化自己的血液,目的不同以往,怀有更大的野心,试图证明一个看似常识却又关乎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命题:

    在宇宙中的其他角落,不存在另一个在生物学意义上与“我”完全相同的个体;也不存在所谓的“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我”“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回到实验中来,普通人的血液施法活化,就形成一团果冻状的“泥形怪”。

    乔安特意变成“高等蜂人”再抽血活化,创造出来的活化血浆就会带上显性“超自然虫类血统”,可以利用“启蒙虫类”这项超自然能力,赋予活化血浆最高10点的智力属性。

    乔安将这种完全取材于自身的新物种,命名为“维达血浆怪”,将它们隔离在实验室中饲养,以便控制变量。

    侦查目标:维达血浆怪超微型泥形怪,超自然昆虫亚种,启蒙生物亚种

    生命等级:1级

    健康状态:良好

    属性:力量4,敏捷13,体质12,智力2,感知15,魅力18

    施法侦查培养皿中一条蠕动的虫形血浆怪,乔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日志上。

    在创造血浆怪的过程中,“虫类启蒙”这个环节看似可有可无,其实对于乔安的后续实验操作而言至关重要。

    普通的活化血浆,也就是泥形怪,智力属性低到小于1,无法统计,其它五项属性则是相对固定的,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之间,不会有明显差距。

    乔安增加“虫类启蒙”这一环节,目的就在于主动调整实验体的智力属性,使之在010之间波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方便控制变量,使实验数据看起来更显著。

    接下来的实验流程,乔安就需要扩大“维达血浆怪”的种群规模,少说也得养个上万条,样本越多,得出的统计结论就越可靠。

    就算是一滴血创造一只血浆怪,上万滴血也不是个小数目,如果乔安只靠从自己身上抽血做实验,失血太多,营养跟不上,难免有损健康啊

    还有没有其它快速繁殖血浆怪且无损健康的方法呢?

    乔安忽然想起罗兰曾在一次闲聊中说起的创世神话。

    在皇帝陛下的精神故乡“厄斯天宇”,东方某大国的人们相信,人类是被一位人身蛇尾的女神创造出来的。

    这位女神最开始是用泥巴捏人,创造出了世间第一批人类,后来觉得效率太低,就改用藤条蘸取泥浆,然后挥舞藤条,甩落在地上的每一滴泥浆,都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女神创造出来的人类分为男女两性,两性结合,即可不借助神力,自行繁衍子孙后代。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幼稚,却给乔安带来了启发。

    既然“维达血浆怪”是健康的生物,就应该有自行繁衍后代的能力。

    而从法术侦查的结果来看,“维达血浆怪”是一种无性生物,如果它们真的会繁殖,多半类似其它软泥怪,随着年龄增长,体型不断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分裂或者出芽生殖。

    现在有一个小小的麻烦,“维达血浆怪”,别看长得像条短命的肉虫子,其实自然寿命相当漫长,活上十年八年没啥问题。

    乔安可没耐心等上数年之久,等它们自然发育成熟,这种时候就要使用人工催熟的作弊手段了。

    没错,就是他自己发明的6环法术“群体时之砂”。

    施展这个法术,可以让20尺半径内的生物加速成熟老化,正适合用来批量催熟血浆怪。

    乔安小心的控制法力,以每秒一年的节奏使培养皿中的血浆怪加速生长,当血浆怪们成长到五岁左右的时候,光滑的体表就凸起数枚小小的芽孢,芽孢脱落之后就变成了血浆怪幼体。

    果不其然,还真是无性出芽繁殖!

    乔安愉快的吹了声口哨,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日志上。

    现在培养皿中这个壮大了的血浆怪种群,有老有少,有胖有瘦,不同个体之间的属性差异就比较显著了。

    子代之间差异最显著的属性,当然是乔安在创造第一批母体血浆怪时就刻意制造出悬殊差异的智力属性。

    接下来,乔安启动“高等内视术”,逐一查看所有血浆怪的身体属性,而后统计出的种群均值如下:

    力量345,敏捷1350,体质1375,智力368,感知1522,魅力1912

    下一步,乔安施展“变形术”配合“施法免材”,把自己也变成一只“维达血浆怪”,通过“内视术”查看变形后的三项属性。

    属性数据,通常会向上取整,这次为了精确对照,乔安特地保留了两位小数,结果如下:

    力量345,敏捷1350,体质1375

    两种方法得出的血浆怪种群属性平均值,完全一样!

    那么精神属性呢?

    普通的变形魔法,无法改变受术者精神属性,但是8环“变形万物”可以。

    这一次,乔安就不亲自上阵了,不然变形过后智力属性退化到个位数,他怕自己忘记怎么变回人形,永远以血浆怪的身份存活下去乐子可就闹大了!

 第4章 我就是我

    乔安从试剂瓶中取出一滴自己的血,配合“施法免材”对其施放“变形万物”,成功将之变成血浆怪,肉体和精神属性果然都与之前得出的平均值相符。

    接下来,乔安有意识的消灭培养皿中智力最低的一组血浆怪,从而提高该种群智力属性的平均值。

    经过这番操作,实验室中的血浆怪,六大属性的种群均值变成了——

    力量343,敏捷1352,体质1380,智力502,感知1523,魅力1915

    乔安重复变形流程,发现搭配“施法免材”变出来的血浆怪“平均先生”,其他属性变化不大,唯独智力属性显著提升,502这个结果,依旧维持在与实验室中的种群平均值相等的水平。

    实验部分告一段落,接下来乔安对着采集到的实验数据,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变形魔法+施法免材,得到的血浆怪数据,是宇宙中所有该物种的总体统计平均值,没有疏漏也没有重复。

    乔安自己实验室中培养出的血浆怪,严格来说只是该物种的一个子集,对子集中的所有个体进行枚举测试,得出的平均数值,是一个抽样平均值。

    总体平均值和抽样平均值完全吻合,纯属巧合的概率是很低的。

    接下来,乔安不断增加或减少实验室中血浆怪的种群数量,达到扩充或者缩小样本空间的目的,每得出一个新的抽样平均值,就拿来与总体平均值做比较,然后神奇的结果就出现了。

    每当实验室中的血浆怪种群数量发生改变,一代衰老死亡的血浆怪被一代新生的血浆怪所取代,这个样本空间的统计平均值也随之发生细微改变,这是很正常的。

    然而与此同时,用变形魔法+施法免材得出的总体平均值也在同步改变,与实验室中的样本平均值保持吻合!

    假设宇宙中的某个角落还存在另一群同样的血浆怪,那么总体平均值就不应该与实验室中的样本平均值同步变动,始终一致。

    通过反证法不难得知,除了乔安在实验室中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群血浆怪,世上很可能并不存在其它“野生”的血浆怪。

    考虑到“维达血浆怪”完全源自乔安·维达这个母体,并未掺合其它物质,即可得出推论:

    在宇宙中的其他角落,至少在魔网覆盖的区域之内,不存在另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乔安·维达”。

    这一推论,对任何生物都适用。

    由于无魔环境相对而言非常罕见,在统计意义上可以将之作为“无穷小”舍去,就可以得出一个更大胆的结论:

    世间的万物众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这样,乔安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通过一系列严谨而略显枯燥的科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一个富有诗意与人文精神的结论。

    ……

    你存在的意义

    在于你就是你

    你有放弃生命的自由

    只要你愿意

    你有权随时离开这个世界

    但是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你

    你是如此独特

    当你活着

    哪怕一事无成

    也无人能够替代你

    因为你就是你

    世上没有另一个你

    ……

    到此为止,乔安对“维达血浆怪”所进行的一切实验,都是在有魔环境下完成。

    那么很自然的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在实验中引入无魔环境,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

    乔安所在的这个晶壁系,很难找到天然的“死魔法区”,但是在实验室里,可以借助“反魔场”模拟出无魔环境。

    这个想法令年轻的法师心情振奋,搓了搓手,正打算挽起袖子大干一场,忽然心头一凛,收到“神话警戒”发来的提示:自己的某位亲友,似乎正处于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

    ……

    当时间来到1627年夏天,新大陆的“独立革命”并未如同各国观察家期待中的那样有所起色,反而接连受挫,陷入低潮。

    这一年的春天,当温斯洛普伯爵率领两万斐真大军乘船南下进攻亚尔夫海姆的消息传扬出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招带有浓厚投机意味的“险棋”。

    从历史经验来看,此类劳师远征、客场作战的军事行动,十之八九以惨败收场,温斯洛普伯爵此举实属不智!

    后来又有新的消息传出来,据说大陆军副总司令、巴登战役的英雄查尔斯·盖茨将军,率领两万大陆军,紧急南下支援,与驻守王子港的亚尔夫海姆名将伊萨克·胡克将军的骑兵师会合,联手御敌。

    考虑到盖茨将军在巴登湿地打出的名声,再加上他是亚尔夫海姆本地人,还有胡克将军辅佐,兵力也占优势,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按理说,这一战怎么打都不会输。

    然而王子港战役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胡克将军率部投敌,盖茨将军困守孤城,坚持了不到两周就被迫投降,连同麾下两万大陆军战士全都做了温斯洛普伯爵的阶下囚。

    以王子港之战为标志,坏消息接踵而至。

    温斯洛普伯爵发布解放黑奴的公告,一夜之间逆转了交战双方在舆论界的风评,而到了7月,斐真大军在莱顿港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就轻松拿下这座南方首府,已经征服了大半个亚尔夫海姆。

    当时间来到8月,整个新大陆东海岸殖民地,几乎插遍斐真军旗,大陆军在北方只剩锻造谷这一小块根据地,而在南方,就只有德林镇这最后一个据点还在坚持抗击侵略者,面对随时有可能挥师南下的斐真大军,小小一个德林镇又能坚守多久?

    看起来,沦陷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战场上的局势糜烂至此,就算最乐观的观察者,也不敢断言新大陆的独立革命还有胜利的希望,多数人则倾向于认为,斐真王国已经在事实上平定了殖民地的叛乱,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在新大陆东海岸的统治,避免分裂主义者死灰复燃。

    如果新大陆的独立革命如同多数人预料中的那样将以失败告终,对于全世界渴望摆脱宗主国压迫的殖民地居民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5章 肃反

    有了新大陆这个失败的案例摆在眼前,其它殖民地的独立派分子也不敢轻易发动革命,现行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亦将由崩溃的边缘转危为安,再续命几十年不成问题,革命者们不得不在黑暗中徘徊,寻求新的出路。

    8月初的米德加德,阴雨连绵的天气正如本尼迪克特·拉瓦尔将军的心境。

    坏消息不断从南方传来,更多令人震惊的细节也被报纸和云网披露出来。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王子港陷落的罪魁祸首就是倒戈投敌的胡克将军,莱顿港城破之日,城中居民惨遭蹂躏,烧杀掳掠最是凶残的恰恰也是叛徒胡克的部队!

    种种残暴行径,都表明胡克领衔的叛军急于向斐真新主子证明自身的忠诚与价值,说好听点,这叫“皈依者狂热”,说难听点,这就是“二鬼子更凶残”!

    现如今,新大陆的独立派人士最痛恨的人就是伊萨克·胡克这个“二鬼子”,同时也担心还会出现更多伊萨克·胡克式的变节者。

    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当“征服教团”与斐真侵略军合作的消息曝光,大陆军内部所有与征服教团关系暧昧的将领,立刻都被打上了可疑的标签。

    尽人皆知,除了伊萨克·胡克,大陆军中还有一位高级将领,在过往的历次战争中都曾借助征服教团的力量,甚至还拥有一支由恶魔组成的卫队,人们有理由怀疑此人是征服教团的秘密成员,在这个邪教组织中的地位甚至还要高于伊萨克·胡克。

    此人就是大陆军副总司令,本尼迪克特·拉瓦尔将军。

    自从王子港沦陷,军方将领勾结邪教的隐患就开始不断发酵,最初只是在报上热议,后来大陆会议也发来一封公函,要求瓦萨将军严查此事。

    这份来函还要求总司令尽快在军队内部发起一场“大清洗”,鼓励下级士兵检举揭发,把所有涉嫌勾结邪教的军官一律调离现役岗位,逐一严格审查,人人过关,宁可错杀,绝不漏过!

    乔治·瓦萨其实不想在军队里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清洗”运动,担心在这种互相检举揭发的恐怖氛围里,军队内部的团结会受到破坏,士气遭受打击,使大陆军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万一事态失控,不等斐真人打过来,大陆军自己就要毁于内讧分裂。

    一切为了团结,团结就是一切。

    秉承这一宗旨,瓦萨将军不得不玩出一手“阳奉阴违”的把戏。

    他在给大陆会议的回信里拍着胸脯担保,一定尽快肃清军队里的隐患,绝不放过一个邪教徒。

    其实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只是在口头上传达了一下大陆会议的指示,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可惜事与愿违,瓦萨将军越是渴望维护团结,团结就越是狠心离他而去。

    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