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法师乔安 >

第576章

法师乔安-第576章

小说: 法师乔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初看到列车进站,他的心情与两位女伴相仿,也是大失所望。

    本来他还期待着借此机会参观一下魔导机车呢,结果牵引列车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机车,而是四头憨态可掬的短毛洛斯兽,这也太土气了!

    不过转念一想,他就释然了。

    其实最初看到铁轨的时候,乔安心里就直犯嘀咕。

    魔导列车可谓当代最先进的陆上交通工具,就连亚珊帝国内陆的繁华地带都罕有铁路连通,整个新大陆北方,更是连一条像样的铁路都没有。

    气候恶劣的远东行省,一年中倒有小半年是冬季,比新大陆更贫穷落后,叛军起家的新政府,夺取政权还不到两年,在国际上没有得到各国承认,国内经济也是一穷二白,哪来的资本大建铁路,就连无风乡这种边远村落也通了列车,这根本就不合常理!

    新生的寇拉斯王国,按理说不可能有技术力量和工业能力自行设计建造魔导机车,恐怕也拿不出足够的金银进口魔导机车事实上有钱也未必买的到。

    如果没有魔导机车,修建起来的铁路怎么办呢?

    就这么撂着,经受风吹雨晒,白白生锈?那也太浪费了。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用畜力替代蒸汽机车牵引列车,的确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号角再次响起,四头训练有素的洛斯兽吞下最后一口玉米棒,从容不迫的站起身来,齐步向前迈进,牵引列车徐徐起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最终平稳保持在时速25里的水平。

    进入巡航阶段的列车,平稳的几乎感觉不到晃动。

    乔安坐在窗边,心情却不平静。

    用畜力牵引轨道列车这种做法,并非远东人首创。

    正如美狄亚和露比刚才谈到的那样,这种轨道技术最先是应用在矿石采掘行业,后来推广到市政交通领域,莱顿港和米德嘉德城的市内公共马车系统,就是这方面的应用典范,在各大城市司空见惯。

    但是,把市内有轨交通系统,拓展到了户外长途交通领域,这的确是远东人的一大创举。

    想要建设这样的铁路交通系统,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

    远东人或许尚未掌握自主研发魔导机车的技术,但是从铁路规模就看得出来,这个新兴国家的钢铁制造业相当发达,合乎规格的铁轨可不是那么容易批量制造的!

    有了钢铁产业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建设铁路,否则只是一个空想。

    拿乔安的家乡亚尔夫海姆来说,连一家能制造铁轨的大型钢铁厂都找不出来,更不要提建设铁路干线。

    米德嘉德倒是有这个工业能力,尤其是尼达维勒的矮人锻造厂,加工铁轨没什么问题,却也不可能实现远东铁路这样的大工程。

    问题不在工业技术,而是在于殖民地的政府机构太弱小,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殖民公司有钱也有组织能力,但是董事局的老爷们又没发疯,与其费力搞铁路建设这种投入巨大收益难料的大工程,还不如多开几座魔晶矿来得划算。

    乔安还注意到,看似土里土气的列车牵引兽,其实也不缺乏技术含量。

    洛斯兽这种牲口,在新大陆很常见,主要有两种类型生活在雪山高原地带的“高地洛斯兽”,还有就是生活在幽暗地域的“地底洛斯兽”。

    这两种洛斯兽,身上都覆盖着厚厚的长毛,性格温驯,行动也很迟缓。

    远东人用于牵引列车的洛斯兽,与它们在新大陆的近亲存在两个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身上的毛发很短,便于散热,壮硕的肌肉群清晰可见,还有就是奔跑速度比其它品种的洛斯兽快得多,耐力也更好。

    就算是接受过训练的军马,以25里的时速持续奔跑,也撑不了几个钟头。

    这四头短毛洛斯兽,每天拖着列车飞奔八九个钟头,竟然还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实在是一个奇迹!

 第54章:列车(Ⅱ)

    乔安最初以为,远东的短毛洛斯兽,天生就是这么耐力出色,适合长途奔行。直到向乘务员打听过后,他才得知远东土生土长的洛斯兽其实跟新大陆的品种一样,也是长毛高地洛斯兽。

    这些牵引列车的短毛种,都是经过特别饲育和血统改良的品种。在更北方的基特兰德高原上,有一座著名的“龙城牧场”,远东王子罗兰寇拉斯出资在牧场中设立了一个研究所,专门从事洛斯兽的血统改良研究,列车牵引兽,就是该研究所的成果。

    乔安算是超自然生物血脉强化领域的内行,很清楚这项工作有多难,听了列车员满面自豪的讲述,对洛斯兽研究所中的那些同行很是敬佩。

    铁路穿过“低语丛林”,窗外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密林。

    从无风乡到谷地村,行程近百里。

    乔安他们下午一点登上列车,预计要在车上乘坐四个钟头。

    列车追着怀表指针从容奔驰,日头渐渐向西偏斜,黄昏降临的时候,本次列车即将抵达终点站,也就是乔安三人此行的目的地谷地村。

    随着列车即将抵达终点,窗外的风光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林地渐变稀疏,取而代之出现在乔安视野中的是大片连绵如海的麦田,金灿灿的麦穗,仿佛在呼唤农人快来收割。

    同一节车厢中的乘客,看到窗外即将迎来收获的麦田,都以饱含羡慕的口吻谈论起这片庄稼的长势。

    有些农夫装扮的乘客,笃定的宣称谷地村今年的粮食亩产量,绝不会低于500磅。

    乔安的故乡德林镇,是新大陆南方典型的农业区,镇上居民多是自耕农,他从小在麦田里打滚,当然知道亩产500磅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远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亚珊帝国的粮仓,但是随着新大陆的开发垦殖,远东农业区的地位也在下降。

    就自己的观察而言,乔安觉得远东的土地并不比亚尔夫海姆肥沃,北地酷寒的气候也不如温暖湿润的亚尔夫海姆适宜农作物生长,谷地村的粮食平均亩产量,怎么会比德林镇高出近200磅那么多?

    周围的乘客也在谈论这个话题。

    人们普遍达成两项共识。首先应该感谢的是“驻村德鲁伊”,来自“丰收之环”的“自然之子”,不仅可以运用神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还擅长祛除田间地病虫害,施法对抗灾害天气,的确是促产丰收的第一功臣。

    此外,远东从今年春天开始推行的农业改革举措,也是车上乘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且坚信这些改革政策对于庄稼丰收做出的贡献,甚至还要超过德鲁伊们的自然神术。

    乔安听不太懂远东王储罗兰寇拉斯亲自制定和推行的那些农业改革政策,但是从结果来看,这些政策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车上乘客多是普通农夫,不懂什么“实验组”和“控制组”,但是庄稼汉也有自己朴素的智慧,耳闻目睹的经历告诉他们:参加农业改革试点的200个乡村,包括谷地村在内,今年的粮食产量都比其他那些没有进行农业改革的乡村高出一大截。

    而从纵向比较来看,多数进行农业改革的乡村,粮食产量比往年也有一个明显的跃升,没有进行改革的乡村则依旧延续往年的平均水平。

    纵横两项对比,足以说明远东当局大力推行的农业改革相当成功。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参加农业改革的200个试点,村村都能分配到一位驻村德鲁伊,可见远东政府拥有高效且深入乡村的执行能力,而任何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相关机构强大的执行力和贯彻力。

    乔安不禁展开联想。

    在他的故乡,同样以农业发达著称于世的新大陆,可否效仿远东人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优势?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从亚尔夫海姆到米德嘉德,新大陆的殖民地形同一盘散沙,乡镇自治传统根深蒂固,殖民地政府的力量则太过弱小,根本不具备推动农业改革的执行力,事实上,乔安也看不出总督大人或者议员老爷们有这样的动力。

    车轮滚滚向前,麦田被抛在身后,前方出现一大片草场,半人高的苜蓿随风摇曳。

    列车穿过草场,前方又迎来一片更为辽阔的绿色海洋,高大的玉米植株汇聚成万顷碧波。

    一万五千亩玉米地连成一大片,沿着温泉溪谷铺展开来,宛如一条长达十里的碧绿地毯。

    车窗外的田野风光似曾相识,使乔安回想起在莱顿港求学时的时光。

    当时每逢周末,他总会租一匹马,骑乘出城,沿着尘土飞扬的大道奔驰,前往瓦萨家的弗农山庄做客。

    途中路过的农田,也是这样辽阔无边,要么是查普家族的种植园,要么就是卡斯蒂斯姐妹名下的产业。

    怀着一丝好奇,乔安向乘务员打听:“请问,窗外这片玉米田,是谁家的种植园?”

    乘务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心领神会的笑了笑。

    “先生,那不是私人种植园,而是国有农场,谷地村公社的产业。”

    “如果您非要问这片农田的主人是谁,首先当然是我们远东政府,毕竟政府占有农场的五成股权,是农场最大的股东,所以才称其为国有农场,其余的股权分散到了当地的农户手中,所以当地社员也都算是农场的主人。”

    国有农场?

    公社?

    社员?

    这些陌生的字眼,令乔安感到很新鲜。

    同时他也不太明白,种田本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农夫的活计,怎么会与“政府”、“股权”、“股东”之类不接地气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搞得这么复杂?

    尽管耳闻目睹的一切使乔安感到很陌生,甚至莫名其妙,但是从车上的乘客谈起这些事情时,油然露出的自豪笑容来看,远东的乡村生活,似乎比新大陆的农村更富裕安乐,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两年前才结束战乱的国度。

 第55章:谷地村

    乔安看得出来,与自己同车的远东当地人,大多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并不像帝国当局在报刊上宣称的那样,“遭受叛军蹂躏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地人对昔日宗主国的态度也很明确,饱含鄙夷和憎恶,巴不得帝国势力连同圣光教会滚出远东,远离他们的生活,可不像帝国官方媒体报道的那样,“日夜盼望王师前来拯救”。

    列车再次鸣笛,缓缓停靠在站台边。

    乔安、美狄亚和露比随着人流下了车,踏上站台的第一时间,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谷地村的列车站台,修建得比无风乡更加宽阔整洁,候车室看起来就像新大陆北方的“乡村俱乐部”。

    乘客可以坐在候车大厅的扶手椅里稍作休息,花点小钱就能享用啤酒、茶点、水果和烟草,或者去隔壁桌球室小试身手。

    乔安一行离开车站,走进村口,整洁的街道在他们眼前伸展开来,街道两侧的建筑也都修建的很漂亮,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更让乔安感到惊讶的是谷地村完备的公共设施,就在村公所附近,可以找到公社医院、畜牧站、小学、教堂、仓库、治安所、税务兼储蓄所,以及当地人称之为“供销社”的杂货店。

    谷地村的居民总共不到两千人,人口规模还不如乔安的老家德林镇,然而比起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与完备,乔安不得不承认,德林镇再发展20年也赶不上谷地村。

    这哪像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落?

    搬到新大陆,说是一座繁华的小城也不会有人反对。

    谷地村的居民,有理由为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

    怀着一丝好奇,乔安与两位女伴走进村口的一家酒馆,想找当地人打听一下关于蛇鸡兽的消息。

    进门一瞧,酒馆里出奇的冷清,总共也没几个人影。跑堂的伙计倒是挺客气,笑容满面招呼他们落座,看似不经意的打听他们是游客,生意人,还是冒险者。

    一眼就被看穿是外乡人,乔安已经习惯了。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回答说自己和同伴算是冒险者,正在追寻一种名为“鸡蛇兽”的怪物。

    这个话题引起了酒馆伙计的兴致,告诉乔安,村子北方靠近“迷雾沼泽”的灌木林区,听人说有这种能把人变成石像的怪物出没。

    不过自从北方铁路建成以后,林间横行的怪物要么被往来轰鸣的列车吓得躲进深山,要么被公社治安队杀殆尽,如今再想寻找鸡蛇兽这类比较稀有的怪物,恐怕得深入原始丛林,那可太危险了!

    酒馆伙计似乎看出乔安不想放弃追寻鸡蛇兽,就好心地告诉他,如果非要进山不可,最好先去找本村的治安官、驻村德鲁伊以及牧师小哥聊聊这三位是本村的大能人,没有什么难题是他们解决不了的。

    乔安用心记下酒馆伙计的叮嘱,正想继续向他打听消息,窗外传来一阵钟声。

    乔安看了下怀表,时间恰好是傍晚六点钟。

    这钟声仿佛是个信号,不多时,酒馆大门就被推开,一群农夫模样的男人涌了进来。转眼之间,刚刚还显得很冷清的酒馆就人声鼎沸。泛起洁白泡沫的啤酒一杯杯送上来,欢笑声与麦芽香气弥漫整个酒馆。

    “不好意思,农场下工的时间到了,我得去招呼乡亲们,先失陪了。”

    酒馆伙计歉然一笑,转身忙碌起来。

    乔安与美狄亚对视一眼,这才醒悟谷地村的国有农场就像工厂那样定时上下班。下班以后,农场的工人相约来酒馆小酌一杯,缓解一整天工作积累的疲劳,酒馆由此迎来生意高峰期。

    涌进酒馆的顾客越来越多,几乎将酒吧间撑爆。找不到座位的顾客,索性端起一杯啤酒背靠吧台站着喝,一边与挤在自己身旁的同伴大声交谈,气氛相当热烈。

    乔安很快就注意到,在如此拥挤的酒馆里,大厅中央却被清理出一片空地,放置了一把椅子。这块区域仿佛是什么禁地,四周围满人群,似乎在期待什么。

    “谁知道读报的小哥跑到哪里去了?”

    “嘿!伊万!快来给我们讲讲,今天有什么新闻!”

    在人群的催促声中,刚才陪乔安他们聊天的那个年轻伙计,拿着一卷报纸挤出人群,顾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